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银杏叶提取物对脐静脉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途径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作用的银杏叶提取物对脂多糖介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途径及细胞间黏附分子、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3-01/2004-12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中心完成.取健康产妇分娩后的新鲜婴儿脐带(由本院分娩的产妇自愿提供),应用胶原酶消化人脐静脉内皮,收集内皮细胞进行培养.②将培养成融合状态的内皮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M199培养基中不加其他干预物质;脂多糖组:M199培养基中加入脂多糖1 mg/L;脂多糖+银杏叶提取物50组:预先加入银杏叶提取物50(80 mg/L),60 min后加入脂多糖1 mg/L;脂多糖+咖啡酸苯乙酯组:预先加入咖啡酸苯乙酯(20 mg/L)30 min.于预12 h,收集细胞检测Toll样受体4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表达水平;干预1 h,收集细胞提取核蛋白检测转录核因子κB p65活化变化.③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oll样受体4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Toll样受体4蛋白表达水平及核因子-κB活化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蛋白表达.④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 mRNA和蛋白表达(A值):脂多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脂多糖+银杏叶提取物组和脂多糖+咖啡酸苯乙酯组明显低于脂多糖组(P<0.05~0.01).②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mRNA和蛋白表达(A值):脂多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脂多糖+银杏叶提取物组和脂多糖+咖啡酸苯乙酯组明显低于脂多糖组(P<0.05~0.01).③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蛋白核因子-κB p65活化(A值):脂多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脂多糖+银杏叶提取物组和脂多糖+咖啡酸苯乙酯组明显低于脂多糖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核因子-κB活化,进而减弱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途径从而抑制脂多糖介导的黏附分子表达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作用的银杏叶提取物对脂多糖介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途径及细胞间黏附分子、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3-01/2004-12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中心完成.取健康产妇分娩后的新鲜婴儿脐带(由本院分娩的产妇自愿提供),应用胶原酶消化人脐静脉内皮,收集内皮细胞进行培养.②将培养成融合状态的内皮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M199培养基中不加其他干预物质;脂多糖组M199培养基中加入脂多糖1 mg/L;脂多糖+银杏叶提取物50组预先加入银杏叶提取物50(80 mg/L),60 min后加入脂多糖1 mg/L;脂多糖+咖啡酸苯乙酯组预先加入咖啡酸苯乙酯(20 mg/L)30 min.于预12 h,收集细胞检测Toll样受体4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表达水平;干预1 h,收集细胞提取核蛋白检测转录核因子κB p65活化变化.③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oll样受体4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Toll样受体4蛋白表达水平及核因子-κB活化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蛋白表达.④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 mRNA和蛋白表达(A值)脂多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脂多糖+银杏叶提取物组和脂多糖+咖啡酸苯乙酯组明显低于脂多糖组(P<0.05~0.01).②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mRNA和蛋白表达(A值)脂多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脂多糖+银杏叶提取物组和脂多糖+咖啡酸苯乙酯组明显低于脂多糖组(P<0.05~0.01).③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蛋白核因子-κB p65活化(A值)脂多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脂多糖+银杏叶提取物组和脂多糖+咖啡酸苯乙酯组明显低于脂多糖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核因子-κB活化,进而减弱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途径从而抑制脂多糖介导的黏附分子表达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对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经中药复方制剂处理后损伤的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问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分析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途径。
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12在龙华医院科研实验中心完成。①选择SD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复方0.4g/mL,0.8g/mL,1.6g/mL及3.2g/mL组,每组10只。以上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生理盐水、1g/L氟伐他汀、0.4g/mL,0.8g/mL。1.6g/mL及3.2g/mL中药复方(以黄芪为君,栝楼、薤白为臣)生药,2mL/(次&;#183;只),分别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②人血管内皮细胞HMEC-1与大鼠分组情况相同。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HMEC-1细胞均通过高脂血清处理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各组细胞分别应用相应组别的大鼠血清处理72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HMEC-1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HMEC-1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表达水平比较:中药复方0.4g/mL,0.8g/mL。1.6g/mL及3.2g/mE组细胞培养上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4.33&;#177;0.19,4.44&;#177;0.34,3.46&;#177;0.17,4.33&;#177;0.27,6.27&;#177;0.25)μg(P〈0.01)1,其中中药复方1.6g/mL组作用最为明显,而且显著低于西药组(4.55&;#177;0.20)μg/L(P〈0.01);以上各剂量中药同时能明显下调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其中中药复方3.2g/mL组作用最为明显,而且显著低于西药组[0.63&;#177;0.12,1.03&;#177;0.12(P〈0.01)]。
结论:以黄芪为君,栝楼、薤白为臣的中药复方制剂可明显下调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表达水平,从而减少细胞间黏附及血管内皮损伤,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α-亚麻酸对高糖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中性粒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探讨α-亚麻酸在糖尿病血管合并症防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α-亚麻酸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自花椒籽中提成,含量>91.6%;婴儿脐带(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提供,家属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过程及分组:采用体外培养的第2~4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及高糖组 α-亚麻酸(α-亚麻酸浓度分别为10,50,100和200μmol/L)组。各组细胞于不同培养环境中培养48h后收集标本。③实验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计数法观察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率。结果:高糖组内皮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量和粒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经较低浓度(10,50,100μmol/L)α-亚麻酸预处理18h后,细胞上清夜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含量及粒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率较高糖组降低(P<0.05),尤以50μmol/L时为显著;以高浓度(200μmol/L)α-亚麻酸预处理,上清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含量和粒细胞黏附率较高糖组进一步增多。结论:高糖环境下,低浓度α-亚麻酸可抑制内皮细胞的炎性反应,发挥血管内皮保护作用;而高浓度的α-亚麻酸进一步加剧炎性反应,加重高糖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钙调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浓度依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具有调脂作用的阿托伐他汀钙在不同浓度下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方法:①实验于2002-05/2003-12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室完成。将健康婴儿脐带进行无菌处理,用D-Hank’s液冲洗脐静脉,1g/L胶原酶消化、离心,置于37℃、体积分数0.05 CO2培养箱中培养,选择第2,3代细胞作为实验用。②用肿瘤坏死因子40μg/L、不同浓度(0.005~10μmol/L)的阿托伐他汀钙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孵育24h后,提取细胞的总RNA,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mRNA水平进行分析。③用曲线图表示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在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钙影响下的变化趋势。
结果:①在mRNA水平,阿托伐他汀钙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所表达的E-选择素与细胞黏附分子1均具有浓度依赖性。②阿托伐他汀钙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mRNA呈促进作用,即阿托伐他汀钙在0~10μmol/L的浓度区间内,随着其浓度由0,0.005,0.01μmol/L渐升至10μmol/L,E-选择素mRNA的表达呈逐渐升高的趋势。③阿托伐他汀钙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呈双向性,具有浓度差异性。即随着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由0,0.005,0.01μmol/L升至0.05μmol/L,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在高浓度(0.05-10μmol/L)区间,随着阿托伐他汀钙浓度0.05,0.1μmol/L渐升至10μmol/L,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的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结论:在基因水平,阿托伐他汀钙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有着确切的调节作用,且存在着浓度依赖性,并在不同的浓度区间,对不同的黏附分子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型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对缺氧/复氧损伤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干预,并与内源性动物雌激素雌二醇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1在首都医科大学完成。①健康产妇的婴儿脐带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其家属签署捐赠同意书。α-玉米赤霉醇(中国农业大学提纯,纯度99%以上,以乙醇作为溶剂),雌二醇(Sigma公司)。②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后,用质量浓度为1.25g/L的胰蛋白酶 0.1g/L的乙二胺四乙酸混合消化液进行传代,传至2~3代后用于实验。细胞以3×105/孔接种于24孔培养板,待生长至80%~90%融合后,设立10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α-玉米赤霉醇1,10,100,1000nmol/L组、雌二醇1,10,100,1000nmol/L组,6孔/组。③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置于体积分数为0.93的N2 0.05的CO2 0.02的O2缺氧环境中3h,然后恢复正常氧供应1h。α-玉米赤霉醇各组于造模前20min分别加入α-玉米赤霉醇,使细胞培养液中α-玉米赤霉醇终浓度分别达到1,10,100,1000nmol/L;雌二醇各组于造模前20min分别加入雌二醇,使细胞培养液中雌二醇终浓度分别达到1,10,100,1000nmol/L;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处理。④吸取各组上清液,按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说明操作分别测定各孔可溶性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含量。结果:①缺氧/复氧后各组细胞E-选择素含量的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3h/复氧1h后模型对照组脐静脉内皮细胞上清液中的E-选择素含量明显升高[(1.77±0.36),(5.62±0.74)pg/L,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α-玉米赤霉醇1,10,100,1000nmol/L组E-选择素含量均明显降低[(5.62±0.74),(3.53±1.21),(3.16±0.94),(2.79±1.78),(2.18±0.75)pg/L,P<0.05或0.01],雌二醇1,10,100,1000nmol/L组E-选择素含量亦均明显降低[(5.62±0.74),(3.72±0.42),(2.99±0.61),(2.45±0.99),(2.34±0.70)pg/L,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相同质量浓度的α-玉米赤霉醇与雌二醇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缺氧/复氧后各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的比较:与E-选择素含量情况相似。结论: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给予α-玉米赤霉醇预处理后,可显著抑制由缺氧/复氧损伤所引起的黏附分子高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保护内皮细胞免受炎症递质损伤。②与相同浓度的雌二醇抑制作用相似,是一种有一定应用前景的雌激素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黏附分子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观察芪丹通脉片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模型构建、样品采集与分析分别于2003-03/06,2003-06/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西京医院检验科分生实验中心完成.将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辛伐他汀组、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芪丹通脉片中剂量组、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饮食配合口服维生素D3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各组动物灌胃给药.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分析造模及各药物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72只大鼠均纳入实验结果分析.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模型组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1.37±0.08,1.40±0.06,P=0.000);辛伐他汀组及各中药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0),且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的作用明显优于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0.40±0.06,0.40±0.05;0.61±0.07,0.67±0.05,P=0.003,0.007).
结论高脂饮食能使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明显增加,而芪丹通脉片各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下调血管壁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而且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具有调脂作用的阿托伐他汀钙在不同浓度下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2-05/2003-12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室完成。将健康婴儿脐带进行无菌处理,用D-Hank’s液冲洗脐静脉,1g/L胶原酶消化、离心,置于37℃、体积分数0.05CO2培养箱中培养,选择第2,3代细胞作为实验用。②用肿瘤坏死因子40μg/L、不同浓度(0.005~10μmol/L)的阿托伐他汀钙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孵育24h后,提取细胞的总RNA,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mRNA水平进行分析。③用曲线图表示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在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钙影响下的变化趋势。结果:①在mRNA水平,阿托伐他汀钙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所表达的E-选择素与细胞黏附分子1均具有浓度依赖性。②阿托伐他汀钙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mRNA呈促进作用,即阿托伐他汀钙在0~10μmol/L的浓度区间内,随着其浓度由0,0.005,0.01μmol/L渐升至10μmol/L,E-选择素mRNA的表达呈逐渐升高的趋势。③阿托伐他汀钙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呈双向性,具有浓度差异性。即随着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由0,0.005,0.01μmol/L升至0.05μmol/L,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在高浓度(0.05~10μmol/L)区间,随着阿托伐他汀钙浓度0.05,0.1μmol/L渐升至10μmol/L,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的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在基因水平,阿托伐他汀钙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有着确切的调节作用,且存在着浓度依赖性,并在不同的浓度区间,对不同的黏附分子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中药复方制剂处理后损伤的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分析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12在龙华医院科研实验中心完成。①选择SD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复方0.4g/mL,0.8g/mL,1.6g/mL及3.2g/mL组,每组10只。以上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生理盐水、1g/L氟伐他汀、0.4g/mL,0.8g/mL,1.6g/mL及3.2g/mL中药复方(以黄芪为君,栝楼、薤白为臣)生药,2mL/(次·只),分别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②人血管内皮细胞HMEC-1与大鼠分组情况相同。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HMEC-1细胞均通过高脂血清处理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各组细胞分别应用相应组别的大鼠血清处理72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HMEC-1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HMEC-1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表达水平比较:中药复方0.4g/mL,0.8g/mL,1.6g/mL及3.2g/mL组细胞培养上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4.33±0.19,4.44±0.34,3.46±0.17,4.33±0.27,6.27±0.25)μg/L(P<0.01)],其中中药复方1.6g/mL组作用最为明显,而且显著低于西药组(4.55±0.20)μg/L(P<0.01);以上各剂量中药同时能明显下调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其中中药复方3.2g/mL组作用最为明显,而且显著低于西药组[0.63±0.12,1.03±0.12(P<0.01)]。结论:以黄芪为君,栝楼、薤白为臣的中药复方制剂可明显下调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表达水平,从而减少细胞间黏附及血管内皮损伤,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芪丹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单个核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黏附分子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观察芪丹通脉片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模型构建、样品采集与分析分别于2003—03/06,2003—06/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西京医院检验科分生实验中心完成。将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辛伐他汀组、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芪丹通脉片中剂量组、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饮食配合口服维生素耽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各组动物灌胃给药。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分析造模及各药物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72只大鼠均纳入实验结果分析。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模型组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1.37&;#177;0.08,1.40&;#177;0.06,P=0.000);辛伐他汀组及各中药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0),且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的作用明显优于芪丹通脉片低剂量组(0.40&;#177;0.06,0.40&;#177;0.05;0.61&;#177;0.07,0.67&;#177;0.05。P=0.003.0.007)。结论:高脂饮食能使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明显增加,而芪丹通脉片各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下调血管壁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而且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以往的很多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增强氧化应激诱导动脉粥样硬化,而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清除氧自由基。目的:观察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中活性氧基团和核因子κB的作用及银杏叶提取物对这一过程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材料:选用健康雄性家兔24只,6月龄。蛋氨酸(Sigma公司);银杏叶提取物(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粉剂)。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①适应性喂养2周后,按随机摸球法分为3组:模型组(12只):按80mg/(kg·d)剂量皮下注射蛋氨酸;银杏叶提取物组(8只):皮下注射蛋氨酸前1h予喂饲(与食物混合)银杏叶提取物50mg/(kg·d);对照组(4只):注射与蛋白氨酸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用药7周。②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动脉组织学变化;比色法(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活性氧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动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和核因子κB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动物动脉组织学变化、活性氧水平,以及动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和核因子κB的表达。结果:家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动脉内皮细胞活性氧水平:模型组给药结束时活性氧水平明显增高(2.92±0.20,2.48±0.26,P<0.05),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对照组给药结束时分别为2.41±0.23和2.43±0.20,与给药前比较,差异不明显(2.31±0.27,2.47±0.32,P>0.05)。②动脉组织学变化:模型组颈总动脉动脉组织表现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对照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动脉壁结构基本正常。③动脉内皮细胞细胞黏附分子和核因子κB表达:模型组细胞黏附分子和核因子κB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银杏叶提取物组与对照组相近(P>0.05)。④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给药7周后,模型组与银杏叶提取物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分别为(25.01±6.80),(26.71±2.36)μmol/L,高于对照组[(16.85±1.64)μmol/L,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诱导家兔主动脉上皮细胞表达细胞黏附分子,主要由氧化应激作用激活核因子κB而介导。银杏叶提取物通过抑制活性氧水平和核因子κB活性而抑制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背景探讨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亚组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VCAM-1)表达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 LDL亚组份致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 目的观察不同 LDL亚组分对 HUVEC
VCAM 1表达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 地点和对象本实验在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动脉硬化研究室进行,体外培养
HUVEC. 干预体外培养 HUVEL,分别加入 25,50,100 mg/L的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small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sLDL)、大而轻 LDL、氧化 sLDL和氧化大而轻
LDL,共孵育 12 h和 24 h.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细胞表面 ELISA和 RT-PCR分别测定
VCAM-1蛋白表达及 mRNA水平. 结果 HUVEC经 25,50,100 mg/L的 sLDL刺激 12 h后,
VCAM 1表达呈浓度依赖性明显增高( 0.233± 0.036,0.260± 0.052,0.365±
0.036,F=20.883,P< 0.05).刺激 12h后,与大而轻 LDL 0.231± 0.075, oxsLDL 0.287±
0.034及氧化大而轻 LDL0.258± 0.043相比, sLDL明显诱导 HUVEC的 VCAM 1表达
(F=17.211,P< 0.05). 结论 sLDL显著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VCAM 1的表达,可能是
sLDL更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通心络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微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现代医学发现通心络制剂除了具有抗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外,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是否影响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黏附分子的表达。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2—10/2003—01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模型组10只和通心络组10只。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除将尼龙线插在颈外动脉接近颈内动脉分叉处外,其余同模型组。通心络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前给予通-15,络粉剂1.0g/(kg-d),溶在生理盐水中灌胃1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麻醉后取脑制备切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主要观察指标:①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②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结果:①假手术组手术侧大脑半球皮质和基底节区未见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阳性微血管表达。②模型组大鼠缺血2h再灌注6h后,缺血侧大脑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③通心络组缺血侧大脑半球皮质和基底节区蛋白和mRNA阳性微血管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10.42&;#177;1.98),(12.42&;#177;2.14)/高倍视野;(8.54&;#177;2.00),(11.12&;#177;1.56)/高倍视野](P〈0.05),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有助于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人创伤性脑损伤后挫伤区皮质中的表达情况,包括表达位置、表达强度和表达时相,同时观察甲泼尼龙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2004-01/2005-06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按伤后时间分为8组,〈24h创伤性脑损伤组、2448h创伤性脑损伤组、48-72h创伤性脑损伤组、〉72h创伤性脑损伤组以及相同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选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6例脑外肿瘤患者为阴性对照组。取样时间从伤后5h到5d,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用咬骨钳夹取约0.5cm^3挫伤区边缘的脑组织,各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患者于术前2小时给予甲泼尼龙30mg/kg,快速静脉滴注。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在200倍显微镜下随机选择10个高倍视野,计数阳性血管数。同一时间段各组间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不同时间段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tudent Newman Keuls检验。
结果:入选的48例脑损伤患者都进入结果分析。免疫组化测定结果显示,在人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挫伤区皮质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在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中未见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时间段创伤性脑损伤组、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同一时间段中创伤性脑损伤与创伤性脑损伤+甲泼尼龙组比较,甲泼尼龙治疗组的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显著下调(P〈0.05),伤后48-72小时组与其它组比较,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人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挫伤区皮质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甲泼尼龙抑制了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袁凌燕陆爱云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2)
目的观察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运动对实验小鼠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l(VCAM-1)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饲以“西方饮食”饲料建立AS模型,将其分为ApoE-/-安静组及ApoE-/-运动组,ApoE-/-运动组给予持续12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另同时选取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C57安静组),给予普通生长繁殖饲料喂养。于实验进行12周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ICAM-1及VCAM-1表达情况。 结果C57安静组主动脉无ICAM-1、VCAM-1阳性表达,ApoE-/-安静组小鼠主动脉可见大量ICAM-1、VCAM-1阳性表达,在AS早期阶段,以内皮层阳性表达较明显;在纤维斑块及粥样斑块阶段,阳性染色则主要分布于斑块深部脂质核心区,内皮层呈低水平表达,ICAM-1、VCAM-1阳性表达面积相近;运动可促使ApoE-/-小鼠ICAM-1、VCAM-1阳性表达面积明显减少(P<0.05)。 结论运动能下调AS小鼠主动脉ICAM-1、VCAM-1表达,这可能是运动抗AS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背景:现代医学发现通心络制剂除了具有抗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外,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是否影响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黏附分子的表达。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2-10/2003-01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模型组10只和通心络组10只。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除将尼龙线插在颈外动脉接近颈内动脉分叉处外,其余同模型组。通心络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前给予通心络粉剂1.0g/(kg·d),溶在生理盐水中灌胃1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麻醉后取脑制备切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主要观察指标:①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②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结果:①假手术组手术侧大脑半球皮质和基底节区未见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阳性微血管表达。②模型组大鼠缺血2h再灌注6h后,缺血侧大脑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③通心络组缺血侧大脑半球皮质和基底节区蛋白和mRNA阳性微血管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犤(10.42±1.98),(12.42±2.14)/高倍视野;(8.54±2.00),(11.12±1.56)/高倍视野犦(P<0.05),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阳性微血管表达数目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有助于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哮喘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了解亚硒酸钠干预后对其的影响.方法:[1]实验于2004-10/2004-12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基地完成.选用SPF级雄性Wistar大鼠18只.[2]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哮喘组(实验第1天腹腔注射100g/L卵蛋白,氢氧化铝生理盐水悬液1 mL致敏,第8天重复注射1 mL,2周后,超声雾化吸入10 g/L卵蛋白20 min诱发其哮喘发作,1次/d,共14d),亚硒酸钠干预组(亚硒酸钠干预组致敏和诱发同哮喘组,诱喘前0.5 h给予亚硒酸钠生理盐水悬浮液1.5 mL灌胃)和正常对照组(用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替代卵蛋白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余处理同哮喘组),每组6只.[3]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肺组织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采用德国LEICA DMRA2,分析软件采用QWIN软件.以肺内支气管为分析对象,分别检测支气管壁胞核核因子κB阳性细胞比例和胞浆细胞间黏附分子1阳性细胞比例,取平均值.[4]计量结果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各组均数间用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大鼠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1]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核因子κB:哮喘组和亚硒酸钠干预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哮喘组:(13.16&;#177;2.74)%,(31.96&;#177;6.22)%;亚硒酸钠干预组:(6.99&;#177;1.79)%,(18.09&;#177;4.13)%;正常对照组:(1.67&;#177;0.95)%,(5.08&;#177;1.92)%,P<0.01],亚硒酸钠干预组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2]相关性:哮喘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核因子κB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82,P<0.01).结论:[1]核因子κB可能对哮喘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2]亚硒酸钠可以抑制核因子κB的激活,从而减少受其调控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在12、24、48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技术测定正常对照组、LPS组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PCR mRNA、蛋白及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24、48 h)组EPCR mRNA,LPS(24 h)组EPCR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均P<0.01),LPS(48 h)组EPCR蛋白含量亦显著下降(P<0.05);与LPS(24 h)组比较,LPS(12 h)组EPCR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2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眼科完成。实验分组:同基因移植组Wistar大鼠5只为供者,Wistar大鼠10只为受者;同种异体移植组Wistar大鼠5只为供者,SD大鼠10只为受者。同种异体移植+环孢素A治疗组Wistar大鼠5只为供者,SD大鼠10只为受者。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角膜移植术后植片中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显微镜下记数植片中央区400倍视野中阳性细胞数的平均值,并以植片排斥反应指数及病理学表现作参照。结果:纳入实验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同基因移植组角膜植片中的角膜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及内皮细胞有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微弱表达,表达强度分别为3.16&;#177;1.25,2.83&;#177;1.54;同种异体移植组角膜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基质层细胞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强,分别为16.77&;#177;2.76,13.63&;#177;1.93;同种异体移植环孢素A治疗组角膜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基质层细胞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有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弱表达,分别为6.77&;#177;1.86,4.57&;#177;1.91。②各组间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对比观察发现,各组角膜植片中NF和细胞-κB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部位和强度相似,相关性分析核因子-κB与细胞问黏附分子-1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875,P〈0.01).且核因子-κ的表达与排斥反应指数也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829,P〈0.01)。结论:核因子-κB可能通过调控细胞间黏附分子-1等基因的表达.参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在角膜移植免疫中起着中心调控者的作用。而免疫抑制剂CsA通过减弱核因子-κB核转位和发挥活性,抑制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0.
普罗布考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及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LR4表达及其黏附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发现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了普罗布考对ox-LDL诱导的细胞TOLL样受体4(toll-1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影响,同时用孟加拉玫瑰红活细胞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普罗布考对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对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并利用相关性检验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ox-LDL能明显上调HUVECs TLR4的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t=3.04~12.52,P&;lt;0.01)。普罗布考呈浓度依赖方式抑制ox-LDL诱导HUVECs TLR4表达,同时也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对单核细胞黏附(t=5.30,19.23,P&;lt;0.01)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996,P&;lt;0.01)。结论:普罗布考除具有调脂作用外,尚可通过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受体的表达和抑制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聚集,发挥抗炎作用;TLR4可能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