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中供肝血管的影像学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39例活体肝移植供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9例;年龄为(31±7)岁。同时收集39例活体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男26例,女13例;年龄为8个月(4~68个月)。供者术前常规行腹部增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查、三维血管重建判断供肝血管解剖情况。供者均施行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观察指标:(1)术前影像学检查三维血管重建情况。(2)手术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对受者进行随访,了解受者肝移植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术前影像学检查三维血管重建情况。39例供者术前影像学检查三维血管重建显示肝动脉和肝静脉解剖学特征包括:①肝动脉情况为11例供者存在肝中动脉,其中5例起始于肝右动脉,3例起始于肝右动脉和肝左动脉汇合处,3例起始于肝左动脉。2例供者肝左动脉解剖变异,均存在副肝左动脉,起始于胃左动脉。26例供者无肝中动脉,肝左动脉无解剖变异。②肝静脉情况:9例供者肝左静脉和肝中静脉分别汇入下腔静脉。7例供者存在肝左静脉左上缘支。23例供者肝左静脉与肝中静脉共干汇入下腔静脉。(2)手术情况。①39例供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手术时间为(160±32)min,术中出血量为(142±74)mL。②11例有肝中动脉供者中,8例为肝左动脉优势型,留取肝左动脉用于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吻合重建,3例肝中动脉起始于肝左动脉,留取肝左动脉和肝中动脉共干用于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吻合重建。2例肝左动脉解剖变异供者中,1例为副肝左动脉优势型,1例为肝左动脉优势型,分别留取副肝左动脉和肝左动脉用于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吻合重建。其余26例供者留取肝左动脉用于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吻合重建。③39例供者中,11例术中行肝左静脉优先入路,28例术中行非肝左静脉优先入路。肝左静脉优先入路供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7±22)min和(110±44)mL,非肝左静脉优先入路供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69±33)min和(154±81)mL,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9,2.81,P<0.05)。(3)随访情况。39例受者均获得术后10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未出现肝动脉吻合口出血、狭窄,以及由肝动脉供血不良引起的缺血性胆管损伤和胆道狭窄等并发症,也未出现肝静脉流出道狭窄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前影像学检查三维血管重建可发现肝中动脉和肝左动脉解剖变异,指导手术入路的选择。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对于符合条件的供者推荐采用肝左静脉优先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术中变异门静脉支(APVB)切取与重建的技巧.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共实施70例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前肝脏血管三维CT成像显示供肝动脉及静脉走向,70例右半供肝中有9例门静脉分支变异,其中7例为Ⅱ型变异,2例为Ⅲ型变异.除1例供者行狭窄桥状连接单口切取APVB外,其余8例均采用供者优先的原则即距门静脉主干2~3mm处双口切断APVB.Ⅱ型变异中有2例双口切取其右前、右后支成形为一个开口后与受者门静脉主干吻合,4例右前、右后支分别与受者门静脉左、右支吻合,1例行右前、右后支间狭窄桥状组织连接单口切取后与受者门静脉主干单口吻合.Ⅲ型变异中有1例双口切取其右前、右后支分别与受者门静脉支双口吻合,1例双口切取后行新型的U形血管移植物间置与受者门静脉主干单口吻合.结果 9例受者均无门静脉狭窄或血栓、肝动脉狭窄或血栓以及肝静脉流出道狭窄等血管并发症发生.1例供者术后3 d并发门静脉血栓,手术取栓及门静脉壁修补成形后痊愈.新型的U形血管移植物间置重建术后通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术中采用供者优先的原则双口切取APVB、双口吻合重建以及新型的U形血管间置等门静脉重建技术是安全可行的,未增加手术难度,且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ELt)在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对104名活体供肾者术前肾脏MDCT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对双肾进行非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分别行动脉、静脉和排泄期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到耻骨联合.扫描完后重建MDCT图像.根据MDCT图像,记录供者肾脏、输尿管、肾动脉及肾静脉的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并以供肾切取术中被证实的情况作为标准,对比分析术前MDCT检查对供肾的评估作用.结果 104名供者成功完成MDCT检查,肾脏和输尿管异常者8例.除外1例蹄铁型肾,副肾动脉和肾动脉过早分支的发生率分别为27.2%(28/103)和12.6%(13/103),有双肾静脉者3例,左肾静脉位于腹主动脉之后者3例.共有93名供者成功接受供肾切取术,术中证实,术侧供肾和输尿管异常与术前MDCT检查结果一致;术侧副肾动脉的检出率为80%.直径大于1 mm的副肾动脉和肾动脉过早分支术前均被MDCF检出;肾静脉均与术前MDCT检查结果一致.结论 活体供肾切取前采用MDCT检查能准确显示肾脏的解剖结构和血管变异情况,对供者选择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二例成人间双活体供肝移植的手术重建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间双活体供肝移植的手术重建技巧。方法2例成人患者,1例原发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巨块型肝癌,接受其2位姐姐的左半肝移植,移植物与受者体重比(GR/WR)为1.5%,移植于原肝位置左侧的左半肝,其肝左静脉、门静脉分别于受者的肝左静脉、门静脉左支端端吻合,胆肠吻合方式重建供肝胆道;移植至右侧的左半肝,沿矢状位旋转180°,其肝左静脉、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肝右静脉、门静脉右支端端吻合,左肝管与受者的肝总管端端吻合。另1例原发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接受其母亲的右半肝移植,但由于供肝存在大泡状空泡变性,且供、受者的体重差较大,为能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故该例同时行尸体左半肝移植,GR/WR为1.2%,右半肝的肝右动脉、肝右静脉分别于受者的同名血管端端吻合,其门静脉与受者的门静脉右支端端吻合,右肝管与受者的肝总管端端吻合;左半肝的肝左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分别与受者的肝左静脉、门静脉左支及脾动脉端端吻合,胆肠Roux-en-Y吻合方式重建供肝胆道。结果除母亲供者术后3d出现短暂乳糜漏,经对症治疗11d后痊愈外,供者无其它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排斥反应及全身感染,现已随访10个月以上,肝功能正常,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成人间双活体供肝移植可为受者提供更大的肝脏,又可减少供者的风险,但手术操作复杂,需要对供、受者的条件进行充分评估后施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活体供肝移植中逐步受到重视的肝中动脉的解剖特点,以指导临床活体供肝移植的成功开展.方法 分析70例研究对象的64排螺旋CT资料,重点观察肝中动脉的解剖特点及变异情况.结果 肝中动脉在肝门部从其起源动脉发出后,走行于肝外,然后逐渐转至脐裂内门脉矢状部内侧,发出分支,主要供应肝4段.70例研究对象中,有49例(70%)存在肝中动脉.其中肝中动脉发自肝右动脉29例,占所有肝中动脉(n=49)的59.2%;发自肝左动脉17例,占34.7%;发自其它动脉3例(肝右前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各1例),占6.1%.结论 肝中动脉的存在率高达70%,术前了解其解剖变异情况对于活体供肝移植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供肝动脉解剖变异之修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供肝动脉解剖特点,掌握供肝修整技术尤其动脉解剖变异之供肝修整方法及技巧。方法:对64例人肝(含24例无脑胎肝和40例成人肝脏)动脉实施解剖及修整,其中31例应用于临床肝移植。结果:64例中肝动脉解剖变异者共12例(18.75%)。其中24例胎儿供肝中5例(20.83%)肝动脉解剖变异,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SMA)替代肝右动脉型1例;起源于SMA副肝右动脉型3例;肝动脉起自SMA型1例。成人供肝动脉变异7例 (17.5%),来源于SMA替代肝右动脉型2例;来自胃左动脉替代肝左动脉型2例;来自SMA副肝右动脉型3例。应用于临床原位肝移植的31例供肝中,4例存在肝右动脉解剖变异。肝移植时对变异之供肝动脉根据不同情况,可选用变异血管结扎、就近与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吻合、应用供体髂总动脉搭桥与受体腹主动脉吻合等方法进行修整。结论:肝动脉的修整在供肝修整中占重要地位,供肝切取时避免损伤变异之肝动脉是保障修整成功的关键,对过细的副肝动脉修整时,术中观察侧支反流后可考虑是否予以结扎。  相似文献   

7.
�������ֲ��Ѫ�ܱ������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0例活体肝移植术中的血管变异,总结其外科处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2001年1月至12月,行活体肝移植10例,其中左半肝8例,左外叶1例,右半肝1例,供肝者均为其母,经术中B超及胆管造影以确定肝切线。供体单支肝动脉分支与受体肝动脉吻合,两支肝动脉分别与受体肝左、右动脉吻合。门静脉分支与受体门静脉主干吻合。供体肝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胆管重建均采用肝管分支与受体胆总管端端吻合,置T管引流。结果:10例活体肝移植,1例因肝动脉血栓形成,术后5天需次肝移植;1例发生排斥;其余8例均康复出院,5例已上学。结论:活体肝移植术中血管重建技术是其重要环节,术前和术中了解供受体解剖变异并正确处理,可减少术后血管和胆道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34例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术后2个月内门静脉、肝动脉、肝左静脉最大流速及肝动脉阻力指数变化情况,并观察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预后.结果 34例受者中,术后超声显示血管通畅者29例(85.3%,29/34),发生血管并发症5例(14.7%,5/34).29例血管通畅的患儿,术后第1天时门静脉最大流速(vmax)为(53.97±21.44)cm/s,肝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为(52.88±17.87)cm/s,阻力指数(RI)为0.73±0.09,肝左静脉最大流速为(40.53±25.07)cm/s.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1周时门静脉vmax、肝动脉PSV、肝左静脉vmax及肝动脉R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门静脉vmax为(44.26±17.43)cm/s,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2个月时门静脉vmax为(40.31±26.29)cm/s,肝动脉PSV为(41.50±8.67)cm/s,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P<0.01,P<0.05).5例血管并发症均发生在术后7 d内,其中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2例行取栓术,1例行溶栓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2例(1例行取栓术,1例行溶栓治疗),5例中3例死亡.结论 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术后门静脉vmax和肝动脉PSV呈下降趋势;血管并发症发生时间早,发生率较高,活体肝移植术后7 d内至少应每天进行1次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9.
活体肝移植机器人左外叶供肝获取病例选择:肝左静脉最好为单支型.S2-3段肝静脉分别开口,需要备好血管,以备后期血管成型延长.门静脉类型为Ⅰ型或Ⅱ型 .体型偏胖者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活体左外叶肝移植肝中静脉汇入型S3肝静脉的重建策略及技术选择, 以降低使用解剖变异的移植物引发的血管并发症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840例儿童活体左外叶肝移植供受者资料, 其中肝中静脉汇入型S3肝静脉供肝的受者作为观察组(32例), 余808例作为对照组, 变异总体发生率为3.81%。观察组根据变异的具体情况及可获得的间置血管的不同分成两组, 采取个体化的重建策略, 观察组根据变异的具体情况及可获得的间置血管的不同采取单口重建或双口重建策略。观察组32例根据血管重建方式不同分为单口重建组(Ⅰ组, S3间置静脉后与S2静脉成形为单一开口再与受者吻合, 21例)和双口重建组(Ⅱ组, 将供肝S2静脉与受者肝左、肝中共干吻合, S3直接或间置血管后与受者肝右静脉残端吻合, 11例)。比较两组受者的具体临床特征及预后, 肝静脉流出道梗阻( hepatic venous outflow obstruction, HVOO)的发生率、治疗方法及预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HVOO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观察组32例受者肝移植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3.8个...  相似文献   

11.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手术技术改进(附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Yan LN  Li B  Zeng Y  Wen TF  Zhao JC  Wang WT  Yang JY  Xu MQ  Ma YK  Chen ZY  Liu JW  Wu H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1):737-741
目的探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手术技术改进.方法2005年3-6月,施行了13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其中1例接受了2个左半肝,另1例接受了1个活体右半肝,1个尸体左半肝,术中采用了改良的手术技术,包括右肝静脉的重建,肝中静脉分支的搭桥,肝动脉搭桥及胆道吻合的改进.结果全组供体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受体发生并发症4例,包括肝动脉栓塞,胆漏,右膈下脓肿及肺部感染各1例,1例再移植因术后肺部感染,导致多器官衰竭(MOF)死亡.13例中除右肝静脉与下腔静脉(IVC)直接吻合,5例加行右肝下静脉重建,另5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搭桥行肝中静脉分支与IVC重建,保证了右肝的流出道通畅.移植物与受体重量比(GRWR)为0.72%至1.24%,其中9例<1.0%,2例<0.8%,无小肝综合征发生.结论采用了改进的手术技术,特别是肝静脉流出道的充分重建可有效避免小肝综合征,从而使活体右半肝移植成为相当安全的手术.  相似文献   

12.
改进成人间活体供肝移植的手术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并改进成人间活体供肝移植的手术技术。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施行了16例成人间活体右半供肝移植。手术中改进了技术,包括右肝静脉重建、肝中静脉分支搭桥、肝动脉搭桥及胆道吻合等。结果所有供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移植肝与受者重量比(GRWR)为0.72%~1.24%,其中9例〈1.0%,2例〈0.8%。手术除了采用移植肝的右肝静脉与受者下腔静脉(IVC)直接吻合外,5例加行右肝下静脉重建、5例取自体大隐静脉行肝中静脉分支与IVC间搭桥,保证了右肝流出道通畅。最早手术的2例受者中,1例发生肝静脉吻合口狭窄,另1例发生小肝综合征,最终导致死亡。后阶段手术的14例受者均未发生小肝综合征;发生并发症5例,分别为急性排斥反应、肝动脉栓塞、胆漏、左膈下脓肿及肺部感染;1例再次肝移植后因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结论活体供肝移植中采用改进的手术技术,特别是肝静脉流出道重建的方法,可有效避免发生小肝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和分析成人间活体肝移植(LDLT)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7年2月—2007年7月的3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供体为供体右半肝(不带肝中静脉)1例,供体扩大左半肝(带肝中静脉、尾状叶)2例,GV/SLV均≥40%。3对供者及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小肝综合征发生,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左半肝供者较右半肝供者肝功能恢复更快。结论如左半肝GV/SLV≥40%,可优先选择左半肝作为供肝;胆道重建不必放置胆管引流管;成人间LDLT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行成人间活体肝移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行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我院施行了16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术中采用了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移植物,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改良的手术技术包括肝右静脉的重建,右肝下静脉的重建,肝中静脉分支的搭桥等改进。结果全组供者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前2例受者中,1例发生肝静脉吻合口狭窄,1例因发生小肝综合征,死于肝功进行性恶化。后14例受者中发生并发症5例:急性排斥反应,肝动脉栓塞,胆漏,左膈下脓肿及肺部感染各1例;1例再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死于MODS。14例中除肝右静脉与下腔静脉(IVC)直接吻合外,其中5例加行右肝下静脉重建,另5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搭桥行肝中静脉分支与IVC重建,保证了右肝的流出道通畅。移植物与受者重量比(GRWR)为0.72%~1.15%,11例<1.0%,其中2例<0.8%,无小肝综合征发生。结论采用了改进的手术技术,特别是肝静脉流出道的充分重建可有效的避免小肝综合征,从而使采用不含肝中静脉的活体右半肝移植成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右叶活体肝移植的肝静脉应用解剖.方法 解剖观测133例成人肝静脉的分支数、最大径、长度、肝外长度、汇合;肝中静脉相对于肝中裂的偏移程度等指标.结果 A型:粗大的肝右静脉和小的右副肝静脉,占59.4%,B型:中等大小的肝右静脉和中等大小的右副肝静脉,占27.8%,C型:小的肝右静脉和粗大的右副肝静脉,占12.8%.肝左静脉与肝右肝静脉共干,占60.3%,共干长度(1.12±0.61)cm,大小(1.29±0.40)cm.96.15%肝中静脉相对于肝中裂的向右偏移,偏移程度(14.11±12.65)°.结论 该组肝静脉的结果 提示中国人的肝静脉分型中各型所占的比例与国外文献报道明显不同;中国人可能更适合右叶活体肝移植.  相似文献   

16.
Zhao JC  Yan LN  Li B  Ma YK  Zeng Y  Wen TF  Wang WT  Yang JY  Xu MQ  Chen ZY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3):166-169
目的 探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肝动脉重建和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6年7月,共施行50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在供受者间肝动脉的重建中,供者右肝动脉与受者右肝动脉吻合24例,与受者肝固有动脉吻合12例,与受者左肝动脉吻合3例,与受者肝总动脉吻合2例,与受者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副右肝动脉吻合2例,与受者肝总动脉自体大隐静脉间置搭桥3例.受者腹主动脉与供者右肝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搭桥2例,用保存的尸体髂血管行受者腹主动脉与供者右肝动脉搭桥2例.供者肝动脉直径1.5~2.5 mm,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在3.5倍手术放大镜和5~10倍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肝动脉重建.结果 50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中,有2例(4%)分别于术后1d、7d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立即采用自体大隐静脉从肾下腹主动脉至供者右肝动脉搭桥术,恢复供肝血流,痊愈出院.1例术后1.5个月后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随访期无临床症状未行处理.术后和随访期未发现肝动脉狭窄、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围手术期未有与肝动脉并发症有关的死亡病例.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年实际生存率为92%.结论 选择恰当的肝动脉重建方式和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显著降低肝动脉并发症,及时处理肝动脉并发症是保证供肝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活体肝移植的几点关键外科技术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的几点关键外科技术。方法: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底,实施活体肝移植11例,其中左半肝8例,左外叶1例,成人右半肝2例;根据术前CT、血管造影和术中B超确定肝切除线,超声电刀离断肝实质,经门静脉灌注原位获取。受体手术采用保留腔静脉的全肝切除。移植肝原位植入,肝静脉重建采用扩大成型吻合技术,显微技术吻合肝动脉,胆道重建采用端端吻合,置“T“管引流。结果:11例供体术后顺利康复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1例受体中,1例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需再次肝移植,1例因不可逆转的严重排斥反应,于术后72d死亡。10例受体康复出院,肝功能、铜氧化酶恢复正常。结论:活体肝移植对供体是相对安全的。管道重建技术是活体肝移植的重要环节。术前、术中了解供体的解剖变异并正确处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Zhu ZJ  Zhu LW  Gao W  Jiang WT  Zhang YM  Zhang JJ  Huai MS  Yang T  Sun LY  Wei L  Zeng ZG  Li JJ  Shen ZY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100-1104
目的 探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供者评估、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分析.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同一外科组施行的94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受者年龄18 ~76岁,供者年龄19 ~60岁.94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方案包括:左半肝供肝移植2例,右半肝供肝移植92例,44例切取肝中静脉例,48例不切取肝中静脉.分析供受者术前评估、术后并发症及存活情况.结果 所有供者均恢复良好出院,供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4%.随访截止于2011年5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死亡8例.供者1年存活率为95.7%,移植物存活率为94.7%.1例发生小肝综合征;1例因急性肝坏死行再次肝移植;24例(25.5%)经胆道造影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发现胆道吻合口狭窄,但其中9例(9.6%)表现为肝功能异常.结论 活体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精确的术前评估、合理手术方式选择,采用左半肝或右半肝供肝、含或不含肝中静脉的活体肝移植,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中均能有效的保证供受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150例活体供肝的后台修整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8年5月间完成的150例活体供肝的修整资料.结果 150例供肝中,包含肝中静脉及尾状叶的左半肝3例,肝左静脉与肝中静脉成形;左外侧叶2例;带肝中静脉右半肝67例,肝右静脉与肝中静脉成形;不带肝中静脉右半肝78例.78例不带肝中静脉右半肝中23例未进行S_5、S_8静脉的重建,供肝血流恢复后S_5、S_8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淤血.其余55例用不同材料重建S_5、S_8静脉:新鲜尸体髂静51例,受体大隐静脉1例,受体曲张脐静脉1例,受体肝内门静脉1例,受体肝静脉1例.145例右半肝供肝中门静脉为C型的7例,均成形为一个开口.结论 HTK是活体供肝的最佳灌注、保存液,供肝流出道恰当的成形、重建不但可简化供肝植入的操作步骤,还可最大限度的保护有功能的肝组织,是受体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