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1例幼年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儿男,8岁。左侧腹股沟皮肤红色结节5个月。皮肤科检查:左侧腹股沟皮肤见一花生米大的半球形粉红色结节,表面光滑,境界清楚,结节质中等,与皮肤粘连,浸润感明显。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基本正常,真皮有增生的梭形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块,部分梭形细胞呈特征性席纹状排列,未见明显细胞异形及核分裂象。免疫组化:增殖核抗原(Ki-67)(5%+),CD34(+),S-100蛋白(-)。分子生物学检测:COL1A1-PDGFB融合基因比例70%。诊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上予扩大切除术辅以术后放疗,随访无复发。  相似文献   

2.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7岁。左前胸部皮肤肿块11年,逐渐增大、增多。组织病理:真皮全层和皮下组织广泛的梭形肿瘤细胞呈束状和漩涡状排列,部分肿瘤细胞核大、深染。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相似文献   

3.
报告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例1男,37岁,左侧肩部红色斑块20年;例2女,64岁,左侧腹股沟包块7年。皮损组织病理均示真皮全层大量的梭形肿瘤细胞,排列成席纹状或漩涡状,部分肿瘤细胞核大、深染,部分核分裂。均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7岁。右侧背部出现红斑、结节5年。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轻度增厚,表皮突延长,基底层色素增多,真皮中下部及皮下组织大量梭形细胞团块,核大,深染,胞质丰富,核浆比例增大,呈漩涡状排列,侵袭性生长。免疫组化结果示:CD34(+)、Ki67 0~10%(+)。诊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儿女,10岁。 主诉:右背部出现多个结节10年。 现病史:患儿于出生时家人发现其右背部皮肤有一米粒大结节,中等硬度,表面皮肤正常。随着年龄增长,结节表面皮肤颜色渐渐变深,面积逐渐扩大并形成凹陷。皮下肿块也逐渐增大并突出皮面。肿块底部逐渐向外扩展,形成新的肿块,结节数目增加到6个。初始结节无任何异常感觉,随着结节逐渐增大、增多,局部有压痛,未曾治疗过。  相似文献   

6.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起源于真皮纤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农民。主因右上臂皮肤肿物1年余于2007年9月19日就诊。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臂皮肤出现一米粒大肿物,无不适,未做任何诊治,肿物逐渐长大,近半月来感轻微疼痛,来院就诊要求手术切除治疗。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全身  相似文献   

8.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8):483-485
患者女,34岁。右肩部褐色结节8年。皮肤科检查:右肩部黄豆大褐色结节,稍隆起,边界清楚,质硬,表面无破溃、渗液,皮温正常,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局灶轻度增生,真皮内梭形细胞瘤样增生伴色素沉着,累及皮下脂肪。免疫组化:CD34(+),核增殖指数(Ki-67)(+,1%)。诊断: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3岁.因背部皮肤肿块20余年,渐增大,于2008年12月至我科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一黄豆大白色丘疹,稍隆起,无不适,未予处理.5年前丘疹明显增大并隆起于皮肤,于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组织病理诊断为"纤维瘤",术后2年复发,且结节迅速增大,遂于当地医院行二次手术切除,现因再次复发就诊.  相似文献   

10.
患者,宠,40岁。主因右乳外侧紫红色斑块6年,于2010年11月12日就诊。6年前患者自觉右乳外上疗皮下有一花生大小的皮下结节,无痒痛,禾予以诊治。1年前逐渐增大至鸽蛋大小的紫红色肿物,时何隐痛。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患者男,30岁.左上臂蓝色斑块半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左上臂三角肌处一蓝红色斑块,表面轻微萎缩凹陷.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有一瘤细胞团块,细胞核呈梭形,核大、深染,无明显异形,排列成车辐状或条索状,含黑素的树突状细胞不规则分布于瘤细胞之间.免疫组化染色示CD34(+),波形蛋白(vimentin)(+).诊断为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相似文献   

12.
报告1例儿童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儿女,6岁。右上肢斑块1年。皮肤科检查:右上肢一蓝红色斑块,表面轻度萎缩凹陷。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及真皮萎缩,真皮和皮下脂肪层可见形态和大小均匀一致的梭形细胞形成的肿瘤细胞团块,深入和分割皮下脂肪,形成特征性蜂窝和花边表现,细胞异形性不明显,少许核分裂象,树突状细胞不规则分布于瘤细胞间。免疫组化示CD34(+),S-100蛋白(-),HMB45(-),melan-A(-),白细胞共同抗原(LCA)(-),角蛋白(CK)(-),CD1a(-)。诊断:儿童皮肤纤维肉瘤。治疗:肿瘤扩大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3.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报告1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女,36岁,因右颞部红色结节1年就诊。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颞部结节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给予手术切除,术后半年随访无原位复发。  相似文献   

14.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主因骶尾部暗青色皮下结节20余年,于2014年10月13日就诊。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骶尾左上部出现皮下小结节,无痛痒不适,未经治疗,缓慢增大。近期皮损隆起,表面出现暗青色斑。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骶尾左上方可见一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因腰部皮损4年,逐渐增人,偶伴腰痛于2011年6月2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腰部出现蚕豆大结节,尢明显自觉症状,未予特殊治疗。此后皮损逐渐增大,并偶伴腰痛,遂于2011年6月28日来我科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16.
例1男,38岁。枕后肿块12年,质硬,表面皮肤光滑。例2女,54岁。右上臂紫红色肿块11年,质中等,表面毛细血管扩张。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大量组织细胞和胶原纤维呈蓆纹状、轮辐状、漩涡状排列。免疫组化:CD34+,Ki67+。两例均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相似文献   

17.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lofilmsaroma proluberats)是一种不见的皮肤软组织肿瘤,我科于2003年6月收治1例成年男性腹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8岁.因背部出现皮肤肿物3年,逐渐增大就诊.3年前发现背部有一针尖大小的黑痣,无明显自觉症状,擅自用针刺、拔火罐等方法治疗,黑痣逐渐增大如蚕豆大小,并隆起,形成一肿物,颜色呈蓝黑色.肿物区无痛、痒等自觉症状,无破溃、流脓.患者既往体健.体检: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背部可见一甲盖大隆起结节,质硬,呈蓝黑色,与皮下组织相粘连,活动度差,无触痛,表面无破溃(图1).  相似文献   

19.
 报告1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男,71岁。左上胸部淡红色无痛性结节3年余。患者10年前在胸部左上方发现一个“良性肿物”,后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3年前手术切口右下方出现淡红色结节,逐渐增大,无瘙痒、疼痛等。皮肤专科查体:左上胸部靠近锁骨中段可见淡红色结节,大小约 2 cm×2.5 cm,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触之质硬,边界清楚。结节组织病理示:表皮明显萎缩,真皮中下部可见大量梭形肿瘤细胞,肿瘤细胞未见明显异型性,细胞核呈梭形或长柱状,排列成席纹状或漩涡状。免疫组化染色示:真皮梭形细胞Vimentin(+),CD34(+)。诊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明确后行结节扩大切除+带蒂复合组织瓣及任意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后恢复顺利,创面愈合良好。目前在随访中,未发现复发。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2岁,发现右肩部皮肤肿物半年,切除术后4个月,复发3个月余.皮肤科情况:右肩部可见一隆起于皮肤表面的半球形肿物,大小约2.5 cm×2 cm×1.8 cm,表面较光滑,可见多条树枝状毛细血管,压痛(-).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经典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区域由席纹状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伴有纤维肉瘤转化区域由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