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为脑外科偏瘫高危患者肢体早期活动寻找最佳的临床护理路径,以减少肢体瘫痪,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2007年1—12月收治的112例脑外科偏瘫高危患者作为实验组,于人院第1天进行肢体早期活动,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肢体早期活动;选取2006年1-12月89例手术后病情稳定时进行肢体活动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2组出入院时运用布郎斯壮运动功能评价法(Brunnstrom)进行等级评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上肢、手、下肢肢体活动功能等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手的分离运动增强,协调能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外科偏瘫高危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肢体早期活动,能达到有效地恢复肢体功能运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改善偏瘫高危患者早期肢体活动实施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2月脑外科收住的脑卒中偏瘫高危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和早期肢体活动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和早期肢体活动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入院后2月和出院后1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偏瘫高危患者早期肢体活动实施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30例14 d以内进行康复护理,非早期康复组30例15 d~30 d进行康复护理.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ADL评分采用改良Barthe指数(MBI) 评分.[结果] 早期康复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均优于非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康复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非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将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结果经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后,2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同样治疗的情况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训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卧位护理及早期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观察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结果 训练组在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无效率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针对性卧位护理及早期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借鉴国外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经验,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健康教育.56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规范化康复护理,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入选时、干预1、2个月后进行Barthel指数、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脑卒中后抑郁多模式方法诊断、焦虑自评量表、并发症发生率评定.结果 2组患者Barthel指数、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前一阶段提高(P<0.01);1月后,实验组提高分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2月后,实验组提高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脑卒中后抑郁多模式方法诊断、焦虑自评分均较前一阶段显著性降低(P<0.01);焦虑自评分:1,2月后实验组降低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脑卒中后抑郁多模式方法诊断评分:1月后,实验组降低分大于对照组(P<0.05),2月后,试验组降低分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有助于患者整体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本院诊断为偏瘫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保持良肢位,并进行常规的被动运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肌肉痉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各部位痉挛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锻炼能有效提升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缓解患者各部位的肌肉痉挛,提升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值得在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肢体功能训练方法,实验组实施康复护理路径。干预后采用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FMA得分高于对照组,NIHSS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康复护理路径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和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及训练,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并以同期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评分方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功能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脑卒中偏瘫病患中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另添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科延续护理平台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6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组实施基于延续护理平台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健康技能、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延续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健康素养,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徐鑫  徐格林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1983-1985
目的探讨与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入院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急性期体位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等,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肌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上、下肢肌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SS—QO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肌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春  黄平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6,(12):2380-2382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4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288例患者,选取其中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4年12月值2016年4月本科室手术治疗的1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行动研究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行动研究法对肝胆外科患者DVT的防控价值.观察两组患者DVT发生率、下肢浮肿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同时间段D-二聚体(D-dimer)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以及下肢浮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6h,术后4d观察组D-二聚体(D-dime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达到95.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术后给予患者行动研究法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干预患者血浆高凝状态,对预防预防DVT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急诊科经"120"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68例,将其分为实验组141例和对照组1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患者从呼救到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开始接受专业治疗时间、死亡率和致残率。结果实验组从呼救到实施院前急救及开始接受专业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死亡率和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患者院前急救的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胸外科住院的管道患者276例将其分为2组,2011年1~12月住院的128例患者为对照组,由各班护理人员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管道护理;2012年1~12月住院的148例患者为研究组,在管道护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比较2组管道防护依从性、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出院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管道防护依从性(91.22%)高于对照组(56.25%);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7.52%);患者出院满意度(97.97%)高于对照组(80.47%); 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结论 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降低了患者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提高了导管护理质量,确保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背景在国内,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是一个薄弱环节,不利于患者肢体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恢复.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ADL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西南医院神经内科.对象2000-01/2002-09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康复组25例,对照组25例.干预干预者丁宇,陈贞芳,郑绘春,刘晓铃,陈康宁.具体方法康复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正规的系统化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分别于系统化康复护理前当天和治疗后6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评估(FMA)及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主要观察指标①FMA评分.②ADL评分.③MMSE评分.结果经6周系统化康复护理后,康复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上、下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上肢35.82±10.28,下肢22.89±6.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肢20.13±6.63,下肢16.52±4.10,t=6.413,4.233,P<0.01);与对照组(28.12±14.65)比较,康复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52.70±18.28)增高显著(t=5.246,P<0.01);康复组认知功能评分(16.70±8.28)与对照组(13.83±7.2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康复组定向力及记忆力(8.69±3.31)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5.32±3.10,t=3.716,P<0.01).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预防急性重症中毒患者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ICU收治的64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12月ICU收治的72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失禁性皮炎的前馈控制模式,比较两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与发生时间,评估严重程度,比较疼痛程度评分、住院天数、重返ICU率。于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并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于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32.81%与8.33%(P<0.01),发生时间为(6.25±0.65)d、(13.37±2.02)d(P<0.05),症状以Ⅰ度红肿居多。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住院天数、重返ICU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预防急性重症中毒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显著降低了其发生率,且也延迟了发生时间,经过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早期床上康复操对偏瘫病人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床上康复操的临床介入对中轻度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中轻度脑梗死病人分为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接受一般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并在3天内将病人肢体进行功能位置摆放,以防关节强直。实验组在7天内生命体征平稳后同时接受床上康复操训练,观察两组病人的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训练2个月后进行下肢步行能力评价,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床上康复操训练有助于明显改善脑梗死病人下肢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床边吞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吞咽障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按住院时间的先后将320例有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患者入院2h内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及床边吞咽评估,对照组入院时只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对2组患者进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误吸、肺部感染、窒息、代谢紊乱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通过床边吞咽评估可较为准确判断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为预见性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对吞咽障碍的患者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安全进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规范的床边吞咽评估应该作为神经内科一些疾病的常规的入院护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