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选取肺癌患者106例,施行手术切除并行广泛肺门、叶间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分析术后病理资料。结果106例中,清扫淋巴结872组,其中有淋巴结转移150组(17.2%)。病理学证实为单纯 N1淋巴结转移26例(24.5%);N2(包括N1+N2)淋巴结转移33例(31.1%) ,其中无N1转移而发生N2转移者12例(36.4%)。 T2、T3、T4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T1期(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有关,外科治疗中应注意广泛清扫肺内、同侧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2.
化疗结合放射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化疗加放射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法。方法30例Ⅱ+Ⅲ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P方案(长春瑞滨25mg/m2,第1,8天;顺铂30mg/m2,第1~3天)化疗2~4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化疗完成后行常规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70GY,6~7周完成。结果全组CR6例,PR17例,SD0例,PD7例,CR率20.0%,总有效率76.7%。毒副反应方面,化疗中以造血系统及胃肠道毒性明显,放射治疗中以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气管炎明显,但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结论化疗结合放射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性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5,(11):805-80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72例NSCLC脑转移患者采用共面5野同步补量(SIB)调强放疗(IMRT)进行治疗,全脑放疗(WBRT)剂量,DT40 Gy,每次2 Gy,每周5次,共20次,脑转移灶(PTV-GTV)同步加量,DT 50~60 Gy,每次2.5~3.0 Gy,共20次。95%的等剂量曲线包括靶区。放疗结束后1个月行脑部增强MRI或CT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6例(8.3%),部分缓解(PR)57例(79.2%),疾病稳定(SD)5例(6.9%),进展(PD)4例(5.6%)。治疗有效率87.5%(63/72)。全组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4.2%和23.6%。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脑水肿等。结论:IMRT治疗NSCLC脑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黄忠连  杨震  李超 《安徽医药》2012,16(8):1136-1139
目的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4月—2011年12月接受全脑放射治疗的8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进行Log-rank时序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治疗前患者的KPS评分、肺癌原发灶控制情况、年龄、脑转移灶数目、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情况及是否有颅外转移对生存期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是否有颅外转移、肺癌原发灶控制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情况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患者的KPS评分、是否有颅外转移、原发病灶控制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情况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3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3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手术 头部、胸部放疗并结合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结果近期疗效的有效率为73.5%(25/34),1年生存率73.6%,3年生存率17%,5年生存率11.3%。结论合理采用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病理学证实的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根据肿瘤体积大小和患者一般状况设定剂量,每次2~5Gy,每周5次,共50~65Gy。疗程为4~6周。观察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12例,好转7例,稳定1例,进展3例。部分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等,经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对于因客观原因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无颅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无颅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手术及预后相关资料。结果 103例患者中,男59例,女44例,均接受了脑转移瘤切除术。病理诊断腺癌96例,鳞状细胞癌7例。103例患者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1.6%和39.8%。脑转移瘤全切除患者(85例)中位生存期为34个月,长于脑转移瘤部分切除患者(18例)的12个月(P<0.05)。表浅部脑转移瘤患者(75例)中位生存期为34个月,长于深部脑转移瘤患者(28例)的16个月(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脑转移瘤切除程度和脑转移瘤位置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部分切除和深部脑转移瘤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泰素、卡铂联合常规分割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PC方案给予泰素15 0mg/m2 、卡铂 3 0 0mg/m2 静脉注射 ,间隔 2 8天为 1周期 ,重复 2~ 4个周期后给予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2Gy/次 ,5次 /周 ) ,照射野包括肺部原发灶和纵隔淋巴引流区 ,总剂量为 60~ 70Gy。结果  5 2例患者均完成 2个周期以上化疗及放疗 ,完全缓解 6例、部分缓解 2 6例 ,总有效率 61 5 %。化疗的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放射治疗的毒性反应主要为放射性食道炎、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皮炎。结论 泰素、卡铂联合常规分割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耐受性好 ,局部控制率高 ,有望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方式和规律,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扫范围。方法 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手术并给予纵隔淋巴结清扫,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转移纵隔淋巴结分布情况。结果 手术共清扫324组纵隔淋巴结,平均每例清扫6.2组,病理证实有癌细胞转移的110组,转移率为34%。结论 上叶癌以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居多,中、下叶癌则上、下纵隔均可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具有跳跃性和多发性。只有广泛清扫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否则被视为非根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在本中心治疗的68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3DCRT),经螺旋CT定位后勾画出靶区,给予4~6个非共面适形聚集照射。放疗剂量每次1.8~2.0Gy,每天1次,每周5 d,总剂量64~70 Gy,同步行NP方案+沙利度胺治疗,沙利度胺每天200 mg,口服,第1天起连续给药;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滴注,d1,d8;顺铂70 mg/m2,静脉滴注,分d1,d2,每4周重复1次,化疗4~6个周期。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具体方法同治疗组。结果68例患者均可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是6.9个月和4.0个月,两组比较,治疗组的中位TTP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56.3%(18/32)和41.7%(15/36),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增敏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患者中位TTP,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2.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仁华  伍建蓉  郑玲  谷焰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567-2568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培美曲塞500 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常规剂量联合顺铂或卡铂或奥沙利铂,21天为1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0例(0%),部分缓解(PR)3例(30%)稳定(SD)4例(40%),进展(PD)3例(30%),总有效率为30%,疾病控制率为7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贫血.结论: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分析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复发或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一线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所有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24例和联合治疗组28例。单药治疗组给予培美曲塞单药治疗(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21d为1个周期),联合治疗组给予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培美曲塞500mg/m2+顺铂75mg/m2,第1天,21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5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34例,进展(PD)16例,有效率(RR)为3.85%(2/52),疾病控制率(DCR)为69.23%(36/52)。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不影响化疗进行。单药治疗组好于联合用药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肺癌作为对人类健康与生命造成威胁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肺癌临床属性分为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在全部肺癌发病中的占比高达80%~85%,且多数肺癌患者在确诊阶段已处于中晚期,加剧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在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方式的出现与发展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涌现,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联合放射治疗,采用6mV的X线,200cGy/次,1次/d,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方法同观察组。两组均观察2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周监测血尿常规,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随访12~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为8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12~18个月,观察组局部控制率为70.77%,1年生存率为8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77%和73.8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症状均自行缓解。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癌平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应用GP方案化疗,试验组28例应用GP方案化疗联合消癌平注射液,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能减轻GP方案对机体的毒副反应,增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培美曲塞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36例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患者采用培美曲塞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对36例患者实施治疗,可见本次研究与参考总样本之间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病理实施治疗时,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P&gt;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苦参注射液加化疗与单纯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7例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化疗NP(诺唯本+顺铂)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苦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化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客观疗效分别为51.61%与4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毒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苦参注射液能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对骨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7例,应用吉西他滨1125mg/m2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24.3%,生活质量改善12例(32.4%),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