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联合入路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13-56岁,平均36岁。按Young—Burgess分类:APCⅢ型损伤9例,LCⅢ型损伤14例,VS损伤11例。入院骨盆外支架固定、抗休克处理,全身情况稳定后,均通过前联合人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同定。结果:34例术后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1个月,术口愈合良好,骨折均3—6个月愈合。按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21例,良10例,中3例。无畸形愈合,遗留跛行3例,腰骶痛4例,双小腿、足麻木3例。结论:前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矫正畸形,重建骨盆环稳定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交通事故及高处坠落伤等所致的旋转及垂直不稳定型的骨盆骨折患者不断增多.患者伤情危急,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常危及伤者生命,其死亡率为5%~20%,而开放性骨盆骨折可高达30%~50%,重度骨盆骨折仍是一个尚未圆满解决的问题[1].尤其是骨盆粉碎性骨折并骶髂关节脱位的治疗非常困难,我院创伤骨科在1994年4月-2002年3月,共收治21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行前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同定。结果3例失访,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9例术后获随访1~5年(平均3年),骨折均愈合。无骨盆畸形愈合、腰骶部疼痛、下肢不等长等并发症,结论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效果满意,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探讨应用经皮骶髂螺钉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技术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8月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54例,获随访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9~64岁,平均36.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11d,平均8.5d。所有病例有垂直移位,移位8~40mm,平均28.5mm。术前大重量牵引,复位后在透视下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技术以7.3mm空心钉过髂骨、骶髂关节、达S1椎体固定。术后患者均摄X线片,按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46例得到随访,时间1.5~3年,平均29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5.2个月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按照Matta复位标准:优40例,良6例。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32例,良12例,一般2例。无严重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方法:17例存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骨盆前环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盆后环11例采用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6例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松质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结果:17例全部恢复行走功能,11例行前路切开骶髂关节双钢板固定患者中骨盆外形恢复好,但1例沿髂嵴切口有不适,6例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患者骨盆外形接近完全恢复,功能恢复快而满意。结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差,宜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而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固定牢靠,是固定骶髂关节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29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8例,女11例;年龄24 ~61岁,平均38.4岁.骨折Tile分型:B型13例,其中B1型3例,B2型7例,B3型3例;C型16例,其中C1型8例,C2型4例,C3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h至10 d.14例骶骨翼骨折合并前环骨折患者后环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前环采用钢板内固定;4例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前环损伤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行前后环内固定;9例骨盆骨折合并移位明显的髋臼骨折患者行单一或联合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例全身情况不稳定或合并多发伤的患者行外固定支架及微创内固定治疗. 结果 29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5个月(7~19个月)随访.2例患者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行伤口换药后愈合.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标准评定:优17例,良9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89.7%.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平均为86.7分(53 ~100分),其中优18例,良7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6.2%.2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结论 对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骶髂关节螺钉或钢板进行内固定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对于全身情况不稳定者,外固定支架固定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外固定架联合髂腰固定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9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男4例,女5例;年龄19~56岁,平均37岁.9例均为Tile C型骨折,其中C1.2型3例,C1.3型6例.采用后路患侧下腰椎旁切口入路,垂直移位复位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L4.5椎体和髂后上棘,前路双侧髂前上棘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结果 9例患者术后获得12~18个月随访,平均14.3个月.术后X线片均示骨盆骨折复位满意,后环形态恢复良好;根据Matta骨盆骨折复位评定标准,优6例,良3例.术后2例患者骶丛损伤压迫症状解除,未出现医原性神经、血管损伤.下肢行走、蹲屈功能恢复满意.术后12个月Majeed评分:优7例,良2例.结论 外固定架联合髂腰固定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疗效满意,且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external fixator with lumbopelvic distraction spondylodesis in treatment of vert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March 2009, 9 patients (4 males and 5 females) with a vert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were treated with modular external fixator with lumbopelvic distraction spondylodesis.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Tile, 9fractures were classified as type C. This fixation construct comprises a vertical lumbopelvic distraction component which fixed L4.5 and the pos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and a transverse fixation which fixed anterior iliac spine with external fixator.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12-18 months after surgery, with an average of 14.3 months. Postoperative X-ray showed satisfactory reduction of pelvic fracture. Pelvic fractures healed in all patients without loss of reduction 3-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According to Matta reduction evaluation criteria, 6 patients were excellent and 3 good. For the two patients with sacral neurological injuries,appropriate surgical decompression was performed to improve the symptom and minimize the deformity. No iatrogenic complications of neurovascular injury occurred. Patients now walk unassistedly without pain in the waist or legs, and with no shortening of lower limbs or claudication. By considering symptom and satisfactory scores, the Majeed functional assessment revealed that seven patients had excellent results and two good at one year. Conclusion External fixator with lumbopelvic distraction spondylodesis that allowed early mobilization and ambulation, with general applicability and definite safety, is an effective surgical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vert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常常表现为不稳定型骨折,并可以引起休克和/或盆腔脏器损伤,治疗较为棘手,疗效相对较差.自1995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共收治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1例,经积极救治,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旋转与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正>不稳定骨盆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所导致,非手术治疗效果常不满意,尤其骨盆后环不稳定,患者常遗留有疼痛跛行、患肢短缩畸形、骨盆畸形,影响生活质量。我们自2002年5月至2008年9月对63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取得了非常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钉棒系统类似三角形的骨折固定技术(triangufar ostee synthesis,TOS)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1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后路腰骶部正中切口入路,安装L(4~5)椎弓根及髂后上棘椎弓根螺钉,将垂直、旋转移位复位固定。11例病人均属于Tile C型骨折,男7例,女4例。年龄20~48岁,平均34岁。结果 11例患者术后10例获得6~20个月随访,平均12.7个月。术后X线片均示骨盆骨折复位满意。根据Matta骨盆骨折复位评定标准,优7例,良3例。术前有4例骶丛神经损伤,术后3例神经症状恢复,1例解。未出现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下肢行走、蹲屈功能恢复满意。有1例伤口感染,延迟愈合。结论使用脊柱钉棒系统TOS装置固定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疗效满意,器械操作相对简单熟悉部分缓,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17例存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骨盆前环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盆后环11例采用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6例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松质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结果 17例全部恢复行走功能,11例行前路切开骶髂关节双钢板固定患者中骨盆外形恢复好,但1例沿髂嵴切口有不适,6例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患者骨盆外形接近完全恢复,功能恢复快而满意。结论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差,宜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而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固定牢靠,是固定骶髂关节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作者2年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15例。固定方法有:前环骨折采用钢板固定;后环骨折分离采用骶骨棒,四孔方形钢板,松质骨螺钉固定。结果:随访时已有12例下地行走,无腰腿痛,患肢缩短等并发症。结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垂直旋转不稳定骨盆骨折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共收治垂直旋转不稳定骨盆骨折37例,经骨盆固定、抗休克处理,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均行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术.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 12~48个月),所有骨折均在6个月内愈合.疗效按Matta评价标准:优23例,良12例,可2例;功能按Majeed评分标准:优26例,良11例.结论 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垂直旋转不稳定骨盆骨折能矫正畸形,重建骨盆环稳定性,且具有固定牢固、创伤小、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128层螺旋CT在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及评价128层螺旋CT在骨盆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拥有完整的X线及128层螺旋CT影像资料的25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影像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25例患者中,X线诊断与最终诊断一致11例(44%),行128层螺旋CT检查补充后确定最终诊断14例(56%)。其在骶骨和髋臼骨折、骶髂关节脱位的诊断中较X线具有明确的优势,能清晰的显示骨折部位、程度,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结论128层螺旋CT检查对骨盆骨折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有条件者骨盆骨折诊疗中必要的、常规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 4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Tile分类确定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 2年 ,结果满意者 2 2例 ,占 92 %。结论 手术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 ,矫正畸形 ,恢复骨盆的稳定性 ,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固定技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2006年10月~2012年6月,采用外固定架技术对28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进行固定,同期或分期处理合并损伤、抗休克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28例随访4~30个月,平均14.5月,无死亡,骨盆骨折愈合良好。根据Matta评定标准,优21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26/28)。结论早期采取外固定技术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简单易行,安全可靠,能有效增强骨盆的稳定性,控制骨盆容积,减少出血,缓解疼痛,利于抗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17.
作者5年来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13例,平均随访1.5年,结果满意者11例,占85%。本文讨论了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认为手术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恢复骨盆的稳定性,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存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组 2 1例采用联合Tile -Letournel分类法确定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 2年 ,骨盆骨折均获复位。累及髋臼负重顶的骨折 17例 ,15例复位满意 ,疗效优良。结论 手术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 ,矫正畸形 ,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恢复髋臼关节面的平整和正常的头臼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00 例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对100 例成人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本组入选病例中排除踝部开放性骨折和Pilon骨折.其中男49 例,女51 例;年龄18~81 岁,平均50 岁.按Danis-Weber分型,A型7 例,B型58 例,C型35 例.按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旋型21 例(Ⅲ度7 例,Ⅳ度14 例),旋前-外展型Ⅲ度8 例,旋后-外旋型64 例(Ⅲ度9 例,Ⅳ度55 例),旋后-内收型Ⅱ度7 例.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和疗效评估.结果 随访时间4~26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为12.6周.本组评分68~100分,平均88.6分;优(90~100分)37 例,良(80~89分)49 例,一般(70~79分)13 例,小于等于69分为差1 例,优良率为86%.结论 正确手术方案制定和操作是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