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胎盘早剥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胎盘早期剥离的诊断与处理水平,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分析42例患者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结果胎盘早期剥离的发病率0.436%(42/9623),产前确诊率为85.7%(36/42),B超确诊率85.0%。胎儿窘迫发生率45.2%,围生儿死亡率52.4%,产后出血率61.9%。妊高征及胎膜早破为常见诱因,而腹痛、阴道出血及胎心异常为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及孕妇管理,积极防治妊高征,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并结合B超检查可提高胎盘早剥诊断率,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分析近10年86例胎盘早剥产前临床表现和围产儿预后,胎盘早剥住院发病率为0.48%,未发生母体死亡。围产儿死亡率为303.4‰,其中,重度组为593.8‰,轻度组为140.4‰。重度组的显性DIC发生率为9.7%。并对其早期诊断率、改善监护措施和治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回颐性分析该院妇产科1993年至2003年收治的64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64例中,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3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5.87%,剖宫产率43%。认为早期发现胎盘早剥并正确处理可降低孕婴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诊疗的原因与相关因素,改善妊娠结局与围产儿预后。方法:回顾分析87倒胎盘早剥病例。结果:胎盘旱剥发生率0.82%,漏诊率24.14%。结论:胎盘早剥应加强孕期保健,尽旱发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时应注重病史与诱因,及早剖宫产终止妊娠,可提高母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胎盘早剥1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及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74~1998年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109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1%,产前确诊率为21.10%。发病诱因中胎膜早破占30.28%,妊高征占22.94%,其中9.36%发生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达26.61%。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胎盘早剥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常严重威胁母儿生命,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1]。现就本院近5年来胎盘早剥56例临床资料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一般资料1997年至2004年在我科住院分娩诊断为胎盘早剥的患者56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39岁,平均年龄28.5岁;未进 相似文献
7.
胎盘早剥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常位置的胎盘早期剥离(简称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诊治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本文就2 0 0 0年8月~2 0 0 3年8月我院收治的1 2 6例胎盘早剥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2 1~35岁,平均2 5岁;孕30~36W30例(2 3 8% ) ,孕37 相似文献
8.
胎盘早期剥离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合并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产妇生命,婴儿死亡率则更高。本文就我院1993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7例正常位置胎盘早期剥离作临床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9.
宋慧玲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0(5):451-45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生诱因、产前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9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发病率为1.05%,重度子痫前期及胎膜早破是其主要诱因;主要临床表现是阴道出血,持续性下腹痛,胎心异常或消失,血性羊水;产前诊断符合率46.8%;B超诊断符合率40.8%。围产儿死亡率为24.5%,孕产妇死亡率为0。结论胎盘早剥产前诊断需结合诱因、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全面考虑,确诊后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0.
胎盘早剥44例的B超诊断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爱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4):352-352
1995~2000年本院产科收治44例胎盘早剥患者,现对其B超诊断图像与临床表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胎盘早剥的诊断率。1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44例胎盘早剥患者,年龄20~36岁,平均(25.36±3.49)岁,孕周32~42周,初产妇39例,经产妇5例。44例孕产妇均在出现腹痛、阴道流血、板样腹、血性羊水、胎心异常或消失疑为胎盘早剥时,行B超检查。方法采用日本ALOKASSD-630B型超声波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产妇平卧位,于其下腹部探查其宫内胎儿、胎盘、羊水、子宫壁,观察其形态变化。2结… 相似文献
11.
对119例胎盘早期剥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其最常见的诱因,患者易并发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各种感染、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早产,与同期正常产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时补足血容量、迅速结束分娩、及时诊治并发症是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6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爱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5):541-543
目的探讨上海本地人口及流动人口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以及对母婴的影响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5年间胎盘早剥的发病情况、产前检查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在9 345例住院分娩产妇中,胎盘早剥68例(0.73%)。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9例,42.65%)是胎盘早剥的首发病因,其次为胎膜早破、滥用催产素、脐带过短、血小板减少、外伤、双胎一胎娩出后一胎滞留宫内、羊水过多、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不明原因。患者进行产前检查>3次和1~3次者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产前检查者;流动人口的胎盘早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上海本地人口。结论预防是降低胎盘早剥发病率的关键,加强孕期宣教,提高流动人口的产前检查率;及早发现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厉打击非法接生;政府培育流动人口低收费的定点产科医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早期发现及诊断不典型胎盘早剥,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50例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不典型组)及53例典型胎盘早剥患者(典型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母儿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不典型组患者使用缩宫素和普贝生、胎膜早破的发生率高于典型组(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史发生率低于典型组(P<0.05)。不典型组胎心监护异常、子宫高张、持续性下腹痛、阴道出血、血性羊水的比例低于典型组(P<0.05),而先兆早产或临产、宫缩频强或产程短的比例高于典型组(P<0.05)。不典型组剖宫产、子宫胎盘卒中、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围生期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典型组(P<0.05)。结论规范使用缩宫素防止宫缩过频过强、重视胎膜早破,加强先兆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监测,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和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生、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研究有效预防和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生、发展和危害性。方法 对我院1996—2006年收治19例胎盘早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多数病例母婴平安,少数病例发生异常,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致母婴死亡。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胎盘早剥危及母儿的生命安全,母儿的预后与处理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胎盘早剥中不同胎盘附着位置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提高产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35例胎盘早剥患者分为前壁组(20例)和后壁组(15例),分析其症状、体征、B超检查、胎儿电子监护、术中情况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后壁组临床表现较前壁组不典型,腹痛分别为6/15和17/20例,腹部压痛、子宫收缩过强分别为3/15和9/20例,B超诊断率分别为53%和90%.结论 后壁胎盘在产前诊断为胎盘早剥较困难,临床上应密切观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避免漏诊误诊,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防治措施,降低母儿的死亡率。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9年10月入院分娩的63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孕妇全部抢救成功,围产儿65例(2例双胎),死亡25例,占38.46%,其中8例分娩前胎死宫内。剖宫产44例,子宫次全切除2例。本组胎盘早剥的诱因,妊高征30例(47.62%),机械性因素11例(17.46%),脐带因素10例(15.87%),无明显诱因12例(19.05%)。结论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急危重症,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显著降低母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分析和总结胎盘早剥的病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89例胎盘早剥患者提供正确的临床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病是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胎盘早剥患者胎儿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同期正常分娩者(P〈0.01),但经对89例产妇和60例存活儿的正确护理,母婴康复较快出院。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积极防治胎盘早剥的诱发因素是关键,正确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