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惠州市某饮料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现状。方法对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调查及评价。结果该厂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有毒有害的化学因素(氨,甲醇,氢氧化钠,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盐酸,硫化氢),粉尘(活性炭粉尘,糖尘,电焊烟尘),噪声等。现场有毒有害化学因素监测合格率为100%,粉尘监测合格率为100%,噪声监测合格率为52.2%。职业健康检查电测听合格率为40.7%,其余职业健康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噪声是该饮料企业存在的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听力已经受到损害。企业应采取综合性的整改措施,降低工人接触噪声的水平,保护好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北京市16家汽车4S店钣喷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浓度(强度)、职业健康检查率、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方法 对某区16家汽车4S店钣喷车间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结果 接触苯的劳动者的作业岗位检测超标率为4.5%,接触甲苯、二甲苯的劳动者作业岗位检测的合格率为100%,接触其他粉尘的打磨岗位检测的合格率为100%,接触噪声的劳动者的钣金岗位检测超标率为43.75%;职业健康监护开展率为37.5%;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为75.0%,个人防护用品有效佩戴率为56.3%.结论 4S店钣喷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情况较为严重,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玉米深加工生产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工人接触水平及玉米深加工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方法对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分析。采取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标准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粉尘个体采样测试结果均未超过国家卫生限值的要求,合格率为100%,粉尘定点测试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率为90.91%。所测有毒物质均未超标,所评价毒物作业岗位均合格,以玉米深加工企业较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以及所采取的通风防毒措施能满足控制有毒物质危害的效果。结论玉米深加工企业高噪声生产设备较多,加之因工艺要求多为集中布置,造成噪声叠加,工人多为固定岗位作业,接触时间长,对工人健康有一定影响,建议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展职业卫生调查,了解某摩托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对66个作业点进行粉尘、有毒化学品、噪声等浓度或强度检测,对460名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卫生通风设施作现场调查。结果作业点总合格率74.24%(49/66),粉尘作业工人7.14%有胸部X线改变或肺功能异常,苯类化合物接触者8.70%血白细胞总数下降,噪声接触工人10.26%听力下降,接尘工人防尘口罩佩戴率28.40%,卫生通风措施效果欠佳。结论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已对作业工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健康影响或损害,建议改进卫生通风设施的设计和管理,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管,定期开展检测及体检以早期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汉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资料对该市2011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和健康监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该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87.51%.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6.34%、96.40%、81.49%.职业健康检查中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分别为2.02%、0.03%.结论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重点加强粉尘、噪声、苯系物、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及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某轮胎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该轮胎生产企业主要存在滑石粉尘、炭黑粉尘、氧化铝粉尘、煤尘、电焊烟尘、矽尘、硫化氢、甲苯、石蜡烟、氧化锌、二氧化硫、苯乙烯、丁烯、丁二烯、异丙醇、正己烷、丙酮、溶剂汽油、氮氧化物、二氧化锰、一氧化碳、氢氧化钠、氧化钙、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各岗位粉尘、化学有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接尘作业人员胸部X线检查异常检出率为13.8%;外胎裁断岗位的噪声检测及硫化岗位的高温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标准,接触噪声、高温人员体检的相关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6.7%和7.5%,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13.0%。提示轮胎生产企业作业人员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高温、噪声,应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改进和维护,提高职业卫生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南京市某炼铁厂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2019-08,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结果粉尘作业岗位合格率100.0%,一氧化碳作业岗位合格率92.3%,噪声作业岗位合格率94.1%,高温作业岗位合格率75.0%;职业健康体检中,多人检出血压、血糖和电测听异常;结论该炼铁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良好,部分接触一氧化碳、噪声、高温的岗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差,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某硅材料制备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该公司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健康状况,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结果该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为:噪声63.2%,粉尘74.4%,高温20.0%;接害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检出率为:听力损失24.63%,肺功能异常5.54%,高仟伏胸片异常3.32%,血常规异常2.24%,尿常规异常3.03%。结论该公司的作业现场中粉尘、噪声、高温危害较严重,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须加强职业危害治理和个人防护,切实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汽车制造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接触有害因素工人的健康状况。方法对某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对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在岗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企业现场环境噪声的检测合格率为53.3%,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共721人,听力异常检出率37.2%,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受损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噪声作业人员(P0.05),且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异常检出率随着工龄的延长而增加(P0.05);现场环境粉尘检测合格率87.5%,181名粉尘作业工人胸片检查未检出疑似尘肺病改变,肺功能异常检出率6.1%,与非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物检测合格率为100%,31名苯作业工人血常规检查未发现白细胞、血小板或中性细胞数降低。结论该企业目前最主要和最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是噪声,且噪声作业人员听力受损严重,应加强对噪声危害的控制和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某饮料有限公司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效果,为该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治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选择对该公司进行职业卫生调查,采用职业卫生监测、经验法、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评价。结果本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粉尘浓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合格率100%;噪声共检测16个岗位,其中7个岗位噪声等效声级超过85 d B(A),最高达到91.2 d B(A)。结论本建设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有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得到落实,对噪声的控制措施还需加强。针对噪声超标岗位,作业人员在正确佩戴使用企业提供的防噪防护耳塞后,其实际接触的噪声强度能够降到85 d B(A)以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重点治理目标,使搬迁后的企业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符合职业卫生要求,降低职业病发病率。方法对生产工艺、已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等进行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粉尘、毒物,噪声、高频等采用检验检测法,并进行作业岗位危害分级。结果噪声测试岗位47.6%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危害。检测22种毒物在作业岗位中的空气浓度,不合格毒物是苯和溶剂汽油。80个毒物作业点中2个不合格。1个粉尘作业岗位粉尘浓度不合格。高频都合格。结论 搬迁后的企业噪声危害仍然十分严重,其次是毒物,排气罩不符合卫生要求比例高。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福田区企业工作场所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工厂企业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情况,为今后职业卫生防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深圳市福田区工厂企业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分别对生产环境中的毒物、粉尘含量和噪声进行测定。结果深圳市福田区176家有毒有害工厂企业中共监测有害因素1283点,合格998点,合格率为77.78%。其中毒物合格率最高(90.46%),噪声合格率最低(69.76%)。不同行业总合格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印刷行业合格率最高(85.29%),机械行业合格率最低(65.14%)。结论深圳市福田区工厂企业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卫生问题不容忽视,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阳  吕敏  龚利强  徐惠忠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339-1341
目的调查有机硅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职业病危害控制和防护要求,使其职业病有害因素浓度(强度)及防护设施符合职业卫生要求。方法对项目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结果各岗位(检测点)毒物、粉尘和噪声的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工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职业禁忌证1人,未发现职业病患者。结论企业采取的各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总体上是有效的,生产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聚氨酯材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职业病防治的重点。方法对某建厂刚1年的聚氨酯材料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及定量分级。结果各岗位(检测点)毒物、粉尘和噪声的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人健康检查结果表明,目前尚无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异常反应和体征。结论虽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均未超标,且工人体检结果亦无阳性发现,但该厂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原料较多,还应注意加强对毒物的防护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防止发生职业危害事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2007—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辖区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今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及规范,对辖区内所有企业2007—2011年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至2011年底布吉辖区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企业135家(占辖区现有企业12.90%),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有机溶剂、粉尘、噪声等。2007—2011年有机溶剂检测1 370个点,合格率为96.50%;粉尘检测264个点,合格率为95.83%;噪声检测532个点,合格率为62.22%。不同行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生职业病5例(包括2例职业中毒),疑似职业病1例。各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企业的防护设施设置率和个体防护率处于缓慢增长趋势,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岗前及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率较低。结论该辖区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按规定做好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张鸿  赵淑岚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17-1719
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某汽车发动机制造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与措施,防止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检测法。结果该汽车发电机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铝尘、苯酚、甲醛、氨、一氧化碳、天然气、噪声。定点检测18个粉尘作业点,合格作业点18个,合格率100%。对13个噪声作业点进行噪声测定,合格作业点10个,合格率77%。对苯酚、甲醛、氨、一氧化碳、天然气等进行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结论该新建汽车发动机公司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认真优良的局部吸风、整体送风与整体通风防护工程,达到了理想的防护效果。建议企业制定详细的防护设施维护维修规范,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行,可有效地预防与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某以焦炉气为原料合成甲醇装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23种,其中粉尘检测点位15个,合格点位8个,合格率53.3%;检测化学毒物18种,共计201个点位,其中氨的合格率为93.7%,其余化学毒物检测合格率100%;噪声检测涉及37个点位,噪声个体检测5个工种,合格率为40%;照明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煤尘、矽尘、氰化氢、苯并(a)吡、苯系物、硫化氢、萘、二硫化碳等是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程度十分严重,应通过工程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8.
某汽车制造公司职业危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汽车制造行业职业危害和作业工人健康状况,探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提出进一步完善现行职业卫生标准建议。[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作业场所粉尘、各种毒物、噪声、高温等进行检测和评价。采用职业性健康体检等方法对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工作场所粉尘和毒物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粉尘作业工人检出尘肺病Ⅰ期患者1人;无尘肺0^+者(即疑似职业病)70人,异常率高达15.05%。噪声强度超标率为45.45%,噪声作业工人检出听力异常者58人,听力异常率高达35.58%。苯作业工人检出白细胞偏低者49人,红细胞、血红蛋白两项偏低者2人。经郑州市职业中毒诊断专家集体会诊,7人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4人被诊断为苯观察对象。此外,脂肪肝、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8.88%、7.35%,占作业工人常见病、多发病的第1、第2位。[结论]作业工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低浓度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生产工人健康的远期影响及多种有害因素对人体的联合作用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焦化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包头市某焦化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其生产性有害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焦炉逸散物、氨、硫化氢、苯、甲苯、二甲苯10种有毒物质浓度粉尘浓度及噪声强度进行测定。结果焦炉逸散物、苯系物、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和生产性粉尘是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性毒物监测点合格率为92%,粉尘点合格率为94%,噪声合格率为100%。结论该厂属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措施得力,防尘、毒和防噪声设施齐全,总体评价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在部分有毒作业岗位仍有超标情况,尚需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20.
付路  邵佳玉  张一凡  李为  侯春辉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462-1463
目的 了解目前滑石生产行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 对辽宁省海诚市某滑石矿职业病危害作业现场进行调查、检测及分析.结果 在滑石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粉尘浓度较高,作业点合格率仅为15.4%;爆破后一定时间巷道内个别掌子面一氧化碳含量超标.结论 应根据国家法规要求安装必要的卫生防护设备及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以控制各类危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