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对18名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治疗,设对照组18例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好转,缩短了治疗周期。结论重症肝炎患者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改善了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恢复较快,降低了重症肝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血浆分离技术的进步,血浆置换已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已有文献报道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国外也有应用血浆交换治疗胆汁性肝硬化及重症肝炎的报道,但病例数极少。我院于1991~1993年开始应用血浆置换法治疗经其它内科治疗无效的重症肝炎,收到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我院自1991~1993年行血浆置换法治疗重症肝炎17例,其中慢性重症肝炎8例,亚急性重症肝炎6例,急性重症肝炎1例,中毒性肝炎1例,淤胆性肝炎1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5.…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人工肝支持系统中血浆置换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本院2005至今36例行血浆置换的患者,比较置换前后生化指标及病情变化。结果: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总有效率为61%。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比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88例重症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并进行护理总结。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明显改善重症肝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明显好转。结论:认真做好术前、术后临床监护及护理干预,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重型肝炎病情严重,愈后极差,以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近年来,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应用广泛,作通过观察分析本院2002至2004年首次行血浆置换的重症肝炎的治疗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郑琴仙  余焱 《当代护士》2007,(10):50-51
目的 探讨应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9例重症肝炎病人实施血浆置换疗法,比较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应用血浆置换治疗并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能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法对重症肝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国产伟力公司生产人工肝支持系统对60例重症肝炎进行血浆置换(PE)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血浆置换治疗中共发生并发症(13.3%),观察血清生化学指标明显好转(100%),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症状好转(97%)。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能够改善凝血机制、明显改善症状、降低异常生化学指标、减少死亡率,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内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疗法对各种血清相关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紧急PE的适应症。方法 采用闭式连续性膜滤过血浆置换方法去除患者血浆2000~2500ml,置换入同等量的冰冻异体血浆。结果 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及血栓性血小板紫癜、重症溶血尿毒综合症,甲亢危象效果相当理想;对重症类风湿关节炎近期效果好;对乙型重症肝炎单纯血浆置换效果不佳。结论 对各种急重症血清相关性疾病应积极争取进行血浆置换疗法治疗,对重症肝炎应选择综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
“人工肝”即单纯血浆置换,是我院近两年来治疗重症肝炎患者开展的新项目,通过对30例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护理,及时调整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治疗和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重症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症肝炎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行人工肝血浆置换前3 d,实验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指数的变化及干预后顺利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率。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指数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顺利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肝炎患者进行全系统的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促进人工肝治疗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选取收治的76例重症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重症肝炎患者在临床疗效的满意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人工肝支持系统中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人工肝支持系统中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48例行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重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血浆置换前后患者病情及生化指标等变化,评价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 人工肝支持系统中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总有效率为63%,尤以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的好转较明显。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4~7月本院住院的重症肝炎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9~73岁,平均41岁。其中乙型慢性重症肝炎13例,乙型重叠戊型亚急性重症肝炎1例,药物重症肝炎4例,淤胆型重症肝炎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使用日本东丽公司生产的TR-8000全电脑自动控制血液净化机,Evacure-4A膜型血浆分离器。血浆置换量1次2500~3500mL。20例患者中,治愈4例,好转14例,过渡到肝移植1例,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4.
陈玉琴 《当代护士》2016,(1):108-109
总结了26例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血浆置换前、中、后的护理。认为做好血浆置换前各项准备工作,尤其要重视患者心理护理,血浆置换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各项治疗参数,及时发现并发症先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和临床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出血、低血压、低血钙、过敏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采取并发症预防措施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明显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治疗重症肝炎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膜式血浆分离器使血浆与细胞分离,并弃去血浆,同时补充等量的新鲜血浆,使血液净化,达到补充人体蛋白质和凝血因子的作用,为肝细胞再生赢得时间。PE能有效和迅速地去除体内致病因子,降低血中胆红素,对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本院从1998年5月至2003年12月用PE治疗重症肝炎患者2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重症肝炎、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吸附等方法单用或联合应用[1].本院采用血浆置换(PE)治疗肝炎患者,疗效显著.但在治疗中及治疗后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包括单纯性血浆置换、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等方法联合治疗重型肝炎,其中单纯性血浆置换具有简单、易行、有效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方法。本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重症肝炎患者36例,行人工肝单纯性血浆置换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重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观察组患者临床主要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重症肝炎患者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重症肝炎病情重、发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目前以血浆置换为主的人工肝是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手段[1,2].血浆置换(PE)术可去除患者含有致病因子的血浆,补充正常血浆或其他体液,相对比较安全,但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3].过敏性休克是其中急危重症之一[4,5],抢救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短时间内死于休克或窒息.本中心1998年3月-2006年7月对829例重症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术1594次,9例在治疗中出现过敏性休克,发生率1.09%.在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抢救及有效的护理后,9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并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