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理市海东镇上和村甲肝暴发流行的原因、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查,为预防和控制甲肝的流行提供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症状体征,采集血样进行甲肝抗体(抗HAV-IgM)及谷丙转氨酶(ALT)测定.结果 实验室检测100份血样,抗HAV-IgM阳性37例(37%),ALT增高17例(17%).结论 本次甲肝群体流行是由于患者饮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生水、食物及密切接触引起.提示在边远山区应经常开展爱国卫生教育,改善卫生设施、提供卫生安全饮用水,强化农村计划免疫工作,加强卫生监管,更好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988年春上海市暴发食源性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流行,本次流行的甲肝特征之一为肝外表现者较多。作者见有3例甲肝患者并发格林一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ēSyndrome,GBS)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 徐××,男,26岁,1988因食毛  相似文献   

3.
某校一起甲型肝炎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某校102名学生,在16d内发生了两例甲肝患者,罹患率为19.6%,抗-HAV阳性率为82%。导致本次甲肝发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日常生活接触。调查表明,在青年集体中如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散发的甲肝患者,注意集体卫生,对防止甲肝流行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海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5年在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 Reported System,NNDRs)中报告的青海省甲肝病例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 2006-2015年青海省报告甲肝病例6 782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波动在5.79/10万~22.17/10万之间。5~9岁组人群发病率在各年龄组中排序最高,发病率(32.23/10万)明显高于全人群平均发病率(12.11/10万)。报告病例的地区聚集性明显,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市和海南州,共报告6177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1.08%。结论青海省甲肝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应加强适龄儿童甲肝疫苗接种,在流行季节应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感染机会,以控制甲肝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1991年11月至1992年4月,武汉市曾发生甲肝流行(发病率738.89/10万),高峰期在1至2月份。我科共收治235例,其中30岁以下青少年215例,占总患病人数91.4%;103例(43.8%)有发热、头晕、乏力等“上感样”前驱症状;抗HAV—IgM阳性222例(94.5%);除1例慢活肝乙型合并甲肝死亡外,余均治愈。上述病例无明确的同一传染源,101例有在外就餐史(43%),38例(16%)有甲肝病人密切接触史。表明此次甲肝流行预后好,病死率低。发病以青少年为主。流行期间应注意“上感”样前驱症状。流行因素与本地区卫生条件及居民卫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6.
志丹县甲肝流行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甲肝流行的原因,总结预防控制甲肝的经验和教训.方法 通过测定血清抗甲肝IgM核实诊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4年,志丹县发生甲肝流行,发病396例,无死亡病例,由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经过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了甲肝流行.结论 农村地区生活环境、群众卫生意识和甲肝免疫力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学生住宿拥挤,餐具不消毒,易通过生活密切接触引起甲肝流行,在农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8年初,上海市发生急性传染性甲性肝炎(下称甲肝)暴发流行。当前甲肝疫苗尚处于研究阶段,一般推荐注射丙种球蛋白作为预防甲肝应急被动免疫措施。为评价目前生产的丙种球蛋白制品控制甲肝流行的预防效果,并探讨冻干血浆的使用价值,我  相似文献   

8.
甲型肝炎暴发流行47例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第1季度,上海市暴发大规模甲型肝炎(下称甲肝)流行。根据本市各区卫生防疫站和各医院提供的材料,对流行期间患甲肝死亡的病例病史进行仔细调阅,确诊死亡病例共47例。所有病例均有确定的流行病史、典型的急肝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以及血清抗-HAV IgM检测阳性。47例中男22例,女25例。对照同期甲肝发病男女之比约为1.5∶1,病死率女性略高。全组年龄为8~60岁,平均30.4±10.9岁。20~35岁有28例,占59.6%。 47例中25例为甲型重症肝炎(下称重症甲肝);15例是在慢性HBV感染基础上获得甲肝病毒感染而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1988年初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甲型肝炎(下称甲肝)流行。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生食毛蚶为最危险因素。文献报道因生食贝类引起甲肝暴发已有多起,但迄今未见有贝类传播甲肝的病原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桂清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7):1154-1154
甲型肝炎 (甲肝 )是由甲肝病毒 (HAV)引起的世界性传染病 ,易感染者主要是儿童和青壮年。由于甲肝的潜伏期较短 ,易引起爆发流行 ,在人群易感率高的地区传播迅速。在我国 ,据 1993~ 2 0 0 2年疾病监测表明 ,我国甲肝平均发病率高达 2 0 .0 1/ 10万 ,属甲肝流行的高发区。目前 ,预防甲肝发生流行的唯一有效手段是接种甲肝疫苗。为研制和开发出高品质、安全有效的甲肝疫苗产品 ,有效控制我国甲肝流行 ,1996年 5月 ,甲肝灭活疫苗研究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计委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关注下 ,1999年 12月 ,…  相似文献   

11.
闵行区1988年1月15日至2月15日甲型肝炎(甲肝)流行期间共报告2449例病人,罹患率为23.2‰,其中20~29岁、30~39岁两组罹患率分別为41.4‰和39.9‰。调查表明本次流行系生食毛蚶所致。证据如下:(1)两次供应毛蚶均先于两流行峰前1个月,正好是甲肝的潜伏期,且供应量多流行峰亦高;人群生食毛蚶率高达27.9%;(2)病例对照调查提示甲肝病人吃蚶率为94.4%,极显著高于一般人群(27.9%)和对照病人(28.7%),OR值高达72.0(95%CL:25.9~200.3),且吃蚶量越多OR值越高;(3)人群抽样调查发现吃毛蚶者较未吃者发生肝炎的相对危险性为29.37倍,归因于吃毛蚶的病例占发病数的93.1%。  相似文献   

12.
1988年1~4月本市发生甲型病毒性肝炎(下简甲肝)的暴发流行。为了对甲肝患者的预后和转归有一科学的依据,我们对本院所属18个劳保工厂和本院职工患甲肝的1212例进行3年的前瞻性随访  相似文献   

13.
《新乡医学院学报》1990,7(1):076-76
<正> 在对1986年济南郊区某镇34个村发生的甲型肝炎流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对甲肝流行前后14岁以下儿童的抗甲肝病毒抗体(抗-HAV)水平及非发病村儿童的抗-HAV水平作了检测与比较,并对感染类型作了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甲肝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贵州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PIinfo2000和Excel2003软件对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监测资料分析。结果:累计报告73405例甲肝病例,占肝炎发病总数的32.18%。年均发病率为22.04/10万;累计死亡102人,年均死亡率为0.03/10万;年均病死率为0.14%;男性与女性发病之比为1.73:1;发病以学生为多(33.01%),其次为农民(28.83%),第三为散居儿童(11.31%)。学生、农民和散居儿童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73.15%;甲肝全年均有发病,病例数较多的是5-9月,占全年病例数的58.87%(43215/73405)。结论:贵州省甲肝发病主要在农村地区,发病以学生、农民和散居儿童为主,多发季节是5-9月份。建议对高发地区和高发县农村的学生、农民和儿童开展甲肝疫苗预防接种,对密切接触者2周内接种人免疫球蛋白,并广泛开展甲肝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防止病从口入,进一步降低我省甲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996-2007年松桃县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分析松桃县12年间传染病发病率、发病病种变化和发病顺位。结果12年间松桃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8种20515例,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274.94/10万;死亡212例,年平均死亡率为2.84/10万;传染病总发病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肺结核、痢疾、麻疹、伤寒、乙肝(丙肝)和肝炎(甲肝、未分型)6种传染病占传染病总数的93.35%;狂犬病死亡居传染病死亡的第一位。结论1996-2007年松桃县传染病总发病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肺结核、痢疾、麻疹、伤寒、乙肝(丙肝)和肝炎(甲肝、未分型)是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病种,狂犬病死亡是传染病死亡的主要病种,应积极做好相应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桂西农村寄宿制小学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某寄宿制小学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暴发流行的原因、流行特征,为桂西农村寄宿制学校提供预防与控制甲肝暴发措施。方法采用现场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症状进行诊断,采集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这所学校共有620名学生,<1个月共发生甲肝154例,发病率为24.84%,实验室检测154份学生血样甲肝病毒—免疫球蛋白M(HAV-IgM)抗体阳性,92例谷丙转氨酶(ALT)≥100u/L,75份食堂及周边食品店人员血样HAV-IgM抗体全部阴性。寄宿生甲肝发病率显著高于外宿生(χ2=9.72,P<0.01)。结论此次甲肝群体暴发是由于饮用了甲肝病毒污染的生水、食物、聚餐及密切接触引起。提示改善西部贫困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卫生设施、提供卫生安全饮用水,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和加强卫生监管是防止寄宿制学校甲肝暴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型肝炎爆发的原因,分析甲型肝炎爆发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流行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流行因素;对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甲肝抗体IgM检测,并作调查控制分析。结果丹东市某县一商贸区内发生甲肝病人85例。病例临床特征以发热、乏力、厌油腻为主,患者甲肝抗体IgM均为阳性,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自备井水经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数均明显超出标准值。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发病危险因素与病例直接饮用自备井生水有关,喝生水者患甲肝的罹患率明显高于不喝生水者(x2=29.61,P<=0.01),喝生水患甲肝的危险性是不喝生水者的49.71倍。结论水源污染为此次甲型肝炎爆发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质监测,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88年初上海市发生甲型肝炎(下称甲肝)暴发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与大量人群在较短时间内生食来自江苏省启东县的毛蚶有关。为了进一步从病原学角度证实这一结论,我们在1988年1月底上海甲肝流行高峰期间,赴江苏省启东县吕泗镇  相似文献   

19.
在1988年初上海市部分居民食用不洁毛蚶引起甲型肝炎(甲肝)暴发流行中,我院于1月11日至6月30日收治甲肝3820例,其中3例亚急性重症肝炎于病程中并发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纯红再障)死亡。 3例中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20、34和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1988年甲型肝炎暴发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人群为基础,调查了上海市长宁区居民1649人。结果显示甲型肝炎(简称甲肝)罹患率为5.76%,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別(p>0.05)。调查人群中食毛蚶者甲肝罹患率为15.86%,未食者为0.64%。相对危险度(RR)为24.78,特异危险度(AR)为15.22%,特异危险度百分比(AR%)为95.96%,人群特异危险度(PAR)为5.12%,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PAR%)为88.89%。甲肝发病与食蚶量及食蚶方式有关(p<0.0001)。对1649名居民采血470份,检测抗HA和抗HAIgM。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人群对甲肝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人群的甲肝易感性平均为30.21%。抗HA阴性易感者食毛蚶的甲肝罹患率为29.41%,感染率为38.24%;未食蚶易感者甲肝罹患率分别为1.35%和5.41%。RR分别为21.79和7.07。本次甲肝流行隐性传染率为1.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