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5、10、15、20和25天龄大鼠睾丸曲细精管分离细胞制成悬液,在体外经固体琼脂培养和旋转培养,得到圆球状和索状细胞团聚体,其主要由支持细胞组成,管周细胞包绕在支持细胞外周。10天龄以前组,在团聚体中可见到部分生精细胞,15天龄以后组的生精细胞全部位于团聚体外.表明新生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管周细胞及生精细胞间仍保留着部分胚胎期的识别和选择性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泳  何秉燕  刘湘芬 《医学新知杂志》2005,15(4):37-38,F0004
目的探讨CD3AK细胞诱导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的效果.方法用细胞形态学观察,DNA琼脂糖电泳,原位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Jurkat自然凋亡率和CD3AK细胞诱导的Jurkat细胞凋亡率.结果 Jurkat细胞自然凋亡率为(4.60±2.17)%;CD3AK细胞诱导的Jurkat细胞凋亡率为(27.38±4.91)%,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t=15.1P<0.01).结论 CD3AK细胞能诱导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对诱导1d、3d、5d LAK细胞作ANAE、ACP、POX及PAS细胞化学染色,同时采用LDH释放法对LAK细胞的细胞毒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随诱导天数的延长,LAK细胞胞质中ANAE、ACP和PAS的反应物逐渐增多、增强、阳性率也逐渐增高,不同天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OX均为阴性反应。细胞毒性试验证实,随诱导天数的延长LAX细胞杀伤活性逐渐增强。这表明LAK细胞的细胞化学活性与其细胞毒性密切  相似文献   

4.
用全自动图象分析仪对滋养细胞肿瘤的细胞滋养细胞进行形态定量测量。结果表明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细胞滋养细胞为异常增生所形成。葡萄胎Ⅰ至Ⅲ级到绒毛膜癌之间不存在“连续谱系”的逐渐变化,提示葡萄胎与绒毛膜癌间很可能不存在内在因果关系,即细胞滋养细胞的增生程度与细胞良恶性关系较小。以葡萄胎细胞滋养细胞的增生程度作为评估其将来恶变机会的价值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孕胎盘绒毛和子宫蜕膜中合体滋养层细胞、细胞滋养层细胞和中间滋养层细胞的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0例妊娠头3个月的刮宫标本进行Kerafin、hCG、HPL、PLAP、EMA和Prolectin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角蛋白是各种滋养层细胞最可靠和最敏感的标记物,但其特异性差。合体滋养层细胞的hCG和PLAP染色强于中间滋养层细胞,而中间滋养层细胞的HPL和EMA染色强于合体滋养层细胞。除角蛋白外,细胞滋养层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均阴性。结论;早孕时三种滋养层细胞在免疫组化方面有其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MtbAK细胞与CD3AK、LAK细胞全外增殖和杀瘤活性比较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比较结核杆菌抗原激活的杀伤细胞(MtbAK)、CD3AK及L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方法:分别和结核杆菌抗原(Mtb-Ag)、CD3 mAb和rIL-2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rIL-2的RPMI1640培养液中诱导扩增MtbAK、CD3AK和LAK细胞,用计数法动态观察细胞扩增情况,在流式细胞仪上分析MtbAK中的γδT细胞比例,以MTT法检测三种扩增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与CD3AK和LAK细胞相比,MtbAK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较高的细胞毒活性。结论:MtbAK细胞在体外更易于扩增,具有较高的杀瘤活性,有可能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过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7.
CD69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D6 9又称活化诱导分子 (activationinducermolecule,AIM) ,早期活化抗原 1(earlyactivationantigen 1,EA 1) ,Leu2 3和MLR 3,是淋巴细胞活化最早表达的膜表面分子。CD6 9可诱导表达在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胸腺细胞 ,构成表达在血小板等、表皮的Langerhans细胞 ,一部分胸腺髓质细胞、滤泡皮质B细胞和一部分生发中心的T细胞。CD6 9是一个多向性的免疫调节分子 ,对多种造血细胞的活化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就CD6 9的…  相似文献   

8.
早孕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早孕胎盘绒毛和子宫蜕膜中合体滋养层细胞、细胞滋养层细胞和中间滋养层细胞的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0例妊娠头3个月的刮宫标本进行Kerafin、hCG、HPL、PLAP、EMA和Prolectin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角蛋白是各种滋养层细胞最可靠和最敏感的标记物,但其特异性差。合体滋养层细胞的hCG和PLAP染色强于中间滋养层细胞,而中间滋养层细胞的HPL和EMA染色强于合体滋养层细胞。除  相似文献   

9.
气道粘膜组织中嗜酸细胞(EOS)的转归和脱颗粒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这些粒细胞的不同功能。嗜酸细胞越过粘膜上皮进入气道腔是部分消除粘膜炎症反应的一种方式。嗜酸细胞凋亡是消除呼吸道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而其调控是引起嗜酸细胞性气道疾病的一个重要发病机理,但这一领域的体外研究和体内研究结果却有所不同。嗜酸细胞坏死是体内激活组织嗜酸细胞的一种主要方式,这种细胞脱颗粒方式不同于细胞排粒和细胞渐次脱颗粒现象,对其生物凋控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嗜酸细胞的活化和转归并找到治疗嗜酸细胞性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CD3AK、LAK与CIK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探讨CD3AK、LAK及CIK细胞的诱导、增殖能力及杀伤活性的变化.②方法采用CD3单抗和IL-2刺激诱生扩增CD3AK细胞,用IL-2刺激诱生LAK细胞,采用第0天加入IFN-γ,第1天加入IL-1,CD3单抗,IL-2诱生CIK细胞,观察它们的扩增情况;用MTT法以K562和H7402细胞为靶细胞,测定CD3AK、LAK及CIK细胞的杀伤活性.③结果CD3AK和CIK细胞的扩增能力远大于LAK细胞(P<0.05).CIK细胞和CD3AK相比,在前期无明显差异,至第19、22天时CIK细胞的扩增能力显著高于CD3AK的扩增倍数(P<0.05).CD3AK和CIK细胞对K562和H740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LAK细胞(P<0.05).④结论CIK细胞具有更高的扩增能力和更强的杀伤活性,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性别的正常人外周血中各类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分布。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193例健康者外周血的各类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淋巴细胞、T细胞、或T细胞亚群中的百分比含量。结果 193例健康人按年龄分为青年(≤39岁)、中年(40-59岁)、老年(≥60岁)三个组。获得在不同年龄、性别组中T、T4、T8和NK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平均值和标准差;Th、Tc、Ts、Treg、NKT、活化T细胞等T细胞亚群占外周血T细胞中的平均值和标准差;Treg细胞占T4细胞亚群中,Tc、Ts占T8细胞亚群中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结论本结果可作为健康人外周血细胞流式细胞术参数的正常参考值,供基础和临床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细胞病理学是以组织学为基础,研究组织碎片、细胞群团、单个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及细胞间比邻关系并探讨组织来源的一门科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鼠肝枯否细胞和肝星状细胞的提取及纯化方法,为小鼠原代肝非实质细胞分离提取方法学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以体内胶原酶灌注消化为基础,使用Percoll、OptiPrep等不同的试剂和浓度梯度分别提取C57BL/6小鼠的肝枯否细胞和肝星状细胞,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等方法验证纯化细胞的纯度。结果 两层Percoll法提取枯否细胞和两层OptiPrep法提取肝星状细胞可行,纯度可达90%以上,细胞得率为1~2×107/肝,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细胞原代培养48 h后,枯否细胞F4/80阳性细胞、肝星状细胞α-SMA阳性细胞均达90%以上。结论 小鼠肝中枯否细胞和肝星状细胞的分离提取方法完善可靠且具有成本效益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4.
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70年代初.病理学家Kerr等在结扎了门静脉的大鼠肝组织切片中.经光镜、电镜观察.发现一忡和坏死完全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Kerr就将细胞的这种死亡方式命名为调七(APOPTOSIS),以和坏死相区别.[1]此后.有关凋亡的研究曾长期被忽视.直至90年代初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由此而形成了新的研究热点。1细胞凋亡的概念和形态特点细胞死亡是细胞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体内细胞数目是细胞增殖和细胞死亡动态平衡的结果.细胞死亡可分为细胞坏死和细胞调亡两类.细胞坏死是由于某些外界因素,如局部贫血、缺氧、高温、化学损伤等有…  相似文献   

15.
三种不同免疫抑制剂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对体外培养胰岛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免疫抑制剂对胰岛移植物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纯化后培养的SD大鼠胰岛细胞,采用噻唑蓝法测定在不同浓度免疫抑制剂作用下胰岛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 低剂量雷帕霉素对胰岛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1ng/ml以上雷帕霉素能引起胰岛细胞活力降低;低剂量和高剂量daclizumab和FTY720对胰岛细胞的活力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雷帕霉素对胰岛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这种损伤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daclizumab和FTY720对胰岛细胞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细胞涂片和细胞切片法比较DATS诱导的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培养细胞形态学、免疫组化及Tunel研究效果。结果显示:细胞切片法优于细胞涂片法。细胞切片法能清晰显示细胞的结构,便于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的观察;能准确显示免疫组化及Tunel的阳性定位,便于判断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康成人外周血中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样细胞和TH22样细胞的比例。方法:采集18名正常人外周血用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αβT细胞、γδT细胞中白细胞介素-22(IL-22)、IL-17和γ干扰素(IFN-γ)表达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将正常人外周新鲜全血中CD3+T细胞分成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两群。TH1样细胞在αβT细胞中比例为14.31%,明显低于在γδT细胞中的61.07%(P0.01),而TH17样细胞在αβT细胞中的比例为1.16%,明显高于在γδT细胞中的0.27%(P0.01),TH22样细胞在αβT细胞中与γδT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1.06%和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γδT细胞中存在IL-17和IL-22均阳性的Tγδ17细胞和仅产生IL-22的Tγδ22细胞,但比αβT细胞中的TH17样细胞和TH22样细胞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人脐血(CB)及不同来源外周血(PB)CIK细胞、NKT细胞和NK细胞的分布规律.[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来源标本中CD3 CD56 CIK细胞、Vα24 CD161 NKT细胞和CD3-CD56 NK细胞的比例,比较上述细胞分布的差异性.[结果]CB中CIK细胞、NK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37%±0.51%、7.07%±3.63%,均显著低于正常学龄前儿童外周血(C阳)及成人外周血(APB)(P<0.01);而NKT细胞在CB、CPB和APB中比例均低,且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B中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CIK细胞、NKT细胞及NK细胞含量均低,其中CIK细胞、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PB.  相似文献   

19.
细胞松弛素B对K562细胞脱核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细胞松驰素B(cytochalasinB,CB)对K562细胞形态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为细胞模型,经不同浓度的CB作用不同时间(4-48h),通过相差显微镜和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曲线。结果: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处理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核,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结论:CB对K562细胞的脱核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秋水仙素有显著提高CB诱发细胞脱核的作用;CB对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制备大量的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LAK细胞是确保IL-2/LAK疗法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前提。本文介绍增强LAK活性和LAK数量的有效的制备方法。如IL-2的诱导剂量、不同材料(脾细胞、淋巴结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胸腺细胞等)的LAK产生的时间动力学及多种LAK细胞增强剂的协同应用,从而获得高效价和大数量的LAK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