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视野缺损对蝶鞍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野缺损对蝶鞍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2例(44只眼)蝶鞍区肿瘤患者的视野检查结果,其中包括眼科门诊患者8例(16只眼)、住院患者14例(28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蝶鞍区肿瘤以垂体瘤居多(81.8%)。在首发症状中视力下降占大多数,为77.3%,并可伴有头痛或者其他症状如内分泌异常等。眼底检查视盘苍白者占多数(81.8%)。视野改变以垂直性偏盲为主要表现,其中典型的表现为双眼或单眼颞侧偏盲。常用手术治疗方式为经额颞幕上开颅手术及经蝶骨入路手术,术后视力、视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蝶鞍区肿瘤中垂体瘤占大多数。视野改变可表现为垂直性偏盲、不规则视野缺损、视野向心性缩小等。 相似文献
2.
蝶鞍位于颅底.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它远离腑组织和脑室系统。早期生长之肿瘤常缺乏颅内压升高和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但可压迫视神经和视交叉,出现视力减退和视野障碍,故患一般都先就诊于眼科。如果眼科医生缺乏神经眼科学知识和经验,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现将笔所遇2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蝶鞍区肿瘤以其解剖位置的特点 ,常侵犯视交叉。在视交叉受压病变过程中 ,患者常诉有视功能障碍。本文报告二例蝶鞍区肿瘤 ,均以眼病首发症状 ,误诊治疗 2~ 3年 ,现做以下报告 ,以其引起同道注意。1 病例介绍例 1,男 ,49岁 ,从 1993年 6月初自觉右眼视力下降 ,到当地医院眼科检查 ,视力 :右眼 4.8、左眼 5 .1,双眼视野向心性缩小 ,诊断 :“球后视神经炎”。 1994年 5月 14日来我院检查 ,视力 :右眼 4.5、左眼 4.8、眼压Tn ,视野检查 :双颞侧偏盲 ,瞳孔等大等圆 ,右眼直接光反射存在 ,间接光反射消失 ,双眼屈光间质正常。眼底 :右眼视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首诊眼科的鞍区肿瘤误诊原因,从眼科角度提高对肿瘤的早期认识以促进诊断。方法对79例误诊为眼科疾患的鞍区肿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只注意专科情况,而对鞍区肿瘤临床表现认识不足。结论 充分认识鞍区肿瘤发病情况与眼科疾病的相互关系,鞍区肿瘤的误诊可避免或减少。 相似文献
5.
蝶鞍区肿瘤以垂体腺瘤发病率最高 ,约占 5 4 8% ,颅咽管瘤占 35 4 % ,鞍结节脑膜瘤占 5 2 % ,其它占 4 6 % [1] 。自显微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以来 ,蝶鞍区肿瘤手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并发症明显减少 ,死亡率大大降低 ,但尿崩仍是常见的并发症 ,及时发现、处理好尿崩有助于提高疗效 ,降低死亡率。现将作者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以兹参考。1 临床资料1 1 病例资料 2 0 0 1年 4月~ 2 0 0 1年 11月期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15例住院患者 ,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 ,术后已经病理定性诊断。其中垂体腺瘤 7例 (经鼻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VEP在蝶鞍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蝶鞍区肿瘤患者作P-VEP检测,记录60、15min黑白方格刺激的P-VEP中N75、P100、N135振幅及潜时,结果:15minP100异常占95%,其中振幅降低占50%,潜时延长7.5%,潜时振幅均异常占37.5%。15minP100波形异常70%,其中消失波22.5%,W波或U波占47.5%,正常波占30%。结论:蝶鞍区肿瘤的P-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经额入路蝶鞍区肿瘤切除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采用解剖技术对 35个甲醛固定 ,红色明胶动脉灌注的尸头标本蝶鞍区的有关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两侧视神经管颅口内缘间距为 11.0 9± 2 .2 2mm ,视交叉前缘至交叉前沟前缘间距为 7.0 2± 1.86mm。垂体上面与鞍隔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垂体上面通过鞍隔孔露出鞍隔平面以上者 3例 ( 8.75% ) ,在鞍隔平面以下者 13例 ( 37.14% ) ,与鞍隔平面平齐者 19例 ( 54.2 9% )。两侧颈内动脉在穿经海绵窦上壁处间距为 13.2 5± 2 .4 8mm ,大脑前动脉发起处 ,两侧颈内动脉之间距为 17.86± 1.55mm。结论 经额入路蝶鞍区肿瘤切除术主要是通过交叉前间隙 ,在颈内动脉之间的区域操作 ,手术中要保护颈内动脉、视神经等结构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蝶鞍区肿瘤对视力和55°视野的影响以及Humphrey-Ⅱ型自动视野计FF-81程序在蝶鞍区肿瘤视野检查中的准确性.方法对确诊为蝶鞍区肿瘤84例(168眼)住院病人,术前行视力、55°视野及周边视野检查(相同大小的白色视标).结果术前视力下降者117眼(69%).视野异常者FF-81程序55°视野133眼(79%);周边视野计检查130眼(77%).结论蝶鞍区肿瘤常常累及视神经,从而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以颞侧视野缺损为多.Humphrey-Ⅱ型自动视野计FF-81程序检查的55°视野对蝶鞍区肿瘤的患者能早期发现典型以及不规则的视野改变.对蝶鞍区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蝶鞍区生殖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1991年3月至2002年1月间1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蝶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16.8岁,平均病程2.6年。临床表现为尿崩症11例,视功能障碍6例,生长发育迟缓5例,垂体功能低下5例。肿瘤最大径≤3cm8例,>3cm3例。MRI显示肿瘤为T1呈低或等信号8例。术中肿瘤呈紫红色或暗灰色。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生殖细胞瘤,术后均进行放射治疗。随诊3个月至6年,肿瘤消失,术后尿崩症状改善9例,视功能障碍改善4例,但垂体功能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改善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当年轻人出现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影像检查发现蝶鞍区实质肿瘤边界不清时,应考虑蝶鞍区生殖细胞瘤,高度怀疑时采用试验性放射治疗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蝶鞍区肿瘤误诊2例,筛窦肿瘤误诊4例。分析误诊原因,强调视野检查对鞍区肿瘤诊断的重要及必要。对单侧眼球突出患者应常规耳鼻喉科检查,排除鼻窦肿瘤的可能性。CT检查对鼻窦肿瘤的诊断价值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总结蝶鞍区肿瘤手术后发生尿崩症的特点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96例蝶鞍区肿瘤手术后尿崩症发生情况 ,通过测定尿比重、尿量、尿渗透压及电解质等确定尿崩症及低钠血症的诊断。结果 43例发生尿崩症 ,发生率为45 % ;经治疗分别在 1周 (37例 )、2周 (4例 )、1月 (1例 )得以控制 ,另 1例需长期应用尿崩停。蝶鞍区肿瘤中 ,以颅咽管瘤发生率最高 ,其次为垂体腺瘤。结论 尿崩症是蝶鞍区肿瘤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术后加强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蝶鞍区肿瘤误诊2例、筛窦肿瘤误诊4例。分析误诊原因。强调视野检查对鞍区肿瘤诊断的重要及必要。对单侧眼球突出患者应常规耳鼻喉科检查,排除鼻窦肿瘤的可能性。CT检查对鼻窦肿瘤的诊断价值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双鼻-蝶入路的方法 ,克服常规单鼻-蝶入路鼻内镜手术操作不便的缺陷.方法 选择蝶鞍区肿瘤患者37例,在鼻内镜引导下经双鼻-蝶入路暴露蝶鞍区并进行手术治疗.一侧鼻腔-鼻中隔通路供主刀进行内镜显示、切割、电凝等手术操作,另一侧通路供助手进行冲洗镜头、吸引、牵引等操作,辅助主刀进行手术操作.对于蝶窦内肿瘤采用内镜引导下切除,鞍内肿瘤则结合显微镜进行手术切除.良性肿瘤采用分块切除,恶性肿瘤采用整块切除的方法 .记录双鼻蝶手术通路建立的时间和出血量,并评价暴露鞍区、蝶窦的效果,以及手术切除肿瘤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建立双通路的手术时间平均为23 min(15~45 min),出血量平均为16ml(5~40 ml).术后病理:恶性肿瘤2例,为放疗后复发鼻咽癌;良性肿瘤33例,其中垂体瘤30例,乳头状瘤、脊索瘤和骨瘤各1例;炎性假瘤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经鼻内镜双鼻-蝶入路能充分暴露鞍区和蝶窦,并能有效克服操作空间狭窄所引起的操作不便.采用此双通路进行的手术治疗并发症少而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在鞍区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IEMENS公司 1 5T超导磁共振机 ,距阵 2 5 6× 2 5 6 ,应用SE序列 ,多平面成像 ,并注射GD DTPA增强扫描。结果 MRI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诊断符合率为 95 %。结论 MRI具有软组织对比度高 ,无骨伪影及多平面成像等优点 ,可弥补CT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颅内肿瘤,尤其是蝶鞍区肿瘤,因其较早出现眼部症状而多首诊于眼科。有统计,垂体瘤在各地眼科门诊就诊率达75%,而误诊率高达85%[1]。笔者就所遇到的2例较典型的病例报告如下,以供借鉴。1临床资料例1:高某,男,51岁,于1991年11月8日因双眼渐进世视力下降1年而来眼科就诊。自述1990年12月始视力下降,曾在当地及外省几所省级医院的眼科间歇就诊达十余次。曾先后疑诊为青光眼、早期白内障、屈光不正等,行相应的检查后均未能明确诊断。发病头8个月双眼视力维持在4.7,之后视力下降明显,且双眼底视盘色变谈,诊断为:视神经萎缩。笔… 相似文献
17.
蝶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由于鞍区位于颅底,肿瘤期常无颅内高压及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但视神经和视交常因肿瘤的压迫,或因肿瘤引起视交叉腹面中央区供血障,出现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患者多首诊于眼科。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29岁,学生,主因左眼视力下降4天,门以“左眼急性球后视神经炎”于1998年12月14日收入院。体:右眼0.2,矫正视力1.0。左眼光感,不能矫正,外斜-5°,瞳直径6mm×6mm,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眼底查正常,眼球运动正常,无疼痛。入院后治疗:①扩血管。②能合剂营养视神经。③激素加消炎。④维生素类药物。⑤球… 相似文献
18.
MRI在鞍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MRI征象。结果:MRI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诊断准确率达96.7%。结果表明,MRI能正确显示鞍区病变及其毗邻解剖结构,并可提示肿瘤的组成成分,对鞍区肿瘤的术前定位和定性诊断及指导手术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 例鞍区肿瘤,进行了常规磁共振成像(MRI) 及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α DTPA) 后的对比增强MRI诊断。结果表明:MRI三维成像清晰显示鞍区肿瘤及其毗邻解剖结构,并可辨别肿瘤的组成成分,因此MRI为鞍区肿瘤术前定位和定性诊断及手术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在鞍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病人,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瘤19例,颅咽管瘤7例,脑膜瘤2例,CT表现具有特征性,术前诊断正确率较高。星形细胞瘤和生殖细胞瘤各1例,CT表现为鞍区实性肿块,其中1例误诊。结论:CT扫描,尤其是二维图像重建技术(冠状、矢状)可显示鞍区肿瘤的内部特征、生长方式、侵犯范围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对准确诊断鞍区肿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