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鞍区RaLhke囊肿的MRl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4例Rathke囊肿的MRI资料,其中15例进行了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裳肿位于鞍内1O例,鞍内向鞍上延伸14例,多呈圆形、卵圆形或哑铃形,10例正确诊断、11例误诊为垂体瘤,2例误诊为颅咽管瘤,1例误诊为蛛网膜囊肿。结论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表现较典型的特点为:信号多雯,囊内有结节、壁无强化或线样强化,但部分不典型病例需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与垂体瘤、颅咽管瘤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颅咽管瘤的MRI及CT表现,评价MRI及CT对颅咽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通过MRI和CT检查,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讨论颅咽管瘤的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12例颅咽管瘤中,位于鞍上6例,鞍内1例,鞍上鞍内5例。囊性3例,囊实性8例,实性1例。囊变部分T1WI可表现为低、中、高信号,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CT表现为低、等密度;实性部分MRI多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CT表现为等密度;Gd-DTPA增强扫描,囊壁呈环状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CT增强扫描病灶的强化模式与MRI相同。结论MRI、CT是诊断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MRI具有很好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价值,CT具有定性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CT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8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其中13例CT检查,8例MRI检查,17例同时做CT和MRI检查。讨论了颅咽管瘤的病理及分型、临床及预后,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肿瘤累及鞍上9例、鞍内15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14例;CT、MRI表现多样,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RI有助于显示肿瘤范围及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结论:CT与MRI相辅相成,为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MRI技术在鞍区囊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鞍区囊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均行CT、MRI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参照,评估CT、MRI技术在鞍区囊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 MRI诊断鞍区囊性病变有9例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CT诊断鞍区囊性病变有16例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鞍区囊性病变的一致性为0.87(59/68),较CT诊断鞍区囊性病变的一致性0.76(52/68)高;鞍区囊性病变如Rathke囊肿、颅咽管瘤、垂体脓肿、蛛网膜囊肿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各具有其特点。结论鞍区囊性病变的CT、MRI影像学特点各异,MRI在鞍区囊性病变不同分类鉴别诊断中较CT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颅咽管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MRI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MRI资料.结果 颅咽管瘤多位于鞍上,可分为3型:囊性、囊实性、实性.囊性部分T1W1信号表现多样,可呈低、中等、稍高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实性部分多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强化后囊性病灶表现为环状薄壁强化,实质性病灶为均匀强化.结论 MRI是一种诊断颅咽管瘤有效的方法 ,但不典型者需与垂体瘤、鞍上脑膜瘤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影像诊断率。方法:利用CT和MRI检查方法,分析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讨论了颅咽管瘤的病理及分型,临床及预后,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囊性者6例,CT为边界清低密度影,伴钙化,呈环形或岛状强化。实性者1例,为混杂密度影。囊实混合者3例。MRI见T1WI成低、等或高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结论;CT及MRI对颅咽管瘤的定位诊断率达100%,定性诊断率89%。为临床准确提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MRI影像学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MRI表现.结果 59例颅咽管瘤患者,40例(67.8%)病灶位于鞍上,16侧(27.1%)位于鞍内,3例(5.1%)位于鞍旁,视神经受压、变形、移位51例,垂体正常显示32倒,垂体受压变小15例,垂体未显示12例.肿瘤的信号在T2WI上多呈混杂高信号,而T1WI上可有高、等、低等多种表现.结论 MRI可清楚显示鞍区肿瘤与周围结构,其多信号变化反映了肿瘤囊液成分的不同,MRI是诊断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越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2):113-115
目的分析评价磁共振对颅咽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颅咽管瘤的MRI表现,并与病理比较。结果颅咽管瘤位于鞍上12例,鞍内2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8例;囊性肿瘤5例,囊实性13例,实性4例。肿瘤信号多不均匀,表现复杂。结论磁共振对颅咽管瘤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囊性病变包括垂体大腺瘤囊变 3例、垂体微腺瘤囊变2例、颅咽管瘤3例、表皮样囊肿1例、蛛网膜囊肿l例、Rathke's囊肿1例.结果 鞍区囊性病变以垂体瘤囊变常见,以长T1,长T2信号为著,一般为厚壁且内壁不规则呈环形强化为主要表现;蛛网膜囊肿各序列呈脑脊信号;颅咽管瘤、Rathke's囊肿信号较复杂.结论 应充分利用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多种序列扫描从病变生长部位、形态、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其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CT与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其中11例CT检查,5例MRI检查,2例同时做CT和MRI。结果肿瘤累及鞍上12例、鞍内4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2例;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R可三维成像,能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 CT与MRI相辅相成,为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结合病人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肖安岭  尹波  刘莉 《安徽医学》2011,(10):1754-1756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MRI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颅咽管瘤病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14例病灶中,8例位于鞍上,4例位于鞍内及鞍上,2例位于鞍旁;7例病灶呈分叶状,7例呈类圆形。病灶均为囊实性病灶,6例囊性部分呈T1WI低信号,5例为T1WI高信号,3例为T1WI等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实性部分在T2WI呈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T1WI等信号(8例)或稍低信号(6例)。增强后病灶14例患者实性部分均见强化,其中11例为网格状强化,3例为均匀强化。结论颅咽管瘤具有一定的MRI特点,结合该特点有助于在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张岩 《河北医学》2006,12(9):870-873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CT和MR I表现,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与临床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的CT和/或MR I资料72例,其中囊性垂体瘤12例,囊性颅咽管瘤25例,Rathke囊肿16例,蛛网膜囊肿4例,鞍上池下疝继发假性蛛网膜囊肿4例,鞍旁表皮样囊肿4例,鞍旁皮样囊肿3例,垂体脓肿4例。全部病例均行CT和/或MR I平扫,其中14例行CT增强检查,58例行MR I增强检查。72例中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经临床证实。结果:12例囊性垂体瘤,其中垂体大腺瘤8例,微腺瘤4例。6例大腺瘤表现为在实性瘤体内出现囊变区,2例瘤卒中囊变区内可见液平。4例囊性垂体微腺瘤显示垂体饱满,内部出现异常信号/密度,伴有化验室检查异常。25例囊性颅咽管瘤以囊性表现为主,发现囊壁钙化及强化的垂体对鉴别诊断有意义。16例Rathke囊肿信号多样,但以形态饱满,呈短T1、长T2信号为较具特征性的改变。4例蛛网膜囊肿和鞍上池下疝继发假性蛛网膜囊肿均表现为脑脊液信号,而后者囊壁出现连续或不连续薄壁环形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3例皮样囊肿密度/信号较表皮样囊肿复杂,压脂序列对两者鉴别诊断有帮助。4例垂体脓肿增强均显示环形强化,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术前诊断。结论:鞍区不同性质的囊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通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可对其中多数病变做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颅咽管瘤的 CT及 MRI诊断水平。方法 对 2 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 CT及 MRI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  2 0例中囊肿型 (上皮样囊肿型 8例和 Rathke囊肿型 3例 ) 11例 ,乳头状瘤型 3例 ,造釉细胞型 6例。鞍上 10例、鞍内 6例、鞍下 4例。结论 进行颅咽管瘤的 CT及 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有助于 CT及 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CT对钙化的显示优于 MRI,而 MRI多轴位成像对显示肿瘤大小范围及周围临界组织的解剖关系较 CT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14例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CT表现,肿瘤位于鞍上者5例,跨鞍上与鞍内者9例,囊性者11例呈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占位,环形,半环形强化或不强化,常伴有团状或蛋壳样钙化。实性3例呈不规则形或弥漫增大形,混合密度或高密度,不均匀/岛状强化。并讨论了颅咽管瘤的起源与发生,临床表现及预后、CT表现的病理基础以及鞍区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颅咽管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MR I表现,评价MR I对颅咽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磁共振成像(MR I)表现,其中13例有CT对照。结果24例颅咽管瘤发生于鞍上12例,鞍内3例,鞍内鞍上8例,鼻咽部1例。囊性5例,囊实性16例,实性3例。囊性部分T1W I信号表现多样,可呈低、中、高信号,T2W I均为高信号,实性部分多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囊性部分的囊壁呈弧形或环形强化,而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结论MR I是诊断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且具有很好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垂体脓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垂体脓肿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单纯垂体脓肿、1例颅咽管瘤合并垂体脓肿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记录和随访结果.结果 6例均出现不同程度垂体功能低下,MRI扫描脓肿壁呈环行强化5例,6例均予手术治疗,其中单纯垂体脓肿5例经鼻蝶人路,1例合并颅咽管瘤者经翼点人路,随访6个月至4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垂体脓肿是一种较少见疾病,早期垂体功能低下、早期出现尿崩和环形强化的鞍区囊性病灶应首先怀疑垂体脓肿,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和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是改善垂体脓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潘军  漆松涛  张嘉林  方陆雄  彭林 《广东医学》2003,24(12):1275-1277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对下丘脑结构的侵袭方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 3例大型 (最大径 >3cm)颅咽管瘤MRI影像学资料、手术所见及术后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囊壁与下丘脑结构的关系可总结为毗邻关系 ( 4例 )、粘连关系 ( 17例 )、浸润性生长关系 ( 12例 ) ,MRI影像学表现可以为分型提供帮助。结论 根据肿瘤对下丘脑结构不同侵袭方式选择合适的手术技巧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MRI影像特征及诊断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15例。结果:实质性肿瘤9例,囊性肿瘤5例,囊实性肿瘤1例,其中13例行了Gd-DTPA增强扫描。结论:MRI影像可清晰地显示肿瘤所在鞍区及周围结构,其信号变化多端,MRI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可有效的诊断颅咽管瘤,为临床拟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单纯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三脑室内囊性颅咽管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神经内窥镜手术在三脑室内囊性颅咽管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三脑室内囊性颅咽管瘤伴有梗阻性脑积水的11例患者,应用神经内窥镜缩小肿瘤体积、解除梗阻性脑积水、穿通囊内分隔并行囊腔与第三脑室和/或侧脑室的内造瘘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均消失、术前症状改善.影像学复查(CT及MRI)见肿瘤均缩小、脑积水明显减轻或消失.除1例少儿术后昏睡2 d外,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三脑室内囊性颅咽管瘤并伴有脑积水者,采用单纯神经内窥镜手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鞍区不典型囊实性病变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鞍区囊实性病变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及MRI检查,由2名高年资医生回顾阅片,对照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分析影像征象。结果 18例不典型病例中,病理证实为垂体瘤伴卒中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生殖细胞瘤3例,脊索瘤3例,颅咽管瘤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18例不典型囊实性病例中,病灶最长径均大于3cm,大部分无法有效的根据垂体与病灶关系作出准确定位。回顾性分析病灶的特点,通过病灶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病史可一定程度提高诊断正确率。结论 对于鞍区体积较大的囊实性病变,需结合CT及MRI检查,观察病变的范围、形态、大小及强化程度等影像学征象,并结合临床病史才能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