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经穴组方穴位电刺激对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期下肢血流速度的影响,以寻找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佳经穴组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实施大手术后的老年患者160例,分为常规护理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补气行气组(术后常规护理+电刺激太冲、足三里穴)、活血渗湿组(术后常规护理+电刺激阴陵泉、三阴交穴)以及联合穴位电刺激组(术后常规护理+电刺激四穴位),比较4组患者髂外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及小腿深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补气行气组患者下肢血流速度比常规护理组及活血渗湿组明显加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联合穴位电刺激组相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太冲+足三里穴位电刺激能加快下肢血流速度,能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穴位护理对老年术后卧床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究其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1~9月老年大手术后卧床患者160例,分为常规护理组(即术后按常规方法护理组)、补气行气组(即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电刺激太冲+足三里穴)、活血渗湿组(即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电刺激阴陵泉+三阴交穴)以及联合穴位组(即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电刺激太冲、足三理、阴陵泉和三阴交4穴)各40例,比较4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下肢皮温及下肢周径.结果 常规护理组术后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D-二聚体值及下肢周径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活血渗湿组与联合穴位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值及下肢周径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术后卧床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阴陵泉+三阴交穴位电刺激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简便、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AS)对预防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PICC)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老年肿瘤PICC术后患者120例,术后护理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AS,分别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周腋静脉流速及DVT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腋静脉流速术后3周较对照组有显著加快(P〈0.05);实验组DVT发生率(1.7%),对照组发生率(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P〈0.05)。结论AS能明显改善老年肿瘤患者PICC术后置管上肢的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头部穴区经皮神经功能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贡瑾  曹智刚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256-2257
目的:探讨穴位经皮神经功能电刺激(TENS)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及无创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方法。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患者。治疗组60例采用TENS仪对患者头部风池、百会穴区进行低频电刺激,观察其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作用,并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中、重度抑郁者给予百优解(氟西汀)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十七项版本的Hamilton(HAMD)抑郁量袁,分别于入院后1、4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检验差异无显著性(t=0.47,P〉0.05);治疗后TENS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13,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头部风池、百会穴区进行低频电刺激,可能对脑卒中后抑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护理在预防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以探索一种安全、高效的中医联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年龄≥60岁的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使用医用弹力袜组、常规护理+穴位电刺激组,术后对3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除血黏度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电刺激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与常规护理组、弹力袜组相比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护理能加快患者下肢血流速度,可有效地预防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TUVP术后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减少减轻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60例TUVP病人并发症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预防及护理。结果:促进病人短时间恢复,缩短住院日。结论:对TUVP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以减少减轻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对妇科疾病患者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接受手术的2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妇科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下肢穴位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比...  相似文献   

8.
经颅磁电刺激和局部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经颅磁电刺激和局部电刺激后损伤坐骨神经的电生理学变化,探索一种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磁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恢复的影响,并与局部电刺激组进行比较。结果:磁电刺激组动物受损坐骨神经的潜伏期较电刺激组缩短,波幅亦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经颅磁电刺激可能具有优于局部电刺激的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皮神经电刺激预防失神经肌萎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在减轻失神经肌肉萎缩和提高神经端侧缝合侧枝萌出率中的作用。方法:18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B、C3组,切断双侧腓神经后与外膜开窗的胫神经端侧缝合。左后肢为实验侧,给予TENS,持续6周。右后肢为对照侧,不给电刺激。分别于术后3、6、16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神经肌肉组织学、神经电生理、肌湿重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各组实验侧胫前肌湿重和肌纤维截面积,腓神经有髓纤维数、传导速度和振幅均高于对照侧(P<0.05),A组两侧肌湿重及C组腓神经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ENS在减轻失神经肌肉萎缩和提高神经端侧缝合侧枝萌出率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足三里穴中频电刺激对健康人胃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胃电图 (EGG)是通过在腹部体表放置电极记录胃电活动的方法 ,具有无创伤性。我们先前的研究证明 ,EGG可以反映胃动力和胃排空的状态[1,2 ] 。许多研究显示 ,EGG在临床上诊断胃动力障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3] 。针灸理论认为 ,刺激足三里穴位可以调节胃运动功能 ,我们研究了中频电刺激足三里穴对胃电活动的影响。资料和方法  健康志愿者 15名 ,男 10名 ,女 5名 ;年龄 2 3~35岁。所有受试者无胃肠道疾病的病史症状 ,近期未服用任何药物。  胃电检查 用体表胃电记录胃肌电图活动。先用酒精擦拭腹部皮肤表面至皮肤发红 ,再用生理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经皮穴电刺激预防乳腺癌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耳穴压豆组(B组)、经皮穴电刺激(C组)、耳穴压豆联合经皮穴电刺激(D组)。检测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胃动素(MTL)含量和胃泌素(GAS)含量;评估术后30 min、6、12、24 h PONV发生率。结果 与A组比较,C、D组术后6、12、24 h PONV发生率更低(P <0.05);;B、C、D组术后12 h和术后24 h血清MTL、GAS升高(P <0.05);C、D组术后12 h和24 h血清5-HT降低(P <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经皮穴电刺激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患者PONV发生率,调节胃肠激素,并降低血浆5-HT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疗法,可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126例不同健康状态的病人进行身体状态评估和干预。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重视宣教指导。结果:1例出院一个月后发生继发性出血,2例术后24小时内发生,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充分掌握出血发生的诱因,临床表现,积极处理是有效控制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经颅磁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经颅磁电刺激后损伤坐骨神经的电生理学变化,探索一种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磁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恢复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磁电刺激组受损坐骨神经的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的波幅较对照组增高,神经传导速度也较对照组增快,但无显著差异。结论:经颅磁电刺激可能具有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和传导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经颅电刺激大脑皮质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大脑皮质电刺激仪检测23例脑梗死后的脑皮质运动代表区,记录经颅电刺激大脑皮质(MEP)的潜伏期、波幅、波形、中枢传导时间(CMCT)。结果显示脑梗死患的:MEP观察指标中至少有1项为异常,提示MEP是脑梗死后锥体功能评价及预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预防方案)和对照组(单用传统护理方式)各43例。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2周的大小腿周径、心理状态评分、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期间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 护理2周,两组大腿、小腿周径均小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采用肢体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预防方案能有效缩小大、小腿周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能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及疼痛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徐红燕  邵亚敏  杨春萍   《护理与康复》2017,16(2):171-172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诉疼痛不适给予吲哚美辛栓1粒塞肛,观察组手术当日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三阴交穴和涌泉穴至停留置导尿后1 d,患者诉疼痛不适时亦给予吲哚美辛栓1粒塞肛。观察两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48 h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及膀胱冲洗转清时间,吲哚美辛栓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48 h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及膀胱冲洗转清时间、使用吲哚美辛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电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多发生于手术或创伤后。而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和高凝状态是发生DVT的三大要素。我院1999年1月~2002年1月共行前列腺电切术180例,其中发生DVT4例,经及时诊治,无一例发生肺栓塞,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作为我国成人死亡和致残的首位病因,降低其致残率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急需探索康复治疗新技术破解脑卒中带来的沉重负担。经颅电刺激技术通过非侵入性的直流、交流、脉冲、随机电刺激等调节皮质兴奋性和节律特性,是调控人脑可塑性的前沿研究热点。经颅电刺激主要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经颅脉冲电刺激(tPCS)和经颅随机噪声刺激(tRNS),且刺激参数及个体间差异是影响其疗效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从经颅电刺激技术的作用特点、神经生理机制、临床研究证据及应用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4个方面系统性地介绍了该技术在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研究进展。本次文献回顾发现,绝大部分证据(7个系统性评价和1个临床指南)均支持tDCS对脑卒中后运动、认知及言语等功能障碍的康复有益,但tACS、tPCS和tRNS尚处于无法确认其康复疗效的探索性研究阶段。展望未来,该领域急需基于精准的“患者个体画像”以及最优刺激参数和靶点开展国际多中心循证研究,以明确这项技术的康复获益及适宜的应用对象。  相似文献   

20.
贡瑾  曹智刚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2256-2257
目的:探讨穴位经皮神经功能电刺激(TENS)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及无创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方法.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患者,治疗组60例采用TENS仪对患者头部风池、百会穴区进行低频电刺激,观察其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作用,并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中、重度抑郁者给予百优解(氟西汀)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十七项版本的Hamilton(HAMD)抑郁量表,分别于入院后1、4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检验差异无显著性(t=0.47,P>0.05);治疗后TENS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13,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头部风池、百会穴区进行低频电刺激,可能对脑卒中后抑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