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湖北省孕产妇保健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了解湖北省孕产妇保健状况,探索孕产妇保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11个县(市)1998年1月1日~2003年10月20日有活产的17~45岁已婚育龄妇女共计687人,对其孕产期保健状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70检验法、非参数检验法,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前进法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城市及农村孕产妇产前检查率分别为99.4%,84.7%;住院分娩率95.6%,54.8%;剖宫产率46.1%,10.7%;产后访视率67.3%,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孕产妇保健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收入和年龄,农村是生育活产儿数、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是否为农民、是否经常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结论湖北省城乡孕产妇保健状况和影响因素差异较大,首次产前检查时间滞后,产后访视率明显低于产前检查率,与全国甲类城市和农村保健服务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浙江农村孕产妇保健状况,探讨农村孕产妇保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11个县市农村1998年1月1日-2003年10月20日有活产的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共计889人,对其孕产期保健状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采用χ^2检验法。结果:浙江农村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99.67%,住院分娩率97.83%,剖宫产率31.91%,产后访视率(至少3次)76.32%。孕产妇保健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生育活产儿数。结论:浙江省农村孕产妇保健状况、产前检查率、早孕检查率、产前5次检查率、住院分娩率、产后访视率(至少3次)达到全国甲类农村保健服务标准。  相似文献   

3.
农村孕产妇保健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惠  汪洋  王宏  李治军  彭刚  张兴伦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41-1844
目的:了解重庆市铜梁县农村孕产妇保健状况,探讨农村孕产妇保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铜梁县2006年产妇4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法、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94.5%,孕早期检查率为49.6%,住院分娩率为95.5%,产后访视率63.25%,系统管理率为9.5%,影响农村孕产妇保健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职业、活产生育数、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就医距离和就医时间、母婴保偿制。结论:农村孕产妇孕早期检查时间滞后,产后访视率较低,农村孕期保健服务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孕产妇保健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探讨影响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9年7-12月间分娩的1 945名妇女进行调查,并对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孕早期系统保健管理卡建卡率为49.77%,产前保健指导率为82.98%,产后保健指导率为52.75%,产前检查率为99.33%,产前检查5次率为74.24%,住院分娩率为98.61%,产后访视率为42.21%,产后访视3次率为9.51%;影响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主要有孕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就医距离、活产生育数、居住地以及婚姻状况等。结论孕产妇首次产前检查时间滞后,产后访视率低,孕产妇的孕期保健服务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社会资本对流动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为提高流动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4年国家卫计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流动孕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社会资本情况等对早孕建卡、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等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 89.3%流动孕产妇建立孕12周《孕产妇保健手册》,66.2%流动产妇接受5次以上的产前检查,42 d产后访视率为80.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孕产妇的教育水平、家庭月总支出、孩子是否符合生育政策、与本地人相处是否融洽对流动孕产妇孕12周是否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有影响,流动孕产妇产前检查达标的影响因素有流动孕产妇的年龄及与本地人相处是否融洽;流动孕产妇教育水平、家庭月总支出和是否在本地接受健康教育对流动孕产妇接受42 d产后访视有显著影响。结论流动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利用情况良好,社会资本对提高流动孕产妇保健服务有积极作用,加强流动孕产妇在流入地的社会网络构建,增加其保健信息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湖北省孕产妇产前保健现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更好地进行孕产妇产前保健管理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利用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中湖北省2008年8月15日—2013年8月15日分娩妇女的资料进行分析,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与产前检查次数相关的因素。结果:农村地区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97.8%,城市地区为98.3%,最近1次分娩的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为5.8±3.2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产次少的孕产妇倾向于做更多次产前检查。结论:应针对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差及分娩次数多的孕产妇加强产前保健知识宣教,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昆山市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探讨影响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为改善服务利用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应用自拟问卷对2009年以后分娩的昆山市536名孕产妇进行调查,了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及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孕产妇产前检查≥1次占99.1%,产前检查≥5次占96.6%,首检孕周12周占80.2%,建卡率占96.0%,产后访视≥1次占71.0%,产后访视≥3次占6.1%,剖宫产率占40.5%。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水平在收入和距最近医院距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户籍对产前检查率、建卡率、首检孕周12周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山市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水平总体较高,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仅产后访视较低,市内公立医院的住院分娩服务面临较大的供给压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陕西省农村地区妇女产后访视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数据资料来源于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陕西省农村的调查,调查员入户调查前先获得妇女知情同意,然后再收集其社会人口学信息及产后访视的相关信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孕产妇保健要求对产后访视的现状进行分析,应用混合效应模型探索影响产后访视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妇女怀孕的平均次数为(1.68±0.76)次,孕期产前检查的平均次数为(5.72±2.56)次,生产的平均次数为(1.57±0.62)次,产后访视的平均次数为(1.56±1.28)次。研究发现,27.44%妇女产后未接受过产后访视,1次及以上占比72.56%;达到陕西省基本公共卫生孕产妇保健要求的妇女占比51.04%;满足WHO推荐标准的妇女仅占24.19%。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示妇女年龄≥31岁、怀孕次数、生产次数及孕期产前检查次数与产后访视的次数具有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陕西农村妇女产后接受至少1次以上的产后访视率较高,有近一半妇女产后未达到我国孕产妇保健要求的产后访视次数。此外,孕妇年龄越大、怀孕次数越多,产前检查次数越多,产后访视的次数越多,需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四川省农村地区妇女进行产前检查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从而了解该地区孕产妇产前保健的情况,探讨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为四川省农村地区更好地进行孕产妇产前保健管理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利用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四川省农村地区2008年8月15日以来有分娩妇女的资料,描述总体产前检查现状,并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前检查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四川省农村地区产前检查率72.4%,其中民族地区54.3%,非民族地区97.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区(OR=5.417,CI=1.346~21.796,P=0.017)、民族(OR=7.608,CI=2.494~23.204,P0.001)、年龄(15~25岁组OR=4.357,CI=1.075~17.668,P=0.039;25~35岁组OR=4.662,CI=1.186~18.333,P=0.028)和从家到最近医疗机构的时间(30~60 min组OR=-1.037,CI=0.201~0.625,P0.001;≥60min组OR=0.276,CI=0.108~0.707,P=0.007)是妇女是否进行产前检查的影响因素。结论地区、民族是影响孕产妇产前检查率重要因素,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产前检查率偏低,产前检查状况不理想。应加强对少数民族人群的孕产妇保健管理,以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的意识和卫生服务可及性,同时加强该地区教育和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内蒙古满洲里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孕期保健状况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家庭入户问卷调查法,对满洲里市18岁-42岁的3859名已婚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孕期保健状况及相关问题问卷调查分析,对审核合格的调查结果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3859名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2267人,占58.7%,平均每个孕产妇接受产前检查(2.8±1.5)次,流动人口较常住人口明显低。产后访视2621人,占67.9%,平均每个孕产妇接受产后访视(1.1±0.2)次。流动人口孕产妇较常住人口孕产妇明显低,提示我市流动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工作仍不够。调查发现,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庭住址不固定、孕期自我保健知识缺乏及丈夫常年外出务工等因素均是造成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不及时、不足够甚至不检查的原因。结论满洲里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低,检查次数少;产后访视率低,其原因与文化水平、经济条件、政策知晓、家庭环境、交通、风俗习惯、医疗卫生条件等密切相关。针对影响因素加强孕期保健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孕妇产前检查状况及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黄冈、十堰、襄樊三市农村的1 524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孕产妇的产前检查次数及项目分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产前检查次数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组多于初中及以下组,产前检查次数<10次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产检次数>10次的孕产妇。结论:加强产前保健及产前健康教育、提高产前检查次数和质量、及时发现并治疗高危妊娠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流动孕产妇与户籍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的利用情况,发现两人群的差异,探讨影响因素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比研究,在广州、浙江、福建、北京对379名流动孕产妇和381名户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产前保健利用情况,包括初检孕周、产检次数及早、中、晚孕期的产检项目等。结果:流动与户籍孕产妇孕早期初检率分别为40.5%和57.1%,产检5次及以上的比率分别为60.4%和80.6%;流动孕产妇孕早、中期各基本项目检查率低于户籍孕产妇,孕晚期差异不大。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未婚或离异、无保险、经产妇、计划外生育、怀孕后无人通知产检等会影响孕产妇的产检利用情况。结论:城市中流动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的利用情况与户籍孕产妇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孕产妇保健应注重提供普惠性的服务项目及加大服务宣教力度。  相似文献   

13.
金龙妹  陈亚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4968-4970
目的:探讨危重孕产妇的母婴结局、孕产期保健和构成情况,以降低危重孕产妇的发生率,提高危重孕产妇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72例抢救危重孕产妇的资料。结果:72例患者中抢救成功70例(97.22%),围产儿死亡8例(11.11%),其中经产妇55例(76.39%),流动人口66例(91.67%),未做产前检查者59例(81.94%),有高危因素者41例(56.94%),产科出血36例(50.00%),子痫、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严重并发症31例(43.06%)。结论:畅通的急救"绿色通道"、各级领导的强有力的支持是确保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的关键,同时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管理是减少孕产妇重危疾病发生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湖北省部分农村孕产妇并发症/合并症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黄冈、十堰、汉川三市农村的1 524例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多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 524例孕产妇所构成的样本中,孕期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病率为14.63%。高危因素排前3位的依次为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肝病。分娩地点、分娩年龄、孕产妇性格和是否进行过产检等4个变量与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能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余各项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三级保健网,加强孕期保健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产前检查次数及质量,加强高危筛查,促进住院分娩是促进农村孕产妇保健、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农村孕产妇并发症/合并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开展孕前服务、孕产期保健和产前先天性缺陷筛查,探讨预防及减少出生缺陷方面的对策,调查影响优生优育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普查方法,对10120例孕产妇开展孕前、孕产期优生优育系列化服务,并对相关因素进行了因果性和前瞻性研究。结果:在10120例孕产妇中,发现病理妊娠231例,发生率2.28%,其中死胎发生率0.19%,自然流产发生率0.98%,胎儿畸形发生率0.54%,宫外孕发生率0.03%。在分娩过程中,死产发生率0.19%。严重产伤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0.22%,新生儿先天性缺陷发生率2.43%。在优生优育相关因素调查中发现,山区、接触农药、病毒感染、营养不良、近亲婚配及有家族遗传病史者和既往有病理妊娠史者,病理妊娠发生率均高于无以上因素者。结论:开展孕前咨询及孕期保健,进行产前诊断和终止病理妊娠,可有效地减少先天性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孕期健康教育 ,降低南宁市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自 2 0 0 0年 1~ 9月在南宁市各医院建卡做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46 35例 ,通过在孕期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后 ,与 1999年各项保健指标进行比较 ,以评价孕期健康教育结果。结果 :2 0 0 0年住院分娩率达 99.16 % ,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亦明显增高 ,由 90 .32 %上升到92 .41% ,尤其是高危妊娠得到更好的管理 ,使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 10 0 % ,孕产妇死亡率由 1999年的 33.94/ 10万降至 0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 :对孕产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 ,可以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刘丹  静进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5):883-887
目的了解广东省农村育龄妇女产前保健服务利用现状,探讨妇女产前保健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广东省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研究分析调查时15~49岁农村育龄妇女回顾在1998年1月1日-2003年10月20日最后一次活产时的产前保健服务利用情况。结果全省农村育龄妇女产前检查率85.65%,高于全国农村水平;平均产前检查次数5.14次;产前检查次数≥5次的占48.88%;平均初检孕周13.67周;早孕检查率49.50%,低于全国农村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产前保健利用及时性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程度、居住地区、职业和活产次;影响产前保健利用足够性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程度、居住地区、经济状况、职业、活产次和家庭离最近医疗点的距离。结论广东省农村育龄妇女产前保健覆盖率扩大,产前检查次数及产前检查次数符合率提高,但早孕检查率下降,早孕检查不受重视;全省不同地区间农村妇女的产前保健服务利用不均衡,非珠三角农村妇女产前保健利用明显不足。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农村育龄妇女文化程度,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提高广东省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产前保健质量、保障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问卷中的6 285名流动人口孕产妇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有统计描述、χ2检验、Fisher精确性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 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建档率为95.1%,产前检查达标率为88.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本人文化程度为初中(OR = 0.358,95%CI:0.196~0.654;OR = 0.651,95%CI:0.454~0.933)、家庭月均收入3 000元以下(OR = 0.394,95%CI:0.236~0.660;OR = 0.419,95%CI:0.293~0.597)、未接受过妇幼和生殖健康教育(OR = 0.512,95%CI:0.397~0.659;OR = 0.756,95%CI:0.639~0.893)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档案建立情况和产前检查达标情况均较差,配偶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OR = 0.592,95% CI:0.424~0.827)的孕产妇产前检查达标情况较差;流入东部地区(OR = 1.436,95% CI:1.071~1.925;OR = 1.394,95%CI:1.138~1.708)的孕产妇产前档案建立情况、产前检查达标情况较好,流动范围为跨县流动(OR = 1.481,95%CI:1.106~1.982)的孕产妇产前档案建立情况较好。结论 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利用情况相对较好,但仍存在可改善空间,应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产前保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