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10—2014-10我院收治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实验组实施α-硫辛酸、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α-硫辛酸、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上肢易卡压部位神经电生理检查探讨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择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08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03例)和对照组(105例),2组患者同时采用糖尿病饮食、运动及降糖等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加用口服甲钴胺1000 μ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患者均连续应用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观察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电位(SNA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及远端潜伏期(DML)等指标变化.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远端DML缩短、SCV增快、SNAP波幅增加,尺神经肘上下段MCV、SCV均较治疗前增快且SNAP波幅增高;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易卡压部位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评价DPN疗效的敏感指标,银杏达莫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于DPN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钴胺、依帕司他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4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采用甲钴胺、依帕司他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5%和92.9%,对照组分别为35.0%和75.0%,观察组疗效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NS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甲钴胺、依帕司他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效果确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it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2—2015-01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降血糖、降脂及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密西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评分(MDNS)及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显著加快,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患者的MDNS评分显著下降,对照组患者的MDNS评分无显著变化;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MDN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应用于DPN的治疗疗效显著,显著加快神经传导速度病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硫辛酸对慢性酒精性周围神经病(CAPN)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CAPN患者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给予硫辛酸静脉滴注,0.6 g/d;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避光静脉滴注500μg/d,两组均连用3 w,比较治疗3 w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6%,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SCV)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能改善CAPN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NCV),值得临床应用及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_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05—2015-05收治的9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应用甲钴铵,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前列腺素E_Ⅰ。比较2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与感觉传导速度(SCV)、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MCV与SCV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42/47),明显高于对照组71.7%(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3/47),与对照组4.4%(2/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素E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10—2013-08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甲钴胺及硫辛酸治疗,疗程3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结果 2组患者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均改善,以观察组更明显,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糖尿病综合治疗基础上,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5例患者治疗无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无变化。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0%,18例患者中11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无变化,7例触觉、跟膝腱反应、温度觉等症状无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液注射液及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VitB1注射液+降糖等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丹红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注射用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MCV、SCV)改变、动作电位波幅变化情况等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自觉麻木、疼痛或感觉异常症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动作电位平均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比丹红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VitB1注射液+降糖等药物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钴胺(弥可保)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甲钴胺联合丹红注射液)50例,对照组(甲钴胺)50例(2组均严格控制血糖),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对腓神经、正中神经等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有较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的程度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CA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2例CA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500μg.d-1肌注,连用4周,同时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d-1,连续4周;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Vit B1100 mg.d-1、Vit B12500μg.d-1,共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SCV)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MCV和SCV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改善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NCV),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大剂量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的效果。方法将我院95例确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维生素组给予肌内注射维生素B12联合口服胰激肽原酶治疗,甲钴胺组给予静滴甲钴胺联合口服胰激肽原酶治疗,均治疗15d后比较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甲钴胺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优于维生素组74.47%,P<0.05;甲钴胺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维生素组,P<0.01;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剂量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能够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递质的生成和轴索、轴浆再生,安全可靠,在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预防并发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对9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在控制血糖血脂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应用甲钴胺,对照组单用甲钴胺,8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优于对照组64.58%(P〈0.01);正中、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SNCV)2组间和组内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DPN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传导功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神经节苷酯)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CA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确诊为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及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酯,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采用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都有增加,治疗组比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神经电生理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0-01-2011-03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给予前列腺素E1注射液(商品名凯时)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商品名弥可保)治疗,2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麻木疼痛减轻的程度、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素E1针与甲钴胺针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上肢受累神经的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神经电图对98例DPN患者及32名正常对照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波幅(SNA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波幅(CAMP)进行检测,分析DPN患者上肢受累神经的分布特点.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PN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SCV和MCV明显降低(P<0.05~0.01);(2)DPN组正中神经SCV、SNAP、MCV及CAMP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尺神经及桡神经(均P<0.05).结论 DPN患者上肢正中神经更易受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α-硫辛酸、甲钴胺与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3-12收治的DPN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合理饮食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甲钴胺1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1次/d;前列腺素E1 1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6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连用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运动(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神经缺陷评分(NDS),对比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T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均明显增加,但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与前列腺素E1治疗DPN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依达拉奉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必存)与甲钴胺(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同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均以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稳定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与甲钴胺,对照组给予丹参与甲钴胺治疗,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DPN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与甲钴胺联用可明显改善DP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肌内注射,治疗组给予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连续治疗30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组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周围神经血流供应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治及加速肢体神经传导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各164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甲钴胺针和硫辛酸针治疗,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加昧黄芪桂枝五物汤,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明显增高,各项临床症候积分明显降低,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也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加速肢体的神经传导,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