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智  黄绍斌  俞沛文  李珊瑜  赵航 《职业与健康》2008,24(15):1498-1499
目的通过分析佛山市某区近几年企业车间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三苯)浓度变化状况,了解其车间空气中“三苯”污染程度及整治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空气浓度测定,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三苯”浓度超标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苯的检出率亦逐年下降,以2006年最低(P〈0.01);但2006--2007年度苯检出率为30.13%,仍在较高水平。结论近年来的防控措施较为有效,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苯的职业危害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绍兴市某厂电机装配车间进行苯职业危害治理效果分析。[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析治理前后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变化及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车间空气中苯浓度合格率由治理前的12.5%提高到治理后的100%,但车间噪声略有增加;治理后工人的血白细胞减少、贫血、疑似职业病等检出率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实施综合技术防治措施可明显减低苯对作业工人的危害,有利于保护苯作业工人的健康,但应注意控制新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3.
徐春生  曹卫华 《职业与健康》2009,25(18):1982-1983
目的对某机械制造企业电焊车间卫生工程改造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卫生工程改造前后分别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比较分析改造效果。结果改造前后电焊烟尘、臭氧、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卫生工程改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企业职业危害监测情况,探索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为科学寻找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对2006--2012年辖区内244家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粉尘、毒物、物理因素7年的合格率分别为93.40%、98.01%、82.91%,超标项目主要为矽尘、木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和噪声。不同监测因素之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004,P〈0.01);不同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91,P〈0.01),大型企业监测合格率低于中小型企业;不同经济类型间合格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9.682,P〈0.01),外资类企业监测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结论应加强对涉及矽尘、木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等有毒有害因素的企业的监督监测,同时也应关注大中型企业、外资类企业,加强其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企业喷漆车间整改前后苯系物的浓度进行调查比对,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对某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此次工程改造前后车间工人接触的苯系物超标率分别为65%和0%,改造后车间工人接触苯系物的浓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此次工程整改防毒设施达到预期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和铅作业工人尿铅水平,为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41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40名不接触铅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用冷消化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铅含量,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分析尿铅含量与空气中铅浓度、工种、工龄及性别的关系。结果该企业车间空气浓度的超标率为20.83%,接触组的尿铅超标率为63.41%,尿铅超标率和平均值在接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工种的尿铅超标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空气浓度未超标车间也存在工人尿铅超标现象。尿铅含量与工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蓄电池厂的铅作业工人受到明显的职业危害。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职工作业环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监测,定期体检,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常州市钟楼区工业企业苯系物的职业病危害。方法对辖区内29家使用苯系物的工业企业进行苯系物监测,对782名接触苯系物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合格率为83.7%,甲苯浓度合格率为89.2%,二甲苯浓度合格率为91.1%。苯系物接触组工人白细胞下降检出率为13.9%,非接触组为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系物接触组工人血红蛋白下降检出率为5.6%,非接触组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系物接触组女工白细胞下降检出率为19.2%,男工为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系物接触组女工血红蛋白下降检出率为8.4%,男工为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系物接触组男工高血压检出率为21.6%,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检出率为18.7%,肝胆疾患检出率为25.9%,均高于女性的12.0%、3.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区工业企业仍存在苯系物的职业病危害。为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企业需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改革生产工艺,采取有效的通风排毒措施,确保苯系物的浓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同时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和敏感人群,尤其要加强女工的保护,避免职业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某香烟包装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后的控制效果,为改善企业工作环境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整改前后的检测结果.结果 整改后乙酸乙酯、乙酸丙酯、2-乙氧基乙醇、照度检测点的合格率分别由92.3%、67.3%、78.8%、69.6%提高到100%;噪声检测点的合格率由68.2%提高到95.5%,整改前后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项目提出的职业卫生整改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三氯乙烯(TEC)职业危害现状,为预防三氯乙烯职业中毒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对全区使用TEC的单位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使用TEC的企业整改前有28家,整理改后有20家;工作场所空气中TEC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率整改前为58.6%,整改后为86.8%(P〈0.01);接触TEC的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率上岗前为57.1%,在岗期为89.1%,离岗前为58.9%,均未检出疑似职业中毒患者;企业负责人培训率为100.0%,工人培训率为97.6%。[结论]盐田区TEC职业危害较轻,对使用TEC的企业开展专项整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电池厂镉作业女工的尿镉水平。方法了解生产车间空气中的镉及其化合物的浓度;检测镉作业女工的尿镉含量,并与当地健康人的尿镉水平进行比较。结果①生产车间空气中镉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②尿镉超标女工63人,达28.8%。③各工种尿镉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④调查组的尿镉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工龄〉2年组的尿镉超标率明显高于工龄≤2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电池厂镉作业女工的尿镉水平显示不同程度的超标,应加强对镉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教育,纠正不良卫生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唐山市某重工企业苯接触工人及噪声接触工人健康状况及苯、噪声对工人健康影响的特点,为制定健康监护策略及有效的保护工人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该企业空气中苯浓度、噪声强度进行监测,对接触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以该企业不接触苯及噪声的工人为内对照组,对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苯接触工人702人,查出各种异常者303人,异常率为43.16%。苯接触工人白细胞下降率(10.26%)与对照组(3.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5,P0.01)。噪声接触工人815人,查出各种异常者685人,异常率84.05%。噪声接触组高频损伤、语频损伤、神经衰弱、心电图异常和高血压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苯、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有一定影响,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工人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2.
泰州市某企业苯作业环境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江苏省泰州市某企业苯作业环境干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比较的方法,分析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工作场所作业环境中苯的浓度变化和干预前与干预后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和个人卫生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措施实施后作业场所苯浓度岗位合格率由25%提升到92%(P〈0.01),干预后组苯作业工人的神经衰弱症状发生率、女工月经异常率、血象异常率(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率均低于干预后组(P〈0.05);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及个人卫生行为改变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组(P〈0.05)。结论实施环境干预措施可明显减缓苯对作业工人的危害,保护苯作业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马茜  董水清 《职业与健康》2013,(22):2969-2971
目的探讨苯、甲苯、二甲苯(简称混苯)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呼和浩特市某电器公司的喷涂车间接触混苯的作业人员78名作为接触组,该公司不接触混苯的车间作业人员57名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常规内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现场用热解析型活性炭管进行采样,实验室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混苯浓度。结果长期低浓度混苯接触组的头痛、头晕、睡眠障碍、记忆减退、胸闷、牙龈出血等症状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UT)减少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接触低浓度混苯可损害作业人员的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  相似文献   

14.
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的早期职业健康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对作业工人的早期职业健康损害。方法①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检测与评价;②对接触组106人和对照组110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测定血清中氧化—抗氧化指标和遗传损伤指标。结果①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②接触组神经衰弱、牙龈出血、女工月经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WBC和PLT均数低于对照组(P0.01),氧化指标SOD活力、MDA含量以及遗传损伤指标(微核,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染色体畸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可造成神经、血液、氧化—抗氧化以及细胞遗传学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崇文区建筑工地防水作业空气中苯及苯系物浓度的监测,了解不同类型作业场所中有毒物质浓度的变化规律,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2006年5-9月随机抽取4家建筑工地对防水作业场所空气中的苯及苯系物浓度进行监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屋顶防水作业与地下室防水作业苯的浓度在施工30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5),使用SBS涂料与使用JS聚合物涂料相比,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的浓度较低,甲苯、二甲苯的浓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防水作业应加强通风换气,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涂料是防止职业中毒发生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低浓度丙烯腈对职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职业接触低浓度丙烯腈(AN)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为保护职业接触工人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检测4家以AN为原料的化工企业车间空气AN浓度。选取267名接触AN职业工人为暴露组,以342人不接触化学毒物的服务业工人为对照组,进行健康监护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接触低浓度AN对工人健康的影响。[结果]接触组主诉头疼、头晕、心悸、胸闷、失眠、咽痛、腹痛等自觉症状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男性愤怒状态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女性的愤怒、紧张、忧郁、疲惫状态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的血压、脉压差、白细胞计数及心电图改变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率为18.35%,高于对照组的2.63%(P〈0.01);肝脂肪浸润、脂肪肝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总畸变率、畸变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阳性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P〈0.01);且染色体总畸变率、微核率与职业接触工龄呈正相关关系(r1=0.917,r2=0.894,均P〈0.01)。[结论]职业接触低浓度AN对工人健康有一定伤害,应重视控制生产环境空气AN浓度,加强对接触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做好生活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管理工作,防止水质污染,减少和杜绝水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2010~2012年,对济南铁路局辖区内183家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的饮用水安全与卫生管理工作采取整改措施,并对措施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调查的183家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中,卫生许可证持有、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消毒产品有效批件持有、涉水产品批件持有、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消毒设备配置的合格率,安全与卫生管理整改后均高于整改前(P〈0.01或〈0.05);采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消毒者所占比例,整改前为46.45%,整改后为59.56%(P〈0.01)。整改前后分别检测水样93份和452份,所有指标均合格者所占比例,整改前为70.97%,整改后为80.09%(P〈0.05),其中,色度、浑浊度、总固体、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游离余氯、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整改措施实施后均高于实施前(P〈0.01或〈0.05),其他指标合格率整改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南铁路局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安全与卫生管理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尚需进一步加强管理、落实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市企业使用苯系有机溶剂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订职业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对某市23家使用苯系有机溶剂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生产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检测,抽取部分女工进行职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23家企业中,6家实施职业病危害评价;手工、半机械化操作的占12家;14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卫生问题。作业环境中苯系有机溶剂超标率为32.61%,其中甲苯检测点的超标率45.28%。月经异常罹患率、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率,苯系有机溶剂作业女工462人分别为55.41%、2.83%,对照组女工458人分别为25.76%、0.00%(P〈0.01);接触组检出慢性苯中毒患者8例、观察对象21例。[结论]某市使用苯系有机溶剂的企业存在较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已经对作业女工的健康造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某建筑节能制品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评价企业职业病防治措施效果,提出改进措施,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分析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检测其浓度。结果该企业在建设地点、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车间建筑设计、应急救援措施等方面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要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木粉尘、噪声和苯系物。木加工车间东和西打磨操作位粉尘检测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分别为3.5和2.5 mg/m^3,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木加工车间周边铣、圆棒榫打孔机操作位和组装车间仿型铣床操作位噪声检测结果 8小时等效声级分别为89.4、90.3和95.5 dB(A),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其余检测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不容乐观,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部分需要改进,建议对超标点的防噪声和防尘措施进行改进,加强个体防护,使职业病防治措施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