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是目前已知对于上皮性卵巢癌(EOC)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高级别浆液性癌是上皮性卵巢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由于其同源重组缺乏率(HR)较高,PARP抑制剂对其效果尤为明显。PARP抑制剂通过破坏DNA修复,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已有研究表明,对于伴有BRCA1/2突变或铂敏感性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妇女,PARP抑制剂的效果十分显著。目前已有3种PARP抑制剂(Olaparib、Niraparib和Rucaparib)现在被批准用于对铂敏感和铂敏感复发患者的维持治疗。此外,PARP抑制剂也被批准用于有3种或3种以上的既往治疗的伴有BRCA1/2突变的复发性EOC患者的积极治疗。本文主要对EOC中PARP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同源盒基因在乳腺发育和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源盒基因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 ,是转录因子中的大家族 ,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在个体发育和细胞分化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其异常调控可导致细胞癌变。近年来对同源盒基因在乳腺发育和乳腺癌中的研究已成为探索乳腺癌发病机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MutT同源蛋白1(MTH1)基因状态与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进行免疫治疗的128例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TH1基因状态分为MTH1突变组(46例)和Non-MTH1突变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情况;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MTH1基因状态与TNBC患者及采用不同方案治疗TNBC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MTH1突变组与Non-MTH1突变组患者的肿瘤长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脉管或神经浸润、淋巴结转移、治疗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1突变组患者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Non-MTH1突变组(P<0.05);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抗血管生成方案治疗的患者中,MTH1突变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Non-MTH1突变组(P<0.05);多因素Cox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WNT5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WNT5B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67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WNT5B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WNT5B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WNT5B的表达与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67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均有不同程度WNT5B的mRNA及蛋白表达,且WNT5B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20mm组患者中的表达(P0.05)。结论:WNT5B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WNT5B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原发肿瘤大小呈负相关,提示WNT5B可能作为乳腺癌预后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为乳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TP1B在ER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与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179例乳腺癌标本中PTP1B蛋白的表达,分析PTP1B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ER阳性乳腺癌中,PTP1B表达水平与T分期(P=0.038)、淋巴结转移(P=0.021)、肿瘤分期相关(P=0.008)。Kaplan-Meier检测结果显示,与PTP1B低表达组相比,PTP1B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更低(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和PTP1B表达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R阳性乳腺癌中PTP1B的表达与肿瘤进展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TP1B可能是ER阳性乳腺癌预后不良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院2018-04-01—2018-11-30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实验组)及同期50例体检健康女性(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外周血中DNMT1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两组间DNMT1蛋白表达,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实验组DNMT1 mRNA在外周血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0.31±3.39 vs 4.74±3.10,P<0.01),DNMT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亦显著升高(38.48±3.80 vs 23.78±2.95,P<0.01);不同临床特征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DNMT1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MT1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密切相关,但与其发展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KDM5B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差异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收集113例正常乳腺组织和1 090例乳腺癌数据集,下载KDM5B mRNA表达谱资料;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乳外科2015年~2016年乳腺癌切除标本共90例,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KDM5B mRNA的表达量,取中位数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分析其与临床资料及病例特征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KDM5B mRNA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KDM5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 0. 01)。在TCGA的乳腺癌数据中,KDM5B的表达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年龄、病理组织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 0. 01),与孕激素受体(PR)、绝经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在我们收集的乳腺癌样本中,KDM5B的表达与HER2、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 0. 05),而与ER、PR、绝经、病理组织类型和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KDM5B表达越高,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HR=1. 39,P=0. 005)和无病生存时间(HR=1. 32,P 0. 001)越短。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KDM5B高表达,且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KDM5B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常见于年轻乳腺癌患者。三阴性乳腺癌相较于其他类型乳腺癌生长迅速,是乳腺癌中预后较差的一个分类。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特定突变与患者的疾病预后、药物治疗效果的关系尚未明确,导致三阴性乳腺癌一直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近年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广泛参与基因沉默、转录激活、细胞周期和分化、染色体构型修饰等众多生理功能,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本文就三阴性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lncRNAs概述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吴梅红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10,7(3)
Numb基因是细胞的命运决定因子,生物学作用广泛.Notch1及BIRC5是其下游的两个主要通路,Notch在乳腺癌的不同发育阶段均呈激活状态,其量决定了细胞的分裂方向;而BIRC5则经由影响细胞的凋亡而影响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二者与Numb相互作用,共同在乳腺癌的发生、分化、发展的各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影响乳腺癌干细胞分化为不同的乳腺癌临床亚型.明确Numb在乳腺癌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对探索更为有效的针对不同乳腺癌亚型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nm23-H1的表达.结果①淋巴结阳性的原发灶组织nm23-H1 mRNA表达明显低于淋巴结阴性的原发灶组织,Ⅲ期乳腺癌组织nm23-H1 mRNA水平较Ⅰ、Ⅱ期的明显低.②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与nm23-H1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相关.结论 nm23-H1基因mRNA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在乳腺癌转移过程中,nm23-H1 mRNA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Bcl-2相互作用细胞凋亡调节因子(Bim)与乳腺癌特异性基因1(BCSG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收集60例患者乳腺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种组织中Bim与BCSG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不同分期、不同分化程度、不同病理、不同直径和是否转移情况下Bim与BCSG1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Bim与BCSG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4cm、低分化程度、浸润性乳腺癌、Ⅲ-Ⅳ期和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Bim与BCSG1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4cm、高度分化、中度分化、非浸润性乳腺癌、Ⅰ-Ⅱ期和非转移的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 Bim和BCSG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分期、浸润、分化程度和转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9,(4)
据2009年5月10日《自然》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小鼠体内的3个基因可以帮助乳腺癌细胞突破机体内的天然屏障向大脑扩散。这为相关治疗药物和方法的研发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3.
宋新峰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2,32(4):352-355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Type 1,SIRT1)是酵母Sir2的哺乳动物同源体,是一种NAD+依赖的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能使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去乙酰化,参与细胞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如基因沉默、细胞衰老、寿命延长、抗氧化应激、能量代谢调节、DNA损伤修复、肿瘤发生等.其中SIRT1在乳腺癌的发生中涉及的上下游信号分子众多,信号通路繁杂而交叉.有研究显示SIRT1起着抑制乳腺癌发生的作用;而有的研究结果正相反,SIRT1起着促进乳腺癌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斯钙素鄄2(STC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抑制其表达对癌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RT鄄PCR 及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TC2 基因的mRNA 及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将STC2-siRNA
转染人乳腺癌MCF-7 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Control)和阴性对照组(NC-siRNA),转染48 h 后,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细胞中
STC2、ki67、细胞周期素(cyclin D1)、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Notch1、Hes1 蛋白表达;
CCK8 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STC2 基因在乳腺癌中的mRNA 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
织(P<0.05);STC2 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及是否发生转移无关(P>0郾05),与病理分期、肿瘤大小相关(P<
0.05);NC-siRNA 组STC2 的蛋白表达与Control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C2鄄siRNA 组STC2 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
Control 组(P<0.05);STC2鄄siRNA 组细胞存活率、S 期和G2/ M 细胞及ki67、cyclin D1、Notch1、Hes1 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ontrol
组,细胞凋亡率、G0/ G1 期细胞及Cleaved caspase3 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ontrol 组(P<0.05)。结论:STC2 基因在乳腺癌中高表
达,其表达与病理分期和肿瘤大小相关,抑制其表达可降低癌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于G1 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
ki67、cyclin D1 和上调Cleaved caspase3 表达及下调Notch1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易感性癌症候选基因5(CASC5)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50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qRT-PCR检测CASC5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si-CASC5、si-BUB1和si-NC转染至MDA-MB-231和MCF-7细胞,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ASC5、BUB1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CASC5相关蛋白,并在MCF7细胞中验证。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CASC5与BUB1的结合情况,qRT-PCR验证BUB1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CASC5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CASC5表达水平升高(P<0.05),CASC5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si-NC组相比,si-CASC5组MDA-MB-231和MCF-7细胞中CASC5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减弱(P<0.05)。生... 相似文献
16.
17.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一种信号传导酶,在多种类型肿瘤中发挥促进或抑制作用,依靠于相应的底物和所在的细胞环境。研究表明其在卵巢癌中高表达,由于方法局限,其相关研究甚少。基因芯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DNA分析技术,为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基因及表达程度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探讨二者联合应用对卵巢癌增殖调控机制取得的新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10,(2):158-158
新华社洛杉矶电,美国研究人员日前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通过抑制53BP1基因,可降低BRCA1基因变异引发的患乳腺癌风险。此前研究显示,BRCA1基因在修复乳腺细胞DNA所受损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旦这一基因发生变异,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会提高85%。此次研究人员把BRCA1基因变异的实验鼠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鼠体内名为53BP1的基因进行抑制。结果发现,这些实验鼠患癌风险大大降低。这一成果对研究通过基因抑制预防乳腺癌有重要意义。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弄清楚53BP1基因与BRCA1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项研究报告已发表在4月刊美国《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20.
家族性乳腺癌与遗传易感基因的突变有密切的联系 ,目前已发现多种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 ,它们分别定位于 17号和 13号染色体的长臂和 8号染色体的短臂上。乳腺癌家族中易感基因突变携带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具有不同易感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其组织学特征也有所不同。本文就家族性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