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5年来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艳艳 《中医药信息》2011,28(1):104-107
近年来中医药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包括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分型论治、中西医结合、针灸疗法等方面。但目前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如辨证缺乏统一规范的量化指标,治疗方法和药物相对弥散,个案报道、临床经验总结样本量偏少,可重复性、可推广性尚不能确定,以及临床研究设计不够严谨等。因此,建立统一、客观、规范的CAG辨证分型标准,有利于制定行之有效、可推广的CAG治疗大法及方案,规范中医临床设计,将使中医药治疗CAG的临床研究有新的飞跃与突破。  相似文献   

2.
郑军 《西部中医药》2007,20(3):56-58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状况.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结,从辨证分型治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疗效好,但尚存在辨证分型统一、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建斌 《西部中医药》2007,20(11):62-6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研究进展.方法:分析近几年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的中医药关于CAG的临床文献.结论:中医药在防治CAG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目前的研究辨证分型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样本量小,多停留在单中心临床观察阶段,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和中医药治疗CAG机制方面的探讨,并据此提出今后应加强研究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就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现状从CAG中医治法分类、辨证量化依据、主方主药及疗效评价方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讨,中医药治疗CAG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内外认可和关注,但临床治法分类繁多、立法相对凌乱、方剂多端以及临床设计和疗效评价方法不一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AG临床研究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进程。要确定中医药治疗CAG主导方向,总结和制定CAG统一治疗大法及辨证加减模式,筛选主方、次方,规范疗效评价体系,将有助于中医药对CAG的治法研究走向标准化、客观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病因病机、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特别在调节情志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与理法方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丽  王庆周 《河南中医》2012,32(10):1298-1300
从病因病机研究、辨证分型研究、中医治法研究、中药方剂研究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进展.指出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临床研究多,实验研究少.因此,统一脂肪肝的病因病机认识、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规范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取有效中药的治疗成分,探索针对性更强、更有效的治疗方药和手段,应该是今后研究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中西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崔炎  吴建萍  刘辉 《河南中医》2008,28(11):100-102
近年来,中医对糖尿病足的研究成绩显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无论是辨证分型还是分期论治,疗效都很满意;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治疗虽然临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今后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优势互补,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辨证分型、经方、自拟方及中药针剂等几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概况进行综述,说明中医药治疗本病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临床报道仍以单一证型或一证一方的治疗常见,临床研究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以及长期、随访观察。因此应加强治疗机制的研究,扩大观察的样本量,规范辨证分型治疗,以便筛选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9.
王露  刘福明 《江苏中医药》2015,47(11):83-85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以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由AS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S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其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辨证论治、专方或经验方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但是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如辨证分型没有统一标准,临床研究样本量偏少,实验设计不够严谨等。因此,制定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扩大样本量,科学设计临床实验,能够对本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脑出血的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文献荟萃分析、用药规律研究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单体、中药复方、针刺等;临床研究主要包括常规治疗联合中药治疗、手术治疗联合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中医药治疗脑出血效果较好,现已发现诸多具有确切疗效的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及针刺手法,在调控脑出血后炎症反应及凋亡损伤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针对神经毒性、铁死亡、神经免疫等过程的研究在防治脑出血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脑出血不同证候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诊疗机制及循证医学研究尚不够明确,辨证分型标准尚不统一,中医药治疗脑出血量效关系及药理毒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中存在偏倚因素等问题,均制约了中医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今后,研究应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规范辨证标准,针对不同证型进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从机制上阐明中医药通过多靶点参与其关键病理生理进程,从临床中促进中医药的合理广泛使用,与西医干预策略紧密结合,协同治疗脑出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病因病机、临床论治方法、辨证分型施治、分期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但是存在研究总样本量偏少,以及缺乏客观的辩证分型标准等不足,因此规范中医临床设计将有利于CAG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肝郁脾虚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主要病机,同时脾虚、湿热、寒凝、气滞等虚实夹杂证候也是本病的病理特点.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辨证分型论治、基本方加减治疗、经验方治疗、外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心理治疗等.目前中医药在IBS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诊断疗效标准不统一;(2)辨证分型存在差异性;(3)疗效判定标准不一致;(4)缺乏科学的临床试验设计及症状疗效判定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今后应从症状、体征入手,建立统一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做到量化,同时简化规范辨证分型;深入开展临床基础研究,采用现代实验手段,阐明IBS常见的肝郁脾虚等证的本质,以开拓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化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尚不能普遍开展透析和肾移植的今天。中医药对治疗慢性肾衰,保护残余肾单位,延缓其病程的疗效已被肯定。但以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如疗效标准不统一,辨证分型不规范,涉及方药多种多样,治疗法则繁多等,使某些结果难以令人信服。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找出金指标,统一疗效标准、辨证分型,固定各证型治则、方剂和药物,便于疗效分析、总结,尽快找出有关治疗本病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4.
杨紫文  屠庆祝 《环球中医药》2020,13(7):1279-1283
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一直是中医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焦点。笔者通过查阅近15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中医证型相关类文献,观察CAG患者各中医证候的客观化指标,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下黏膜、焦虑抑郁、胃肠激素、炎症介质、蛋白质53(protein53,p53)、血液流变学、胃肠道消化吸收、细胞增殖基因、X线造影、细胞核DNA等方面详尽阐述近年来CAG各中医证候与客观化指标的研究进展,归纳并总结CAG中医证候与客观化指标的相关性,指出目前中医证型与客观化指标相关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如:缺乏统一的CAG中医辨证分型、样本数量过少、研究对象的选择、缺乏动态观察、研究深度不够等,认为应制定规范统一的中医辨证标准,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规范科研设计,加强动态和综合研究,进而更深入地探讨CAG中医证型的本质及规律,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辨证方法乃至新的辨证体系,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AG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徐洁  尹明新  沈洪 《河南中医》2020,40(4):641-644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病因主要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虚;病机属本虚标实,本乃脾胃虚弱,标乃寒、热、湿、瘀、毒等。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主要方法有:辨证论治、古方化裁、自拟方治疗、其他疗法(如:针灸、穴位敷贴、耳穴压丸、穴位埋线等)、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中医药治疗CAG癌前病变,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①历代医家对CAG癌前病变的认识不一,如何制定一套合理、统一的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判标准值得进一步研究。②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的临床研究,能够满足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原则的研究少之又少,使临床研究的科学性产生一定的偏倚和误差。③中医药治疗取得效果后很少对患者进行随访,对该病是否复发,临床研究很难作出评估,故中医治疗该疾病的远期疗效缺乏有效的验证。④临床实验表明,CAG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与多种酶、蛋白质及分子基因密切相关,临床中应当加强动物实验方面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中药的作用机理加以阐释,从而使其临床推广价值得以提升。⑤注意早期发现和早期预防,中医辨证应当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如胃镜下黏膜的形态变化,定期复查,早期干预,根据不同病期、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治,做到方随证变。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疗法主要包括: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专方治疗、中成药治疗、配合针灸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在辨证分型、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研究、科研设计等方面尚存在不足,今后将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加大研究的力度,以期在中医治疗GERD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与突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医对疣状胃炎(VG)的临床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辨证施治、专方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均获效满意.但研究还存在三方面问题有待解决:(1)目前对本病辨证分型与疗效判断缺乏统一的、科学的、权威的疗效判定标准,而且大多数治疗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进行随症加减,缺乏根据不同证型进行具体的辨证论治此方面的临床研究,不利于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2)对一些专方的药理研究还不够深入,未能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3)科研设计欠严密,缺乏大样率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疗效的重复性差.因此,应加强基础研究,规范科研设计与临床研究,加强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动脉粥样硬化(As)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2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提出了在研究中医药治疗As的临床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认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采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加大中药复方及针灸方法作用机制的研究,临床研究上应提高辨证准确性,建立统一分型标准,进行大样本前瞻性的RCT研究,为中医治疗As提供可信、有效的证据,使该病的中医治疗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其自身优越性:可显著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副作用等。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等不同方面,概括了近年来临床上对于CAG的诊治及研究情况,肯定了中医药的疗效,并阐述了笔者对于今后中医药治疗CAG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郑子安  钟相根  贾旭  邓秀兰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092-1094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具有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潜在优势.但本病病名繁杂,分期分型论治不统一,疗效评价标准混乱,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方案尚未形成共识,基础研究薄弱.应当开展基于证素辨证理论的中医临床证候研究,规范的中医分期、分型干扰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及中医机制研究,以期为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