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介绍开展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检查的方法,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测量方法以及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0年6月~2001年9月对27例(31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二次曝光或一次曝光法行术前、术后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检查,并比较两种成像方法的清晰度和结果的可靠性。在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上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测量方法:犤正常股骨远端外翻角(9°)-实际股骨外翻角度犦 犤实际胫骨近端内翻角-胫骨正常内翻角(3°)犦 犤实际关节内内外翻畸形度数-正常关节内内外翻畸形度数(0°)犦。结果二次曝光或一次曝光法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成像均能显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和术后下肢的力线、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关节间隙方向,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评估提供了可靠的X线依据。在两种成像方法中,以采用一次曝光法成像相对清晰、可靠。结论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计划和术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一次曝光法成像清晰、可靠,能真实地反映术前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术后畸形纠正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前负重位双下肢全长数字化X线片(Digital radiography,DR)测量截骨参数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情况及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10-2020-10完成的104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58例根据术前负重位双下肢全长DR片测量结果截骨(DR组),46例以股骨外翻角5°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前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摄片对术后下肢力线重建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TKA患者共138例,男58例,女80例,平均年龄71.6岁.术前分段摄片组66例,负重位全长摄片组7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膝关节原发疾病和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无显著差别(P>0.05),均在术前进行力线分析和矫形设计,术中所有患者均不置换髌骨.两组患者至少6个月随访,比较下肢力线重建和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分段摄片组和负重位全长摄片组术后随访显示,AKS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分段摄片组有4例术后下肢残留畸形大于3°,负重位全长摄片组没有残留畸形大于3°病例(P<0.05).结论 TKA术前下肢负重位全长摄片有利于全面了解下肢冠状位力线并进行手术设计,从而准确重建下肢力线,故推荐在TKA术前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4.
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与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与否的疗效及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自1994年1月~2000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6例(109膝)。对髌骨置换和未置换的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膝关节评分采用美国HSS评分系统,髌骨评分采用Feller等的髌骨评分标准。随访时拍摄膝关节正、侧位及髌骨30°、90°轴位X线片。结果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置换组与未置换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髌骨功能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置换组部分功能(上下楼梯及从椅子上坐起)略好于未置换组,未置换组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高于置换组,但多为轻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髌骨不稳定和半脱位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髌骨不稳定的发生与术前畸形明显及术前髌骨外侧偏移倾向有关,是造成未置换组膝前痛的因素之一。未置换组髌骨不稳定与髌骨分型有关,建议如果术前拍摄髌骨轴位X线片时发现髌骨属于Ⅲ型者应置换髌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和探究造成全膝置换术中胫股关节旋转对线不良的可能原因,指导术中选择正确的确定假体部件旋转的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40例正常人的膝关节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各20例,年龄18~42岁。应用螺旋CT扫描(层厚0.5mm)获取膝关节的横断面图像,采用Autocad2004软件测量股骨假体的旋转轴与胫骨假体的旋转轴之间的关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临床上选择临床上髁轴、外科上髁轴、股骨后髁轴等方法可能存在的潜在的胫股旋转对线不良及其影响程度。结果术中胫骨假体旋转以胫骨结节内、中1/3交界处来确定,而股骨假体旋转分别以临床上髁轴、外科上髁轴、股骨后髁轴外旋3°来确定,可能产生的胫股旋转对线不良的交角平均值分别为2.94°、6.50°、6.83°。结论全膝置换术中利用骨性解剖标志各自独立地确定胫骨假体、股骨假体的旋转对线必然会产生胫股旋转对线不良,而临床上髁轴产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躯体X线测量板的制作方法 ,探讨其有效性、重复性,为临床X线测量提供一套精确、实用、经济的方法 和工具.方法 设计和制作躯体X线测量板.使用下肢模拟板9块作为金标准,比较躯体X线测量板测量值与金标准值之间的差别.评价测量板的有效性、准确性.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1侧下肢,采用躯体X线测量板测量下肢的长度和角度,比较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患者肢体测量结果 ,评价观察者内重复性;比较不同观察者采用测量板所测结果 ,评价观察者间重复性.结果 测量板上的标志物可清晰地投照在X线片上.模拟板测量的角度与金标准相比差异很小,平均绝对差为0.10°~0.21°,错误比为0.12%~3.15%,r均接近1.与金标准相比长度的差异也很小,平均绝对差为O.05~O.16 cm,错误比为0.12%~O.28%,r均接近1.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采用测量板所测的长度和角度值有很好的相关性,,接近1(P<0.01).平均绝对差分别为0.1~0.37 cm和0.55°,错误比0.31%~0.97%.不同观察者采用测量板所测的长度和角度值有很好的相关性,r接近1(P<0.01),平均绝对差分别为0.05~0.13 cm和0.39°,错误比0.16%~0.35%.结论 躯体X线测量板可测量肢体的长度和角度,其测量结果 与实际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测量精确、可靠,实用、经济,容易操作,重复性好,是进行X线测量的理想方法 和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下肢负重位等比例全长X线片进行测量与分析,明确该组人群下肢解剖和力学轴线的特征性变化。方法:收集自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负重位等比例全长X线片数据和具有血管病变而无膝关节病史患者下肢CTA扫描数据。将具有血管病变而无膝关节病史患者作为正常人组,共20例40膝,男7例,女13例,年龄24~72岁,平均63.2岁;将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关节炎组,并将关节炎组分为内翻膝组和外翻膝组,共53例100膝,男10例,女43例,年龄52~80岁,平均64.7岁。测量股骨角(F角)、胫骨角(T角)、关节间隙角(JS角)、股胫角(FT角)、髋-膝-踝角(HKA角)、膝生理外翻角(KPV角)及股骨头颈偏距(offset)。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人组F角(79.9±2.3)°,T角(93.8±3.7)°,JS角(1.7±1.0)°,FT角(175.4±4.0)°,HKA角(181.4±4.1)°,KPV角(6.0±1.0)°,offset(38.5±6.5)mm;骨关节炎组F角(81.4±3.5)°,T角(94.6±2.7)°,JS角(2.1±2.5)°,FT角(178.1±6.3)°,HKA角(184.3±6.9)°,KPV角(6.2±1.5)°,offset(38.1±9.2)mm。KPV角在内翻膝(6.5±1.4)°和外翻膝(5.5±1.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6,P=0.005);KPV角与患者年龄之间有相关性(r=0.241,P=0.016);股骨偏心距与KPV角之间有相关性(r=0.946,P=0.000)。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平均膝关节生理外翻角为6.2°,并且与年龄、股骨偏心距呈正相关。内翻膝的平均膝关节生理外翻角大于外翻膝约1°。膝骨性关节炎下肢力学参数的改变可能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在TKA术前对下肢全长等比例X线片进行测量评估,取得下肢力学数据作为参考,可使得术中截骨变得更加合理、个体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选择保留后交叉韧带的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与不保留周围韧带的旋转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线的改变,分析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分别选择保留后交叉韧带的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25例,不保留周围韧带的旋转膝关节置换患者25例,手术前、后均拍摄膝关节非负重侧位片。术前的侧位片上,平行于胫骨平台负重关节面作一条直线,测量它到胫骨结节的垂直距离(JL);在术后的侧位片上,平行于胫骨假体负重关节面作一条直线,测量它到胫骨结节的垂直距离(JL’)。JL’和JL之间的差值(JL’-JL)为手术前后关节线的变化值,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原因。结果保留后交叉韧带的膝关节表面置换后,JL’-JL为2.0mm(-1.3—7.2mm),其中5例大于2mm;旋转膝关节置换后,JL’-JL为3.1mm(-1.5—12.3mm),其中11例大于2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面置换时关节线升高的原因包括胫骨近端截骨过少、韧带的过度松解、增加股骨远端截骨、股骨假体前后径偏小等;旋转膝关节置换时,关节线的改变主要由骨缺损和缺乏韧带的限制作用所致。结论保留后交叉韧带膝关节表面置换时,虽然有某些原因可以造成关节线的改变,但是由于畸形和骨缺损相对较轻,同时周围韧带的相对完整使其关节线发生改变的几率小、程度轻。由于骨缺损相对较重,同时手术中不保留周围韧带,旋转膝关节置换时更易发生关节线位置异常,应该通过股骨内上髁等骨性标志帮助恢复正常的关节线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锆铌合金膝关节假体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锆铌合金膝关节假体应用于2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患者进行影像学和临床评估。结果术后未出现假体金属过敏、深静脉血栓、深部感染病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58(34. 2±6. 3)个月。随访期间影像学评估:X线片提示下肢力线正常,均未出现吸收性骨反应征及假体松动。临床评估:最大伸膝角度术前为1°~18°(5. 73°±3. 96°),末次随访为-2°~5°(0. 56°±2. 08°);最大屈膝角度术前为61°~106°(83. 23°±19. 71°),末次随访为93°~151°(118. 33°±12. 26°);HSS评分术前为32~45(39. 82±3. 75)分,末次随访为85~99(90. 36±4. 37)分;末次随访膝关节伸屈角度及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 001)。结论锆铌合金膝关节假体是全膝关节置换的理想假体,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假体松动及周围骨吸收,临床和影像学评估证实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比较同期和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因双膝骨关节炎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19例患者,男14例,女105例;年龄30~81岁,平均(65.23±6.33)岁。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同次麻醉下的同期双侧TKA组、同一住院周期的分次双侧TKA组及不同住院周期内的分期双侧TKA组。患者均使用相同类型的关节假体(LPS-Flex,Zimmer,美国),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手术。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和术前合并症;围手术期情况:术前血色素和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住院时间和治疗总费用;术后疗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WOMAC)骨关节炎指数、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性别构成、体重指数、术前血红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同期双侧TKA组在接受手术时年龄更轻、术前合并疾病的发生率更低。术后三组患者HSS膝关节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膝关节活动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期双侧TKA组虽然手术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住院总费用更低,但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结论 由于同期双侧TKA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且可能导致假体周围感染风险增加,选择该术式应慎重。 相似文献
13.
大部分自然人群膝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内翻或外翻,而目前广泛应用的全膝关节置换机械学对线技术并没有充分尊重这种生理变异,而把下肢中立位对线作为对线目标。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膝关节置换较低的术后满意率相关。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一种更为尊重自然膝关节解剖形态的对线方式——运动学对线,由于该方法可能有助于减少术中软组织松解,改善膝关节术后功能并提高病人的满意率,所以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作者医院是国内最早使用个体化截骨导板进行运动学对线膝关节置换的单位之一。本文总结了该技术的术前规划、手术技巧和陷阱、相关理论以及临床和实验室证据等方面内容,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运动学对线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全麻下老年患者全膝置换术的效果。方法: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择期单侧全膝置换术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6~74(70.2±10.3)岁;BMI 18~25(21.3±3.5) kg/m2;病程2~3(1.2±0.3) d。分为全麻组30例和全麻加神经阻滞组30例。全麻加神经阻滞组于麻醉诱导前采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0.5%罗哌卡因股神经穿刺点注入20~25 ml,坐骨神经穿刺点注入15~20 ml,总量不超过40 ml。术后两组行术后静脉镇痛治疗。记录患者单位时间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随访,记录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和术后瞻妄的发生情况,VAS>3分时静脉注射曲马多2 mg/kg,记录两组曲马多的追加次数。术后48 h时行患者满意度评分,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与全麻组比较,全麻加神经阻滞组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曲马多追加次数降低,患者满意度升高(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相似文献
15.
<正>全膝关节置换术是膝关节终末期病变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后的疼痛是至今尚未根本解决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本期4篇论文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4]。其中1篇是关于围手术急性疼痛的多模式镇痛中引入经皮神经电刺激辅助镇痛的研究[1]。当前围手术期的镇痛采用的多模式方法主要以药物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