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白塞病为消化道白塞病,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笔者用中药治愈两例,随访了3~13年未复发,今报道如下: 例一、郑××女性17岁工人于1988年11月10日第一次入院。近一年多来常有低烧,反复出现口腔粘膜溃疡,大阴唇溃疡,皮肤有毛囊炎样皮炎发生,注射针眼处,有类似毛囊炎样病变。近一月来出现全腹性的疼痛,  相似文献   

2.
白塞病又名口、眼、生殖器三联症或白塞综合征。1937年土耳其眼科医生首先报道 2例患者口腔、眼、生殖器部位均有溃疡而名之 ,累及的部位有皮肤、关节、胃肠道、心血管等。临床表现 :口疮反复出现 ,以后逐渐有生殖器溃疡、结节性红斑、虹膜睫状体炎、关节炎、消化道溃疡等发生。1990年白塞病国际研讨会的诊断标准是 :①复发性口腔溃疡 ;②复发性阴部溃疡 ;③眼疾 :色素层炎等 ;④皮肤病 :结节性红斑等 ;⑤变态反应试验阳性。凡具有①及②~⑤项中的 2项即可诊断。白塞病以成年人为多见 ,但儿童也可发生。1 典型病例患儿 ,女 ,4岁 ,反复口腔…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和白塞病的皮肤表现通常为毛囊炎样皮损,常规诊断为糖尿病合并毛囊炎行降糖、抗炎治疗无效时,要考虑有无合并白塞病的可能,现将我院2例糖尿病合并白塞病患者的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3年来,笔者应用益气温经活血法治疗雷诺氏病15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5例,均为女性,年龄35-46岁,病程1一5年.诊断依据:发作时对称性肢端突发苍白,发凉,出冷汗,旋即转为青紫,麻木,针刺样疼痛,数小时后肢端发红,变暖,如同常人,间歇期肢端可有疼痛或酸麻烧灼感,长期反复发作出现肢端皮肤萎缩,溃疡,指(趾)甲改变.  相似文献   

5.
白塞病是一原因不明的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发展和损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多系统损害疾病。以口腔、皮肤、生殖器、眼和关节为常发病部位。由于病情初期时较轻,一般不易引起重视,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发展严重,有的常以眼部为首发症状很容易造成误诊,而拖延病程使病情加重。1临床资料9例白塞病中,其中女3例,小于20岁1例,20~30岁2例,男6例,年龄35~50岁,其中6例为反复的口腔、外阴部溃疡同时伴有角膜溃疡和眼色素膜炎为首发症状。2例除有上述症状外同时伴有双膝关节疼痛。其中1例已出现一只眼睛失明。2护理计划2.1…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塞病是医学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5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采用1990年国际白塞病研究组提出的标准:①复发性口腔溃疡(1 a内由医生或患者发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或疱疹样溃疡至少3次);②复发性生殖器溃疡(由医生或患者发现溃疡或瘢痕);③眼部病变(a前葡萄膜炎,b后葡萄膜炎(裂隙灯看到玻璃体内细胞),c视网膜血管炎);④皮肤病变(a结节性红斑,b假性毛囊炎,c丘疹脓疱性皮损或痤疮样结节(未用激素的成年患者));⑤针刺反应(医生在24~48 h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7.
胃、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中医胃痛范畴,病位在胃,但与肝、脾也密切相关,故笔者这些年来,采用行气活血为主的草元灵没汤随证加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30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住院患者30例。男性患者21例,其中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例;女性患者9例,其中胃溃疡7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年龄最大的56岁,年龄最小的18岁,主要以20岁~40岁之间的男性患者为多。病程最长的17年,最短的2年。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见《中医内科学》(新世纪中医教材):以上腹近心窝处发生的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  相似文献   

8.
张德能 《吉林中医药》2004,24(10):22-22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属中医胃痛、胃脘痛、心痛等范畴。笔者近 9年来对 89例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用自拟溃疡饮加减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89例中 ,男 6 8例 ,女 2 1例 ,2 5岁以下 2例 ,2 5~4 4岁 6 2例 ,4 5岁以上 2 5例。其中胃溃疡 2 6例 ,十二指肠溃疡 5 6例 ,胃与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7例。 89例均有慢性上腹部疼痛史 ,并经胃镜确诊。其中 78例HP阳性 ,8例并发出血。病程最短者半年 ,最长者2 2年。2 治疗方法2 1 方药组成 炙黄芪 2 0g ,白芍 2 0g ,蜂蜜 30g ,佛手 10g ,香橼 10g ,干姜…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以胃脘部疼痛为其主症之一。故多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的范畴,用疏肝和胃化瘀法治疗往往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例1 黄某,男,53岁,1992年7月因胃脘疼痛反复发作5年初诊。诉1987年7月出现胃脘疼痛,1990年曾在市某医院作胃镜检查诊为“浅表性胃炎”。近2月来上腹疼痛加重,痛处固定,呈刺痛。查:舌暗紫,舌边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滑。胃镜报告为:食道下段、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均充血水肿,局部均可见多个糜烂区,胃体可见2个陈旧出血点,未见溃疡。诊为:①食道炎,  相似文献   

10.
三越六味木香胶囊系从蒙古族的验方中演变而来 ,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平滑机痉挛等消化系统疾病。近 2年来 ,我院消化科采用三越六味木香胶囊治疗胃痛患者2 0 0例 ,并与西药 65 4-2治疗的 1 0 0例进行比较观察 ,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文 3 0 0例患者均以胃脘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的炎症或溃疡。其中治疗组 2 0 0例中 ,男性 1 3 3例 ,女性 67例 ;年龄 :最小 2 1岁 ,最大 68岁 ;病程 :最短 4个月 ,最长 43年 ;病种 :慢性浅表性胃炎 95例 ,…  相似文献   

11.
白塞病又叫白塞综合征或眼、口、生殖器综合征,临床上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虹膜睫状体炎三联症较常见.其中眼部症状多样,可表现为视力模糊、视力减退、眼球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及飞蚊症等,严重者可导致失明.在护理白塞病患者的时候要精心护理,使之及早治愈.我院2009年3月10日收治1例白塞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数年来采用锡类散内服治消化性溃疡10例,获得了显著的疗效,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50岁,病程均在4年以上。全部病例都经胃镜确诊,其中胃溃疡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复合性溃疡2例。临床表现以长期时轻时重的慢性上腹部钝痛或灼痛,周期性发作,空腹时疼痛,进食后消失为特点。治法是:每天晨起空腹开水送服锡类散0.48克,1个月为1个  相似文献   

13.
郭吟龙 《山西中医》2001,17(2):54-54
白塞氏病又称眼、口、生殖器综合征 ,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外生殖器溃疡和眼部损害 ,并常伴有结节性红斑、血栓性静脉炎等皮肤症状。与中医学的狐惑病相类似 ,其病因尚未明了。笔者近年来用龙胆泻肝汤合四妙丸加减治愈白塞氏病 2例 ,报道如下。赵某 ,男 ,37岁 ,干部 ,1997年 3月 12日初诊。患口腔及阴茎龟头溃疡及左眼球结膜炎 1周。患者左眼外侧球结膜近角膜处有一米粒大之丘疹 ,周围充血。口腔两侧颊粘膜、左下唇内侧各有一个 2~ 5 mm大小疼痛性溃疡 ,表面色淡黄。阴茎龟头处有绿豆大溃疡 ,因疼痛致行走不便。患者体质瘦弱 ,食纳欠佳 ,…  相似文献   

14.
甘草泻心汤,当归赤豆汤合方加减治疗白塞氏病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秋兰 《四川中医》1998,16(6):33-34
临床资料作组共6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在25—54岁之间,平均年龄31.7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6年。除复发性口腔溃疡外合并生殖器溃疡者4例,结节性红斑3例,下肢凹陷性浮肿者3例,关节酸痛者4例,皮肤出现毛囊炎损害2例。食道溃疡者2例,眼损害2例,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者3例,抗O增高者2例,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诊断标准:①反复口腔溃疡,一年内反复发作3次以上;③反复发作的外生殖器溃疡;③眼病;④皮肤改变:结节性红斑、皮肤毛囊炎样改变;⑤皮肤针刺反应阳性:以无菌消毒针斜刺皮内。24-48小时后局部皮肤红晕,有时针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白塞病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分布,以提高白塞病的中医证治认识。方法:收集2002年至2013年上海龙华医院83例住院白塞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地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指标及中医证候信息。结果:83例白塞病的临床特征:口腔溃疡82例(98.8%)、生殖器溃疡21例(25.3%)、肛周溃疡4例(4.8%),关节肿痛22例(26.5%),皮疹39例(46.99%),眼部病变25例(30.1%),血管病变3例(3.6%),消化系统病变14例(16.9%),血液系统病变2例(2.4%),神经系统病变1例(1.2%),泌尿系统病变(附睾炎)1例(1.2%)。83例白塞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肝脾湿热证10例(12.05%),热毒蕴结证16例(19.28%),阴虚热毒证23例(27.71%),脾肾阳虚证10例(12.05%),气虚瘀毒证24例(28.92%)。83例白塞病患者中热毒蕴结证、肝脾湿热证型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其他三种证型组(P0.05);脾肾阳虚证型组CD4+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低于其余四组(P0.05)。结论:白塞病临床表现复杂,常累及多系统,以眼部病变、消化道病变为多见;中医证型分布,气虚瘀毒证、阴虚热毒证略高于其他证型,且在病程超过3年的患者中有虚证要素者更多,因此治疗时注重扶正;反映"邪实"的证型炎性指标ESR、CRP水平较"正虚邪实""正虚"的证型为高,单纯"正虚"(脾肾阳虚)证型CD4+T细胞亚群水平低。  相似文献   

16.
薛长玲  董燕平 《中医杂志》2004,45(9):713-713
答:白塞病(Behctet)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中枢神经及大血管受累者预后不佳.诊断标准:(1)反复口腔溃疡,1年内反复发作超过3次;(2)反复生殖器溃疡;(3)眼病变:前和/或后色素膜炎,裂隙灯检查时玻璃体内有细胞出现,或由眼科医生观察到视网膜血管炎;(4)皮肤病变:如结节性红斑、假性关节炎或丘疹性脓疱,或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非青春期患者出现痤疮样结节;(5)针刺试验阳性.临床上凡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并有其他4条中2条以上,除外其他疾病,即可诊断.白塞病类似中医的"狐惑"病.可分以下几型辨治.  相似文献   

17.
例一、王××,女,37岁,工人。1975年6月16日就诊述,十年前左侧口腔开始出现豆大的白色溃疡两个,以后舌、咽、大小阴唇、阴道及肛门也相继出现溃疡。近五年来,溃疡不断加重,疮面小如米粒,大如蚕豆,色灰,上有伪膜复盖,易削落,且有白色分泌物。靠米糊、菜汤度日已四年多,吞咽及大、小便均感疼痛难忍。面色苍白,张口困难,行走蹒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笔者采用《伤寒论》中四逆散加味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43例 ,排除西药治疗 ,疗效确切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43例患者 ,男 2 9例 ,女 14例 ;年龄 2 0~ 6 3岁 ,以青壮年居多 ,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30年。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 ,有的疼痛在敛突正中偏正 (胃溃疡 ) ,或痛在上腹部正中偏右 (十二指肠溃疡 ) ;有的空腹时疼痛 ,进餐后消失 (十二指肠溃疡 ) ,或空腹时不痛 ,进餐后疼痛(胃溃疡 ) ;伴嗳气反酸、口涎增多、恶心呕吐、饮食减少、体重减轻或便秘等症状。2 治疗方法药用枳实 15g ,柴胡 15 g ,白芍 …  相似文献   

19.
安琦  马飞燕  余咏 《陕西中医》2011,32(7):884-884
<正>白塞病(Behcet’disease,BD)又称贝赫切特病,其典型临床特点为口腔和生殖器溃疡、皮肤病变等,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血管性疾病,现将我院风湿科诊治过程中出现足部坏疽的1例白塞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温中健脾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复发性口疮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某 ,男 ,2 6岁 ,1 998年 2月 2 0日初诊。主诉 :胃脘部反复疼痛伴复发性口疮 2年加重 1周。自 1 996年春始 ,反复出现胃脘部疼痛 ,受凉后疼痛明显加重 ,喜温喜按 ,口泛清水 ,纳差 ,便溏 ,消瘦乏力 ,且伴有反复发作口疮 ,胃脘痛剧时 ,口疮出现较多 ,疼痛明显。曾给予胃复安、阿莫西林、锡类散、西瓜霜等治疗 ,效果不佳 ,近 1周 ,上述症状再次出现 ,经西药治疗后症状加重 ,转诊中医科治疗。胃镜检查提示 :慢性浅表性胃炎。刻诊 :精神欠佳 ,体质消瘦 ,剑突下压痛 (+) ,舌边见圆形溃疡数个 ,最大直径约 0 .8cm,溃疡呈白色 ,基底深凹 ,舌质淡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