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血液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其耐药性监测,准确掌握我国细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成员单位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所有按操作规程分离自血培养的感染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或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性测定。采用WHONET 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收集33家成员单位815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325株(28.5%),革兰阴性菌5829株(71.5%)。最常见的前10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831株(34.7%)、肺炎克雷伯菌1289株(15.8%)、金黄色葡萄球菌922株(11.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05株(7.4%)、鲍曼不动杆菌372株(4.6%)、铜绿假单胞菌315株(3.9%)、屎肠球菌312株(3.8%)、链球菌属237株(2.9%)、阴沟肠杆菌220株(2.7%)和粪肠球菌205株(2.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34.2%(315/922)和77.7%(470/605),未检测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6%(2/312),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分别为55.7%(1576/2831)、29.9%(386/1289)、38.5%(15/39);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2%(33/2831)、17.5%(226/1289)。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4.8%(55/372)和5.9%(22/372);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和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分别为1.3%(4/315)和18.7%(59/315)。结论我国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MRSA的检出率较国内同期其他监测低;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处于较低水平,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其耐药性监测,准确掌握我国细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成员单位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按操作规程分离自血培养的感染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或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性测定。采用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血流感染病原菌谱及其耐药性的监测, 为临床血流感染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成员单位2021年1至12月所有分离自血培养的病原菌, 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WHONET 5.6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共收集51家成员单位11 013株病原菌, 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 782株(25.3%), 革兰阴性菌8 231株(74.7%)。前10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4 141株(37.6%)、肺炎克雷伯菌2 076株(18.9%)、金黄色葡萄球菌1 078株(9.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97株(6.3%)、铜绿假单胞菌401株(3.6%)、屎肠球菌397株(3.6%)、鲍曼不动杆菌308株(2.8%)、粪肠球菌296株(2.7%)、阴沟肠杆菌276株(2.5%)和其他克雷伯菌属233株(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流行率分别为25.3%和76.8%, 未检测到对糖肽类和达托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比罗的敏感率>95.0...  相似文献   

4.
ERIC  FULKERSON  CRAUG  J  DELLA  VALLE  BRENT  WISE  MICHAEL  WALSH  CHARLES  PRESTON  PAUL  E  DI  CESARE  张晖 《骨科动态》2006,2(4):205-210
背景:目前,对于治疗疑似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抗生素使用原则还没有共识。本研究旨在建立这样一个用药原则。方法:对1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些患者进行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翻修术时,共194个标本得到了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患者的一般信息、并存疾病情况、细菌种类、抗生素敏感性资料以及翻修术后细菌培养出现阳性结果所需要的天数均被记录。结果:共110髋、84膝得到的标本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70%为慢性感染,17%为急性术后局部感染,13%为急性血源性感染。翻修术后出现阳性培养结果的平均时间为3天。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占绝大多数。在这些细菌中,88%对庆大霉素敏感,96%对万古霉素敏感,61%对头孢唑林敏感。多数的耐药菌来自于先前有过抗生素治疗失败史的患者。术后急性感染的菌株比慢性感染或血源性感染的菌株更易发生耐药。血源性感染患者分离得到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和头孢唑林都有高度的敏感性。结论:对疑似假体周围感染的经验性抗生素用药应该在对感染进行分类和确定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指导下进行。我们认为,在得到培养结果之前,急性血源性感染应该一开始就使用头孢唑林和庆大霉素的联合治疗。所有术后慢性或急性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或不能明确革兰氏染色结果的细菌感染都应该用万古霉素。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应该用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霉素。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混合感染应该联合使用万古霉素和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霉素。另外,我们认为如果在术后第4天还没有得到细菌培养或是其他确诊的阳性结果就应该结束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可信水平:诊断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统计北京市海淀医院2012年度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收集的血标本进行细菌、真菌分离培养及鉴定,用WHO-NET 5.6软件以及SPSS 1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海淀医院2012年度共分离病原菌15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株70株(44.9%),革兰阴性菌株83株(53.2%)。常见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2.1%(50/15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8%(45/156)、肺炎克雷伯菌9.0%(14/15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6.4%(10/156)。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1%(10/5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1.8%(45/5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第1、2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为38%~85%。对喹诺酮类药物,大肠埃希菌耐药率50%~60%,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为15%~30%。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的总体耐药率为30%~8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结论2012年度血培养分离细菌耐药是普遍现象,应加强细菌性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的细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TMUCH)2016—2018年检出的菌株进行归类分析,并与2016、2017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CHINET)报道的细菌耐药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TMUCH2016—2018年各菌株构成比变化不大.革兰阳性菌耐药率方面,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抗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自血液的725株不重复细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细菌生化分析仪(VITEK2 COMPACT).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0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2014年度上报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的数据,了解本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标本来源、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和病原菌的耐药性。 方法应用WHONET 5.6软件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的分布、标本来源、多重耐药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 77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9.92%(3 819/4 779),革兰阳性菌占20.08%(960/4 779)。排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 477株,占30.91%)、肺炎克雷伯菌(677株,占14.17%)、铜绿假单胞菌(430株,9%)、不动杆菌属(290株,占6.07%)和粪肠球菌(270株,占5.65%)。临床各科室分离菌株数量排前5位的分别是儿科(801株,占16.76%)、普通外科(447株,占9.35%)、泌尿外科(424株,占8.87%)、呼吸内科(341株,占7.14%)和重症医学科(335株,占7.01%)。标本类型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呼吸道标本(1 824株,占38.17%)、尿液(1 050株,占21.97%)、分泌物(523株,占10.94%)、引流液(513株,占10.73%)和血液(361株,占7.55%)。共分离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3株(53/148,35.8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788株(788/2221,占35.48%),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9株(9/52,占17.3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29/205,占14.15%),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15株(15/2712,占0.55%);未分离到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结论通过分析2014年度耐药监测数据,了解本院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标本来源、多重耐药菌和细菌的耐药性,能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区分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种类中的作用,为临床早期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4例血培养阳性(单一菌)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PCT水平,并分析革兰阴性(G-)菌、革兰阳性(G+)菌和真菌之间PCT水平及PCT阳性率差异。结果:274例血培养阳性标本中,G菌142例,占52.01%(142/274);G+菌87例,占31.50%(87/274);真菌45例,占16.48%(45/274)。G菌组、G+菌组和真菌组血清PCT检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3.722,P<0.05)。274例血流感染患者血清PCT检测总阳性率为71.53%(196/274), G菌组、G+菌组及真菌组感染患者血清PCT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98,P<0.05)。G菌组、G+菌组和真菌组血清PCT分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04,P<0.05)。在G菌中,肺炎克雷伯菌的PCT检测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鲍曼不动杆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的PCT阳性率高于鲍曼不动杆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对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类型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应与血培养联合应用,为临床早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卢绮萍 《消化外科》2014,(7):511-515
细菌耐药发展迅猛,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是全球抗感染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外科领域,高危患者尤应密切关注.消化道屏障功能不全,条件致病菌异常增多;免疫功能低下或障碍,以致条件致病菌毒性和患者易感性相对增强;重症患者(尤其ICU患者)接受多种医疗护理措施,使得耐药菌易感机会增多;医务人员由于知识不足和对病情严重度的顾虑,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均可导致耐药菌感染性增强,需引起高度关注.应通过对相关知识的认真学习,严格按照各项规定科学用药,杜绝抗生素的滥用,保护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的消化道屏障和免疫功能;注重运用精细手术、通畅引流等专科技术,及时检测、发现感染致病菌给予靶向治疗;加强各项医疗护理技术的无菌操作等综合措施的监控,最大限度地防治、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2000~2001年13家医院泌尿系统感染细菌耐药状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监测我国泌尿系统感染(尿感)住院患者细菌分布变化及耐药状况。方法 以2000—2001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方案收集的菌株及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的临床分离菌对不同类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材料,比较尿感分离菌株和监测研究收集的全部菌株的耐药率。以50%和90%的细菌被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MIC50、MIC90)表示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 2001)指定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对所测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率。结果 全国九大城市13家医院的34个病房收集尿感细菌501株,其中社区感染与院内感染菌株之比为23.5:1。致病菌所占比例为:革兰阴性杆菌317株,占63.3%,包括:大肠埃希菌35.9%,克雷伯杆菌属9.8%,铜绿假单孢菌5.2%,变形杆菌4.2%,阴沟肠杆菌2.0%;革兰阳性球菌184株.占36.7%,包括:肠球菌属13.6%,金黄色葡萄球菌8.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2%、链球菌属2.0%。此外,念球菌9株。克雷伯杆菌属、阴沟肠杆菌、枸橼酸菌属、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耐药率与总体研究结果比较增高(P≤0.05或P≤0.001)。结论 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为革兰阴性杆菌,但肠球菌的比例明显升高。革兰阴性杆菌对某些抗生素耐药尤其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较总体结果严重。  相似文献   

12.
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手术切口感染和手术隐窝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手术切口感染分离菌存在多样性,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等;而腹腔手术后的腹腔感染病原菌以肠道内源性细菌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和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须引起足够重视。而对于上述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须根据体外药敏、感染部位、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等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流感染来源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及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住院血流感染患者分离的14株CRKP及患者临床信息。采用E-test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血清分型。采用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腹腔感染病人腹腔引流液中病原菌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10例腹腔感染病人的腹腔引流液标本,对其进行细菌鉴定及耐药分析,分析病原菌分布与细菌耐药性变化。结果 腹腔引流液标本分离出病原菌5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77株(65.2%),革兰阳性菌156株(27.0%),真菌45株(7.8%);3年总分离数量最高的前5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19.6%)、肺炎克雷伯菌(11.4%)、鲍曼不动杆菌(10.2%)、屎肠球菌(8.1%)、铜绿假单胞菌(7.3%);屎肠球菌对多数被测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耐药率均>80%,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的敏感率>90.0%,3年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菌;肠杆菌科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55.0%,对碳青霉烯类药物、阿米卡星、β-内酰胺类联合酶抑制剂敏感率较高,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严重,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除对米诺环素(11.9%)、头孢哌酮/舒巴坦(37.3%)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他测试药物耐药率均>60.0%,其中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70.0%,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率>80.0%,对庆大霉素耐药率>90.0%,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腹腔感染病人腹腔引流液病原菌以肠杆菌科为主,非发酵菌所占比例亦较高,部分细菌耐药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应严密监测以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血流感染(BSI)是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BSI患者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病死率较高,这不仅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也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综述近年来CRKP BSI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血流感染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 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从2例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血流感染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4株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作为临床分离株行药敏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耐药基因cfr和23S rRNA耐药突变进行检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临床分离株对利奈唑胺、诺氟沙星、苯唑西林等常见抗菌药物耐药,对糖肽类、利福平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敏感;4株耐药菌全部存在23S rRNA基因突变并携带cfr基因。 结论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表现为多重耐药,其原因与23S rRNA基因突变及携带cfr基因有关;留置深静脉导管及长期使用利奈唑胺考虑为耐药菌株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我院2020年手外科患者伤口、脓液标本来源细菌分布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 对标本来源细菌的药敏数据进行分析,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读,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手外科2020年共分离伤口及脓液来源细菌811株,分离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监测的价值。方法对中心静脉置管和维护过程中的手卫生、无菌技术及CRBSI感染率进行监测,分析感染率变化的原因,制定实施针对性措施。结果 CRBSI感染率从4月10.14‰下降至5~6月为0,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从2月80.22%降至5月49.90%。结论过程和结果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有效控制CRBSI。  相似文献   

19.
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2006)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严重感染(severe sepsis)及其相关的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etion syndrome,MODS)是当前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病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当代重症医学面临的主要焦点及难点。在美国,每年有75万例严重感染病例发生,超过了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乳腺癌、结肠癌和艾滋病的患病例数总和,病死率大概在20%-63%左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外病死率相近。且患病率以每年1.5%的比例增长,预计到2010和2020年,严重感染的患病数将达到93万和110万。美国每年的相关治疗费用大约为167亿美元,而欧洲每年的相关治疗费用大约为94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1995年以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病区病原菌结构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水平的变化。方法:分析1995—2011年烧伤病区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995年构成比最高的病原菌前3位依次为大肠杆菌(ECO,21.35%)、铜绿假单胞菌(PAE,19.5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17.71%),2011年构成比最高的前3位变为鲍曼不动杆菌(ABA,20.32%)、SAU(19.59%)和PAE(18.29%)。PAE和ABA两种病原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逐渐升高,至2011年分别接近70%和超过了90%。SAU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从1998年开始快速升高,2003年超过70%,而后波动于60%~70%。结论:17年来我院烧伤感染病原菌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虽然构成比经历了大幅度的变化过程,SAU和PAE依旧保持了主要病原菌的地位;而ABA则异军突起,成为构成比最高的病原菌,且这3种病原菌的耐药水平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