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评价腹腔镜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51例原发性肝癌在全麻下行腹腔镜RFA治疗,共72个瘤体,平均最大肿瘤直径(3.4±1.0)cm。合并肝硬化49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5例,糖尿病4例,凝血功能障碍10例。结果:51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RFA治疗,1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5.8%。随访12~58个月(平均35个月),6例发现肝内新病灶,11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再次采用经皮RFA治疗9例,12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肝功能衰竭。结论:腹腔镜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行,治疗效果可靠,但应选择瘤体位于肝脏表面或临近胆囊而且不宜手术切除的病例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病灶平均长径7.9 cm)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对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30例原发性肝细胞大肝癌的患者的41个病灶,先行TACE治疗2~3次,2~4周后行RFA 1~3次。术后随访临床症状、B超造影或CT扫描的肿瘤大小、肝功能、AFP以及生存期。结果 30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较术前缓解。术后CT复查显示:18个(43.9%)肿瘤病灶完全坏死,内部及边缘无明显强化;23个(56.1%)肿瘤病灶部分坏死。AFP下降25例(83.3%)、不变2例(6.7%),升高3例(10.0%)。并发症中1例出现表皮灼伤,2例顽固性呃逆,3例肝内出血,1例肝脓肿,4例术后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所有病例随访4.1~20.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1个月,平均生存期11.1个月。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RFA是治疗不可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的有效方法,确切结论仍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影像学及AFP检查证实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行TACE治疗)和实验组(TACE+RFA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肿瘤完全坏死率、肿瘤缩小率分别为52.6%、7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1%、57.9%)(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1个月,高于对照组(25个月)(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较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较大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27例TACE治疗效果欠佳的较大原发性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RFA治疗,肿瘤大小5.4-11.0 cm,平均6.2 cm.单发病灶23例,2个病灶4例,共31个病灶.AFP阳性22例.术后通过增强CT及AFP检测评价疗效,所有病例随访2~20个月.结果 射频治疗后1个月随访显示,31个肿瘤中14个(45.2%)肿瘤完全坏死,内部及边缘无明显强化;17个肿瘤部分坏死.22例AFP阳性患者,AFP明显降低15例(68.2%),不变3例(13.6%),升高4例(18.2%).并发症中3例出现表皮烫伤,1例顽固性呃逆,1例肝内出血,1例肝脓肿,1例术后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术后2个月死亡.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8个月,1年累计生存率29%.结论 对于不可切除的较大原发性肝癌,RFA是较有效的局部介入治疗方法,合理应用RFA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全麻下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资料与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肿瘤切除术后复发6例,肝转移瘤5例,男23例,女8例,年龄40~74岁。所有患者均先行TACE术(1~2次),然后在全麻CT引导下经皮穿刺行RFA治疗,其中2例联合手术行RFA治疗,2例做了2次RFA治疗。随诊2~36个月,观察并发症和疗效。结果 31例患者共进行43次RFA治疗,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23个肿瘤完全坏死,11个部分坏死。结论 TACE联合全麻下CT引导下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摘要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术后即时肺活检的诊断效能。方法连续20例病人均接受肺RFA治疗。行RFA后立即进行活检,通过套管插入射频探针避免阻碍RFA探针放置。利用活检标本以诊断恶性肿瘤并分析其形态学特征。同时对RFA的复发及相关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肿瘤的平均大小为(17.3±6.2)mm。90%(18/20)的肿瘤活检有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70%(14/20)的肿瘤可确定亚型和起源,包括12个转移灶和2个原发性肺癌。在平均24个月的随访  相似文献   

7.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恶性肿瘤疗效和并发症的CT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 (RFA)治疗肝肿瘤CT检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 5 0例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36例 ,肝转移癌 14例 )共 76个病灶RFA术前和术后复查随访CT表现 ,CT检查分别于治疗后 1、3周及以后间隔 3~ 6个月不等进行 ,均采用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获得完全消融的病灶为 35例 49个 (6 4.5 % ) ,不完全消融的病灶为 18例 2 7个 (35 .5 % )。经RFA治疗的 76个病灶中 9个出现病灶内出血 ;1个发生脓肿 ;3例出现腹腔内出血 ;6例发生右侧反应性胸腔积液和 1例出现少量气胸。结论 增强CT检查对肝恶性肿瘤RFA治疗的效果评估以及局部复发和并发症发现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多次TACE治疗后仍有肿瘤残余的10例肝癌患者分别行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随访监测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及肝脏CT表现来评价疗效。结果 RFA治疗后3~6个月,生存率为100%,其中9例患者AFP<400 ng/mL,CT检查无肿瘤复发征象者8例,有肿瘤复发征象者2例。9~12个月复查,8例患者AFP<400 ng/mL,CT增强扫描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有肿瘤复发征象的患者2例,再次行射频消融治疗。8例患者随访时间达到24个月,其中6例患者AFP<400 ng/mL,CT增强扫描未发现肿瘤复发者7例;1例患者死亡。结论多次TACE联合射频消融为中晚期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肝癌射频治疗后的血管造影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肝癌射频治疗后的DSA征象 ,为评价肝癌射频治疗的疗效和选择理想的术后影像学随访手段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 8例 ,原发性肝癌 7例 ,转移性肝癌 1例 ;6例为单发病灶 ,2例各为 2个病灶 (1例为原发 ,1例为转移 ) ;肿瘤直径 3~ 7.5cm(平均 4 .3cm)。肝总动脉及可疑区域供血动脉超选择性造影。结果 DSA表现 :射频治疗的肿瘤区多为圆形或类圆形无染色的低密度区 ;边缘区可见以下几种征象 :(1)局部染色 ;(2 )肝动脉门静脉瘘 ;(3)边缘区出血 ;(4 )边缘复发 ;(5 )无异常造影征象。肝内异位复发灶造影表现同其原发肿瘤常见造影表现。本组 7例造影发现原位边缘复发和 /或肝内异位复发灶。结论 发现和鉴别射频治疗区域的边缘征象是判断局部复发的关键。 (1)肉芽组织染色为治疗区边缘常见征象 ,多见于治疗后 1个月内。 (2 )局部肝动脉门静脉瘘是射频治疗的并发症 ,常因局部肝动脉灌注不足和门静脉异常灌注 ,掩盖局部复发征象。 (3)边缘出血与局部复发的鉴别要点在于 :前者为片状染色 ,时相更早 ,门静脉显影后仍有对比剂存留 ;边缘复发多为结节状 ,分布不均 ,突出于治疗轮廓以外。 (4 )射频治疗 3个月后 ,原肿瘤病灶边缘应无异常血管征象 ,若有染色应考虑复发。DSA在检出 <1cm的边缘结节复发和肝  相似文献   

10.
张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1):1313-1314
目的 探究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6年7月-2019年7月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的肝癌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结果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52例患者均接受TACE以及CT引导下的RFA治疗,治疗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64±5.2)个月,术后1年患者的AFP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的肿瘤体积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肿瘤完全坏死率达到(56/64).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