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s) P300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联合检查在评价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PD-CI)患者的脑部损害及其在PD-CI早期诊断及临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PD患者(PD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MoCA量表认知功能评定及P300潜伏期、波幅检测;对每例受试者进行MRDTI扫描,计算各感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分析MoCA评分、P300电位P3潜伏期及波幅、FA值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PD组MoCA量表得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存在PD-CI;PD组P300电位P3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两组P300波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D组额叶、黑质F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颞叶、纹状体FA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D组MoCA量表得分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P0.05)、与额叶平均FA值呈正相关(P0.05)。PD组P300潜伏期与额叶平均FA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ERPs P300与MR-DTI联合检查可以检测出PD-CI患者可能存在的隐匿性脑损伤,分别从结构和电生理两方面为PD-CI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指标;额叶认知功能下降与ERPs P300异常和FA值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P300电位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P300电位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MoCA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P300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300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MS治疗可减少老年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300的潜伏期,增加波幅,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无症状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胺酸(Hcy)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探讨叶酸治疗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丹麦KeyPoint型肌电/诱发点位仪对68名首发ACI患者及62名正常对照进行P300测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临床症状.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组血清Hcy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清Hcy水平与P300波幅负相关,与P300潜伏期正相关,与MoCA量表评分负相关,未发现与MMSE评分存在相关性;MoCA量表评分与P300波幅负相关,与P300潜伏期正相关,未发现与MMSE评分存在相关性;患者组经过8周叶酸和维生素岛B12治疗,血清Hcy水平明显降低(P<0.01),P300潜伏期和波幅及MoCA评分均无明显变化;经过12周的治疗,P300波幅明显增加(P<0.01),P300潜伏期无明显变化(P>0.05),MoCA量表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CI患者Hcy水平升高,其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血清Hcy增高相关,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可能会改善患者认知功能;P300和MoCA可作为评价认知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PD-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PD-MCI患者11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及对照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PD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接受一般认知训练,观察组接受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于训练前、治疗6周后对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CA)、统一PD评价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DS)、PD生活质量量表-39(PDQ-39)等评分及P300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MoCA总分、UPDRS-Ⅰ、UPDRS-Ⅱ、UPDRS-Ⅲ、HMDS和PDQ-39等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oCA总分、UPDRS-Ⅰ、UPDRS-Ⅱ、HMDS和PDQ-39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MoCA总分、UPDRS-Ⅰ、UPDRS-Ⅱ、HMDS和PDQ-39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MoCA评分进步一分析,治疗后2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记忆、注意力、抽象、语言、定向力等得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抽象、定向力等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300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300波幅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P300潜伏期、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可显著改善P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认知康复训练与盐酸多奈哌齐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筛选44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药物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药物组除口服盐酸多奈哌齐外,2组患者均给予正规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定、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P300检查。结果2组治疗前后相比,MoCA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同时P300潜伏期缩短(P0.01),波幅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药物组治疗后MoCA总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子项比较,视空间及执行功能明显改善(P0.01),注意及延迟记忆改善(P0.05)。命名、语言、抽象及定向子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波幅提高(P0.01)。结论较单纯认知康复训练相比,与多奈哌齐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尤其改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及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认知功能状况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方法 随机将年龄在18 ~ 65岁之间符合CCMD-3甲基苯丙胺依赖诊断标准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予听觉P300检测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筛查实验,将两组结果加以分析、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z点P2、N2、P3及Pz点N1、P2、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或P<0.01);实验组Cz、Pz点波幅明显降低(P<0.05或P<0.01);实验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7个因子分及总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z点潜伏期及波幅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7个因子分具有相关性:为Pz点N1、P、N2 、P3潜伏期与相关因子及总分呈负相关(P <0.05或P<0.01);PZ点波幅则与各因子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 <0.05或P<0.01).结论 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P300电位可作为评价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认知状况的客观指标之一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与对照者的脑电近似嫡的差异,并探讨其对PD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作用.方法:对31例PD患者和31例对照组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试、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测P300波潜伏期(P3PL),采集安静闭眼、闭眼心算、安静睁眼三种状态下的脑电信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认知功能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关系.方法 61例TIA患者,在其最近发作3 d内进行MoCA、P300及血清NSE检测,并与4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IA组的MoCA评分[(16.59±5.74)分]、P300潜伏期[(355.50±38.52)ms]及P300波幅[(3.11±1.65)μV]、血清NSE水平[(18.95±8.78)ng/ml]与正常对照组[(27.58±1.36)分、(310.66±30.12)ms、(5.22±2.72)μV、(11.34±4.67)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IA≤5次患者MoCA评分、P300潜伏期及血清NSE水平与TIA>5次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IA患者MoCA评分与P300潜伏期、血清NSE水平负相关(r=-0.444,r=-0.447;均P<0.01),P300潜伏期与血清NSE水平正相关(r=0.425,P<0.01).TIA组中,MoCA异常率(86.9%,53例)显著高于P300潜伏期的异常率(37.7%,23例)(P<0.01).结论 MoCA、P300检测能反映TIA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并与血清NSE水平相关.MoCA评分对TIA认知功能损害的识别优于P300.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探讨EGF与PD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158例未经药物治疗的早期PD患者纳入研究,以国际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协会改良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MDS-UPDRS)评估患者运动障碍,以HoehnYahr分级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以1~2级定义为PD早期),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进行全面认知功能状况评定,根据认知功能水平将患者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PD-MCI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PD-NCI组),分别于入组及24个月随访结束时进行上述评估。应用双抗体夹心法(ABC-ELISA)测定血清EGF水平,PD-NCI组根据血清EGF水平进行四分位分组,第一四分位包括EGF水平最低的四分之一患者,于随访24个月后比较4个四分位组MCI转化率。结果 158例PD患者中71例(44.9%)存在PD-MCI,87例(55.1%)为PD-NCI。PD-MCI组MoCA评分(20.03±3.22)显著低于PD-NCI组(28.11±1.78;t=-5.51,P=0.003)。PD-MCI组血清EGF水平〔(269.8±77.7)pg/mL〕低于PD-NCI组〔(489.5±65.6)pg/mL〕(t=-5.29,P=0.004);87例PD-NCI中,EGF水平第四四分位患者(9.5%;χ2=5.69,P0.05)及第二、三四分位患者(均为13.6%,χ2=4.76,P0.05)MCI转化率均低于EGF水平最低的四分位患者(59.1%)。结论血清EGF水平降低可能增加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EGF有可能成为预测PD-MCI的一种新的血液学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神经心理测试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P300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伴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2例SIVD患者,其中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4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47例,同时选取45例未发生脑梗死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住院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神经心理测试认知评估量表MMSE、MoCA评分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入院治疗前,VCIND组、VaD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较正常组偏低(P0.05),VCIND组较VaD组偏低(P0.05),P300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潜伏期(318.689±16.123)ms相比,VCIND组患者潜伏期(360.667±16.082)ms,VaD组患者潜伏期(420.333±21.149)ms,各组间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V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以执行功能障碍为主,ERP-P300测试能客观反映VCIN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300潜伏期与MMSE及MoCA有相关性,有利于VCIND早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P300的特点。方法:对100例ADHD患儿(研究组)[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34例、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24例、混合型(ADHD-C)42例)]和100名正常儿童(对照组)前额区(Fz)、中央区(Cz)两个脑区的ERP P300潜伏期及波幅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ADHD各亚型及不同SNAP-Ⅳ评分分组(1.6~2.0为中度组、2.0为重度组)的P300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靶刺激在前额区(Fz)及中央区(Cz)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ADHD各亚型组间P300潜伏期与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SNAP-IV评分组间,P300潜伏期与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D患儿P300的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降低,提示ADHD患儿对信息加工处理的速度减慢,注意力、记忆力缺陷及认知加工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不同部位脑卒中患者进行MMSE评分、MoCA评分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估研究,了解不同部位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间在本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6例为观察组,按患者责任病灶不同又分为额叶(34例)、颞叶(25例)、基底核(43例)、脑干(24例)共4组,选取同期来本院就诊的非脑卒中患者50例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采用MMSE、MoCA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估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的MMSE各子项目和总的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MoCA中定向力、回忆力、命名、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及总的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潜伏期要长于对照组(P0.05),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部位脑卒中组间比:额叶组、颞叶组的MMSE和MoCA评分低于基底核组(P0.05),P300潜伏期长于基底核组(P0.05)。额叶组、颞叶组和基底核组的P300潜伏期长于脑干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额叶组、颞叶组、基底核组的MMSE和MoCA评分降低(P0.05),P300潜伏期延长(P0.05);额叶组、颞叶组的P300波幅下降(P0.05)。结论 MoCA和MMSE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较好的检出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额叶与颞叶部位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和P300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和P300的改变。方法 对67例PD患者依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PD抑郁组(22例)和PD非抑郁组(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和P300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组PD患者简明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尚在正常范围,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D抑郁组MMSE评分更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均P〈0.05),PD抑郁组改变更为明显(均P〈0.01);PD组P300潜伏期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413,P〈0.05),波幅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398,P〈0.05)。结论 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以记忆损害最为明显;抑郁对认知功能有负性影响,P300检测可以早期发现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丁苯酞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致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DEACMP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及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前及治疗后14、28、60 d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同时神经电生理检测P300波幅和潜伏期,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4 d MoCA评分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后28及60 d MoCA、BI评分均有显著变化(P<0.05); 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8及60 d MoCA、BI评分均较高(P<0.05);(2)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60 d P300潜伏期及波幅均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后60 d P300潜伏期及波幅有显著差异(P<0.05);(3)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 高压氧联合丁苯酞治疗能促进DEACMP患者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 related potential P300,ERP-P300)在早期评估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以20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oCA、MMSE及ERP-P300进行认知功能检测,对比阳性率;再以最敏感量表(MoCA)及临床痴呆评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为依据分为无认知障碍组(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无痴呆型认知障碍组(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比较3组MoCA、MMSE及ERP-P300的检测结果。结果MoCA及ERP-P300潜伏期的检出率高于MMSE及ERP-P300波幅的检出率(P0.05)。MoCA、MMSE、ERP-P300潜伏期及ERP-P300波幅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筛查中,MoCA和ERP-P300潜伏期优于MMSE和ERPP300波幅。  相似文献   

16.
难治性抑郁症认知性电位P_(300)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性电位P300特点,探讨其认知功能缺陷可能的电生理学机制. 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刺激采用纯音"Oddball"诱发模式,对5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和52名正常人进行了认知性电位P300检测. 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难治性抑郁症组P300基本波形变异大,稳定性差.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难治性抑郁症组的非靶指标均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非靶N1潜伏期t=3.970,P<0.01,波幅t=-2.524,P<0.05;非靶P2潜伏期t=3.263,P<0.01,波幅t=-3.937,P<0.01).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难治性抑郁症组的靶指标除了靶P2和靶N2的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表现为潜伏期显著延长和波幅显著降低(靶N1潜伏期t=4.790,P<0.01,波幅t=-2.151,P<0.05;靶P2潜伏期t=4.692,P<0.01;靶N2潜伏期t=9.601,P<0.01;靶P3潜伏期t=9.935,P<0.01,波幅t=-5.680,P<0.01). 结论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领悟等认知功能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P300有可能是难治性抑郁症特定的脑电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rTMS组)和吡啦西坦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rTMS组患者rTMS治疗的刺激点位于双侧前额区,每天1次,连续治疗6 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3周,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吡啦西坦0.8 g,3次/d,连续服用1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检查。结果 rTMS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高,MoCA量表总分和延迟记忆得分明显增高(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300潜伏期、波幅及MoCA量表总分和各分项得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MS治疗能改善MCI患者的记忆和认知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SR)对帕金森病(PD)患者自主神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2例PD患者(PD组)和26例年龄、性别、身高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上下肢SSR检测。将PD组根据有无自主神经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根据Hoehn-Yahr分级将PD组分为早期PD组(1~2期)和中晚期PD组(3~5期)。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D无论有症状组还是无症状组SSR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均P0.05);有症状组较无症状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均P0.05);②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不论中晚期PD组还是早期PD组SSR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均P0.05),中晚期PD组较早期PD组潜伏期显著延长和波幅下降(均P0.05);③SSR上下肢潜伏期与Hoehn-YaHr分级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SSR上下肢波幅与Hoehn-YaHr分级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结论①SSR是检测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客观敏感手段,可发现亚临床自主神经损害,有助于早期诊断;②PD患者运动系统障碍越重,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对癫痫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2015-01-2017-12收治的癫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苯妥英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浆Hcy和CRP水平、MoCA评分和P300电位潜伏期时长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2组治疗后血浆Hcy和CRP水平降低(观察组:t=11.905、29.791,对照组:t=6.627、12.243,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cy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t=8.562、26.363,P0.05)。2组治疗后MoCA评分增加(观察组:t=16.664,对照组:t=10.845,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t=5.386,P0.05)。2组治疗后P300电位潜伏期时长降低(观察组:t=17.946,对照组:t=6.835,P0.05);观察组治疗后P300电位潜伏期时长低于对照组(t=9.96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0%)低于对照组(36.00%)(P0.05)。结论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疗效显著,且可降低患者Hcy和CRP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0.
P300对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认知功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P300对其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和52例颅脑外伤不伴精神障碍患者以及53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和智商测定,并将3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组与无精神障碍组P300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延长和P3波幅降低,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得分均降低,较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组与无精神障碍组相比,P300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延长和P3波幅降低,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得分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P300潜伏期与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9~-0.33,P<0.01),波幅则呈显著正相关(r=0.31~0.36,P<0.01)。结论P300电位可作为评价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状况的重要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