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而实验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VS76.00%)。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可促进其意识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经穴组方的特异性效应,基于既往研究基础和循证医学理论,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与非经非穴治疗进行对照,比较醒脑开窍组方与非经非穴治疗在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针刺可以改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NIHSS评分和CSS评分,表明针刺能够有效改善脑梗塞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但醒脑开窍组针刺效应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证实了经穴特异性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邱振伟  王左 《中国中医急症》2002,11(1):13-13,76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主要以血栓通400mg(每日1次)静脉治疗,对照组34例主要以维脑路通400mg(每日1次)静脉治疗,分别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液流变学及OSD、LPO的测定值变化。结果:经2周(1个疗程)治疗,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及综合 疗效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及SOD、LP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期脑梗塞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李乙根 《吉林中医药》2009,29(7):582-583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ACI)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急性脑梗塞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4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9%,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梗塞急性期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醒脑静脉注射液对急性大灶性脑梗塞患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2例患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常规方法治疗),醒脑静组21例(常规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的变化与临床疗效,并与19名健康人对照。结果:两组患治疗前血清TNF、SVCAM-1均显高于健康组,治疗后显改善,而且以醒脑静组改善更为明显;醒脑静组治愈、显效率也显高于对照组(57.1%与33.3%,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炎症反应的抑制可作为其治疗脑梗塞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6.
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对脑出血急性期D-DIMER、ET-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D-二聚体(D-DIMER)、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分别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D-DIMER、ET-1水平。结果: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能显著降低患者的D-DIMER、ET-1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醒脑静组(P<0.05)。结论:改善 出血后人身的纤溶状态,保护损伤的脑实质,阻止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伤;抑制脑出血后脑血管的痉挛,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可能是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发挥临床疗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脑梗死急性期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予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牛津残障评分(OHS)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OHS总分均较前下降,BI总分均较前升高,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脑梗死急性期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予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牛津残障评分(OHS)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OHS、BI总分,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醒脑开窍法配合康复操治疗脑梗塞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和验证醒脑开窍法配合康复操治疗脑梗塞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确诊为脑梗塞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予醒脑开窍法配合康复操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取穴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为63.5%和96.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和90%,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法配合康复操治疗脑梗塞后吞咽障碍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大灶性脑梗塞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2 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 例( 常规方法治疗) ,醒脑静组21 例( 常规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 的变化与临床疗效,并与19 名健康人对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SVCAM- 1 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治疗后显著改善,而且以醒脑静组改善更为明显;醒脑静组治愈、显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57-1 % 与33-3 % ,P< 0 .05) 。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炎症反应的抑制可作为其治疗脑梗塞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急性期针灸选穴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晶晶  海英 《吉林中医药》2009,29(3):228-230
针灸治疗脑梗死对促进恢复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肯定的疗效。针灸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可按经络理论取穴,采用通脑活络法、醒脑开窍法、平肝通腑法辨证取穴,取头部腧穴及肩部取穴,针对意识障碍、凝视、偏瘫、尿失禁、面瘫、失语等症状对症取穴。已有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实针灸治疗脑梗塞急性期可改善脑血流,促进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胆汤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及ll盏床疗效影响,阐明温胆汤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脑梗塞急性期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将6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温胆汤组35例。对照组入院后予吸氧、脱水、改善脑循环、以及脑保护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温胆汤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胆汤治疗。结果:温胆汤组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良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疗效温胆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胆汤能够调节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碳(NO)的影响。方法: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合西药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64例(治疗组),与单用西药治疗30例作比较(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ET-1、NO的变化及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组ET-1、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经治疗后两组ET-1、NO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临床疗效以治疗组为佳。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合西药治疗对脑梗塞急性期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其作用机制与改善ET-1、NO平衡失调有关,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熄风化痰醒脑汤治疗急性期出血性中风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国栋  张萍 《四川中医》2010,(11):81-8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应用以及观察熄风化痰醒脑汤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在西医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自拟熄风化痰醒脑汤治疗。对照组45例,只用西医内科一般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分别是93.3%、48.9%,对照组分别为77.8%、2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血肿的吸收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熄风化痰醒脑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确切,症状改善明显,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和脑血肿吸收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法联合抗聚、增加灌注治疗血栓形成性脑梗塞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17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灸法联合抗聚、增加灌注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普通针灸法配合抗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粘度、高切、低切、FI、HCT等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醒脑开窍法联合抗聚、增加灌注治疗血栓形成性脑梗塞急性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应用针刺配合醒脑治疗瘫仪(治疗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20例,同时设单纯针刺对照组(针刺组)60例和醒脑治瘫仪对照组(治瘫仪组)60例以比较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速度、改善脑电地形图等方面均有明显效果,其疗效优于两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查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确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2例,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以常规脱水,降低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血压,保护脑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肺部感染,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纳络酮注射液0.8mg加5%葡萄糖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比较GCS评分、疗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CS评分提高,神经功能缺失较治疗组明显下降,(P〈0.01)总有效率达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能明显改善脑功能,促进清醒和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醒脑开窍"组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经穴特异性效应,研究针刺治疗脑梗塞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急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18例,分为经穴组(基础治疗+醒脑开窍主穴针刺)、非经非穴组(基础治疗+非经非穴针刺)和对照组(基础治疗),每组6例。以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PET-CT的18F-FDG(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显像资料作为中枢代谢改善评价标准,从分子水平动态的观察针刺经穴、非经穴及无针刺干预对脑梗死全脑、脑梗死中心和梗死周围水肿带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脑代谢、脑梗死中心和梗死周围水肿带代谢呈明显激活状态,其激活广度及强度均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和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基底节梗死病人,可有效改善病人脑内相应部位葡萄糖代谢,与非经非穴相比有显著的特异性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久留脑三针和小醒脑针合用治疗脑干小脑梗塞所致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脑干小脑梗塞所致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以脑三针和醒脑开窍中的小小醒脑针为主穴配合中医辨证取穴的方法。共治疗4w,观察治疗前后平衡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3.4%。结论:久留脑三针和小醒脑针合用治疗脑干小脑梗塞所致平衡功能障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平衡和协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脑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10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塞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致残率很高,目前急性期多以西药治疗。采用中药制剂脑明注射液对105例急性脑梗塞进行治疗,同时设西药对照组。经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无毒副作用。说明脑明注射液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