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61岁.因近半月来咳喘而就诊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血压120/80 mmHg,心率68次/min,律齐无杂音,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1).遂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每个期前收缩后第1个QRS波群形态时间均正常,从第2个波群开始又恢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动态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偶发室性期前收缩;③偶发房性期前收缩;④不完全性隐匿性右束支阻滞呈文氏现象(图2).  相似文献   

2.
例1患者女、70岁,因反复晕厥入院。门诊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V1导联连续记录(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83bpm。下传心室QRS波呈左、右束支阻滞型,且不固定比例交替。同时PR间期亦呈长短交替,长短PR间期差>0.06s,其中右束支阻滞型QRS波前PR间期长,约0.16s,左束支阻滞型QRS波前PR间期短,约0.08s,两者形成十分固定的"匹配"关系。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记录还出现较长时间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及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其前也分别呈现固定的长短两种PR间期(图略),上述情况可以排除室性期前收缩,考虑为房室结双径路,快径路经左束支下传心室,慢径路经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2导联动态心电图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出现前后心电图QRS波群形态改变特点。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住院的16158例患者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6例,占0.9‰,并对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心电图QRS波群形态改变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①平均QRS电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33.64±59.77°,正常室内传导时68.36±13.70°,二者比较,p=0.038;②QT间期: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0.44±0.07s,正常室内传导时0.40±0.08s,二者比较,p<0.001;③V2导联r波振幅: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0.13±0.08mV,正常室内传导时0.41±0.28mV,p=0.02。结论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发生率较低,心电图主要特点为QRS电轴左偏,QT间期延长,V2导联r波振幅明显降低或消失,QRS波群总振幅无明显改变,上述特点有助于识别动态心电图中的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65岁。因心悸、胸闷,拟冠心病入院。有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心率83次/分.律齐.杂音不显著,血压162/98mmHg。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83次/分,前5个心搏呈完全右束支阻滞型,时间0.14s,ST—T呈继发性改变。第6个宽大畸形的心搏提前发生,其前无P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完全,QRS呈左束支阻滞形,为右束支室性期前收缩。第7~11个心搏仍呈右束支阻滞形,时间0.09s,为不完全右束支阻滞型。期前收缩前后的R—R间期相等,无缩短或延长现象,不属于相性束支阻滞,此乃室性期前收缩这个“强大”刺激使右束支的传导功能得以改善,为束支韦金斯基现象。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③室性期前收缩;④束支韦金斯基现象。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6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8次/分时QRS波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室性期前收缩长代偿间期后窦性QRS波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消失。但其心率及PR间期均不变时,亦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与正常QRS波交替出现,考虑右束支同时存在快频率依赖性阻滞和非频率依赖性阻滞,其机制可能与蝉联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6.
例1 患者男性,68岁。病史不详。心电图(图1)示:为12导联同步D电图中的Ⅲ及V1-V6导联,V3,4导联为1/4mV,V1,2及V5,6导联为1/2mV。窦性频率88次/分,P—R间期0.18s,QRS波时限0.14s,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Ⅲ导联中凡。为连发室性期前收缩。长间歇后第1个R波时限正常,揭示存在3相CLBBB。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1岁。阵发性心慌2年。常规心电图示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呈三联律。24h动态心电图(图1)示:室性期前收缩2000余次。第2,6个QRS波群宽大畸形,形态与卫端窦性QRS差别较大。其前可见P波。初诊为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8.
例1 患者男性,81岁。临床诊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植入Medtronic DDD型起搏器。术后1周动态心电图检出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动态心电图(图1)示房室顺序起搏心律,起搏频率60次/min,A-A间期1000ms,A-V间期150ms,R4为舒张期室性期前收缩,在其前有一心房起搏信号,而心室起搏信号则在QRS波群上,AP-VP间期短于正常的A-V间期,仔细测量AP-VP间期是110ms,诊断为心室安全起搏。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0岁。反复心悸20余天,伴胸闷及气促、全身出汗,四肢乏力及一过性黑朦。心悸最长持续10min,呈突发突止。超声心动图正常。动态心电图:短阵室速,伴交替性左、右束支阻滞。呈左束支阻滞图形时,RR间期340ms(、图A);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时,RR间期280ms(图B);束支阻滞图形消失,QRS波恢复正常后RR间期280ms。心电图提示:心动过速伴有左束支,  相似文献   

10.
表现为逸搏的室性并行收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史10年。心电图(附图)示窦性心律,P-P间期规则,心率72次/min。QRS波群形态有4种:(1)基本QRS波群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2)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为室性期前收缩,(3)期前收缩后延迟出现的QRS波群颇似室性逸搏,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但“逸搏”无固定偶联间期,Ⅱa的R_9-R_(10)、Ⅱc的R_7-R_8和V_1导联的R_3-R_4是短的异位周期,间期为1.10s,其余的长异位周期是短周期的倍数,(4)窦性与“逸搏”冲动形成的室性融合波(F)。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以逸搏形式表现的室性并行收缩(可能与右束支传导阻滞有关)。 讨论 通常所见逸搏的心电图表现为:逸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25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1)示:V1导联连续记录,有三种形态的QRS波群.①正常时限的rS型(见图R1、R2等);②QRS波群呈宽大的rS型(见图R3、R4等),QRS波群时限>120ms,其前未见相关的P波,其后有或元代偿间歇,为室性期前收缩(PVS);③QRS波群呈mR'型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形态(图中R5-9等),其前可见P波,形态及P-R间期与窦律时完全相同,该QRS波群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在PVS后连续出现.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图A示窦性心律,心率64次/min,P-R间期0.12s,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提早的QRS波系室性期前收缩(PVS),PVS后第1个心搏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消失,T波由低平转倒置。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完全性右束支阻滞;③PVS揭示3相右束支阻滞,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82岁。因胸闷心悸就诊。心电图(图1)示:图为V1导联连续记录。P1-P2、P2-P3、P5-P6、P6-P7、P7-P8、P8-P9、P9-P10,其P-P间期固定为840ms,P-R间期固定为200ms,为窦性节律;P4提前出现,且P波形态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P4-R4间期为120ms,为房性期前收缩,与其前窦性P波的偶联间期为680ms,与其后窦性P波的代偿间期为1000ms,为完全性代偿间歇。QRS波呈现出窄QRS波(100ms)和宽QRS波(120ms)1:1交替,窄QRS波为正常形态,宽QRS波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心电图诊断:淤窦性心律;于房性期前收缩;盂交替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75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曾有反复心力衰竭病史,近1个月每日口服地高辛0.25mg。2d前开始感觉恶心、呕吐、尿少而就诊。ECG示窦性加异位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V5导联第1、3次心搏为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其前无P波,代偿间歇完全为室性期前收缩。第2、4次心搏为窦性下传,S波增宽,QRS波时间0.12s,为完全性RBBB。V2导联第1次心搏为窦性搏动,之后可见连续提前出现的4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其前无P波,此时异位心搏的QRS时间为0.13s或0.12s,主…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1岁。因阵发性心悸1W入院。附图选自动态心电图。图A窦性频率60次/min,P-R间期0.13s、QRS时间0.10s、Q-T0.36s。提早的单个、成对及图B中连续出现的3个畸形的QRS波形态相同,类似右束支阻滞图形。 讨论 本图有以下几种解释:①室性期前收缩(PVS)及短阵室速,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QRS之前有提早的P′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 ,69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 ,心房颤动。心电图aVL、V1导联 (图1)示 :窦性P波消失 ,代之以f波 ,QRS波群宽大 ,R_R间期绝对不规则 ,aVL导联第4个QRS波群和V1 导联第5个QRS波群提早出现 ,形态明显窄小 ,QRS波群起始部有切迹 ,偶联间期0.51s ,其后有类代偿间歇。心电图诊断 :心房颤动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高位室性期前收缩。讨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宽大畸形 ,一般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亦宽大畸形。本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窄QRS波群室性期前收缩 ,其最常见原因为该室性…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70岁。1年前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史(经临床血清心肌酶谱及心电图证实)。近期门诊随访,常规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98次/min,P—R间期0.174s,QRS时间0.15s,V1导联呈rS或QS型,Vd导联呈宽大R型,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长aVF导联中R3、R8及I、Ⅱ、Ⅲ导联中R2略为提前,QRS波群时间0.1s,Ⅲ导联呈Qr型,II、aVF导联呈QR型,Q波时间为0.04—0.06s。QRS波群与其前P波的间期短于窦性时的P—R间期。可能为来自左心室的期前收缩与来自右束支正常传导的室性融合波群,使QRS波群“正常化”,并揭示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融合波群揭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性,76岁.因心累、心悸5~6天来我院就诊.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罗音,心界扩大,心率116次/min,律不齐,心音强弱快慢不一,无杂音,血电解质及心肌酶等正常.入院查心电图示快速性心房纤颤,心率113次/min.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现①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第4、6、8个QRS波提前出现、宽大畸形且在同一导联形态及配对间期不一致.心电图诊断为心房纤颤,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图1);②P波消失,代之以f波,第2个QRS波为室性期前收缩,第3个QRS波为延迟出现的室性搏动,第4个波开始连续出现13个宽大畸形、形态多样且尖端围绕基线扭转的QRS波群,形成短一长一短周期现象,频率180~280次/min,发生于长Q-T间期(0.58 s)之后.  相似文献   

19.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1岁,高血压、冠心病。因心慌、胸闷1周来我院就诊,体检:心率85次/min,BP 180/105mmHg。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R-R间期720ms,P-R 间期160ms,QRS 时间120ms,V1QRS波群呈宽大的R型,R波伴切迹,Ⅰ、Ⅱ、aVL、V2~V6 S波宽钝,顺传的QRS波群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箭头处可见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埋藏于前次心动周期的T波中,QRS波群未顺传心室,其后的第1个QRS形态正常。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未顺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揭示三相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碎裂QRS波(fQRS)、病理性Q波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fQRS及病理性Q波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以评估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35例确诊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将OMI伴单纯fQRs波患者分为前壁组(61例)、下壁组(40例)和侧壁组(15例),并对各组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根据fQRS波时限,将OMI伴fQRs波患者分为fQRS≥110ms组(36例)、fQRS〈110ms(156例),并对两组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病理性Q波QRS波群时限,将OMI伴病理性Q波患者分为QRS≥110ms组(21例)、QRS〈110ms(75例),并对两组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OMI伴单纯fQRs波患者不同部位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OMI伴fQRs波患者fQRS≥110ms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高于fQRS〈110ms组(P=0.026);OMI伴病理性Q波患者QRS≥110ms组成对室性期前收缩(P=0.045)发生率明显高于QRS〈110ms组。结论OMI患者fQRs时限越长,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越高;OMI患者QRS波时限越长,发生成对室性期前收缩的风险越高,QRS时限是O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预警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