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骨髓中残存的白血病细胞使它的应用受到影响。最近研究表明人或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被IL-2激活后(LAK细胞)可选择性地杀灭白血病细胞,骨髓本身也能被IL-2激活产生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活性,在鼠体内外抗耐NK细胞的肿瘤细胞。并且IL-2激活的骨髓(ABM)能明显降低鼠体内肿瘤  相似文献   

2.
姚仁南 《临床荟萃》1996,11(17):771-773
IL—2(Interleukin-2)治疗急性白血病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大剂量IL—2连续输注能较有效地控制对化疗不敏感处于进展期的高原始细胞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后应用小剂量I—-2对清除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并预防急性白血病的复发也有效果。小剂量IL—2与抗CD_3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白血病也有较好疗效。虽然IL—2具有一些毒性作用,但它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种较理想的生物治疗剂。 1 IL-2的治疗机制 已知IL-2具有复杂多样的生物学活性,大剂量IL2和LAK(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细胞合用能使部分肿瘤患者的肿瘤消退。目前IL-2的治疗机制不十分清楚,一些资料表明IL-2的疗效与T细胞和NK(natural killer)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有关。 1.1 T细胞在抗肿瘤中所起的所起的作用 ①肿瘤患者的肿瘤活体组织与IL-2一起培养或淋巴结和末梢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tfte, PBL)与自身肿瘤细胞加IL-2培养能够获得自身肿瘤特异性T细胞集落。  相似文献   

3.
自体骨髓移植(ABMT)已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ABMT的缺点是复发率高,认为与缺乏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和采集的自体骨髓中残留有白血病细胞有关。如何有效解决体外净化残留白血病细胞的问题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综述细胞因子(cytokine)IL-2、IFN-7和TNF-α在体外净化骨髓残留肿瘤细胞中的应用及净化效果的评价进展。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2在骨髓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细胞介素-2(IL-2)在体外对骨髓中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具有净化作用,可以促进骨髓移植后的造血功能恢复。本文就IL-2的加速免疫重建、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及在骨髓移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性介绍。  相似文献   

5.
激活骨髓(ABM)是指一类在体外经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后具有杀伤肿瘤细胞、而且保留造血功能的骨髓细胞。本实验研究IL—2激活白血病病人骨髓,观察其对自身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净化和对正常造血祖细胞的影响,探讨在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ABMT)中应用ABM移植治疗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我们以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混合一定比例的HLA(H-2)半相合骨髓细胞的混合骨髓移植(MBMT),可避免或减轻GVHD的发生并显示出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本研究探讨在MBMT后短期应用白细胞介素2(IL-2)以增强GVL的效应,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MBMT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白介素-2(IL-2)加干扰素-α(IFN-α)体外净化完全缓解后的急性白血病骨髓(BM)进行骨髓移植(ABMT)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IL-2加IFN-α体外净化ABMT患者的BM,培养3天后回榆给患者。结果 4例患者榆用净化处理的BM后均成功恢复造血功能,3例患者移植后至今分别持续缓解超过27,28,30个月;其中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前染色体为Ph( ),移植后2个月Ph染色体转阴;1例患者于移植后3个月复发,3个月惑死亡。结论 初步研究显示,IL-2加IFN-α用于临床移植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对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骨髓移植     
当前在探求新的治疗手段中,骨髓移植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尤其是早期骨髓移植很有可能成为急性白血病治愈的重要手段。(一)骨髓移植的时机选择1、“急白”早期:近几年国外几个骨髓移植中心对10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早期进行骨髓移植,长期无病存活率为65~100%,效果比较理想。2、“急白”的缓解期:如 Blume 对13例“急非淋”第一次完全缓解后进行骨髓移植,结果全部无  相似文献   

9.
(未标明者为文摘) 骨髓移植骨髓体外处理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进展(综述)巴细胞白2:87日本骨髓移植的现状(国际会议资料)2:107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最近进展及与其他疗法的比较(译文)4:245 1 J62用mafosfamid清除人离体骨髓的原始淋 血病的白血病细胞1,61急粒复发以长期培养自身骨髓重建造血日本自身骨髓移植的现状1,62自身骨髓移植物中白血病细胞的再输注: 位和再生的临床前研究I:60白血病的定胎肝输注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种辅助治疗r‘290· {弥娜性嘴酸细胞性筋腺炎伴骨麟增生异常综合征骨旋 ,移植1例报告4:283 兔疫与造血白细…  相似文献   

10.
背景:急性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率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相关病死率高,混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有可能取长补短,提高疗效。目的:观察自体骨髓混合H-2半相合异体骨髓移植后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白细胞介素2治疗对小鼠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Balb/c小鼠经直线加速器照射3Gy后分为白血病模型组、白血病模型照射组、混合移植组、自体骨髓移植组,均尾静脉注射5×10^5K562(GFP+/NeoR+)或K562(GFP-/NeoR-)细胞。7d后6Gy照射,自体骨髓移植组移植自体骨髓细胞或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混合移植组移植小鼠自体骨髓细胞混合1/10的H-2半相合异体骨髓细胞后应用白细胞介素2或联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治疗。4周后行小鼠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外周血细胞亚群、GFP及NeoR基因测定,肝、脾匀浆细胞GFP和NeoR基因测定。结果与结论:白血病模型组小鼠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于20d内全部死亡,白血病模型照射组小鼠因造血功能衰竭于14d内全部死亡;自体骨髓移植组、混合移植组均有多少不等小鼠无白血病存活超过28d,且混合骨髓移植后及自体骨髓移植后应用白细胞介素2治疗可提高白血病小鼠长期无病生存率,在此基础上联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可更进一步提高白血病小鼠长期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1970年以来骨髓移植已有卓有成效的进展。如今骨髓移植不仅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病,还应用于非造血系统疾病,在白血病进展期的患者其成功率为15%,对未曾输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80%。白血病占所有骨髓移植总数的70%以上。据最佳疗效资料统计,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首次缓解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首次缓解期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慢性期,骨髓移植后的5年无病生存期约50%。那么,今后若干年内对骨髓移植疗效改观的展望又是如何呢? 首先,要考虑骨髓移植失败的原因。国际骨髓移植登记中心的资料表明,移植后实际复发率为: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患者在进行自体骨髓移植(ABMT)时,自体骨髓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白血病细胞,这类细胞回输后有可能导致白血病复发,由此产生了自体骨髓净化问题;自体骨髓移植前必须在体外保存一段时间以完成根治性化疗及放疗,骨髓体外保存会影响其活性,成功的骨髓移植需要有效的骨髓保存方法;此外,有别于同种异体骨髓移植,ABMT没有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因此有人对其效果持怀疑态度。本文拟对自体骨髓移植的骨髓净化及移植的效果作一概述。一、骨髓的净化根据病人缓解期骨髓中幼稚细胞的含量及ABMT所需骨髓量计算,体外净化骨髓大约需要清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白血病患者HLA半倍相合骨髓移植后供者源复发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半倍相合骨髓移植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复发情况,对2例接受半倍相合骨髓移植后出现白血病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外周血、骨髓检查、骨髓细胞形态观察及HLA基因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2例原发病分别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普通细胞型)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且2例白血病细胞均有染色体畸变或癌基因突变、活化,2例骨髓移植后完全供者源造血重建,但2例复发后白血病细胞均来源于供者源,血型和HLA分型均为供者型,复发后2例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型)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这一结果提示,供者源复发可能与移植后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有关,化疗、放疗以及受者本身造血微环境异常也可能参与了二次白血病的发生过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源复发可能是研究人白血病发生的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14.
白血病在儿童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在没有骨髓移植(BMT)前,采用联合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唯一手段,耐药产生及化疗副作用使许多患儿治疗失败。目前根治白血病国内外均采用骨髓移植(BMT)手术。尤其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5.
背景:急性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率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相关病死率高,混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有可能取长补短,提高疗效.目的:观察自体骨髓混合H-2半相合异体骨髓移植后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白细胞介素2治疗对小鼠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Balb/c小鼠经直线加速器照射3 Gy后分为白血病模型组、白血病模型照射组、混合移植组、自体骨髓移植组,均尾静脉注射5×105 K562(GFP+/NeoR+)或K562(GFP-/NeoR-)细胞.7 d后6 Gy照射,自体骨髓移植组移植自体骨髓细胞或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混合移植组移植小鼠自体骨髓细胞混合1/10的H-2半相合异体骨髓细胞后应用白细胞介素2或联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治疗.4周后行小鼠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外周血细胞亚群、GFP及NeoR基因测定,肝、脾匀浆细胞GFP和NeoR基因测定.结果与结论:白血病模型组小鼠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于20 d内全部死亡,白血病模型照射组小鼠因造血功能衰竭于14 d内全部死亡;自体骨髓移植组、混合移植组均有多少不等小鼠无白血病存活超过28 d,且混合骨髓移植后及自体骨髓移植后应用白细胞介素2治疗可提高白血病小鼠长期无病生存率,在此基础上联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可更进一步提高白血病小鼠长期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对白血病缓解期患者实施自体骨髓移植后 ,残留白血病细胞会导致复发。因此采取不损伤正常造血干细胞的体外净化手段 ,清除骨髓中残留白血病细胞 ,特别是耐药细胞 ,是消除自体骨髓移植后急性白血病复发的关键。十二烷基二乙醇胺 (IHW2 )体外细胞毒作用强 ,而体内毒性小 ,净化剂量低 ,对正常造血干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1 3] 。我们选择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细胞株HL 6 0及其耐药细胞株HL 6 0 /ADR ,经IHW2 体外作用 ,观察其对敏感及耐药细胞系作用的差异 ,并观察其对细胞溶酶体等超微结构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 细胞株 HL 6 0及其耐…  相似文献   

17.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使50%以上急性白血病获得长期无病生存,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存在供髓来源困难,而应用自身骨髓移植(ABMT)不受此限制。但白血病复发率较高。为减少ABMT后白血病复发,我们与军事医学科学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骨髓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 (IRF)监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及骨髓移植前、后骨髓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CELL DYN370 0型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骨髓及血中不同天数IRF并作网织红细胞 (Ret)计数。结果 白血病化疗组骨髓中IRF 10d开始升高 ,2 5d达高峰 ,Ret 15d开始升高 ,30d达高峰 ;血中IRF 15d才开始升高 ,2 5d相当于骨髓 2 0d的水平。骨髓移植组骨髓IRF及Ret分别于 10、15d开始升高 ,2 5、30d达高峰。结论 IRF无论在骨髓及血中均早于Ret升高 ,而骨髓IRF早于血中 5d升高。骨髓IRF检测在快速判断骨髓移值成活及白血病化疗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者分析日本骨髓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特点为:(1)154例同种骨髓移植中直接死亡原因为间质性肺炎者占34%,白血病复发占21%。感染占14%,GVHD居第4位占8%;(2)急性GVHD在1975—1985年内的同种骨髓移植中发病率为51—60%,慢性GVHD约为30%;(3)急性GVHD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是否接受全身分次照射,是否缓解,有无感染等无关;(4)急性GVHD的分级越高,慢性GVHD的发生率也越高;(5)急性白血病进行同种骨髓移植后发生急性GVHD者分级为0度、Ⅰ度与Ⅱ—Ⅳ度者的白血病复发率分别为37%,18%与19%。急性与慢性GVHD患  相似文献   

20.
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化疗-放疗后,静脉输注白细胞介素-2(IL-2)能增强免疫机能,有助于消除残余肿瘤细胞.IL-2可通过LAK 细胞抑制骨髓功能,也可诱导产生造血生长因子促进造血,其在化疗-放疗后的患者体内以何种作用为主尚不清楚.作者观察了IL-2对化疗和自体骨髓移植(ABMT)患者骨髓功能的作用.男10例、女6例,中数年龄38(18~67)岁。7例(均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化疗后、9例(5例AML、4例多发性骨髓瘤)在ABMT 后接受重组人IL-2治疗.IL-2每日160~700μg/m~2,6或24小时静脉输注,每疗程3~5天。16例患者共治疗26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