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毒人群高危行为与相关血源病原感染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和性行为与HCV、HIV和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于2004年5~7月,从社区中招募吸毒人群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近3个月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和近6个月性行为情况。采集血样进行HI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在调查的451名吸毒人群中HCV和HIV感染率分别为64.1%(289/451)和15.1%(68/451),HIV和HCV混合感染率为14.4%(65/451)。口吸吸毒者和静脉吸毒者HCV感染率分别为17.3%(14/81)和74.3%(275/3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HCV感染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近3个月内共用针头或注射器静脉吸毒(OR值为2.27;95%CI为1.41-3.66)和未结婚或同居(OR值为2、21;95%CI为1.45~3.36)。未见性行为因素对吸毒人群HCV感染的影响。结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吸毒人群HCV和HIV感染率高,应加强对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东莞市吸毒者中HIV、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行为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5年东莞市强制戒毒所内所有吸毒者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并采集5ml静脉血作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调查的4230名吸毒者以青年、男性、未婚的外来流动人口为主:有注射吸毒史者占64.94%,其中有共用注射器史占43.10%:有商业性行为者占46.71%,外地女吸毒者发生商业性行为率最高占52.00070,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占15.81%:HIV感染率为5.60%,梅毒感染率为11.65%,注射吸毒,特别是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感染HIV和梅毒最危险的因素。结论:东莞市吸毒者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普遍存在,HIV和梅毒感染率均较高,应尽快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控制性病艾滋病从吸毒者向一般人群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3.
2000例吸毒者HIV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中HIV感染情况,吸毒行为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我所新收容的2000例吸毒劳教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并采用“吸毒方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0例吸毒人员中HIV阳性者372例,检出率18.6%。2000例吸毒人员中静脉注射吸毒1860例中HIV感染370例,烫吸吸毒140例中HIV感染2例;1860例静脉注射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1302例,其中HIV感染360例(HIV感染率28.42%),非共用注射器558例,其中HIV感染10例(HIV感染率1.43%)。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63.89,P〈0.001)。结论广东省部分地区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高,共用注射器是引起HIV传播的主要原因,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泸州市在押吸毒人群HW感染状况和潜在危险行为特征。方法于2008年4月采用问卷方式对泸州市戒毒所及劳教所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并采血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吸毒人员男性多于女性;青少年静脉注射吸毒为主,共用注射器占24-2%。吸毒人群早期性行为比较普遍,有68.9%从未使用避孕套。HIV阳性检出率为3.2%。结论静脉吸毒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必须在吸毒人群中广泛开展艾滋病知识和毒品危害的健康教育,监测、预防、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兰州市艾滋病/性传播感染(AIDS/STI)在女性吸毒人群中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 对甘肃省女子劳教所309名吸毒人群中AIDS/STI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兰州市女性吸毒人群中检出STI 114例,感染率36.89%,2种混合感染26例,3种混合感染1例。其中梅毒检出率29.45%;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检出率14.89%;淋病检出率1.29%;尖锐湿疣(CA)检出率0.32%;未检出HIV感染者。结论 女性吸毒人群中STI发病率高,尤以梅毒最高,AIDS/STI防治和控制工作仍需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年10月至11月在西昌市对静脉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毒品使用、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以及性行为情况等,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在招募的325名静脉吸毒者中,HIV感染率为15.7%(51/3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彝族(OR,2.71;95%CI,1.34~5.46)和近3个月使用他人用过的针头或注射器(0R,3.53;95%CI,1.72~7.24)与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川省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仍在升高,应该在该地区进一步加大HIV干预的力度以控制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地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为。方法 对某地戒毒所1516名戒毒人员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并对76例HIV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HIV抗体检出率5.01%,戒毒人群中15~35岁占93.67%;HIV感染中,15~35岁占90.05%,静脉注射吸毒高达98.68%,共用注射器占静脉吸毒的80.26%。结论 吸毒人群中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需尽快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静脉药瘾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静脉药瘾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381例静脉药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观察HCV感染和常见的血源传播病毒的感染指标。结果静脉药瘾者中抗HCV阳性261人(68.5%),感染率与当地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HCV感染与吸毒史长短、共用注射器者和重叠HIV/HBV感染相关。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主要因素是HIV感染、吸毒史和共用注射器。结论静脉药瘾者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而吸毒史长、共用注射器和伴发HIV/HBV感染时,使机体易感性增高,静脉药瘾者是丙型肝炎的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9.
常改凤 《热带医学杂志》2003,3(4):439-441,427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地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性。方法 对某地戒毒所1516名戒毒人员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并对76例HIV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HIV抗体检出率5.0l%,戒毒人群占93.67%;HIV感染者中静脉注射吸毒者高达98.68%,共用注射器者占静脉吸毒者的80.26%。结论 某地吸毒人群中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年青男性、文化程度低及低收入阶层是高危因素。需尽快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建议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活动;同时还应对在校学生开展预防吸毒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危险行为及 HIV、HCV、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取2012年4-6月乌鲁木齐某区 CDC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对360名吸毒人员的人口学基本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吸毒行为、商业性性行为、就医行为、艾滋病干预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并检测 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结果360名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达97.9%,文化程度越高其艾滋病知晓率越高(χ趋势^2=4.794,P =0.029)。曾经有注射吸毒史者占76.9%,共用针具吸毒者占40.8%(113/277)。有效应答者中13.1%(47/358)承认有过性交易,其中每次性交易都使用安全套者占57.4%。360名吸毒人员 HIV感染率为16.1%,HCV感染率为67.5%,梅毒感染率为2.2%。有注射吸毒史者感染 HIV和 HCV的危险分别是未注射吸毒者的5.5(1.8,17.1)倍和2.3(1.7,3.1)倍(P <0.01);共用注射针具者感染 HIV的危险是不共用注射针具者的2.2(1.3,3.5)倍(P <0.01)。结论吸毒人员艾滋病知晓率高,但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并未下降,“知信行脱节”是吸毒人群中 HIV、HCV、梅毒感染状况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揭阳市2005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揭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05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共监测853名吸毒者,HIV阳性率为1.17%;55.33%有注射毒品行为,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有36.23%承认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32.47%吸毒者承认曾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16.97%的吸毒者每次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结论揭阳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较低,仍处于低流行期,但高危行为存在,应加强干预。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王文明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362-1363
目的了解昆山市吸毒人群HIV和HC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行为。方法2010年2月,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215名吸毒人员进行HIV和HCV抗体检测,并对其采用面对面访问,了解其相关高危行为。结果检出HIV抗体阳性1例,感染率0.47%;HCV抗体阳性148例,感染率为68。84%。采用静脉吸毒167例,占77.67%。共用针具37例,占17.21%。过去3个月发生性行为的人数为145例,性行为发生率为67.44%;最后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25人,安全套使用率为11.63%。结论昆山市吸毒人群HIV感染属低流行,HCV感染属于高流行,而且流行的危险因素隐患大,特别警惕HIV、HCV从吸毒者向暗娼或嫖客到家庭成员传播。需进一步加强综合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341名吸毒人员行为学特征及HIV、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吸毒、性行为方式、艾滋病知识及HIV、梅毒感染水平,分析吸毒行为、HIV及梅毒感染情况,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向卷调查,同时采静脉血检测HIV抗体、RPR TPPA。结果 吸毒人员以未婚男性青年为主,吸毒方式仍以口吸为主,静脉注射吸毒只占25.22%,共用注射针具吸毒行为的占22.105。吸毒者存在多性伴现象,且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吸毒人群HIV抗体检测未发现阳性者,梅毒血清RPR TPPA检测阳性率为8.805。其中女性阳性率为27.40%,男性阳性率为3.7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结果 吸毒人群静脉注射吸毒、共用注射针具等行为与HIV感染有关。吸毒人群中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张福生  黄竹林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143-1143,1177
目的了解长沙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针对吸毒人群开展艾滋病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法,了解吸毒人员HIV感染情况以及相关高危行为。结果共调查360名吸毒者,其中男性占97%,女性占3%,开始吸毒年龄最小14岁,最大45岁;共用注射器率占44.30%;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占49.4%,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仅占6.2%,发生一夜情时安全套的使用为57.3%,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为14.4%;本次采血360人,确诊2人,阳性率0.56%,用ELISA法检出梅毒抗体阳性27例,阳性率为13.3%。结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和高危行为的发生率均很高,应加大对吸毒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海口市吸毒人群行为特征和HIV与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口市吸毒人群行为特征及艾滋痛、梅毒感染情况,为开展针对吸毒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强制戒毒所的914名男性吸毒人员采用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914名吸毒者平均年龄为28.8岁,最小16岁,最大50岁。吸毒人员以来婚青年为主,吸毒方式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占53.72%,共用针具吸毒占静脉注射吸毒的20.98%。HIV检测阳性率为0.22%,梅毒血清RPR+TPPA检测阳性率为4.49%。结论吸毒人群有明显的高危行为,静脉注射吸毒比例较高,HIV、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这类人群进行综合干预,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贵港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港市2009~2013年哨点监测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在5 233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3.66±7.34)岁,以本市户籍为主占99.33%,男性占94.13%。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是85.86%,85.55%的人有过注射吸毒,有38.33%的人曾经有过共用针具注射吸毒行为,最近一个月,平均每天注射吸毒次数2.57次;最近一年,与商业性伴、配偶/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是39.52%和10.85%;监测到的吸毒人群HIV阳性检出率9.04%,2009~2013年HIV检出率在5.50%~14.77%之间波动,经卡方检验,各年度之间HIV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χ2=66.25,P0.01)。梅毒检出率为6.23%,丙肝检出率为62.59%,年龄大于40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男性、汉族、美沙酮门诊(尿检阳性者)、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与其相应的HIV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仅发现,样本来源、共用针具吸毒为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贵港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共用注射器行为是促进HI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吸毒人员经性传播HIV的危险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7.
吸毒人群与普通人群HIV、HBV和HC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吸毒人群与普通人群HIV、HBV和HCV的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了解HIV、HBV和HCV在吸毒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同时为制订其干预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取株洲市劳教所的戒毒人员和从事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各350人,收集有关资料并采集空腹静脉血5ml进行血清分离,使用酶联免疫试剂定性检测血清中抗-HIV、抗-HBV及抗-HCV,使用Excel2003电子软件进行统计及x^2检验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吸毒人群的HIV、HB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10.00%、13.14%和92.86%,普通人群的HIV、HB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0.00%、5.71%和2.29%,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感染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吸毒人群是HIV、HBV和HCV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首先要控制吸毒人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人员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状况,并分析导致吸毒人员感染HIV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来宾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收治的230例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药物依赖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IV抗体阳性27例,感染率为11.74%,共用注射器者32例,有输血、血制品史4例,有不良性接触史20例.共用注射器与非共用注射器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570,P=0.000);有、无输血液、血制品史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7,P=0.472);有、无不良性接触史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12,P=0.002).结论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及不良性接触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高危因素,采取必要的手段阻断此途径是防止HIV在人群中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2002年HIV/AIDS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HIV/AIDS流行现状和趋势。方法:采用哨点综合监测、现患调查、高危人群常规筛检和自愿匿名检测4种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HIV流行资料。收集全省AIDS病例报告资料。结果:2002年全省共监测各类高危和重点人群89686人,发现HIV新感染者2003人,诊断艾滋病病人136人,死亡62人。哨点监测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为22.7%(1.8—69.1%)。昭通和丽江上升明显,8个地区静脉吸毒HIV感染率达高水平流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为2.1%(0-9.7%),其中思茅地区孟连县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为9.7%;女性就诊者为15.7%;孕产妇HIV感染率为0.2%(0—0.9%),其中临沧地区妇幼保健院孕产妇HIV感染率为0,9%;暗娼、嫖客HIV感染率分别为1.3%、0.3%,高流行地区医院无关联人群HIV感染率为L1%,献血员0.04%,自愿匿名检测检出率为13.9%(223/1601)。感染者主要为20—30岁汉族男性静脉吸毒者,以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主要分布于我省德宏、红河、昆明、思茅、大理和临沧。结论:云南省HIV流行经静脉吸毒人群蔓延到全省,部分地区感染率继续上升,并且已进一步造成性乱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高流行区医院无关联人群HIV流行率超过1%,预示AIDS病例将快速增加,预防和阻断母婴传播更是迫在眉睫,全省流行形势十分严峻,加强宣传教育和对高危人群的行为监测和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岳阳市吸毒人群四种血液传染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岳阳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和梅毒等四种血液传染病的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岳阳市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常规方法检测Anti—HIV、Anti—HCV、HBsAg和梅毒抗体并作统计分析。结果277名吸毒人员中HIV感染率4.69%,HCV感染率81.95%,HBV感染率(HBsAg阳性率)14.08%,梅毒感染率2.53%,13名HIV感染者均合并感染HCV。结论本市吸毒人群中HIV、HCV感染率较高,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吸毒是HIV和HCV传播的高危因素,不洁性行为增加了HIV、HCV、梅毒、乙肝由吸毒人员向其它人群传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