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背景:研究表明快速进入高原地区时,机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心肺损伤较显著。 目的:观察低氧习服对高原低氧大鼠心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分别为进行高原低氧干预1,3和30 d,并设置对照组。3个高原低氧组由海拔5 m的西安途中耗时1 d带到海拔2 700 m的青海格尔木地区、途中耗时3,30 d分别带到海拔4 500 m的西藏那曲地区,观察各时间点心肺标本的组织学变化。 结果与结论:急性高原低氧1,3 d组肺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间质性肺水肿和肺泡性肺水肿,其心脏组织光镜下大鼠各室壁心肌细胞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浊肿、空泡变性、溶解坏死及间质水肿等,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肌原纤维溶解,细胞内外水肿等,急性高原低氧3 d上述改变右室壁较左室壁明显,而低氧习服后高原低氧30 d组间质性水肿和则肺水肿明显减轻。结果证实,高原急性缺氧可造成大鼠间质性肺水肿和肺泡型肺水肿,并引起以右心室为主的全心性损伤,经过高原低氧习服后心肺组织病变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
背景:低氧诱导因子1α是介导低氧反应的核转录因子,其对肺纤维化的作用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在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博来霉素(5 mg/kg)一次性气管内灌注建立SD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7,14,28 d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肺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及mRNA的动态表达。 结果与结论:博来霉素灌注后,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并逐渐出现纤维化及胶原纤维沉积。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结果显示,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趋势相同,即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多,并于造模后第14天达高峰。提示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背景: 研究发现,低氧诱导因子1α不仅与缺氧的生理反应有关,而且还参与了正常的胚胎发育过程。 目的:观察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网膜低氧诱导因子1α的变化。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1/09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山东省分子病毒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成年未经产清洁型Wistar大鼠,体质量200~250 g。 方法:雌鼠和雄鼠1∶1合笼,制成孕鼠。分别于孕12,16,20 d 时剖腹取胎,获得各阶段的鼠胚。出生后大鼠按日龄分别于1,5,10 d和12个月龄麻醉处死后摘除眼球,分离视网膜及制作石蜡切片。 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视网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时间段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及低氧诱导因子1α mRNA的表达。 结果:胚胎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及色素上皮层均有低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生后发育早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及色素上皮层也可见低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以神经节细胞、内网层更明显,随着发育进展,其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视网膜节细胞层。大鼠视网膜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为胚胎期最高、生后发育期逐渐下降、成年期最低,3期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 结论: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网膜低氧诱导因子1α随着发育的进展逐渐降低,并逐渐集中表达于视网膜节细胞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6000 m海拔高度下,不同时长的高原低氧暴露对小鼠负性情绪、海马神经元损伤、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利用低压氧舱模拟6000 m海拔高原低氧环境,实验组给予不同时长的高原低氧处理,对照组置饲养于舱外。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估高原低氧环境对小鼠负性情绪的影响,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自噬标志性蛋白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在海马组织的表达变化。结果高原低氧1、3、14 d暴露明显减少了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和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HE染色显示,高原低氧1、3、14 d组小鼠海马CA1区的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变大、胞体不规则、核固缩表现明显,而高原低氧7 d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表现相对较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海马HIF-1α、Beclin-1及LC3-II的表达在高原低氧暴露1 d后即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至高原低氧处理第7天,HIF-1α和LC3-II表达与对照组已无显著差异。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负性情绪的增加与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密切相关,而自噬的激活可能参与了急性高原低氧期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缺氧诱导大鼠脑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低氧条件下大鼠脑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探讨缺氧脑损伤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常压状态下缺氧动物模型.急性缺氧模型将大鼠置于5±0.5%氧浓度的低氧舱中1.5h;慢性间断性缺氧模型将大鼠置于10±0.5%氧浓度的低氧舱中6h/d,6d/周,共4周.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HIF-1α表达.结果急性及慢性间断性缺氧后大脑变性神经元增加,同时,HIF-1α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海马及下丘脑.结论缺氧可诱导HIF -1α在大脑神经元中的表达.HIF-1α可能参与了缺氧性脑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6000 m海拔高度下不同时长的高原低氧暴露对小鼠皮层神经元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及不同时长(1 d、3 d、7 d、14 d)的高原低氧处理组,每组8只。模拟6000 m海拔的高原低氧环境,实验组分别给予1 d、3 d、7d、14 d的高原低氧处理,对照组饲养于舱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自噬标志物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在皮层组织的表达;赫斯特荧光染料33342(Hoechst 33342)染色用于观察皮层神经元的凋亡改变。结果与平原对照组相比,不同时长的高原低氧处理增加了小鼠皮层组织HIF-1α、Beclin-1及LC3-II的表达,同时明显增加了皮层神经元的凋亡率。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自噬的激活可能是小鼠皮层神经元凋亡发生的重要原因,而HIF-1α在该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脑脊液局灶冲洗治疗对实验性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水肿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打击装置制备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分正常对照组、外伤对照组、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及人工脑脊液冲洗治疗组。于伤后30min开始分别以37℃的生理盐水和人工脑脊液进行局灶冲洗治疗维持3h。伤后4h、1、3、5、7d处死留取脑组织标本,采用干湿重法测伤灶脑组织含水量,RT-PCR方法检测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与外伤对照组相比,生理盐水和人工脑脊液治疗组伤灶脑组织水含量明显降低(P<0.05);脑外伤后4h伤灶脑组织中HIF-1αmRNA表达即明显上升,1d达到高峰,持续至3d,5d开始下降,7d降至正常水平;局灶冲洗治疗后,伤后4h、1d、3d和5d各组脑组织HIF-1αmRNA表达均低于外伤对照组相应各时间点(P<0.05);其中以局灶人工脑脊液冲洗治疗效果最佳。结论局灶人工脑脊液冲洗治疗能明显减轻大鼠伤灶脑水肿,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调节HIF-1α的表达是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脑缺氧状态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及低氧状态下人参皂甙Rd干预对其影响。方法将成年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急性低氧对照组、低氧预处理干预组、人参皂甙Rd预处理干预组,每组按缺氧后不同时间点(复氧后0h、4h、9h)再分为3亚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缺氧后复氧即刻,HIF-1α蛋白少量表达,主要存在于海马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复氧后4h,HIF-1α表达逐渐达高峰,至9h时HIF-1α表达又明显减少。低氧预处理干预组及人参皂甙Rd干预组的实验结果发现HIF-1α表达较急性低氧对照组减少,与急性低氧对照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个干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低氧可以促使HIF-1α在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表达,具有时间依赖性,低氧预处理干预及人参皂甙Rd干预均可促使大鼠脑组织HIF-1α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9.
背景:转基因小鼠体内实验证实,重组的低氧诱导因子1α可以促进皮肤形态功能正常的血管新生。 目的:构建能够在常氧条件下同时表达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目的蛋白和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分子的新型腺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该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腺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Ad-HIF1αmu- IRES-hrGFP-1转染HEK293A细胞,包装病毒,以最佳感染指数=50将重组腺病毒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设3个对照组,即阳性对照组:转染Ad-CMV-HIF1α-IRES-hrGFP-1;阴性对照组:转染Ad-CMV-IRES-hrGFP-1组;空白组:未转染病毒。 结果与结论:①腺病毒载体成功转染HEK293A细胞,包装成功,细胞内有大量绿色荧光表达。②转染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表达载体的细胞在常氧条件下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转其他3组,3个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突变型腺病毒真核表达载体Ad-HIF1α-IRES-hrGFP-1在HEK293A内成功包装;突变后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能够在常氧条件下大量且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nestin蛋白在戊四氮(PTZ)诱导发育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海马区的表达变化,探讨HIF-1α与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关系. 方法 出生后7、14、21、28 d SD大鼠各19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96只)和对照组(96只),腹腔注射10 g/L戊四氮(PTZ)溶液制作SE模型,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造模后6h、12h、1d、2d、3d、7d采用RT-PCR、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HIF-1 αmRNA和蛋白的表达;出生后21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24只)和干预组(24只),其中干预组大鼠右侧海马齿状区微量注射1 μL HIF-1α反义寡聚核苷酸(ASODN),左侧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6h后2组大鼠均造模.造模后2d采用RT-PCR检测大鼠海马区HIF-1 αmRNA的表达,造模后7d、14d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HIF-1α、nestin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未检测到)比较,各日龄大鼠SE后海马区HIF-1α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表达趋势一致.SE后6h时HIF-1α mRNA的表达随日龄增大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日龄大鼠SE后各时间点海马区HIF-1α阳性细胞分布的部位随时间变化而不同;与模型组和干预组注射生理盐水侧比较,SE后2d干预组注射ASODN侧HIF-1α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SE后7d、14d海马区nestin阳性细胞计数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发育期大鼠SE后海马区HIF-1α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增强,与日龄有关;SE后HIF-1α对NSCs增殖可能存在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