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五官超短波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针刺结合五官超短波治疗36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观察组),与单纯采用五官超短波治疗32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对照组)作临床观察。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2%,对照组有效率78.1%;观察组治愈率69.4%,对照组治愈率43.8%。两组有效率、治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五官超短波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正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口腔颌面系统的常见疾病,针刺被证明是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有效方法[1],但各种针刺处方取穴繁杂多变,而且多以针灸并用,针药并用,对于单纯针刺治疗作用描述模糊,难以形成有效的临床路径。笔者采用固定处方针刺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患者采用下关穴围刺配对侧合谷治疗,10次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时临床治愈14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6%。结论:下关穴围刺配合谷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施杨婉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I0001-I0001
目的:探讨传统针刺配合药物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疗效。方法:对1例额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进行治疗。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治愈100%。结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有镇痛、改善局部神经功能的作用,运用此方法可以提高临床对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针灸配合超激光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采用针灸配合超激光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配合超激光的方法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30例。结果:治愈25例,总有效率为83.3%。结论:针灸配合超激光对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二者作用相互协同。其疗效与病程的长短有很大的关系,经较多疗程的治疗其关节功能紊乱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TDP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均行针刺配合艾灸、TDP照射治疗。结果:50例中痊愈30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针刺配合艾灸、TDP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满意。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应及早介入针灸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超短波红外线(TDP)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最佳方法。方法:针刺下关等穴位,同时配合局部TDP照射,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超短波治疗每次15min,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结果:痊愈占75%;显效占23.8%,总有效率为98.8%。结论:针刺配合超短波红外线(TDP)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郭冠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17-1617
颞颌关节综合征,又称考斯登(Costen)综合征,或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颞颌关节弹响,疼痛和开口运动障碍。本病为口腔科常见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常发生于一侧,亦可累及双侧。笔者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5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柳美玲 《四川中医》2012,(10):129-130
目的:观察针刺加TDP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针刺加TDP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TDP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3.3%,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加TDP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0.
颞颌关节综合征又称考斯登(Costen)综合征,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其临床主要症状是颞颌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该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常发生于一侧。其临床表现为开口受限、弹响及运动异常,以往治疗多采用封闭疗法,但疗效不满意,且患者多数不能接受,自微波理疗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开展以来,给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患者带来了很大方便,不但减轻了因药物封闭而造成的恐惧心理,而且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2003年1月-2005年4月本院收治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54例,经微波理疗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20~70岁。病程7~30d。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磁疗与单纯磁疗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2例颞颌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取针刺下关、颊车、合谷等穴,配合AL-2型低频电磁综合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AL-2型低频电磁综合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0.4%,优于对照组的66.7%(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亦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针刺配合磁疗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磁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的理想手段.方法:将10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TDP治疗组)、对照1组(针刺治疗组)、对照2组(温针灸治疗组)各35例.结果:治疗组、对照2组、对照1组的疗效分别为94.3%、97.2%、88.5%.结论:针刺配合TDP比温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在临床上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远端取穴配合局部电针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指颞颌关节区疼痛、弹响、肌肉酸痛、乏力、张口受限,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1]。笔者采用远端取穴配合局部电针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配合放血治疗颞颌关节紊乱47例疗效观察。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针灸康复科治疗的47例颞颌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4例采用针刺内关穴配合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沉变化、疼痛、颞颌关节功能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时间、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F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内关穴配合放血治疗颞颌关节紊乱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颞颌关节功能,降低血沉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封闭治疗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颞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采用封闭治疗联合中药外敷并对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封闭治疗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封闭治疗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疗程短,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运用软组织外科学理论,行下颌角和颧弓咀嚼肌附着处压痛点密集型针刺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常安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符合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诊断的患者10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用直径0.4 mm的粗毫针行下颌角和颧弓咀嚼肌附着处压痛点密集型针刺治疗,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封闭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愈3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愈2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软组织外科学理论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齐针刺、磁疗相结合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疗效.方法:46例用齐针配合磁贴治疗.结果经治疗1~3个疗程后,治愈3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结论:齐针配合磁贴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35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予以热敏灸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评效。结果 35例患者中治愈23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热敏灸疗法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俞芳  吕臻 《河北中医》2005,27(9):682-683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或称颞颌关节功能紊乱.颞下颌关节是人体中结构最为复杂的关节,是双侧联动关节.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发病率约在20%~30%,其中5%~20%比较严重,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国内临床将该病分为3类:①咀嚼肌功能紊乱类;②关节结构紊乱类;③关节器质性改变类[1].2002~2004年,笔者应用针刺疗法配合特定电磁波(TDP)照射治疗咀嚼肌功能紊乱类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0例,并与单纯应用TDP照射治疗22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