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Huang等,用射频电流消融房室结以来,射频消融(RFCA)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在成人心律失常治疗学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91年Van Hare首次报道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RFCA后,该技术已被应用于儿童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2 064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总结RFCA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科开展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1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2064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64例患者中2008例RFCA治疗成功,成功率达97.3%。并发症发生率为0.73%(15/2064),其中前5年为1.48%(9/609),后6年为0.41%(6/1455);2例安置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复发率为1.54%(31/2008),有28例再次行RFCA治疗获得成功。结论 (1)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2)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术者的操作技术及经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射频电流对起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3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RFCA治疗,其中14例为安装起搏器后出现的难治性房扑或房颤,男91例,女40例,平均年龄41±8岁。结果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总成功率为99.2%(130/131),随访3.2±0.6(1~5)年,有1例AVRT复发,复发率0.8%(1/131),并发症发生率0.8%(1/131)。植入起搏器患者在放电过程中有2例出现感知过度,停止放电后起搏器感知恢复正常。术后所有起搏器的感知、起搏功能正常,电极阻抗无明显改变。结论 RFCA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根治性方法,植入起搏器患者行RFCA亦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蚀术(RFCA)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介入方法技术,具有安全、可靠并能根治等特点。加强RFCA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促进术后早日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朱立光 《广西医学》2004,26(12):1752-1753
自1987年Borggrefe等首次报告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人类快速性心律失常以来,该技术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与普及。1991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报告国内首例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993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率先在广西区内开展了该技术。迄今数以万计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得到了根治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覃绍明 《广西医学》2005,27(3):320-322
导管射频消融术(瞰)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应用于临床已经十余年,从当初的消融房室结阻断房室传导到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心房线性消融治疗房颤,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介入性心脏病学中的重要分支。我院自1993年2月第一例左侧旁道射频消融成功以来,已经熟练开展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RFCA治疗。心律失常类型包括:①预激旁道引起的AVRT、PJRT、Mahaim纤维引起的AVRT;②AVN双、多径路引起的AVNRT;③持续性房速,非阵发性房速;④房扑;⑤特发性室速;⑥顽固性室早;  相似文献   

7.
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 tion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已有文献报道RFCA治疗室性早搏且疗效明显[1] 。我科对1例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的患者进行了RFCA治疗,近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4 2岁,间歇性发作频发性室性早搏3年,伴有明显心悸、胸闷症状,曾服用倍他乐克、乙胺碘呋酮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电解质、T3、T4、TSH、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  相似文献   

8.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urrent ablation,RFCA)创伤小,不需全麻,可以多次多部位发放射频电流,安全有效,成功率高,自198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受到了广泛重视。现已用于治疗各种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取得了巨大进展。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就这一技术在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1 RFCA的机理 射频是一种频率为100KHz—1.5MHz的高频交流电,射频电流可产生三个方面的生物学效应,即热效应、感应电效应和电离效应。RFCA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机理为热效应,射频电流使局部组织发热、温度升高,细胞内外液体蒸发,局部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射频发放时间和损伤大小在放电10秒内其相关曲线率最大,放电10—30秒,损伤范围随放  相似文献   

9.
<正>射频导管消融(RFCA)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新技术,特别对治疗由旁道和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安全有效,成功率高.近期我院应用该项技术成功治疗6例顽固性PSVT,现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红霞  王青  吴明 《海南医学》2000,11(3):53-54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RFCA应用于临床,是快速心律失常治疗划时代的进展,已成为多数症状性快速心律失常首选的根治方法.我科自1996年12月以来,采用RFCA治疗56例心律失常,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陶谦民  陈君柱 《浙江医学》1996,18(6):340-341
我院自1992年4月~1995年4月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发生手术并发症11例,为总结经验教训,引起同道重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术(RFCA)是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新的介入性技术,我院自1995年6月~2003年10月共对12例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实施了射频消融治疗,均获成功,现将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总结73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护理经过。结果有2例复发,1例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迷走反射,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对并发症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射频消融术(RFCA)由于其安全、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已成为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1].儿童心脏小、壁薄、血管细,手术操作难度大、易发生并发症.因此,详细而周密的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不同类型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及其射频消融效果。方法 对2000年12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的65例儿童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RFCA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心动过速患儿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5例,房性心动过速4例(其中1例合并心房扑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8例。RFCA治疗总成功率为92.3%(60/65),其中左侧房室旁道及AVNRT患者成功率最高,分别为100%与96%。2例患者于术后出现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经用激素治疗后完全恢复正常;无血管损伤及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48个月,3例复发(占4.6%),均再次手术获得成功。结论 AVRT和AVNRT是儿童心动过速中最常见的类型,用RFCA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传导功能失调性疾病,目前西医以药物控制为主,昂贵且不良反应大。随着中医针灸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运用中体现出独有的优势。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有宁心安神、活血通络之效。该文通过收集近年来国内以内关为主穴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相关临床研究,了解临床中内关穴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现状,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取得重大进展,但如同其它心脏介入技术一样,目前在我国基层医院尚未推广普及,而且,该项目迄今国内外都是在具有大型C形臂X光机设备的单位开展。我院于2000年6月至2001年11月采用500mA普通垂直X光机透视对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施行RFCA术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儿童不同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21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接受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972例,其中男580例,女392例,2岁6个月~18岁,年龄中位数10岁,体质量中位数38 kg。总结不同心动过速类型RFCA即刻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消融疗效、不同时期消融手术疗效和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97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儿,心脏功能和结构均正常935例,发生扩张型心肌病6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5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5例,以房间隔缺损多见。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444例(45.68%),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21例(22.74%),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VT/PVC)232例(23.87%),房性心动过速(AT)62例(6.38%),心房扑动(AF)9例(0.92%),电生理检查过程中反复刺激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发作,无法明确心动过速机制4例(0.41%)。9...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西药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明华  韩军  田福利 《医学综述》2003,9(7):414-416
导管射频消融术 (RFCA)自 1987年应用于临床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以来 ,使该病治疗发生了显著性变化 ,成为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的根治性措施 ,RFCA不但可以免除患者因长期用药带来的痛苦及其副作用 ,而且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但是 ,随着治疗病例数的增加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 ,RFCA的副作用也表现越来越明显 ,并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现将RFCA并发症简述如下。1 RFCA对冠状动脉及其周围组织的影响由于RFCA时释放的能量产生的损伤范围非常局限 (大约 4mm) ,加之冠状动脉内的血流速度快 ,因此三尖瓣环或二尖瓣环周围的房室旁道消融时对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