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年脑白质疏松与腔隙梗塞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与腔隙梗塞(LI)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00例腔阳 LI合并LA组(LI+)及LI不合并LA组(LI-)。对两组患卒中危险因素、卒中复发率、痴呆发生率、Barthel指现死率及死亡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访结束时LI+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卒中复发率、痴呆发生率及病死率与LI-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LI合并A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3.
小儿头部外伤后引起基底节区腔隙梗塞的报道并不多见 ,我院 1991- 0 7~ 1999- 12 ,共收治本病 7例 ,出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1~ 13岁 ,坠落伤 4例 ,车祸伤 2例 ,打击伤 1例。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伤后意识情况 :4例一过性昏迷 ,1例浅昏迷 ,2例意识朦胧。其中轻偏瘫 6例 ,单瘫 1例 ,面瘫 1例 ,癫痫发作 1例。腰穿 3例结果 :1例血性脑脊液 ,余属正常。头颅摄片 2例见线形骨折。伤后 3d内作首次 CT检查者7例 ,其中 6例发现了梗塞病灶 ,余 1例在伤后 9d复查 CT,亦发现梗塞灶。全组病例于伤后 4wk复查 CT,结果呈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与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的关系。方法:对3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梗塞患者及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了研究。分别测定了两组血胰岛素(Ins)、C肽(CP)、葡萄糖(Bs)、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水平以及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结果: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血Ins、CP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P<0.001),其血CHOL、TG水平及BMI亦升高(P<0.05)。结论:IR与糖尿病性腔隙梗塞有密切关系,IR是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改善和治疗IR在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梗塞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45例腔隙性梗塞误诊分析褚忠建李忠泽腔隙性梗塞(以下简称腔梗)是脑动脉深穿枝及其分枝梗塞,梗塞直径在20mm以内谓为腔梗[1]。我院近二年来在住院疗养院病人中有45例患腔梗,曾分别误诊为风湿症者25例,占5555%,颈椎病者12例,占2666...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的关系。方法:对3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梗塞患及30例对照组患进行了研究。分别测定了两组血胰岛素(Ins)、C肽(CP)、葡萄糖(Bs)、胆固醇(CHDL)和甘油三酯(TG)水平以及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结果: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血Ins、CP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P<0.001),其血CHOL、TG水平及BMI亦升高(P<0.05),结论:IR与糖尿病性腔隙梗塞有密切关系,IR是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改善和治疗IR在预防糖尿病患发生腔隙梗塞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对脑梗塞后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994-1999年间79例合并脑白质疏松症的脑梗塞患者,并按1∶1配对原则,以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无脑白质疏松症的脑梗塞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康复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状态积分,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康复3个月时合并脑白质疏松症的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吸烟史等因素调整后,脑白质疏松症仍独立于其他因素影响脑梗塞康复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结果(r=0.43,P<0.05).结论脑白质疏松症可能影响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白质疏松(LA)是用来描述脑白质损害的影像学变化,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LA患者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本文报道我院经CT和MRI证实的LA患者86例,旨在探讨其影像学改变与临床表现的相关关系及临床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组86例来自近5年来我院门诊和住院的患者,经CT和MRI检查证实有LA者。男77例,女9例,年龄62~84岁,平均72岁。排除其他特发性白质损害。 1.2 LA程度判定 轻度者LA限于侧脑室前部或后部白质;中度者LA在侧脑室的前部和后部白质均可见到;重度者LA累及侧脑室周围白质并可延及半卵圆中心区。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初步探讨血脂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宝山区高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9月至2011年2月病房住院患者128例,根据颅脑磁共振的结果分为脑白质疏松(LA)组64例,非脑白质疏松(non-LA)对照组64例,从病史资料中收集入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血脂水平[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结果脑白质疏松组血清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TC、HDL-C及LDL-C水平在LA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401、0.148、0.59)。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G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等级呈明显等级相关(rs=0.438,P=0.02)。结论 TG水平增高与脑白质疏松的发生关系密切,积极防治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会减少脑白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脑白质稀疏症与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脑白质稀疏症(LA)与脑梗死(CI)患者临床记忆障碍特点。方法:随机选取LA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单纯LA29例,并发CI患者31例,另以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进行记忆能力测评。结果:试验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记忆障碍,表现为联想学习、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图像自由回忆、人像特点联系回忆及记忆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并发CI患者明显低于LA患者(P<0.05,0.01),但随着LA病变程度的加重记忆障碍明显加剧。结论:LA对人类记忆活动有直接、明显的影响,提示及早发现LA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蒋文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3):130-13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与其预后的关系,总结经验,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将2008年9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1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平均动脉压分为低血压组,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和重度高血压组,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结果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的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血糖等指标的异常例数低于低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出院时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好转,而低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有所改善,但与入院时无显著差异,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患者出院时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低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过低或过高均可导致出现多种危险因素,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42例腔隙性脑梗塞恢复期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的检查结果,并和正常对照组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在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与红细胞压积方面无显著差异,而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元、血况、K 值有显著差异,提示病人组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强,故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对于本病的防治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李铁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8,(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对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及9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液MPV、血小板计数(BPC)和红细胞压积检测。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的MPV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BPC则较对照组降低(P<0.01),显示MPV与急性脑梗塞的发病显著相关(r=0.39,P<0.01),梗塞面积越大,MPV越大,病死率越高。结论:检测MPV有助于对急性脑梗塞病情轻重程度的评估,也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孙刚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1):129-130,133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50例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脑梗死患者(A组)和50例正常血糖的脑梗死患者(B组)进行临床研究,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脑梗死面积、预后情况、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B组相比,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增加(P<0.05),脑梗死面积大(P<0.05)、预后效果差,病死率高。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是影响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因素,血糖对于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判断、估计预后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改变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50例脑梗死患者和100名健康者的血浆Hcy、Fib水平。在患者入院当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定,并在随访6月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Fi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NHISS重度患者血浆Hcy、Fib水平明显高于中度、轻度患者(P0.05);中度患者血浆Hcy、Fib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5)。低Hcy、Fib组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高Hcy、Fib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Hcy、Fib水平明显升高,病情重的患者升高更明显。血浆Hcy、Fib水平升高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预后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观察组39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口服;对照组29例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NIHSS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7 d后Hcy及hs-CRP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但2组NIHSS分值并无显著差异。在临床治疗21 d后,2组患者ESS、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脑梗死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反应C蛋白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张斌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2(4):212-2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高血糖与急性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357例脑梗死病例按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增高组和无血糖增高组,在患者入院48h内采集静脉血测量空腹血糖,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其血糖水平对脑梗死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糖的高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死亡率呈正相关。结论控制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其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BIOSITE Triage BNP干氏床旁快速检测方法对110例AMI患者入院1~3天的BNP水平进行测量,随访1个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另测量20例健康成人的血BNP水平做为对照.结果①AMI患者血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72.3±213.5) ng/L比(18.6±15.4) ng/L, t=7.21,P<0.01];②死亡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591.5±321.2) ng/L 比 (192.3±152.4) ng/L ,t=5.26,P<0.01];③单因素分析表明,血BNP≥270 ng/L(中位数)和Killip分级Ⅱ级以上为1个月内心源性死亡的预测因素(均P<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惟有血BNP≥650 ng/L (75%百分位数)为1个月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9.24, 95%可信区间3.26~35.42,P<0.01).结论 AMI患者血BNP水平明显升高,测量梗死早期的血BNP水平可用于AMI的危险分层及评价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