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术后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病因及早期诊断。方法:复习16例小儿术后肠套叠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分析本病的年龄特点,发病时间、主要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方法。结果:16例患儿中,2a以下11例(69%),继发于腹部手术8例,腹膜后手术7例,颈部手术1例。术后1W内发病15例(94%),多表现为胆汁性呕吐及腹胀,腹疼、血便及腹部包块少见。早期诊断除临床特点外,包手腹部立位平片,口服稀钡动态观察及B超检查。B超诊断率71.4%。术中证实均为小肠套叠,手法复位成功。随访3m-3y(平均22m),无1例复发。结论:术后肠套叠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肠套叠不同,在发病时间上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有明显差别。B超检查实用、有效、无损伤、准确率高,又可反复进行,在诊断方面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在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及辅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38例小儿肠套叠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B超对该病的检出率及在临床辅助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所有患儿经B超检查均查出肠套叠,检出率为100%;在B超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一次性复位成功32例(84.2%),复灌后成功4例(10.5%),另2例(5.3%)需手术治疗。结论:采用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精确性及安全性,可作为临床中确诊小儿肠套叠的依据,在治疗该病中B超的辅助作用明显,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内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小儿腹腔内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腹痛5例,腹腔内包块3例,腹胀3例,其他手术术中发现1例。手术切除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1/8)。结论小儿腹腔内囊状淋巴管瘤常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B超、CT和MR I检查对该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性盆腔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0例结核性盆腔炎的病例资料、临床表现、确诊方法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入院诊断正确率33.3%(10/30),手术治疗14例,占46.7%,非手术治疗16例,占53.3%。结论结核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应结合结核病史、阳性体征及相关检查,经正规治疗不佳,B超盆腔有包块时可行腹腔镜、组织活检等探查性手术,有利于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B超检查对胆囊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南通市海门区三厂街道中心卫生院就诊的60例经初步诊断高度疑似胆囊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B超检查,详细记录各种患者情况,将B超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并分析患者B超检查的影像结果,计算B超检查的准确率,疾病复发率,并分析B超诊断胆囊结石漏诊、误诊的原因。结果:术后确诊为胆囊结石的患者有60例,术前B超检出53例,准确率为88.33%。其中术后确诊为单纯性胆囊结石有38例,占63.33%,术前B超检出36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4.73%;术后确诊为胆管结石有6例,占10.00%,术前B超检出5例,漏诊1例;以上两种检查结果经B超检查和术后病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部位结石有16例,占26.67%,术前B超检出12例,漏诊4例,与术后结果相比,准确率为75.00%;多部位结石的术前B超诊断准确率对比存在一定差异(P<0.05),多部位结石的漏诊率较高,主要与患者的胃肠气体干扰、肥胖、合并疾病等有关。经影像学检查发现,36例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3-10~2003-10间16例小儿先天性巨输尿管症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小儿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并对手术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方式:13例行Cohen手术,1例行患肾输尿管切除手术,2例行保守治疗。结论对重度肾积水患儿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对轻中度肾积水的婴幼儿可保守治疗,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究腹腔妊娠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例腹腔妊娠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结果、处理方法及预后。结果:本次研究的这例患者是宫外孕患者,B超诊断为腹腔妊娠,通过手术治疗方式,痊愈出院。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异位妊娠较为常见,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B超检查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式,它能尽早确诊,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安排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中的意义。方法:采用ALOKA SSD-1000型B超诊断仪,对临床疑有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患儿进行B超检查。结果:超声检查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的准确率(98.8%)明显大于临床诊断,并且具有特异性,而临床诊断准确率较低(62.1%),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128例中,有83例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包括1例先天性幽门前瓣膜),42例幽门无异常,3例超声检查为幽门痉挛。结论:此种方法大大提高了临床的诊断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检查,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具有诊断意义,可以作为新生儿及婴儿呕吐乳汁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经验,探讨早期诊断策略。方法:对3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早期无特异的临床表现,75%与胆囊结石合并存在。结论: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B超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对高危人群及时进行B超和/或CT等影像学检查并实施手术及术中病检,可望早期诊断原发性胆囊癌。  相似文献   

10.
泌尿系结核2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核的不典型表现,分析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1例泌尿系结核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研究抗结核药物治疗前的误诊情况.结果患者抗痨治疗前被分别误诊为肾结石、肾积水、肾肿瘤、输尿管下段结石伴肾积水和顽固性尿路感染;B超误诊16例,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漏诊或不能明确诊断7例,CT误诊1例,尿找抗酸杆菌检查漏诊8例.结论泌尿系结核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过度依赖B超检查结果是误诊的首要原因,IVU检查、尿找抗酸杆菌检查使用率和敏感度不高是漏诊的重要原因;个别病例术后才能确诊.提高医护人员对不典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认识,重视尿找抗酸杆菌检查,适时完成IVU检查是减少误诊、防止漏诊的有效方法,必要时结合CT、膀胱黏膜活检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宋卫东  王宁  张兵 《职业与健康》2004,20(3):103-104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通过对16例Mirizzi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分型进行各种手术治疗.结果该组中患者按Csendes分型为,Ⅰ型:8例(50.0%),Ⅱ型:4例(25.0%),Ⅲ型:3例(18.8%),Ⅳ型:1例(6.2%),均经相应的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而痊愈.结论 Mirizzi综合征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术前确诊有一定困难,B超、经皮肝胆管造影术(PTC)、内窥镜逆行胰腺造影术(ERCP)、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手术中极易发生胆管损伤而致严重并发症,应根据临床分型进行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小儿肠套叠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小儿肠套叠的X线腹平片、B超和B超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造影的诊断及其治疗的资料。结果:B超和B超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远远大于腹平片;对早中期的肠套叠首选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对中晚期的肠套叠可行充气灌肠复位,对重度晚期的肠套叠首选手术。结论:根据病情合理诊治小儿肠套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119例经彩超诊断,7例彩超未诊断但临床怀疑,经空气灌肠诊断。121例经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其中11例中转手术,5例发病超过48h,直接手术治疗。结果 110例空气灌肠复位成功,16例经手术治疗,均顺利恢复。结论小儿原发性肠套叠,彩超是非常有价值的辅助检查,空气灌肠复位是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不适合空气灌肠复位及复位失败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方法及影响复位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54例急性肠套叠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该组患儿均经B超或手术确诊,其中41例在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将该组患儿按性别、年龄、入院时有无轮状病毒感染史、入院时一般情况、发病时间、白细胞总数、B超影像学上的套叠包块血流信号多少探讨与复位成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41例患儿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复位成功率为95.1%(39/41),无1例发生穿孔,经分析与复位成功率相关的因素有:年龄、发病时间、肠套叠类型及套叠处肠管血运。[结论]B超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率较高,有手术指征的患儿要尽早采取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15.
刘春明 《现代保健》2012,(12):116-117
目的:通过分析136例小儿尿路感染临床资料,探讨小儿尿路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4-2010年收治的136例小儿尿路感染患者就诊时的临床表现,探讨小儿尿路感染中不典型的表现。结果:136例中,以膀胱刺激征为主要症状的有59例(43.4%),而以发热、呕吐、腹泻、黄疸、上呼吸道感染等为主要症状的有77例(56.6%),表明其临床表现多以全身症状为主。结论:(1)小儿尿路感染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且常不典型,对尿常规阴性、临床表现又不能除外的患儿,需反复检查尿培养;(2)临床上对不明原因的发热患儿应重视检查尿液,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6.
总结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临床特点,提高本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3例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患儿均有持续高烧症状,患儿的临床症状均不足4项诊断标准要求,实验室检测值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小儿不典型性川崎病特征性临床表现较少,对有持续高热,川崎病典型性临床表现不显著的患儿,应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心脏彩超结果尽早确诊并行免疫球蛋白治疗,以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石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对塞国的6例石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石胎病理结果示胎骨(颅骨)残骸,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有月经紊乱,继发性不孕症状、不规则子宫增大,尿HCG阴性,B超均有图象。结论石胎无特殊的临床表现,病情隐匿易误诊。加强病史的采集,注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结合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确诊依靠手术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窦花莲 《药物与人》2014,(8):162-162
目的:讨论绝经期妇女宫腔积脓的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0例宫腔积脓的病因、诊治方法。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经B超检查诊断宫腔积脓,其中9例合并IUD(宫内节育器),2例误诊为卵巢囊肿后经妇科宫腔探查为宫腔积脓,1例误诊为消化道穿孔行急诊手术。结论:绝经后妇女宫腔积脓症状、体征不典型,易误诊。B超检查对该病有重要诊断价值,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预后良好,必要时选择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收治的30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误诊原因.结果:30例患儿均以腹痛而就诊,临床初步诊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者17例,误诊为肠道蛔虫症者4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者3例.30例均经彩超、B超检查而明确诊断.结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急性腹痛的常见病,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而易误诊,彩超、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脐肠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脐肠瘘患者行B超、经脐孔造影等辅助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并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及病理证实脐肠瘘的诊断正确,7~10d痊愈出院。结论 B超、经脐孔造影等辅助检查有助诊断脐肠瘘,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