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例一、患者,男,56岁,农民。于1981年8月13日初诊,住院号175。酷暑过劳,身热汗出,头晕恶心,突然摔倒不省人事。在某医院用西药治疗7天〈药名不详〉疗效不佳,故转入我院治疗。症见闭目嗜睡,神志朦胧,时清时晦,阵发性躁动谵语,面垢腻,身热汗出,眩晕,恶心呕吐,脘痞不食,舌质红边暗,苔黄腻,脉濡缓。证属湿热移浊上蒙清窍,阻遏中焦。治宜清化湿热,芳香开窍。  相似文献   

2.
大陷胸汤治愈胃穿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男,30岁,农民,住院号910453,1991.7.3门诊以胃穿孔急诊收入病房。主诉:全腹疼痛近6小时。病史:3日凌晨2时许,于睡眠中突因上腹部剧痛而醒,呼吸受限,呈刀割样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迅速慢到全腹。无汗出吐泻、暴饮暴食与服用药物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142条:“结胸症,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小陷胸汤主之。”方仅有黄连、半夏、瓜蒌三味中药组成。主治痰与热互结胸中所成之结胸症。有清热开结,降痰之功。黄连苦寒,半夏辛降,二者合用,辛开苦降,清热祛痰,瓜蒌甘寒滑润,开结除痰独胜。临床曾用本方加味治疗心悸取得明显效果。患者聂××,男,50岁,安阳,农民。高血压病史12年,5年前患中风,经治已愈无后遗症。近年来因生气常胸闷、心悸,日有发作,情绪波动时更甚。伴气短,胸中烦热,夜不得眠,两目白睛溢血,两耳洪热,面色潮红,手足麻木,口干口渴,饮水不多,大便干,口唇紫暗,舌质尖绛红,舌  相似文献   

4.
大陷胸汤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下篇》,方由大黄、芒硝、甘遂三味药组成,现代医家将该方应用于多种急腹症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介绍了方源、方解、煎服方法以及现代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大陷胸汤免疫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陷胸汤是《伤寒论》治疗水热互结的大结胸证的方剂,具有峻下逐水,泻热破结的作用,是一首祛邪的方剂,经免疫学实验方法研究发现,大陷胸汤能明显增加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提示大陷胸汤有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作用;对小白鼠T淋巴细胞无明显增加,揭示大陷胸汤对T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即无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之细胞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陷胸汤由大黄、芒硝、甘遂三味药组成,功用泻热逐水,是治疗结胸证的代表方剂,临床应用水煎服,笔者认为此法欠妥,其理由如下:1 大黄的泻下成分为蒽甙类成分,长时间加热易分解为无泻下作用的游离蒽醌,使泻效降低。2 甘遂的有效成分不溶于水,药理试验表明甘遂煎剂对大鼠无利尿作用,健康人口服亦无明显利尿。3 芒硝主含Na_2SO_4·10H_2O,易溶于水,不需煎煮。  相似文献   

7.
大陷胸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结合条文及现代医学对急腹症的认识,笔者认为大陷胸汤证所述之病证与现代医学中各种急腹症所致的急性腹膜炎表现最为贴切。所以只要是有急性腹膜炎表现且中医辨证为实证的各种疾病均可应用此方。  相似文献   

8.
伍××,女,26岁。1986年3月9日诊。患者上腹近心窝处疼痛,反复发作已五年,偶有嗳气,不冒酸,劳累时发作或加重,经治疗有缓解。近两年来,常感乏力,现面色萎黄神倦,(?)正红,苔薄白,脉虚无力,稍活动就觉气不够用,需努力深呼吸。辨为胸中大气下陷,胃络虚滞而痛。处以升陷汤加味:黄芪、党参各30克,知母10克,柴胡、桔梗、升麻、木香、甘草各6克。上方服3剂,诸症若失,继服补中益气  相似文献   

9.
胃黏膜脱垂是由于胃窦部黏膜肥大松弛,脱入幽门引起,可以导致幽门不完全性梗阻或完全性梗阻。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疼痛.呃逆及呕吐大量胃液,胃区叩诊有振水音。我们临床运用大陷胸汤治疗胃黏膜脱垂2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例一、刘××男71岁工人1987年1月12日初诊。女儿代述:患者素体壮实,一周前因劳汗出不慎受寒,而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体温39.2℃,遂到某医院急诊,以“流感”予安痛定及感冒清胶囊等药后,寒热及头身疼痛等症虽减,但未能尽解。翌日复到某医院就医,予防风通圣散加减汤药3剂。患者服药后,恶寒及头身疼痛虽除,但却引发脘腹疼痛,按揉则痛甚,不敢直腰,某医院急诊曾疑诊为“急性肠梗阻”。刻诊:患者弯腰捧腹,痛苦面容,胸  相似文献   

12.
刘某某,男,62岁。1975年7月6日就诊。患者一直从事饮食业,平素嗜酒烟,“文革”受冲击,心情郁闷不乐,夜间难眠,渐发头昏头痛,曾经区卫生院诊断为高血压病,给予降压宁、止痛剂治疗,病情时好时坏。3天前不慎跌倒,当即呻吟不已,呕吐3次,1小时后昏迷,继之发热,热势渐高,速送卫生院抢救。查:体温39℃,血压190/130毫米汞拄,脉搏96次/分,  相似文献   

13.
小陷胸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士章 《新中医》2005,37(5):82-82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法半夏、瓜蒌仁组成。具有清热涤痰,宽胸开结之功效。原用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之小结胸病,主症为胸脘痞满,按之则痛。笔者临证,每遇痰热互结者,则用小陷胸汤治之,亦多收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拟大、小陷胸汤以治疗结胸证。大陷胸汤由大黄、芒硝、甘遂三味药组成,适于因水热互结,郁阻胸膈所致的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拒按、舌燥口渴便结、日晡潮热之大结胸证;小陷胸汤由黄连、半夏、栝萎三味药组成,适于因痰热互结,郁阻胸膈所致的心下按之痛、胀满、脉浮滑之小  相似文献   

15.
李成河 《新中医》2002,34(12):59-59
柴胡陷胸汤出自《通俗伤寒论》,由黄芩、半夏、瓜蒌子、柴胡、黄连、桔梗、枳实、生姜组成。具有和解少阳、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功效。临证用于治疗邪郁少阳及痰热内阻之寒热往来、胸胁痞满胀痛、呕吐不食,或咳嗽痰稠、口苦、苔黄、脉滑等症,效果颇佳,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林少东 《新中医》1995,27(2):50-51
小陷胸汤新用林少东小陷胸汤方出自《伤寒论》,由黄连、半夏、栝蒌三药组成,有辛开苦降,清热涤痰散结之功。原治表邪入里,或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心下之痰相结,致心下满,按之则痛等症,笔者用此方辨证治疗他病,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1反胃(幽门梗阻)吕×,男...  相似文献   

17.
大陷胸汤是《伤寒论》中治疗“热结肠道”之要方,方由大黄、芒硝、甘遂组成。笔者一年来应用此方治疗不同类型中医急症,均取得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1 初期直肠粘膜下脓肿王某,男,34岁,2000年1月 20日急诊入院,自诉 3d前因家中琐事而心情不畅,当晚饮酒较多.第2d感觉肛门内有下坠感,胀痛,大便未行,小便黄,未进行治疗,今日感觉症状加重,故来我院就诊。诊时症状同上,肛诊触及截石位3点处直肠内有隆起,压痛(+)肛镜见截石位3点处粘膜充血水肿,实验室检查:WBC:13.0 × 109/L,GRA 占 70…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对于结胸证的论述,可分为大陷胸汤证、大陷胸丸证、小陷胸汤证的热实结胸以及白散方的寒实结胸两大类.在此,笔者想着重讨论一下关于大陷胸汤证的机理、脉象以及大陷胸汤证与大承气汤证的鉴别等3个方面的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9.
作者用大陷胸汤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6例,疗效满意,报导如下:6例都有肺结核史,发病前均有感冒史,但无泻下。发病后均发烧、胸痛、气短、烦噪、头痛、恶寒等。胸水:少量者4例,达第五肋骨者1例,达第三肋骨者1例。治疗前后均经过X线胸透或摄片。处方:《伤寒论》原方为大黄去皮六两、芒硝一升、甘遂一钱七。作者改为:大黄9克、芒硝9克、甘遂3克,水煎服。治疗结果:4例少量胸水患者服1~3剂后,胸水消失,余2例服6~9剂,胸水消失。其他症状如发热、胸痛、盗汗,心中懊侬、舌燥而渴、气短、头痛、恶寒等也随之消失。药后除出现腹泻外,无其他副作用。治疗前血沉在20~70毫米/小时者4例,血沉在100毫米/小时者2例,均在治疗后20~60天内恢复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临床上用大陷胸汤治疗1例急性胰腺炎,收效甚捷。患者李某,女,36岁,结扎3年,1997年7月27日午饭后突然腹痛,恶心,服西药2次无效。翌晨发热38.5℃,恶心,呕吐6次,满腹持续性钝痛加重,上腹部发胀伴有压痛,腹壁轻度紧张,WBC22.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