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ST改变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使用过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UK)溶栓治疗的对照分析。结果:对溶栓后ST段回降率分析发现P〉0.05,表明两组溶栓药物对ST回降率影响差异不大。t-PA溶栓治疗46例ST段2小时回降率54.35%,略高于UK治疗组47.37%,6小时ST回降率以UK疗效优于t-PA,12~24小时后ST回降率以t-PT疗效稳定持久。结论:t-PA与UK对早期(24小时内)ASTEMI溶栓治疗均有效,t-PA的溶栓作用显效快,疗效确定,并发症少。UK6小时内静脉溶栓效果肯定,是目前基础医院无法开展介入治疗、选择溶栓方案时简便有效的方法,UA溶栓时间窗局限,远期效果较t-PA差。  相似文献   

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世界范围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尽早恢复心肌再灌注在急性STEMI患者救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恢复心肌再灌注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溶栓治疗和急诊介入治疗(PPCI),急诊介入治疗是目前急性STEMI患者最优的治疗手段,普遍采用的急诊介入治疗,虽然明显改善了STEMI的预后,但是选择药物溶栓策略,还是急诊介入治疗策略的争论仍在继续。检索近些年的文献显示溶栓与介入治疗(PCI)相结合,即药物介入策略,临床疗效不劣于急诊介入治疗,部分文献显示先溶栓后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有下降的趋势。药物溶栓治疗,对于急性STEMI患者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再灌注治疗手段,两种手段联合用于STEMI患者治疗,优势互补,或可发挥最佳的临床效果,本文就目前急性STEMI药物溶栓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心功能及心电图变化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ASTEMI患者11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应用rt-PA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电图改变情况、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5%(P<0.05);溶栓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观察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波时间、Q波/R波、ST段偏移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 d后,观察组LVESV、LVEDV指标均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的16.38%...  相似文献   

4.
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炎症反应、脂质代谢、斑块动力学、血小板和凝血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导致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血栓扩展,最终引发急性心肌梗死(AMI)。AMI可归结为长期缺血所致心肌细胞死亡,心电图ST—T变化可反映出心肌缺血的特征。为了采取不同对策早期积极干预AMI,临床上根据患者发病时心电图ST段的变化特点,将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两型。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AMI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但对两者的合并症、冠状动脉(冠脉)血管病变特点、发生部位及预后是否存在差异尚很少报道。  相似文献   

5.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2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尿激酶溶栓与左旋精氨酸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2h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4%和78.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心肌梗死率、心绞痛率、出血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尿激酶溶栓与左旋精氨酸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提高血管溶栓再通率,同时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方便快捷,适用于溶栓急救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特点。方法:将44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与同期6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A组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而心力衰竭、休克、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心肌酶学各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生理变化不同,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理变化,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特点.方法:将44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与同期6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A组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而心力衰竭、休克、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心肌酶学各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生理变化不同,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理变化,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探讨和总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患者情况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14.29%、23.81%、4.76%、4.76%,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分别95.2%和79.1%,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其与冠脉再通的关系。方法57例STEMI患者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溶栓后90min进行冠脉造影,观察罪犯血管的再通情况。结果溶栓治疗中46例(80.7%)发生心律失常,冠脉造影再通(TIMIⅡ级或Ⅲ级)42例(73.7%),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多发生在再通组。结论STEMI溶栓治疗时再通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以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最常见,它是提示冠脉再通的较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尿激酶原(Pro—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发病6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Pro—uk组(n=43)和尿激酶(UK)组(n=25)。其中Pro—uk 50mg组22例、Pro-uk 60mg组21例。观察主要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在溶栓后90min进行冠状动脉造影,Pro—uk组总的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TIMI2级+TIMI3级)为76.7%,明显高于UK组52.2%(P〈0.05),其中Pro—uk50mg为77.3%(17/22),60mg为76.2%(16/21)。Pro—uk组轻度出血并发症显著低于UK组(P〈0.05);两组均无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早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时应用Pro—uk50-60mg进行静脉溶栓成功率高,使用安全,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激酶原溶栓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急诊PCI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原溶栓联合急诊PCI治疗。比较2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和心功能水平。结果术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为3级的患者比率为85.33%,ST段回落患者比率为90.67%,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 3级患者比率为68.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9.33%、72.00%、52.00%; TIMI帧数(CTF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尿激酶原溶栓联合急诊PCI治疗可改善急性STEMI患者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VLP)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阳性发生率的差别.方法 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1-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6例(其中STEMI组304例及NSTEMI组72例患者)进行VLP检测.结果 STEMI组VLP阳性率为53.6% (163/304),NSTEMI组VLP阳性率为38.9% (2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3,P<0.05).VLP阳性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14.1% (27/191),VLP阴性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0%(13/1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96,P <0.05).VLP阳性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2.178,95% CI为1.087 ~4.366,P<0.05).结论 STEMI组VLP阳性率明显高于NSTEMI组.VLP阳性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VLP阴性患者.VLP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7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那曲肝素治疗的对照组和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冠脉再通率及再鼻塞率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再通率要高于对照组,再闭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拜阿司匹林、那曲肝素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明显减少患者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建立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脑心通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NSTE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3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波立维联合脑心通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K、CK-MB及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立维联合脑心通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明确,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心电图是广泛使用和容易获得的最初诊断工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有赖于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志物的综合判断。识别高危心电图及其微妙变化将使患者早期血运重建明显获益。本文主要对非典型的心电图诊断相当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一些规律,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满足Sgarbossa标准、Wellens′综合征、QRS波终末变形、超急性T波、de Winter征和aVR导联抬高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张淑霞  谢小华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095-2096
目的:探讨rt-PA纤溶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用rt-PA纤溶治疗(90min 内给药 50mg),观察胸痛、血压、心率、心律失常、再灌注心律失常、出血并发症和纤溶治疗效果.结果:临床再通37例,10例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8例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1例心室颤动成功电复律,4例牙龈出血,1例上消化道出血,无颅内出血.结论:rt-PA纤溶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可挽救濒死的心肌,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43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215例)、氯吡格雷组(220例),分别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 mg,此后90 mg,每日2次口服)和氯吡格雷(负荷剂量600 mg,此后每日75mg,每日1次口服)预防心血管血栓事件。观察两组30 d心血管事件及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替格瑞洛组STEMI直接PCI患者的30 d心血管原因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脑卒中、复发严重心肌缺血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主要出血发生率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替格瑞洛组呼吸困难、窦性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均高于氯吡格雷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替格瑞洛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30 d血管原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生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尽管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已显现出抗血小板聚集的优势,同时不增加总体主要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233-4234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4例,根据PCI时机分为延迟组与溶栓组各27例,溶栓组中溶栓时间距发病时间≤6h,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及择期行PCI;延迟组则在患者入院后给予PCI进行治疗,距发病时间为12~24h。记录患者治疗阶段临床症状的改变,以及分析其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结果治疗后,溶栓组TIMI分级:0~1级为7.4%(2/27),2~3级为92.6%(25/27);延迟组TIMI分级:0~1级为3.7%(1/27),2~3级为96.3%(26/27),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并发症方面,延迟组在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方面高于溶栓组(P<0.05)。延迟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尽早将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疏通,但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于早期溶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硝酸甘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无复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于梗死动脉的远端通过靶向灌注导管注入替罗非班联合硝酸甘油,后实施PCI治疗.观...  相似文献   

2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急性血栓形成导致的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主要策略是尽早完全疏通梗死的相关动脉,使血流重建,恢复组织水平的血液再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降低致死率[1],主要治疗手段是静脉溶栓和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目前临床上特别是基层医院应用最多的是溶栓治疗。早期溶栓治疗应用于临床以来,大大降低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致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机会和生命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是第三代纤维蛋白选择性溶解药物,具有纤维蛋白选择性强、出血率低、半衰期长的特点,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早期溶栓治疗中,可使栓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血液供应,对患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救及存活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成为临床首选药物[2]。近年来我院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2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