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宇 《河北医药》2015,(4):635-63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剖宫产产妇的效果,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63例,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82例,对照组381例。试验组行人性化护理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2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抑郁,术后出血等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调查,调查持续时间以产妇出院为研究终点。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术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13.1±4.3)/(12.5±3.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组产妇的产后抑郁量表评分为(11.8±5.1)/(1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83.5%/61.4%,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2.62%/8.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的手术室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的满意度,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的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88例行剖宫产的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接受精细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恶露干净时间、术后1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79.5%(3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48.3±5.7)min、肛门排气时间(17.8±1.4)h、恶露干净时间(27.9±4.1)d短于对照组的(58.3±4.9)min、(22.3±2.1)h、(34.6±5.2)d,术后1 d的VAS评分(4.1±0.6)分低于对照组的(6.5±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的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产妇的SDS评分(11.8±2.5)分、SAS评分(12.9±3.1)分低于对照组的(19.8±2.6)、(18.2±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可明显改善产妇的围术期指标,调整产妇负性情绪,有助于改善产妇康复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剖宫产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产妇给予了系统性的舒适护理,然后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指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剖宫产后实验组产妇的睡眠质量(6.2±0.9)、抑郁状态(41.4±2.9)、焦虑状态(40.5±2.4)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7.2±1.1)、(44.5±3.0)、(43.2±2.6),同时实验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91.43%),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抑郁和焦虑状态,而且还能有效改善产妇的睡眠质量,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妇产科剖宫产术后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126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9例)及对照组(57例)。观察组实行康复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生理功能指标(初次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泌乳初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初次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SAS评分(43.56±2.41)分、SDS评分(42.07±2.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5.20±3.65)、(54.66±2.2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初始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55,P<0.05)。且观察组产妇泌乳初始时间<24 h的比例75.4%高于对照组的4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3,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妇产科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良好,在恢复产妇的生理及心理上有着比较好的效果,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初产妇护理中采用产后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82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SDS、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社会活动与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8.3±5.3)、(82.2±4.9)、(80.3±3.1)、(79.2±3.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6.4±4.3)、(57.4±4.2)、(56.3±4.9)、(52.1±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5.1%(3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3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初产妇提供产后康复护理能够调节产妇情绪状态,同时可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产妇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在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92例,依照抽签法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8.26%),护理满意度(91.30%)高于对照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感,消除产妇的抑郁、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并促进产妇伤口恢复,减少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对照组产妇行剖宫产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对产妇进行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记录产妇术后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情况等,调查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24h内恢复排气和术后自主排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剖宫产手术产妇的焦虑和抑郁,及早恢复排气和自主排尿情况,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进行卵巢囊肿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各51例,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术后焦虑评分(52.3±3.1)分明显高于护理组(41.2±2.9)分,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情绪评分(43.5±2.7)分明显高于护理组患者(33.4±2.6)分,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82.35%)明显优于常规组(94.12%),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对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与分析舒适护理在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舒适护理组,每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满意度及焦虑程度的对比情况。结果 舒适护理组满意度95.00%(57例)较常规护理组71.67%(43例)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无焦虑状及轻微焦虑患者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内科病房中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焦虑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阴道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率产后2、12、24 h出血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43/45),高于对照组的75.6%(34/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1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的HAMD与HAMA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产妇HAMD评分(10.5±2.2)分、HAMA评分(10.3±3.2)分低于对照组的(18.3±2.4)、(18.9±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产妇中,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率,调整产妇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9月到2012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产妇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二组产妇术前和术后焦虑及抑郁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6例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产妇在护理后的心理状况、舒适度以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产妇在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在心理状况,舒适度以及满意度上均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行舒适护理能够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增加产妇的舒适度以及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将预见性护理用于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的康复效果。方法200例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焦虑与抑郁评分、24 h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为(28.57±3.89)分,抑郁评分为(22.78±2.65)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7.32±5.34)分,抑郁评分为(49.78±5.67)分。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为(84.32±2.67)ml,少于对照组的(164.83±3.7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前后采取预见性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减少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以及缓解不良心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164例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与母乳喂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且有利于改善产妇的抑郁状态,以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73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n=33)和护理组(n=40),常规组予以常规手术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常规组的焦虑评分为(71.4±2.9)分,抑郁评分为(73.7±2.3)分,护理组的焦虑评分为(53.4±1.6)分,抑郁评分为(60.2±1.9)分,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75.8%,护理组中护理满意度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医院整体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将行择期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剖析产妇心理特点,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D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择期剖宫产产妇中,依据其心理特点,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3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成两组,每组68例产妇。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术后疼痛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适化护理能够为剖宫产产妇提供更佳的护理服务,改善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缓解产妇产后焦虑,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妇早日康复,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赵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2-11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心理的影响,探讨剖宫产术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186例产妇均择期或行急诊剖宫产术,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n=106)接受系统的剖宫产护理加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n=80)接受剖宫产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干预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忧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排尿时间,统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而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剖宫产术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促进产妇产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 10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相关指标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8.25±2.14)高于对照组的(6.51±1.10)分,抑郁度、焦虑度、孤独感、恐惧感及疼痛评分分别为(4.12±1.34)、(3.25±0.85)、(3.12±0.86)、(3.20±0.75)、(3.15±0.67)分低于对照组的(7.14±2.15)、(6.58±1.25)、(6.23±1.14)、(5.14±1.24)、(6.59±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2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中运用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护理体验,康复效果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某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产妇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术后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采用舒适护理的疼痛发生率为27.9%,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疼痛发生率的79.1%;实验组产妇的产后抑郁评分也要低于常规组产妇,并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减轻产妇产后抑郁度,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值得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