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建立茴香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最佳反应体系.方法 正交设计及方差分析应用于建立RAPD反应体系的研究.结果 茴香的RAPD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10 × Buffer 2.5μl,2.0 m MdNTPs 3.0μl,2.0 U/μlTaq酶1.0 μl,2.0 μmol/L随机引物4.0 μl,30.0 ng/μl模板DNA30 ng,ddH2O 13.5μl.结论 正交设计及方差分析适用于茴香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影响金钗石斛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进行优化,为进一步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方法 对金钗石斛RAPD分析中一些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系统的构建和优化,建立金钗石斛RAPD稳定可靠的反应体系.结果 金钗石斛较适宜的RAPD-PCR反应条件为:10μl PCR反应体系中,5~20 ng模板DNA,3.0mmol·L-1Mg2+,0.34 mmol·L-1dNTPs,0.6 U Taq DNA聚合酶,1.5 μmol·L-1引物,较适宜的退火温度为36℃.结论 所建立的金钗石斛RAPD反应体系具有标记位点清晰、反应系统稳定、检测多态性能力较强等特点,可用于金钗石斛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以该优化的RAPD条件进行重复性实验,其实验结果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近缘中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缘中药材在宏观、微观以及化学性状方面通常表现出相似的特征,采用传统的鉴定方法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的鉴别效果。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近缘中药材品种的鉴定具有独特优势。就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半夏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半夏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对21份半夏种质资源进行检测。结果29个引物共得到162条扩增DNA片段,其中123条(75.9%)的片段具多态性,揭示了半夏居群间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所有材料可划分为3类,根据RAPD遗传相似系数划分的类群同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结论半夏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RAPD标记可作为构建半夏DNA指纹图谱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野葛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野葛RAPD分子标记技术并对野葛种质资源遗传背景进行探讨。方法:结合葛根素的测定,应用RAPD技术对11个产地野葛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葛根素含量在3.26%~7.10%,8条引物共扩增出45条带,其中37条呈多态性,发现RAPD多态位点为82.22%,证明在野葛种质资源中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我国野葛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这些遗传分化是野葛种质资源筛选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苦叶七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苦叶七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30个苦叶七地方品种进行检测,并用NTSYS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统计和聚类。结果80个随机引物中有10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平均可扩增出6个片段。聚类分析表明,全部材料可划分为五个类群。结论苦叶七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7.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技术在枸杞道地药材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对宁夏和内蒙两个地区的枸杞DNA进行分子标记分析,获得DNA指纹谱。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NAD)标记方法对宁夏和内蒙不同来源地的枸杞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RAPD标记方法可以从DNA分子水平看出宁夏枸杞与内蒙枸杞的差异。结论:本法可为枸杞道地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佛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佛手种质资源多样性和遗传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佛手13份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结果 从110条引物中筛选出16条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85条DNA带,其中多态性带有168条,多态率为90.8%.通过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7的水平上将13份材料分为3类.结论 佛手种质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与以产地为依据对佛手进行品种类群划分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及卵叶远志P.sibirica L.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反应总体积25 μl,内含10×PCR buffer 2.5 μl,dNTPs 2.0 μl,MgCl2 2.0 μl,引物1.0 μl,模板2 ng,Taq酶0.3 μ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然后进行45循环:94℃变性15 s,36℃复性1 min,72℃延伸1.3 min,循环结束后72℃延伸4 min.结果 10个引物共检测到154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9.24条带,其中148条带表现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94.3%;距离系数为24时,11个样品明显聚为远志居群和卵叶远志居群两类.结论 远志与卵叶远志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聚类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以PCR反应为基础,其特点是快速简便、易操作、成本较低,DNA需要量少、无需放射性分析,也不会污染等.该文简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以及其在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药材鉴别和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亲缘关系及系统学研究、药材的道地性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10个不同产地的栀子,不同药用部位(栀子果实、栀子皮、栀子仁)中有效成分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含量进行比较,为栀子皮、栀子仁分开使用寻找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变换波长RP-HPLC法同时测定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含量。Thermo ODS色谱柱C1(8250 mm×4.6 mm,5μm),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栀子苷238 nm、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440 nm。结果被测定成分色谱峰与其他色谱峰可以达到完全分离。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进样量分别在0.420~5.252,0.199~2.495,0.023~0.288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3,0.9998,0.9997;三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3%,97.88%,97.77%;RSD为0.52%,2.02%,1.4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多个产地栀子不同药用部位栀子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栀子皮、栀子仁分别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Antiangiogenic activity of Gardenia jasminoides frui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thanol extract of gardenia fruit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its successive hexane, ethyl acetate, n-butanol and aqueous fraction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angiogenic activities using a 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CAM) assay. The n-butanol fraction was found to be most effective in the antiangiogenic assay.  相似文献   

13.
栀子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其中6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croymbosin(1)、槲皮素(2)、芦丁(3)、umuhengerin(4)、nicotiflorin(5)、异槲皮苷(6);8个为有机酸类,分别为绿原酸(7)、3,4-二咖啡酰奎宁酸(8)、3-咖啡酰-4-芥子酰奎宁酸(9)、3-咖啡酰-4-芥子酰奎宁酸甲酯(10)、3-咖啡酰-5-芥子酰奎宁酸甲酯(11)、3,4-二咖啡酰-5-(3-羟-3-甲基)戊二酰奎宁酸(12)、3,5-二咖啡酰-4-(3-羟-3-甲基)戊二酰奎宁酸(13)、原儿茶酸(14)。结论:化合物2~6和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3,5,6和14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栀子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ed polymorphic DNA,RAPD)标记技术对栀子8个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研究。方法18种随机引物对92个个体进行检测,应用POPGENE软件和AMOVA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结果共得到120个可重复的位点,其中多态位点75个,多态百分率为62.5%。各种群内多态位点百分率在39.17%~68.83%之间,平均为56.98%。河南南阳(POP1)种群最高,其次是江西新干县野生种群(POP7),最低是江西抚州水栀子种群(POP3)。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均反映出栀子各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Shannon指数为0.431 3,各种群Shannon指数在0.2256~0.380 6之间,Nei指数为0.289 2,各种群Nei指数在0.148 2~0.263 0之间。AMOVA揭示种群内遗传多样性占总遗传多样性的76.05%,而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只占23.95%。运用POPGENE也得出种群内遗传变异(69.34%)大于种群间(30.66%)的结论。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306 6。栀子种群间的基因流为1.130 6,遗传相似度平均为0.129 09,遗传距离平均为0.880 72。根据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河南南阳种群(POP1)与江西樟树新干种群(POP4,POP5,POP6,POP7)聚为一类,湖南种群(POP8)与江西抚州栀子种群(POP2)聚为一类,江西抚州水栀子种群(POP3)与其他各种群间的遗传关系较远。结论目前,虽然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以及多年栽培中的品种选育,栀子遗传多样性仍较丰富,且种群内大于种群间,种群间存在较少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湖南道地药材栀子、GAP药材基地栀子和混淆品水栀子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不同来源的栀子进行蛋白质鉴别分析。结果:各个品种的电泳指纹图谱可以互相区别,可作为栀子正品与混淆品水栀子鉴定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结论:电泳鉴别可为中药栀子与其混淆品鉴别的一项可靠简便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山栀子生物学性状与其产量、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找出了具有与产量、质量显著相关,且能稳定遗传的标志性状,依据这些性状,将四川境内的山栀子划分为6个类型。  相似文献   

17.
栀子中京尼平苷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京尼平苷的分离提取、分析和应用前景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栀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中舍有京尼平苷等多种有效成分。京尼平苷是栀子果实中起利胆保肝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利用已成为新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8.
以栀子中主要有效成分京尼平甙为指标,应用薄层扫描法对栀子及其炮制品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栀子仁中京尼平甙含量最高,生栀子、炒栀子、焦栀子和栀子壳中含量逐渐减少,为进一步研究栀子的炮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炮制对栀子中栀子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丁安伟  郭戎 《中药材》1995,18(11):562-56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栀子生品及用正交试验法炮制的九种炮制品进行了栀子甙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生品与炮制品检出组分一致,以160℃烘5min(A2B1C2)炮制的样品栀子甙含量为最高。高温炮制使栀子甙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不同发育时期栀子果实中6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探究各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分析采用Durashel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8、328、440 nm.结果 随着栀子果实的发育成熟,栀子苷、京尼平苷酸、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