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医学模式和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对肿瘤学专业医学生沟通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本文从医患关系和医学生沟通技能的现状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探讨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加强肿瘤学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从而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与分析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状况,探讨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措施.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分析了我院914名医学生对医患沟通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医患沟通能力以及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等.结果 96.6%的医学生认为医患沟通非常重要,62.7%的医学生缺乏医患沟通的能力与技巧,56.4%的医学生采集病史重点不突出,62.3%的医学生采集病史缺乏系统性等;几乎所有的医学生在医患沟通中注意或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结论 医患沟通能力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前提.在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亟待改善的现状下,增设相关课程、改革培养方法、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是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医疗行业已经成为一种高风险行业,医师的任何诊疗措施都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同时疾病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医疗体制尚不完善,易导致医疗纠纷.良好的医患沟通能有效避免医患纠纷.为此,必须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学习医疗法规,提高业务能力,加强人文素质修养,为将来做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运用合作原则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沟通能力是医疗实践活动的基础。而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医学生人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医学生沟通能力明显不足,在临床实习中因医患沟通引起的医患冲突不断。该文从语用学这个全新的视角阐述医患沟通,从经典的"合作原则"中的四大准则出发,对医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分层次的培训,以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从而建立良好互动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医患沟通有利于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针对目前医患关系和医学生沟通技能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加强血液科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和临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与患者沟通技巧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医疗环境下,加强医患沟通技巧的学习,对于医学生而言尤为重要。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医患沟通的技巧,对于医学生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杜莲  陈鸿雁  蒙华庆  况利  王婷  胡华 《重庆医学》2013,(34):4221-4222
对于医学生来讲,医患沟通已经成为与医疗技能同等重要的技能之一。医患沟通的实质就是要借助人际传播的各种载体,使医患之间顺畅、及时、有效地交流,以更好地实现其医学目的,保证医疗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和保持身心健康[1]。有调查显示,北京某医院有74.4%的住院医师均有医患沟通的负面经历[2]。加强医患沟通是缓解医患矛盾和医患纠纷的重要举措[3]。因此,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已成为当务之急[3-4]。然而目前中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在医患沟通能力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临床综合素质及医患沟通能力对临床医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至关重要,有利于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目前临床实习生诊疗能力及医学生沟通技能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加强临床实习生诊疗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和医患沟通技巧。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正常进行的关键,需要从医学生阶段开始培养与人沟通的技能,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形成。从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人手,本文从医学生在医患沟通中应该具有的个人素质、应该掌握的沟通技巧、采取的策略等几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如何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临床带教中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带教中,通过理论讲座和诊治疾病,注重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医疗工作,防范因医患沟通不当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并就医患沟通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应用本硕博一贯制医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进行临床教学和技能考核,并对受训者培训前、后的沟通能力、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兴趣、自信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受训者通过培训明显加深了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了自信度,表达沟通能力也得到增强,提示该方法对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人文医学教育中的共情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文医学实践性教育对医学生共情培育的作用。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育活动,如参加义工、开展患者社会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床边人文关怀教育、角色扮演方式、实景培训等。结果:医学生对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疾病负担有了深切体会,加深了对患者心理需求的认识。结论:人文医学实践性教育能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共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服务型学习的理念下开展医学生跨专业学习实践,了解当地村民健康影响因素,探讨服务型学习对医学生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影响。方法:来自临床医学、护理学和药学专业的30名本科生,按照准备、行动、反思、庆祝与评价步骤,在某农村进行一次为期3周的服务型学习实践。为当地村民提供健康服务,以学生参与后的反思笔记反馈学习效果,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学生们确定了不利于村民健康的3个关键问题:饮食不合理、慢性病照护不足、药物使用不合理,并为村民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学生的反思笔记反映服务型学习增加了专业之间尊重与交流,增强了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提高了与其他专业小组合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结论:跨专业服务型学习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应用到未来的医学教育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分析乳腺外科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影响因素,提高医患沟通技巧。 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调查118名2012-2013级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临床实习医学生对影响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因素和提高医患沟通技能方法的看法。 结果 发放问卷118份,回收问卷11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在影响医患沟通的因素中,90.7%的医学生认为专业知识重要,89.0%认为交际能力重要,86.4%认为心理因素重要,84.7%认为临床经验重要,83.0%认为自信心重要,79.3%认为语言通俗性重要,74.5%认为患者及患者家属因素重要,66.9%认为临床工作量重要,61.9%的医学生对沟通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欠缺,37.3%认为沟通态度重要,只有22.0%认为人文知识重要。提高医患沟通技能的方法按支持率高低为临床带教92.6%,医患沟通技能培训专题讲座85.1%,医患沟通技能理论课82.3%,标准化病人81.9%,提高诊疗水平80.7%。认为最有效提高的方法为临床带教。 结论 医学生普遍认为影响乳腺外科医患沟通技能的因素众多,但大部分医学生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欠缺,且很少人意识到人文知识和沟通态度的重要性,要加强医学生以上三方面的认识和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Currently,with the increasing tensionin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medical disputes,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importance to train medical students’communication skills in order to establish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teaching.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on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suggests ways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skills among medical students.  相似文献   

16.
从医学博士研究生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出发,基于精英教育的理念,将博士研究生医学英语定位于专门用途英语(ESP),探讨建立以博士研究生为中心,以医学前沿知识学习和英语技能训练为内容,以全英文授课为特点的教学与培训相结合的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培养说读写译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的国际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对于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欠缺的原因,探讨了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对策.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by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medical students. The authors expound the necessity of cultivating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In the meantime,the authors analyze the cause of inability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 And some methods were explored to improve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medical students with the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situation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巴林特小组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培养共情和医患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习的5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级),通过杰弗逊量表和SEGUE量表筛查出在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上有不足的学生,从中随机选取60名,将其随机分为巴林特小组(实验组)和常规教学组(对照组)。实验组除了常规临床实习外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对照组仅参加常规临床实习。在巴林特小组干预后再次对两组成员进行评估,评价巴林特小组对改善医学生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的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级干部以及前一年理论考试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情能力方面,在常规教学实习前,两组人群在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以及共情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常规教学实习,两组人群在上述各维度均有明显提升(P均<0.05),但实验组在上述各维度提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医患沟通方面,在教学实习前,两组人群在沟通启动、信息收集、理解病人、信息给予、结束问诊以及SEGUE量表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教学实习后,两组人群在上述5个维度得分均有明显提升(P均<0.05);其中除理解病人维度外,实验组在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临床教学基础上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能进一步改善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对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的认知与态度。方法:对我校七年制在校临床医学生采取现场问卷调查法,集中填写调查问卷,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七年制临床医学生对GMER的认知度偏低。七大领域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领域,临床技能领域,医学科学基础知识领域,批判性思维和研究领域,沟通技能领域,信息管理领域,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领域。不同年级调查对象在"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及"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领域的态度存在差异(P<0.05)。结论:应在我校广泛且深入地开展GMER的教育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心理学量表对某医学院校401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63.34%医学生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51.87%医学生倾听能力在平均水平,20.7%学生需要培养更有效的倾听习惯。(2)EPQ-N维度和E维度、倾听能力、交往开放性是预测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因素。结论:培养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宜从人格层面和沟通技巧方面着手,课程自修与选修相结合,运用网络教学、案例分析、团体训练、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