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微波祛除疣体,配合中药洗浴患处,肌注卡介苗多糖核酸,并设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1.6%。复发率18.4%,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乌体林斯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85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应用微波局部治疗,治疗组加用乌体林斯1.72μg局部注射,3日1次,疗程3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乌体林斯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将64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干预治疗后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银屑病除常规的躯体治疗外,应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湿疹、痤疮和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研究湿疹、痤疮和NGU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湿疹的DLQI值明显高于痤疮和NGU(P=0.001)。女性湿疹的DLQI值明显高于男性,未婚者的DLQI值高于已婚者,暴露部位受累者的DLQI值高于未受累者;男性痤疮患者的DLQI高于女性(P〈0.05);男性NGU患者的DLQI值明显高于女性(P=0.003)。DLQI和EASI以及痤疮严重程度显著正相关(r=0.813,r=0.884;P〈0.001)。结论:湿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痤疮和NGU大,NGU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痤疮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曼月乐节育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性功能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8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时子宫体积、疼痛情况、月经情况及性生活质量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体积、疼痛评分、月经情况及性生活质量大体一致,治疗后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各时段子宫体积均小于对照组,除治疗后1个月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时段痛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月经周期显著长于对照组,经期显著短于对照组,月经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性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曼月乐节育环有效缩小子宫体积,改善疼痛情况及月经情况,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高频电刀结合微波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高频电刀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r(IFN-r)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性功能评价量表(BISF-W)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性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ISF-W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高频电刀结合微波治疗肛周尖锐湿疣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外阴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接诊的80例外阴尖锐湿疣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微波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α-2b干扰素肌肉注射进行治疗。治疗后,调查分析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两组数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u=-4.0295,P=0.0001)。复发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8.6580,P=0.003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x2=0.9486,P=0.3301)。结论: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外阴尖锐湿疣,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治疗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尹莉  江吉  袁烨  王芳 《中国性科学》2019,(1):135-138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减少生殖器疱疹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收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12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三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40例,设为A、B、C组,分别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膦甲酸钠治疗、阿昔洛韦与膦甲酸钠联用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疱疹消失时间、随访平均复发次数、有效率、生活质量等实验数据。结果 A组与B组的疱疹消失时间、随访平均复发次数均显著长于、大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A组与B组之间上述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与B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A组与B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后分别实施生活质量评分,可得3组各项指标得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且治疗之后的组间评分结果显示,A组与B组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但A组与B组之间治疗后各项指标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不同治疗方案下,均能够获得理想的生殖器疱疹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复发。但阿昔洛韦与膦甲酸钠联用治疗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尖锐湿疣表皮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探讨其在尖锐湿疣皮损局部免疫异常机制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Western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表皮及20例正常包皮表皮中MCP-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CP-1mRNA及其蛋白表达部位主要在表皮基底层。MCP-1mRNA在尖锐湿疣皮损组和对照组中原位杂交染色阳性单位值分别为10.7±5.1和11.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8.70,P〉0.05);MCP-1蛋白在尖锐湿疣皮损组和对照组中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单位值分别为10.9±5.1和11.5±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1,P〉0.05);Western免疫检测结果显示尖锐湿疣皮损组和对照组表达的结合珠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18±0.06和0.20±0.0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1,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皮损MCP-1无论是其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均表达微弱,可能是导致尖锐湿疣免疫微环境异常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应用微波加丝霉素治疗49例CA患者,并设立微波加干扰素治疗作为对照组随访三个月,判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49例治愈47例,治愈率95.92%,对照组49例治愈34例,治愈69.2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2.03,P<0.05)。结论:微波加丝裂霉素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2%酮康唑洗剂对炎热地区部队特发性瘙痒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特发性瘙痒症的16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69例,给予2%酮康唑洗剂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对照组56例,给予咪唑斯汀单用治疗,安慰剂组40例,给予安慰剂联用咪唑斯汀治疗;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进行随访。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并根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进行整体疗效评估;利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症状积分、DLQI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结束时,试验组有效率为65.22%,对照组为62.50%,安慰剂组为65.00%;3组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DLQ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周,试验组有效率(50.72%)显著高于对照组(21.43%)和安慰剂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DLQI评分均较治疗结束时增高,但试验组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酮康唑洗剂联合咪唑斯汀能有效改善慢性特发性瘙痒症患者的远期症状,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波结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尖锐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微波治疗加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B组为单纯微波治疗。结果:A组治愈24例,治愈率为77%;B组治愈16例,治愈率为5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波结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状况及对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和银屑病无能指数(psoriasis disability index,PDI)量表调查72例银屑病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同时采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评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间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DLQI与PDI调查结果均显示银屑病患者在工作学习方面的分值(DLQI:1.69±1.31,PDI:2.92±2.61)最高,受到影响最大;PDI量表显示男性患者总分平均值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P〈0.05),DLQI与PDI量表均显示重度(PASI〉10)患者的总分平均值高于轻度(0〈PASI≤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LOQ:t=0.72;PDI:t=1.45,P值均〈0.05)。结论:银屑病为一种身心性疾病,患者在工作学习方面受到的影响较明显;与患者生活质量最为相关的是病情的严重程度,病情严重程度越高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的疗效及护理。方法:63例男性尿道尖锐湿疣患者均应用光动力疗法治疗,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缓解率为93.75%,略高于对照组的87.10%,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共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例(P〈0.05)。干预组患者复发共有2例(6.67%),而对照组共有6例(22.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治疗男性尖锐湿疣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PDT)疗法对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GM-CSF)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86例尖锐湿疣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ALAPDT疗法治疗,试验组予以ALA-PDT疗法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统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治疗前、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T细胞亚群、GM-CSF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 70%(39/43)远高于对照组72. 09%(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前血清T细胞亚群CD4~+、CD4~+/CD8~+、CD8~+、CD3~+、GM-CS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血清T细胞亚群CD4~+、CD4~+/CD8~+、CD8~+、CD3~+均较高,GM-CSF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 93%(9/43)与对照组13. 95%(6/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尖锐湿疣患者联合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ALA-PDT疗法治疗,可有效调节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降低血清GM-CSF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祛疣洗剂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祛疣洗剂及微波治疗尖锐湿疣患者各30例。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祛疣洗剂治疗前后基底细胞和棘细胞的Ki-67表达及表皮bax、bcl-2的表达,同时采用TUNEL法检测治疗前后表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3.33%、93.33%,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47.67%、80.00%,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复发率分别为6.25%、42.86%,差异有显著性(P=0.031)。祛疣洗剂治疗后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增殖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bax、bcl-2在祛疣洗剂治疗前后表皮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TUNEL检测的细胞凋亡指数在治疗后略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祛疣洗剂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的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增殖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稳定期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4例门诊稳定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中药药浴及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予NB-UVB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2%,对照组有效率为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DLQI评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DL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浴联合NB-UVB照射治疗稳定期银屑病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唐海玲 《中国性科学》2013,22(7):42-43,56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液氮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及白介素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诊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联合液氮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及白介素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PO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L-2显著高于对照组,IL-4、IL-6、IL-10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液氮治疗尖锐湿疣能显著改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及白介素水平,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白癜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了解其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及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调查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及检测患者外周血中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变化。结果:SCL-90测评显示白癜风组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和敌对性项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HAMA测评显示:白癜风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癜风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后,5-HT和NE水平比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可能存在多方面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对其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外用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10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复发的防治方法,为今后制订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病门诊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的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微波联合干扰素及中草药治疗组的复发率(16.83%)明显低于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组的复发率(37.8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0.288223,P<0.01)。结论: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控制CA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