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丽霞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4):548-550
<正>自1977年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成功之后,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常规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好、病人康复快等特点,为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但该治疗方法在术后的并发症如血管路径并发症、低血压反应、心律失常、急性心包填塞、支架内血栓形成、造影剂肾病(CIN)等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术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飞速发展,介人性心脏导管术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冠状动脉病的诊断和治疗,但由于该技术需行股动脉穿刺,术中使用大量的肝素、造影剂及导管对冠状动脉的刺激加之病人术前、中、后的生理心理变化,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1996年9月~2002年12月对施行冠状动脉造影、PTCA加冠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的858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产生因素及护理经验做一总结,旨在提高监护护士对可能产生的术后并发症的认知、预防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造影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最准确的方法,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治疗严重的冠脉狭窄、心绞痛具有良好的效果。介入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缺血与胆道并发症及肝动脉介入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缺血对胆道并发症发生和预后的影响,以及早期肝动脉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自2003年10月至2007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720例原位肝移植(OLT)患者中,共有32例在移植术后4~65(25±15)d彩超发现肝动脉缺血并经肝动脉造影(DSA)和(或)CT肝动脉成像证实,其中肝动脉狭窄(HAS)30例,肝动脉血栓(HAT)2例.32例中,20例接受了肝动脉介入治疗.以再次肝移植及患者死亡为观察终点,随访32例患者的临床转归.结果 20例(62.5%)发生胆道并发症,包括单纯胆总管狭窄2例,肝内外胆管狭窄13例,肝内胆管狭窄5例,同时合并胆漏2例、胆汁瘤4例、胆源性肝脓肿3例.20例中,8例为HAS接受了成功的肝动脉介入治疗者,但治疗时间均在发现HAS 2周后;10例为HAS未接受肝动脉介入治疗者;1例为HAT溶栓开通者;1例为HAS支架治疗失败者.2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62 d(22~517 d),死亡10例,再次肝移植6例,健在4例;6、12、24个月移植肝累积存活率分别为60.0%、34.9%和0.12例未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9例为HAS接受了成功的肝动脉介入治疗者,其治疗时间均在发现HAS 2周内;2例为HAS病检提示急性排斥反应者,均及时应用抗排斥药物冲击治疗;1例为HAT溶栓失败接受再次肝移植者.该12例中位随访时间952 d(14~1398 d),死亡3例,再次肝移植1例,健在8例;6、12、24个月移植肝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5.0%、66.7%和66.7%.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缺血是引起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早期成功的肝动脉介入治疗有助于减少胆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症护理的方法。方法对452例冠脉介入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2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9例,穿刺部位出血8例,迷走神经反射24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心绞痛5例,假性动脉瘤2例。结论经皮冠脉介入后应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观察能力及预见性,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之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将达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245例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观察其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将其中发生并发症的7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分别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总结护理要点。结果观察组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后,无低血压和尿潴留,出血1例,急性闭塞1例,迷走神经反射1例,共3例(8.1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后,出血4例,低血压2例,尿潴留3例,急性闭塞4例,迷走神经反射3例,共16例(43.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观察是否发生并发症,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我科从1997年8月至1998年12月共施行冠状动脉造影196例,现将发生的并发症及其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96例患者中,男128例,女68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545岁,其中为明确诊94例,50岁以上风心病行瓣股替换手术前49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前53例。2 并发症本组患者共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股动脉对塞1例,股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皮肤水泡3例,尿潴留4例。3 原因分析31 股动脉检查及假性动脉瘤主要因拔管者直接压迫皮肤穿刺点止血后加压或包扎不当所致。32 皮下血肿主要因穿刺点纱布球压迫位置不当,宽胶布国定松,纱带压迫时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在我院介入治疗中心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总结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53例患者发生术后发生并发症,表现较多,经过临床上积极对症给予处理,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密切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一般情况,根据各种并发症的特点,尽早识别,准确判断、积极治疗,使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危害降至最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毕云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2)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分析好发因素及处理效果,为今后实施PCI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将行PCI治疗的患者234例根据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治疗情况进行分组,记录患者基础疾病及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从整体水平分析各类并发症的比例比较各类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12.39%(29/234)患者PCI术后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最多的是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65.52%(19/29),其后依次为动脉栓塞17.24%(5/29),假性动脉瘤6.90%(2/29),动静脉瘘6.90%(2/29)和腹膜后血肿3.45%(1/29).其并发症发生率除性别与压迫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高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实施强化抗凝的患者术后较无此基础疾病及未强化抗凝者更易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规范PCI手术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术中外周血管并发症可有效预防外周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17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88例。2组给予不同护理干预,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安全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介入诊疗158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并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158例,根据其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护理人员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密切观察,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并及时采取对应的诊治及护理对策,尽量避免出现并发症。结论:全面掌握介入诊疗技术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以及临床特点,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发展、医疗保险的普及,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得以依赖血液净化长期存活,然而血管通路的并发症问题成为威胁透析患者生命的重要危险因素.介入技术是K/DOQI指南推荐的血管通路并发症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爱英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6(7):657-659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常见的护理问题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68例冠脉介入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监测其生命特征,检查创口有无渗血、血肿,测术后动脉搏动是否消失、皮肤颜色、温度变化等情况,注意意识情绪变化。结果 术后失眠占53%,排尿困难40%,出现迷走反射18%,心律失常低于4%,出血、栓塞均低于1.5%。结论 护理人员严密观察,对症护理,保证了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冠状动脉诊疗术是一种有效的冠心病诊疗方法,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少、效果可靠等优点。但由于是一种有创手术,及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假性动脉瘤常是介入诊疗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998年1月至2003年11月我科行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多模式介入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介入治疗原位肝移植(OLT)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PTBD治疗的72例OLT术后胆道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狭窄19例、肝门区狭窄16例、多发性狭窄31例、吻合口瘘6例.治疗方式包括VTBD合并多次更换引流管、球囊扩张、胆道内涵管/金属支架置入,比较PTBD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及胆道形态改变情况,评价疗效;比较不同部位放置引流管胆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72例患者PTBD均成功,66例症状改善或治愈,有效率为91.7%.26例治疗后症状消失给予拔除引流管,拔管率为36.1%;8例置人胆道内支架56~153 d后再阻塞,再次行PTBD治疗;38例长期带管并每隔1~3个月更换引流管.66例胆道梗阻患者PTBD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直接胆红素分别为(145±106)μmol/L及(76±59)μmol/L,明显下降(t=3.78,P<0.001).引流管前端位于胆(总)管内与引流管前端位于十二指肠内胆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3%及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6,P=0.027).结论 PTBD是治疗OLT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结合球囊扩张及内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最.引流管前端置于胆(总)管内可显著降低胆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介入性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正确的选择适应证,提高肝癌的介入性治疗效果。69例原发性肝癌,用Seldinger技术经一侧股动脉选择或超选择性行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化疗栓塞205例次。发生栓塞后综合征174例次,消化道出血8例次,穿刺点出血17例次,肝功能衰竭3例次,腹膜炎1例次。结论介入性治疗中晚期肝癌是最有效方法之一,严格选择适当证,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肝癌介入性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们选择了2003年6月~2004年6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042例患者,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0.
1977年 9月Grventzg在瑞士开展第 1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al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 ,PTCA) ,从此介入性心脏病学进入一个新的纪元。近年来 ,PTCA及其相关技术不断成熟 ,但PT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仍高达2 5 %~ 4 5 % ,成为降低其远期疗效的主要原因。Sigwart等于1987年成功实施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introcoronarystent ing,ICS) ,使冠状动脉介入成功率进一步提高 ,明显降低了PTCA后残余狭窄和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