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外腺肌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术前超声误诊原因。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子宫外腺肌瘤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图像特征,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子宫外腺肌瘤超声图像可以分为3种类型:以实性为主型8例(50%),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实性部分呈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其内或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囊实混合型7例(43.75%),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或尚清晰,囊性部分以透声差者多见,实性部分以低回声为主,CDFI其内或周边见丰富、少许或无血流信号,“类子宫”样结构为其声像图代表类型;囊性为主型1例(6.25%),囊内透声差,囊壁见偏强回声,CDFI偏强回声内见少许血流信号。结论 子宫外腺肌瘤超声表现以实性为主型和囊实混合型多见,术前诊断有难度和局限性,但其超声表现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2.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TVCDS)对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患者进行术前经腹超声和TVCDS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46例术前TVCDS与术后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93%,超声特点子宫腺肌瘤无包膜,内部回声多呈粗大颗粒状,后方常伴有放射状细淡声影;其内多见星点闪烁状彩色 血流信号,频谱显示低速高阻动脉或静脉低速血流。结论:TVCDS能清晰地反映子宫腺肌瘤的超声特征,在同子宫肌瘤的鉴别上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腺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该院进行诊治的68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下腺肌瘤剥除术组)34例和观察组(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腺肌瘤剥除术组)34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子宫缩小幅度及痛经程度、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子宫缩小幅度及痛经程度、复发率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则长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腺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相对较好,更有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和复发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腺肌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方法:对46例患者进行术前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例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术后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超声特点子宫腺肌瘤无包膜,内部回声多呈粗大颗粒状,后方常伴有放射状细淡声影,其内多见星点闪烁状彩色血流信号,频谱显示低速高阻动脉或静脉低速血流。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地反映子宫腺肌瘤的超声特征,在同子宫肌瘤的鉴别上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的鉴别价值。方法对59例子宫腺肌瘤及171例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术前经腹超声和TVCDS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子宫肌腺瘤的符合率为93.2%。诊断子宫肌瘤的符合率为90%。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和鉴别子宫隙肌瘤及子宫肌瘤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 女,26岁.因性交后少量阴道流血2个月入院.平时月经规则,量中,无痛经史.21岁结婚,3年前曾因异位妊娠行右侧输卵管切除 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术后一直未孕.  相似文献   

7.
子宫腺肌瘤是子宫腺肌病的一种特殊表现,是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局限于子宫肌层,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局部的肌纤维发生非炎性反应性增生,形成局限性突起的团块。超声图像上酷似子宫肌瘤,故常误诊为子宫肌瘤。2004~2009年我院妇科42例子宫腺肌瘤因超声检查发生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趋势,已成为妇科常见病之一,而该病常常是术后依靠病理才能确诊,故手术前不易诊断,误诊率相对较高,往往多误诊为子宫肌瘤,其次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现将我院1999年7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48例子宫腺肌瘤中的21例误诊病例,做一回顾性总结分析,并探讨其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在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愿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腺肌瘤的患者54例,根据术中腺肌瘤治疗范围分为大于腺肌瘤边界2 mm、等于腺肌瘤边界和小于腺肌瘤边界2 mm三组,于术后1、3及6个月行超声及临床随访,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1、3、6个月子宫腺肌瘤体积均逐渐缩小,瘤体回声均明显增强呈高回声,随时间延长,10例瘤体内出现局部液化及钙化灶。三组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4例患者中50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大于腺肌瘤边界2 mm组中和等于腺肌瘤边界组各2例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后,54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大于腺肌瘤边界2 mm组中4例出现腰酸腹痛症状。结论子宫腺肌瘤治疗范围在大于腺肌瘤边界2 mm、等于腺肌瘤边界和小于腺肌瘤边界2 mm时同样有效,而后两组更快捷、便利、安全。超声在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瘤的术前、术中、术后等阶段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1例子宫肌瘤患者、3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28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经阴道及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技术对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42例疑及子宫肌瘤患者术前行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彩超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42例经阴道彩超检查均诊断子宫腺肌瘤,40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2例病理诊断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符合率95%。腺肌瘤声像图特征为无包膜,内部回声多呈粗大颗粒状,后方常伴有放射状细淡声影,其内多见星点闪烁状彩色血流信号,频谱显示低速高阻动脉或低速静脉血流。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查可清晰显示子宫腺肌瘤的声像特征,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妇科常见病 ,但临床误诊率高 ,多被误诊为子宫肌瘤 [1 ] ,现对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 146例就其临床表现与子宫肌瘤进行比较 ,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0 1~ 1999- 12我院施行的子宫切除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病者 146例 ,为腺肌病组 ,其中单纯子宫腺肌病 6 9例 ,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 40例 ,子宫肌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37例 ,患者年龄 2 7~ 5 3岁 ,平均 42 .76岁。随机抽样同期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者 146例 (除外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 ) ,为肌瘤组 ,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PA)的MRI表现,为临床诊断PA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PA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合病理总结MRI征象.结果:依据PA(8例)MRI表现及结合病理,我们将PA分为单发息肉型、充满型及多发小结节型.单发息肉型(6例)在MRI图像上呈单发,突出宫腔内的息肉状肿物,呈等T1,稍长T2信号,1例内见囊变T2高信号及其余5例内见纤维纵轴条状T2低信号影,MRI增强检查表现为病灶呈较明显不均匀强化,内液化坏死区未见强化.充满型PA(1例)在MRI像上表现为充满宫腔息肉状病灶,呈等T1、长T2信号,T2像上信号不均.多发结节型PA(1例)在MRI像上表现为多发小结节样突出宫腔内,直径约0.5 cm,呈等T1、稍长T2结节样突出宫腔内,增强后结节呈轻度较均匀强化.结论:PA MRI表现有一些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15.
姚利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500-2500
2006-01-2010-05我院共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148例,其中4例系子宫腺肌瘤术前误诊为子宫肌瘤,施行阴式辅助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剔除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标准:术前彩超提示子宫肌瘤4~8cm,通常肌瘤数≤3个,包膜清晰,伴或不伴月经、压迫等改变,均无明显痛经史,要求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者。4例术  相似文献   

16.
子宫腺肌瘤与子宫平滑肌瘤3.0T MRI征象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3.0T MRI对子宫平滑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26例子宫平滑肌瘤与25例子宫腺肌瘤患者的3.0T MRI特征。 结果 肌壁间子宫平滑肌瘤26例, 共36个病灶,边界清晰,T2WI及T1WI显示均匀低信号32个; 4个肌瘤变性,T2WI信号不均匀;11例增强扫描见均匀或不均匀强化,11例DWI呈等、低信号。子宫腺肌瘤25例,共28个病灶,呈T2WI低信号、T1WI等信号,边界不清。所有肿块内见到斑点状长T2信号;6例行增强扫描见病灶均匀强化,内散在点状低信号;6例行DWI示病灶呈低信号,内见散在点状高信号。结论 3.0T MRI对于精确鉴别子宫腺肌瘤与子宫平滑肌瘤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改良后的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对48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腺肌瘤剔除术,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48例子宫腺肌瘤患者,术中平均出血80 mL.手术时间平均9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 d.术后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32例(66.7%)痛经消失,16例(33.3%)在术后8~15个月痛经再次出现.但程度减轻.痛经对比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5例月经量增多者术后经量均正常,其余月经量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8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3例妊娠并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结论 腹腔镜下改良后的子宫腺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缓解痛经明显、效果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超声特征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的超声特点,以提高二维超声对两者的诊断率。方法:对子宫昧肌瘤与子宫肌瘤的诊断做回顾性分析。术前均经腹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两组资料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比,子宫腺肌瘤组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7.5%,子宫肌瘤组符合率为92.5%。结论:只有掌握两者的不同超声特点并与临床诊断互相结合,才有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本组8例患者的发病年龄为38~53岁,中位年龄43.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B超及宫腔镜示疑为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组织学主要表现为,增生性子宫内膜样腺体不规则散布于富含平滑肌的纤维性间质中;其中1例腺体结构复杂,腺上皮细胞轻~中度非典型性,为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7例为息肉样腺肌瘤。免疫组化:间质细胞SMA和desmin弥漫(+)。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是一种上皮和间叶组织混合的良性肿瘤,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具有复发倾向及恶变潜能,在活检标本中需与子宫内膜癌侵及肌层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