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噪声性听损伤耳蜗内淋巴电位改变的文献资料。阐述耳蜗内淋巴电位改变的文献资料,阐述耳蜗内淋巴电位改变与噪声类型的关系、噪声性耳蜗内淋巴电位改■的机理及其意义。普遍认为在代谢和血管损伤的噪声性聋中,研究正、负耳蜗内淋巴电位的改变等参量能获得某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膜迷路积水活体Ca^2+浓度与内淋巴电位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Meniere病发病机理,阻塞豚鼠内淋巴囊造成膜迷路积水模型。对膜迷路积水成功的17只动物的左耳分别于术后1、2、3个月在耳蜗第三回开窗,用双管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插入中阶,测Ca^2+浓度及内淋巴电位(EP);14只豚鼠健耳(右耳)作为对照。结果证明积水后中阶Ca^2+浓度增高,与对照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随积水时间延长Ca^2+浓度逐渐增高,且1、2、3个月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对照耳EP为72  相似文献   

3.
豚鼠外淋巴灌流顺铂对耳蜗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内淋巴积水是Meniere病的病理基础,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但也有不少学者研究了压力对内耳的影响,并应用于临床,为治疗Meniere病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通过比较耳蜗电图CAP阈值、SP幅度及组织切片,探讨内耳开窗术对豚鼠听力的影响.方法 将听力正常的5只成年豚鼠的双耳进行配对设计.实验耳在耳蜗鼓岬上行内耳开窗,外接注入生理盐水的微泵,在圆窗膜上放置银球记录电极;对照耳只放置记录电极.分别于术后0,2,4,6天记录耳蜗电图的阈值及SP幅度,比较实验耳和对照耳的差异.结果 实验耳和对照耳的耳蜗电图在8 kHz的CAP阈值、SP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耳蜗组织切片均未见膜迷路水肿.结论 内耳开窗术对豚鼠听力无影响,不会导致膜迷路水肿,可作为内耳给药的有效途径及动物病理模型建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水通道在内耳的表达及其对内淋巴代谢的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水通道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其在内耳的定位作一综述,并展望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内耳免疫应答过程中内淋巴囊的细胞增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和评价内耳二次免疫应答过程中内淋巴囊的细胞增殖情况。方法 选用SD大鼠15只,以钥孔Qi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全身免疫后,经耳蜗底回钻孔以相同抗原进行内耳免疫,然后分别在内在免疫后3、7和14d腹腔注射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rd)后处死动物,取颞骨经组织学处理制作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内淋巴囊的细胞浸润、增殖和IgG细胞的分布状况。结果 内耳受抗原刺激后3d内淋巴囊囊腔和囊周区域出现单核吞噬细胞浸润,7d内淋巴囊的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大量增加;3~7d内淋巴囊囊腔KLH被吞噬,同时S期细胞和IgG阳性细胞逐渐增多,二者的出现部位相似。结论 在内耳针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的二次应答中,内淋巴囊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强,且  相似文献   

10.
本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内淋巴囊直流电位(ESP)的研究进展,着重对ESP的影响因素、作用及其机制作了阐述。这对深入研究内淋巴囊电生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正常小型猪中耳及内耳解剖及耳前入路耳蜗内电位测定的可行性,为以小型猪作为动物模型的内耳数据测定及内耳疾病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和解剖学依据.方法 10只正常1周龄贵州香猪,麻醉后测量ABR确定听力正常,测听后分为2组,实验组(7只),以耳前入路进行中耳及内耳解剖,对照组(3只)以腹侧入路进行解剖.充分暴露耳蜗.分别测量每只小型猪左侧耳蜗内电位,观察正常小型猪的耳蜗内电位的范围.术后1天观察小型猪的基本生物学特征.结果 实验组小型猪7耳中4耳测出稳定的耳蜗内电位;对照组3耳仅有1耳测出.术后1天实验组小型猪生命体征均平稳,正常饮食;对照组中1只术中死亡,其余术后状态欠佳.结论 对于小型猪而言,耳前入路操作简单、损伤小、易于暴露圆窗龛,能够顺利完成耳蜗内电位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爆震对耳蜗内电位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豚鼠内耳微循环障碍对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blood-labyrinth barrier permeability during cochlea microcirculatory disorders in guinea pigs. METHODS: Using modified method of Evan's blue fluorescence, the changes of permeability of blood-labyrinth barrier were observed in the animal model of cochlea microcirculatory disorders which was induced by photochemical reaction. RESULTS: Amount of Evan's blue passing through the blood-labyrinth barrier was (1.709 +/- 0.769) microgram per guinea pig after 2 hours and (2.849 +/- 0.653) microgram per guinea pig after 4 hours when the cochlea was in microcirculatory disorder.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ermeability of blood-labyrinth barrier increased when cochlea microcirculatory disorders occurred and the increase of blood-labyrinth barrier permeability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chanisms which causes the cochlear ischemic lesions.  相似文献   

14.
内耳性听力缺失常被认为是“感音神经性”者即由Corti's器或传入或传出神经元病变所致。实验研究和组织病理学证据和临床资料都表明某些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继发于具有分泌功能结构的耳蜗病变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外加直流电流后对耳蜗基底膜振动的影响。方法:在豚鼠耳蜗底回距圆窗龛缘2.4mm处开一直径约0.4mm小孔,作为测量活体基底膜的振动速度测试窗,在测试窗上,下缘的鼓阶,前庭阶各开一小孔,将铂-铱电极置入鼓阶,前庭阶作为跨蜗管的电刺激电极,用激光多普勒干涉测速仪观察直流电流对纯音诱发的基底膜振动速度的影响。结果:当外加电流前庭阶极性为正,鼓阶极性为负时,可以看到基底膜振动速度显著增大,给相反极性电流时,基底膜振动速度减小。结论:生理状态下的正内淋巴电位是耳蜗将声音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必要条件,适当提高外毛细胞顶端正电位,有助于提高耳蜗放大器的增益,外加负电位则严重影响耳蜗放大器的增益。  相似文献   

17.
耳蜗外侧壁微区微循环损伤对耳蜗内淋巴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颈上神经节切除对豚鼠内淋巴囊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建立颈上神经节切除模型,采用生物微球法测定术侧耳与 对照耳内淋巴囊血流量.结果术侧耳血流量与对照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1),即颈上神经节切除后,内淋巴囊血流量减少.结论 [ HTSS 术侧耳内淋巴囊血流量的减少可能与颈上神经节切除后,切断分布于内淋巴囊内的神经纤维,引起神经肽的减少有关.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患者内淋巴积水(endolymphatic hydrops,EH)程度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12月—2022年3月就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31例M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ogram,ECochG)、耳鸣分级、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及内耳钆造影MRI扫描。据内耳MRI显像,采用目测4分法,以3D FLAIR序列评估前庭积水程度,以3D real IR序列评估耳蜗积水程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EH程度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EH程度患者的性别、年龄、侧别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耳蜗积水程度与耳鸣分级、低频听阈、平均听阈及疾病分期呈正相关(rs=0.517、0.438、0.439、0.378,P<0.05),与ECo...  相似文献   

20.
耳蜗外侧壁微区微循环损伤对耳蜗内淋巴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某些内耳疾病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聋的区域频率听力下降与耳蜗局部血流改变的关系,采用光化学方法造成耳蜗外侧壁微区微循环血管损伤,应用活体耳蜗微循环与内淋巴电位(EP)同时观察记录的方法,观察了不同损伤面积的微循环改变对内淋巴电位的影响。实验应用血卟啉单甲醚作为光敏剂,超高压汞灯作为激发光。实验发现相对较小面积的耳蜗外侧壁微循环损伤组(0.2mm×0.4mm)EP无明显变化;相对较大面积的损伤组(0.2mm×0.8mm)EP轻度下降,但这种下降与正常对照组EP变化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提示EP虽产生于血管纹,但小面积血管纹微循环损伤不引起EP的明显变化,说明耳蜗局部代偿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内耳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