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阴茎疣状癌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阴茎鳞状细胞癌的特殊类型疣状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阴茎疣状癌患者的诊治资料。患者平均年龄46岁。肿瘤均为菜花状、外生型,最大径2—6cm,局限于阴茎头5例,侵犯至冠状沟近侧3例。经活检病理诊断后,3例肿瘤侵犯冠状沟近侧者和1例位于阴茎头肿瘤较大者行阴茎部分切除术,4例局限于阴茎头者行肿瘤局部切除术。结果病理检查见肿瘤细胞分化好,标本切缘均阴性。1例肿瘤局部切除术者术后14个月阴茎残端复发,再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9年,无肿瘤复发或转移。其余7例术后随访4~13年,均无肿瘤复发或转移。肿瘤局部切除术者术后性生活较满意。结论阴茎疣状癌的生物学行为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主,很少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采用恰当的治疗方法后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茎疣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阴茎疣状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阴茎疣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52(35~66)岁,主要表现为阴茎肿物成菜花样,均伴有脓性分泌物,最大直径2.5~8.7 cm。巨大疣状癌侵犯至会阴1例(既往尖锐湿疣,阴茎肿物切除史),局限于阴茎头2例,侵犯至冠状沟4例(均有包皮过长史,1例合并阴茎头炎),侵犯至全阴茎11例(其中4例既往包皮、阴茎肿物,2例合并包茎史)。2例肿瘤侵犯冠状沟近侧者和2例肿瘤位于阴茎头相对较小(3.5 cm)者行阴茎部分切除术,2例阴茎头部肿瘤较大(3.5 cm)者、11例累及全阴茎、1例累及会阴者行阴茎肿瘤根治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18例均提示肿瘤细胞分化好,切缘呈阴性,上皮呈乳头状结构并过度角化伴增生,周围间质见淋巴细胞浸润,符合阴茎疣状癌病理特征。术后随访1~8年,平均3.8年,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阴茎疣状癌病理表现为局部侵袭性生长,很少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治疗方法采用阴茎部分切除或阴茎肿瘤根治术,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阴茎疣状癌的诊治(附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阴茎疣状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例阴茎疣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年龄42~76(平均52)岁。肿瘤均呈菜花状、外生型生长,最大直径1.4~5.8 cm。2例病变局限于阴茎头,另2例肿瘤侵犯至冠状沟(其中1例合并梅毒感染)。1例肿瘤局限于阴茎头且瘤体较小者(直径1.4 cm)行阴茎头切除术;1例肿瘤局限于阴茎头且瘤体较大者及2例肿瘤侵犯至冠状沟者均行阴茎部分切除术(其中1例合并梅毒感染者经苄星青霉素治疗后再手术)。4例患者肿瘤标本病理显示肿瘤细胞分化好,切缘均呈阴性。标本切片均显示上皮呈乳头瘤状结构并过度角化,肿瘤细胞于基底部呈球茎状推进式生长。周围间质见淋巴细胞浸润。术后随访3~7年,平均4.6年,肿瘤均无复发。合并梅毒感染者术后复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转为阴性,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仍呈阳性。结论:阴茎疣状癌表现为局部侵袭性生长,很少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者。治疗方法采用阴茎头切除或阴茎部分切除术,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茎疣状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阴茎疣状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患者平均年龄52岁,肿瘤呈菜花状外生型生长,直径1.2-3cm,1例基底部位于包皮内板者行包括肿块的包皮环切术送病理明确,未行进一步手术治疗,2例肿块局限龟头部病理明确后行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肿块位于龟头部并侵犯至冠状沟近侧病理明确后行阴茎部分切除术。结杲4例患者切缘均为阴性,肿瘤细胞异型性小,分化好,4例患者随访3~10年,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阴茎疣状癌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主,治疗以局部切除为主,预后一般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茎鳞状细胞癌的特殊类型疣状癌误诊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例阴茎疣状癌患者的诊治资料,患者平均年龄49岁,肿瘤呈菜花样生长。瘤体病现活检6例误诊。4例患者肿瘤局限于阴茎头者行肿瘤局部切除术,其余5例均行阴茎部分切除术。结果病理检查见肿瘤细胞分化良好,手术标本切缘未见肿瘤细胞。病理诊断均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随访2-6年,平均3.8年,无1例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阴茎疣状癌细胞分化好,组织活检易误诊。由于其生物学行为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主,手术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外侧皮瓣移植治疗阴茎疣状癌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分析1例阴茎疣状癌患者的诊治资料。患者年龄42岁,肿瘤为菜花状肿物,边界不清,外生型,质硬,局部溃疡,局部尿道口及冠状沟和系带被浸润,阴茎头变形。术中病理活检确诊,在连硬麻醉下行阴茎头肿瘤切除+双侧股外侧皮瓣移植阴茎头再造+尿道外口成型术。结果肿瘤最大直径达3.5 cm,术中完整切除肿块,切缘未发现肿瘤。术后随访4月,无肿瘤复发、排尿困难等,术后4周恢复性生活。结论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阴茎疣状癌,能保留阴茎外观,手术效果满意,是局部浸润较重,阴茎头变形患者较理想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阴茎癌病灶局部广泛切除术在阴茎癌原发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阴茎癌患者33例.患者平均年龄46.8(24~70)岁.其中肿瘤位于包皮的10例,位于阴茎头的21例,位于阴茎根部的2例;原发肿瘤分期T1及以下的30例,其他分期3例;包皮广泛切除及补充切除8例、阴茎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术18例,包皮环切术+阴茎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术6例,保留阴茎的阴茎头部分切除术1例.结果 3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3~55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局部复发率15.1%(5/33),平均复发时间6(2~14)个月.性功能恢复满意率93.9%(31/33),排尿功能恢复满意率100%.结论 根据适应证选择阴茎癌病灶局部广泛切除术治疗阴茎癌安全有效,术后局部复发率低.患者术后性功能和排尿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满意.局部复发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阴茎疣状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阴茎疣状癌患者的诊治资料.根据肿瘤大小及位置不同,分别行不同方式手术处理,术后给予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结果 病理检查见肿瘤细胞分化好,标本切缘均阴性.术后随访6个月~3年,未见局部复发与转移.10例均可站立位排尿、维持勃起并完成性生活.结论 阴茎疣状癌是低侵袭性的特殊类型鳞癌,细胞分化好,很少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采用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阴茎头手术治疗浅表性阴茎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3月间保留阴茎头手术治疗的21例浅表性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行保留阴茎头手术,年龄36~57岁,平均年龄46岁,阴茎癌病灶范围侵犯到阴茎头、冠状沟和阴茎体的皮肤组织。经临床分期分级,21例患者中,TaG1期6例、TaG2期5例、TisG1期2例、TisG2期4例、T1G1期3例、T1G2期1例。术后1个月均开始性生活,性功能和性满意度良好。21例随访2~7年,平均随访5年,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9个月出现原位肿瘤复发,经再次保留阴茎头手术治疗后,随访5年未再复发。结论:保留阴茎头的阴茎癌手术是治疗浅表性阴茎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合适的患者,不仅疗效安全,同时可最大限度保留阴茎的外观并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性生活。  相似文献   

10.
阴茎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可发生于阴茎头 (4 8% )、包皮 (2 5 % )、阴茎头和包皮(9% )、冠状沟 (6 % )及阴茎体 (2 % ) ,肿瘤随后常累及局部结构、海绵体和尿道 ,并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 ,通常需要部分或全部切除阴茎。作者根据肿瘤的解剖边缘对经挑选的浸润性阴茎鳞癌患者进行单纯肿瘤切除手术 ,保留未受累的结构 ,对疗效进行观察。共有 30例年龄39~ 82岁的原发性阴茎癌患者接受了这种非传统的姑息性外科手术 ,超过130例的患者因为接受了阴茎部分切除、阴茎全切除、Mohs手术或更广泛的切除手术而被排除在此研究之外。作者对 30例患者均进行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