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是青藏高原的一部份,地域辽阔,地势高峻,与西藏自治区通称为“世界屋脊”。全省包括六个州,一个地区和省会西宁市,共39个县市,面积约72万多平方公里,民族有汉、藏、回、撤拉、蒙古、土、哈萨克等,人口四百二十多万。在旧中国反动统治阶段不关心人民的痛苦,不积极防治疾病,尤其对麻风病人残酷迫害,甚至抢杀活埋,据“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四十年”一书记载,1940年春,马步芳严令各县将  相似文献   

2.
麻风病已进入全国以县、市为单位基本消灭的关键阶段,因此,做好麻风病的治疗、管理和流行病学分析,及时发现病人,给予规则联合化疗,同时加强麻风疫情监测仍是当前的麻防首要任务,也是我省麻防工作的基本策略。现将同仁县麻风病流行概况及其防治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历年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6616例,除去治愈、死亡、外迁和其他减少,到1989年底还有现症患者182例,5年平均发病率从1960—1964年8.47/十万,下降至1985—1989年0.45/十万,下阵94.7%;患病率从最高的1961年0.68‰下降至1989年0.028‰,下降96.6%,已达到控制指标。1989年有3个县已达到基本消灭,84%的市、县已达到控制和基本控制指标。以市、县为单位预测,到1995年可望有12个市县达到基本消灭,有4个县要到2000年才能达到;以全省患病率推算,可望在1995年开始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但也必须看到任务的艰巨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0—14岁儿童仍有发病、复发率逐渐升高,表明传染源的继续存在。笔者对今后的麻风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王秉强 《右江医学》1992,20(1):37-39
本文介绍百色地区过去35年麻风病防治的效果。累计发现麻风病人1985例,治愈1598例,现症病人46例。年发现率、近五年平均发病率和患病率已分别下降至0.79/十万、0.43/十万和0.0134‰;0~14岁儿童发病率逐年下降;复发率为1.75%。对今后10年麻风患病率作了预测,全地区到1995年可下降至0.0096‰,并有11个县(市)相继达标。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海省麻风病在低流行状态下,如何早期发现新病例的有效方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防治工作重点及思路。方法:对1990年10月—2010年12月新发现的32例麻风病个案登记表进行汇总整理统计分析。结果:新发现麻风病患者32例,前10年中发现20例(62.5%)近10年发现12例(37.5%),男26例(81.25%),女6例(18.75%),男女之比为4.331,平均发病年龄41.5岁,多菌型25例(78.1%),少菌型7例(21.9%),多菌型明显高于少菌型;病期在3年内21例(65.63%),家庭内接触传染18例(56.25%),传染源不明者9例(28.13%);以皮肤专科门诊被动发现病例19例(59.38%),Ⅱ级以上畸残率为(18.75%);儿童发病率近10年为零。结论:青海省麻风病新发病例明显减少,发病平均年龄增高,延迟期明显缩短,多菌型比例上升,传染源不明者比例增高,被动发现病例增加。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成县麻风病的流行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据记载,该病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流行史。为了解麻风病在成县的流行规律,以期对制定麻风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历年发现患者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1年夏季,广西百色隆林发生腺鼠疫流行。据调查,鼠疫源于云南边境,先是山地鼠死亡,由一个山头蔓延到另  相似文献   

8.
9.
1资料与方法本文分析的资料来源于《福建省麻风流行病学资料汇篇》中收集至1984年的漳州市麻风病流行的有关资料,以及防治工作年报表,联合化疗报表,病人个案登记表,汇总、统计、处理。2流行概况麻风病在全市11个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麻风病人大多数分布于沿海地带,龙海、东山、漳浦、诏安四个县是主要流行区,麻风防治初期属高流行区(患病率>10/万)有6个县,中等流行区(患病率1/万~10/万)有3个县(区),低流行区(患病率<1/万)有2个县(区),其中龙海市累计发现麻风病人数达2132人,占全市病人总数25.2%。至2004年底,全市累计登记麻风病人846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青海省(1954年—2008年)麻风防治成果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青海同仁、玉树两院麻风病防治各种统计表、疫情监测系统登记表等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结果: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1 638例,其中多菌型1 003例(61.23%),少菌型635例(38.77%),累计治愈患者1 483例,治愈率达90.53%,目前尚有活动性病人16例(其中多菌型10例,少菌型6例),麻风发现率、发病率、患病率及流行趋势呈现持续稳定下降,流行区范围明显缩小。结论:麻风病人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黄河两岸以及隆务河谷地区,青海的西北部病人分布较少,东南部较多,形成了以东多西少,南高北低的流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是流行广、危害大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已成为当前妨碍四化建设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社会卫生问题。自一九七九年我省开展病毒性肝炎流调以来。各地相继做了一些工作,现从流行病学角度,将我省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点,概述如下。患病情况一九七九年全省流调5792人,检出现患209人,现患率为3.61%,高于全国水平(2.77%)。以此推断每年我省患病毒性肝炎病人可达13万多人。患病以50—59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青海省1954年-2008年底麻风病流行程度及防治动态趋势,为今后制订麻风病防治工作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青海省1954年-2008年累计发现登记麻风患者1 635例发现情况和防治基础资料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患病率、发病率、发现率呈现上升后下降的动态状况,(50~60)年代为高峰期,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流行分布呈现"南高北低,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至2008年底发现率为0.28/10万,发病率为0.030/10万,近5年平均患病率为0.003 4/10万.结论:经过54年的综合性积极防治,全省麻风病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建立麻风防治网络,有效控制麻风病,提高早期发现率.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国家疟疾流行及防治概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正>东南亚国家的疟疾流行状况十分复杂,人类的4种疟原虫均有流行且受威胁人群广[1],因而倍受世界的关注。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该地区还存在灵长类动物猴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相似文献   

14.
心脑血管病是当今发达国家的常见病,亦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据WHO对36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死因的调查,心脏病除日本占第三位外,皆占第一位。脑卒中日本占第一位,罗马尼亚占第二位,其余皆占第三位。我国解放以来,党和政府重视卫生  相似文献   

15.
一、麻风病概况麻风病是古老疾病之一,以往视为不治之症。由于社会上恐惧、歧视麻风病人的现象还严重存在,因此确立麻风病的诊断必须十分慎重。随着医学科学进展,该病诊断、治疗也有了新的进展。不但能防、能治,而且一定能治好。但本病早期症状轻微,常不易被发现,貽误诊断可使病情加重,增加治疗上的困难。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解放前的武汉市,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下,各种疾病广泛流行,麻风病也蔓延传播,严重地危害和威胁着广大人民健康。解放后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指引下,在市委和卫生局党委的领导下,1951年成立了武汉市麻风病院,52年开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在市委的领导和卫生、民政等有关部门协作下,通过廿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控制本市麻风病流行,我们在防治工作中,认真贯彻了予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较快地使本市麻风病流  相似文献   

18.
大理州属全国、全省的麻风重疫区,麻风病防治工作历经40余年,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全国、全省的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为摸清目前全州的麻风病疫情状况,证实我州麻风病流行区划分和流行控制情况,总结防治工作经验和成绩,找出今后麻风病防治重点和目标,为政府及主管部门提供合理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建议。我们对全州1999~2003年近5年内的麻风病发现、发病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儿童结核病的流行概况及防治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uanmu HJ  Li L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0):1675-1677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耐药、结核病合并HIV及移民等情况的加剧,结核病在全球出现“复燃”趋势,以致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目前,全球结核病感染者约为世界人口的1/3,每年新发活动性结核患者约800万人,死亡约200万~300万人。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近一半人口受结核杆菌感染,估算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451万人,每年死亡约13万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和分析深圳市宝安区自建国以来丝虫病流行特征和70年代以来的防治效果。方法 通过采取传播媒介防制,消灭传染源,全民服用海群生药盐,查治微丝蚴血症者,防、治结合等综合性措施。结果 查明该区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病原为班氏丝虫。1977~1985年普查共调查流行区54560人,占人口数的66.04%(54560/82620),查出微丝蚴血症者999人,微丝蚴率为1.83%。经过大力防治,该区于1985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88年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丝虫病防治措施有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