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部外科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4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腹部外科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恢复情况及肠内营养发生的并发症。结果:本组除1例因腹胀明显不耐受外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治愈出院,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未出现严重护理并发症。结论:腹部手术后24~48h进行肠内营养,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快,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4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于术后24h内开始实施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于术后进行常规输液治疗,全静脉营养,肠蠕动完全恢复以后才开始进食。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相关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体重减轻少、肛门排气时间早、药费低、住院日缩短,与肠外营养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肠内营养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并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能显著改善腹部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3.
尹光政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01-5402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5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EEN)组23例,延迟肠内营养(delayed EN)组22例.均术中空肠造瘘,EEN组术后24 h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delayed EN组术后接受常规输液,72 h后转为肠内营养支持.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分别于营养支持前、中、后检测两组营养状况指标、免疫指标及肠黏膜通透性.结果 23例EEN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营养状况指标、免疫指标及肠黏膜通透性均显著优于delayed EN组.结论 严重腹部外伤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较延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8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鼻饲肠内营养液(安素),并做好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各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维护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胃肠道功能,合理的营养设计和护理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腹部术后胃瘫的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至2009年15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胃瘫患者在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后营养状况及电解质紊乱明显改善,胃肠道功能很快恢复,但有一定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机体营养状况的改善,同时应注意肠内营养的温度、浓度、滴注速度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6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后行肠内营养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恢复情况及肠内营养发生的并发症。结果:全组除1例肝门部胆管癌合并肝硬化病人死亡外,其他病人均完成治疗,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全组未出现严重护理并发症。结论: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后24-48h进行肠内营养,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快、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早期肠内营养在上消化道手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上消化道手术后的应用效果,并与其他营养支持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对我院近3年间共132例上消化道术后患者按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根据术后测定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指标,体重、肝转氨酶指标,淋巴细胞分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否安全且较肠外营养具有优势.结果:通过对共132例术后患者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分析证实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更有利于术后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缩短术后康复周期,并发症发生率较肠外营养支持途径明显减低.结论:上消化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可行的、安全的,有助于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改善,相对于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更加符合人体生理,有利于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减少了术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降低了术后肝功能异常等肠外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2006年5月~2008年5月给予96例上消化道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并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患者术前1d与术后7d体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指标较术前增高,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例切口甲级愈合,3例乙级愈合,无发生化脓感染及切口裂开及肠瘘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消化道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可改善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方面应注意加强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肠内营养状况,预防并发症,其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TS)治疗理念,提高患者胃癌术后的营养状况,加快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通过术前营养风险筛查结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早期下床活动、围手术期护理等一系列措施,观察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肠蠕动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合理的营养状况评估和肠内营养支持,辅以快速康复外科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加快胃癌术后的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10.
袁昌翠 《当代护士》2014,(10):83-8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与肠内营养组(EN组)各34例。PN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输液、营养等常规治疗。EN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24h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术后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体重变化、住院天数、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结果 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同时也降低了住院费用和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