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微清蛋白(mlb)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2010在本院儿科住院的HSP患儿共48例,采用免疫放射比浊法测定患儿尿TRF、α1-MG、mlb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TRF、α1-MG、mlb 3项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较单项指标异常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α1-MG、mlb 3项指标联合检测是诊断HSP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干预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20(S)-人参皂苷Rg3对卵巢癌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表皮生长因子(EGF)质量浓度检测及其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方法91例HSP患儿为山东省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03 01—2004 12住院确诊患儿,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HSP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尿EGF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质量浓度,同时采用全自动特殊蛋白分析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质量浓度。 结果(1)HSP患儿尿EGF质量浓度\[(78.59±18.0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30±13.92)ng/mL\],差异有显著性(t值为13.64,P<0.01)。HSP各临床分型间比较发现紫癜肾型尿EGF质量浓度\[(98.31±17.68)ng/mL\]分别高于其它临床型:皮肤型\[(78.76±12.66)ng/mL\]、腹型\[(77.16±11.77)ng/mL\]、关节型\[(76.49±17.45)ng/mL\]、混合型\[(77.71±13.49)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而其余各临床分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2)HSP患儿尿MA质量浓度为(43.21±10.23)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41±2.86)m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5.91,P<0.01)。(3)HSP患儿尿RBP质量浓度为(46.8±20.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8±4.8)ng/mL\],差异有显著性(t′=11.98,P<0.01)。(4)91例急性期受检患儿中尿常规异常者14例(15.38%),尿MA升高者37例(61.67%),尿RBP升高者45例(75%),尿MA和(或)RBP升高者51例(85%),尿EGF升高者84例(92.3%),尿EGF阳性率与文献报道肾活检的相仿。 结论HSP患儿尿EGF、RBP、MA质量浓度均明显增高,EGF在HSP伴有肾损害者早期升高尤为明显,考虑EGF增高可能与HSP病理改变程度有关,因此,EGF增高可作为HSP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和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孕20~40周的195例孕妇,其中妊娠期高血压(47例)、轻度子痫前期(轻度PE组,50例)、重度子痫前期(重度PE组,48例)和正常妊娠妇女50例。检测患者的血清CysC、尿β2-MG和UA/CR水平,分析比较三者对HDCP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PE组、重度PE组的血清CysC、尿β2-MG和UA/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尿β2-MG和UA/CR水平与24h尿蛋白均有高度相关性。血清CysC、尿β2-MG和UACR联合检测对HDCP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7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96.4%。结论:血清CysC、尿β2-MG和UA/CR联合诊断对HDCP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最佳诊断界值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流行病学特点,观察HSP患儿的预后状况,对HSP患儿远期尿液常规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HSP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回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SP患儿发病的首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92.62%(502/542)HSP患儿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住院期间有肾脏损害的患儿占15.13%(82/542);HSP复发患儿21.34%(89/417);远期尿常规异常与住院诊断肾型(OR=4.589,95%CI 2.357~8.934)、发病年龄≥6岁(OR=2.113,95%CI 1.094~4.079)及紫癜反复发作(OR=2.403,95%CI 1.249~4.622)密切相关。结论 HSP患儿容易反复出现皮肤紫癜,住院时有肾脏损害的患儿更易复发(P=0.0060.05);远期尿常规异常与住院诊断肾型、发病年龄≥6岁及紫癜反复发作相关,与入院时诊断为腹型紫癜无明显关系(P=0.241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患儿血管内皮损害标志物—内皮素(ET)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变化,分析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从而筛查出更敏感的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指标。 方法收集1998 06—2005 06在山东省立医院就诊的4~18岁1型糖尿病患儿40例,根据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25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15例,同时以年龄、性别、身高1∶1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ET和vWF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 1和vWF、HbA1c明显增高,尤其是微量白蛋白尿组升高更明显(均P<0.01),血浆ET 1和vWF与UAER、HbA1c均呈正相关。 结论1型糖尿病患儿在出现白蛋白尿前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其白蛋白排泄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血浆ET 1、vWF检测可作为早期筛查糖尿病肾病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阶梯治疗方案预防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的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HSP患儿1 010例,分为方案一731例,方案二279例,采用不同方案阶梯治疗,通过队列研究比较不同治疗、腹痛程度、临床分型时肾损伤率。结果 (1)方案一、方案二治疗后肾损伤率分别为13.82%(101/731)、18.64%(52/27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一治疗后轻+中度肾损率为90.1%(91/101),高于方案二76.9%(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一肾损伤程度较轻;方案一肾脏受累时间(52.48±31.44)d,方案二为(40.39±27.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 010例HSP患儿伴腹痛462例,3个月内出现肾损伤87例(18.83%),中、重型腹痛出现肾损伤率高于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型肾损率19.61%(41/209)、混合型18.18%(46/253)高于皮肤型11.16%(24/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两种方案均能降低HSP肾损伤率,中西医结合阶梯治疗预防肾损伤有效。(2)腹型和混合型HSP患儿更易发生肾损伤,腹痛程度越重,肾损伤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血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胱抑素C(Cys-C)在小儿感染性肾早期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包头市第八医院儿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住院的急性感染患儿500例,通过检测尿MA、血β2-MG、α1-MG、Cys-C、尿素氮(BUN)、肌酐(Cr),选出尿MA、血β2-MG、α1-MG、Cys-C任一项超出正常参考值者作为肾早损研究对象,为观察组(108例)。同期选择门诊健康体检儿童7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以病原体培养、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结合临床表现作为病原体诊断依据,确定其感染类型。统计肾早损观察组各指标异常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中尿MA、血β2-MG、α1-MG、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α1-MG在各感染组异常检出率最低;病毒感染组尿MA、血β2-MG、Cys-C异常检出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β2-MG异常检出率最高;Cys-C在各种类型感染组中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β2-MG诊断病毒感染性肾早期损害的敏感性最高,Cys-C的增高不受感染类型的限制,是各种类型感染性肾损害的良好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性肾炎的疗效及对尿蛋白、尿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90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指标、24h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水平及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高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24h尿蛋白、尿红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尿红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两组患儿肾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肾损害发生率为28.9%(13/45),显著高于观察组11.4%(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水平,改善患儿肾功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产科监测尿中白蛋白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 3年Keen等人最先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中白蛋白 ,随着研究的日趋深入 ,1982年Viberti等人进一步提出微量白蛋白尿 (microalbuminuria ,MA)的概念 ,用于界定尿中白蛋白已呈亚临床升高 ,但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的一种病理现象。MA已成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及其它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损伤的敏感指标[1] 。在产科领域探索了正常妊娠及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hypertension ,PIH)等高危妊娠时尿中白蛋白的变化。MA还尝试用于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健康人,45例糖尿病人,65例高血压病人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分析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结果: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出现尿白蛋白异常。结论: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测肾血流评估窒息新生儿早期肾损害的价值. 方法检测足月窒息新生儿75例(Apgar评分≤7分)和正常足月非窒息新生儿(对照组)20例生后第1、3、7天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微量蛋白系列、尿酶,分析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收缩期最大分流指数(Vmax)、舒张期最低流速(Vmin)并计算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分析两组各指标改变情况.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 (1)对照组新生儿第1天肾血流Vmax为(45.66±2.43)m/s,Vmin为(13.61±1.47)m/s,RI为0.69±0.09,生后第1、3、7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轻度窒息组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肌酐为(49.81±19.72)pmol/L,尿微量白蛋白为(4.13±2.49)mg/L、转铁蛋白为(1.12±0.56)mg/L,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为(10.72±2.79)U/(mmol·Cr),α1微球蛋白为(2.27±1.23)mg/L,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3)轻度窒息组新生儿生后第1天Vmax为(42.84±2.19)m/s、Vmin为(8.27±1.98)m/s,低于对照组;RI为0.79±0.04,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的肾血流指数改变比轻度窒息组更明显.(4)Vmax和Vmin与血清尿素氮、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及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α1微球蛋白呈负相关,RI与上述指标呈正相关.(5)生后第1天肾血流指标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尿微量蛋白系列和尿酶指标. 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测肾血流是一种无创、可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结果快速的检测手段,对于窒息新生儿早期的肾功能评价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尿常规检验在小儿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急性阑尾炎患儿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测展开病症鉴别,观察组以尿常规检验展开病症鉴别,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83例患儿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测后,均证实为急性阑尾炎。观察组正确检出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73.17%(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尿常规检验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实施疾病鉴别,能取得较高正确率,值得临床推荐、运用。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identify novel potential biomarkers and evaluate combined biomarkers for diagnosing kidney injury with considerable accuracy in preeclampsia. Methods: The level of serum and urine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 kidney injury molecule-1 (KIM-1), retinol-binding protein (RBP) and interleukin-18 (IL-18)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The level of serum cystatin C, urine RBP, urine NGAL and urine KIM-1 in preeclampsi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pregnancy group. When four biomarkers are combine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re 100%/98.20%. Conclusion: Urine KIM-1 is the most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renal injury in preeclampsia. The more biomarkers combined, the mor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肾血流参数与尿微量蛋白的关系。方法 测定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71例窒息新生儿及20名正常新生儿新鲜 尿液中尿αl-微球蛋白 (αl-MG)、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同时抽取全部新生儿静脉血测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Ca2+、 K+ 、Na+、 Cl- ,并分别在出生后第1、3、7天测定肾动脉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FV)、阻力指数(RI )、舒张末血流速度(EDFV)、时间平均流速(TAMX)、搏动指数(PI)。结果 (1)窒息新生儿尿中αl-MG、TRF、MA 、IgG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5) ,重度窒息组TRF、αl-MG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 P < 0.01)。(2)窒息组肾动脉EDFV在第1、3、7天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各日 龄组肾动脉RI和PI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3)肾血流参数EDFV与MA、TRF、αl-MG 、IgG呈负相关(P <0.01),RI、PI与MA、TRF、 αl-MG、 IgG呈正相关性 (P < 0.01)。结论 通过肾血流检测可估计尿微量蛋白的高低,肾血流检测具有省时、方便、外界影响因素少、可连续观察等优点; 通过尿微量蛋白的高低评估患儿肾血流,判断有无肾血管痉挛、肾缺血及早期肾损害,可为早期使用肾血管扩张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呼吸内科重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展开精心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等各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常规护理上从病情观察、药物、心理、环境与通气等方面给予精心护理,可促使临床治愈率显著提高,大幅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妊娠早期母体一般特征联合多项常规孕早期保健血液检查指标的方法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建卡产检资料完整的8513例单胎妊娠妇女(已排除糖尿病合并妊娠妇女234例)相关资料,包括母体一般特征及孕11~18周抽血化验结果。根据孕24~28周75g糖耐量检查结果分为病例组(GDM组,1087例)及对照组(正常组,7426例)。结果:两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量、谷丙转氨酶、血清铁蛋白、促甲状腺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乙肝病毒e抗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些相关指标建立模型进行GDM的预测,准确性为74.79%,假阳性为46%。利用该式对100例排除了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早孕妇女进行前瞻性预测,其准确性为81.25%,假阳性率为57.14%。结论:联合分析孕早期母体一般特征及一些常规孕前保健的血液检查结果,可有效预测GDM发生,通过加强对预测阳性孕妇的早期宣教,或可降低GDM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丹参、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2006年1月~2010年3月将我院产科病房子痫前期患者65例前瞻性随机分为丹参组23例,低分子肝素组11例,丹参+低分子肝素组15例,对照组16例,收集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分娩情况,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尿蛋白、血常规、出凝血系列、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了解治疗效果。结果:(1)丹参+低分子肝素组的治疗时间为11.13天,丹参组为9.05天,显著长于(SNK值不同)其他组;(2)新生儿分娩孕周平均为32.45±2.74周,新生儿体重为1533.19±489.71g,围产儿死亡率215.4‰。孕产妇死亡率0%;剖宫产率84.61%,顺产率1.54%,引产率13.85%。各组间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围产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SNK均为A)。分娩的手术指征以胎儿窘迫、疾病加重为主要因素;(3)各组间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中的PT、FIB对比差值无显著差异(SNK均为A),而低分子肝素组TT增加1.35s,APTT增加3.33s,显著长于其他组(SNK值不同)。24h尿蛋白丹参组增加0.6g,增加值少于其他组。结论:应用丹参或丹参+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患者可延长孕周,丹参缓解尿蛋白明显,低分子肝素缓解高凝状态明显,药物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紫杉醇化疗后癌组织中COP9、JAK2、HSP、NADH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及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54份卵巢癌组织中JAK2、HSP、NADH和COP9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其中,接受紫杉醇化疗者33份(接受2~4、6~10个疗程化疗者分别为15、18份),未接受化疗者21份;病理分级:G1~G2 24份,G330份;病理类型:浆液性囊腺癌26份,黏液性囊腺癌21份,子宫内膜样腺癌7份;手术病理分期:Ⅲ期49份,Ⅳ期5份.结果 RT-PCR技术检测显示,COP9基因过度表达率化疗者为39%,明显低于未化疗者的95%(P<0.01);而JAK2、HSP、NADH基因过度表达率化疗者分别为91%、97%及94%,明显高于未化疗者的29%、48%及43%(P<0.05).除JAK2基因过度表达率在不同病理分级的癌组织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基因在不同病理分级、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及不同疗程化疗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显示,化疗者COP9、JAK2、HSP和NADH基因的拷贝数分别为568、7653、5766和3200,未化疗者分别为1886、3094、3341和1522,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OP9基因的拷贝数在不同疗程化疗患者的癌组织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基因在不同疗程化疗、病理分级的癌组织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4个基因拷贝数在不同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患者癌组织中HSP、NADH基因拷贝数明显高于Ⅲ期(P值分别为<0.01、<0.05);但COP9及JAK2基因拷贝数在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AK2、HSP、NADH基因表达3者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56、0.44、0.57,P均<0.01);COP9与JAK2基因表达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48,P<0.01),但与HSP、NADH基因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8、-0.06,P均>0.05).结论 COP9基因表达的下调和JAK2、HSP、NADH基因表达的上调可能与卵巢癌紫杉醇化疗耐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刺激术对再次移植冻融胚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本院行体外受精(IVF)助孕首次移植治疗失败的患者共28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129例,月经干净后第3~7日进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刺激术;B组152例,第2次移植前未行手术。统计分析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妊娠结局。结果 (1)A、B两组间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性激素、体质量指数、黄体酮转化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分别是58.1%、34.0%,显著高于B组(47.4%、27.6%)(P0.05)。进一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刺激术能够显著增加临床妊娠的几率(OR=1.50,95%CI=1.12~2.43),而对异位妊娠、多胎妊娠及早期流产的发生无明显影响。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刺激术属微创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方便快捷,能更直观评价患者的宫腔内情况,并且通过对子宫内膜局部轻微刺激,改善内膜容受性,提高着床率、妊娠率,故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刺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