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思考病例见本刊2006年第7期第551页)病例特点:(1)55岁男性,发热胸痛1个月,体温38·2~38·3℃,有盗汗,胸痛位于前胸、后背及剑突附近,疼痛性质尖锐,与呼吸运动有关,深呼吸时加重,数日后患者疼痛缓解,渐出现气短。(2)脉搏及呼吸均快,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遥远。奇脉( ),肘静脉压增高。(3)X线胸片:纵隔增宽,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提示大量心包积液,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出血性液体,细胞数高,蛋白高,乳酸脱氢酶高,葡萄糖低,为渗出性心包积液,病理未见肿瘤细胞。此外,血沉快,PPD试验( ),结核抗体(±),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不高,血红蛋白110g/L,存在…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5岁。因“发热,胸痛1个月”于2004年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达38·3℃,盗汗,无畏寒寒战。病程初期前胸、后背及剑突附近针刺样剧痛,深呼吸时加重。数日后疼痛缓解,渐出现气短,步行约200m或上3层楼后需要休息。无咳嗽、咳痰、咯血,无口腔溃疡、脱发、皮疹,关节痛。食欲、睡眠尚可,体重无明显下降。当地医院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前1周我院门诊查血白细胞6·85×109/L,中性粒细胞0·70,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269×109/L。血沉95mm/h,抗结核抗体(±),结核菌素试验( ),肝肾功能正常,白蛋白4·5g/L。心…  相似文献   

3.
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起病较急,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病程初期有剧烈胸痛,与呼吸相关,随后胸痛缓解而气短加重,应考虑为心包积液逐渐渗出所致。查体见心界向双侧扩大、奇脉、肘静脉压升高等心包积液表现,诊断为“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病因较多,包括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感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性,18岁,因"发热1月、胸痛2周伴大量心包积液"于2017年3月26日来院诊治。2017年2月底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伴畏寒寒战,轻微咳嗽,痰不多。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当地医院给予哌拉西林抗感染治疗无好转,3月18日肺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但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胸骨后疼痛,多于深吸气和活动时出现,转诊于北京某医院,  相似文献   

5.
1病例介绍患者男,14岁,眼睑浮肿、气短20天,发热3天,1989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浮肿,稍显心慌气短,能平卧,能参加日常劳动。3天前心慌、胸闷、气短加重,同时出现发热(体温未测)声音嘶哑,无咳嗽、咳痰,咳血。体重明显下降。B型超声波检查:①心包积液;②双侧胸腔积液;③少量腹水。为了明确诊断来我院。既往体健,无结核病史。查体:T37.8℃,P86次/min,R20次/min,BP146/9.5kPa(110/70mmHg),一般情况好,轻度贫血貌,胸腹及背部皮肤可见黄豆大小的皮下给节,略高于皮面,呈紫红色,质硬…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39岁,因“胸闷、胸痛、腹胀30d ,双下肢水肿10d”于2 0 0 1年12月2 2日入院。患者于2 0 0 1年11月2 0日无明确原因出现咳嗽、胸闷、胸痛、腹胀,当地医院胸部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拟诊上呼吸道感染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继而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伴双下肢水肿。12月8日当地医院再次胸片检查示“心影增大”,考虑为“结核性心包积液”,先后5次抽取心包积液,总量约15 0 0ml,均为血性。心包积液未查见抗嗜酸杆菌,未见肿瘤细胞,予“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治疗。12月2 0日第6次抽取心包积液10h后,感呼吸困难加重,留置心包…  相似文献   

7.
正常人心包腔内的液体量不超过20毫升,心包腔内的压力为0.27~0.53kPa,与胸膜腔内压近似。病理情况下心包液逐渐增多并超过正常值时称为心包积液。心包液的增多使心包腔内压力也逐渐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阻及一系列血液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包积液现有检查对良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心包穿刺并完善相关检查的50例住院患者资料,将其分为良、恶性心包积液组,每组25例,比较心包穿刺检查的差异及相关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与良性心包积液组比较,恶性心包积液组多为血性(91. 7%比52. 2%,χ2=9. 155,P=0. 003)、总细胞(个/μL)更多[731 600(25 168,1 871 580)比25 520(248,1 202 095),P=0. 035]、白细胞(个/μL)更多[1 800(1 075,3 302)比860(56,2 450),P=0. 032]、LDH(U/L)更高[902. 5(345. 5,3 068. 5)比296. 0(144. 0,1 274. 0),P=0. 019],且心包积液与血清LDH比值更高[2. 97 (1. 58,8. 04)比1. 17(0. 71,5. 03),P=0. 021]。恶性心包积液组的肿瘤标记物中CEA、CA19-9、CYFRA21-1和NSE均高于良性心包积液组(均为P 0. 05)。总细胞、白细胞和NSE对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较低[ROC曲线下面积(AUC)0. 7],LDH、心包积液与血清LDH比值、CEA、CA19-9和CYFRA21-1对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为中等(AUC=0. 702~0. 814,P 0. 05),CYFRA21-1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 814,95%CI:0. 667~0. 961,P=0. 002)。而心包积液细胞病理检查的敏感度仅为41. 7%~62. 5%,特异度为100%。结论心包积液现有常规与生化检查的诊断价值均存在不足,而细胞病理学特异性良好,却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男患,79岁。住院号358250。患者于入院前五个月因感冒引起发热,体温38~39℃之间,干咳、胸闷、心悸,双下肢水肿,无痰,无胸痛及心前区疼痛,可平卧。曾于1988年5月7日就诊于某大厂矿医院并住院治疗。当时查胸片提示: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电图:窦性心律,肢联低电压,心肌受损。诊断为(1)多浆膜结核性炎症;(2)冠心病,心衰Ⅱ度;(3)低蛋白血症。经抗痨、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稍缓解,于9月20日出院。不久上述症状复发,经中  相似文献   

10.
心包积液定量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包积液量及其增长速度,是临床判断心包填塞症的客观指标,亦是临床采取措施的依据,定量诊断心包积液既复杂又困难,临床表现,X线,CT,磁共振,心电图,单纯超声心动图等均为半定量诊断方法,但超声心动图与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导管引流术相结合,通过建立心包积液的动物模型,用二维或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其结果,并建立回归,则可达到定量诊断心包积液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患者男,29岁。1976年2月30日因不规则发热、心前区痛、心悸,全身水肿、尿少而入院。1975年10月出现间歇发热,体温38℃左右,同时伴有心前区痛,劳累后心慌,夜间常不能平卧偶有阵发性呼吸困难,经对症处理无效。1976年元月初两下肢出现水肿,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活动性结核标志物(ATM)联合检测,对22例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病因学诊断研究。结果表明:PCR、ATM均阳性13例,PCR、ATM其中一项阳性3例,二者均阴性6例。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 患者男,16岁.主因胸闷、憋气2个月余,于2007年4月24日入院.患者2007年2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气,平卧及低头时加重,坐起好转,伴活动后喘憋.无心悸、胸痛,无紫绀、双下肢水肿.未测体温.未特殊处理,1周后自行缓解.2007年4月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右前胸壁疼痛.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力下降,上1层楼即感气促,夜间不能平卧.来我院急诊,测体温高峰38.4℃,每于午后、夜间出现.体检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89年8月至1998年1月用纤维心包镜(纤维支气管镜替代),对心包积液病人行心包腔检查131例,提高了心包疾病病理诊断的阳性率。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31例病人中男49例,女82例。年龄18~76岁。均有心包填塞症状。超声心动图示大量心包积液87例,中等量44例。30例术前高度怀疑肿瘤,行心包穿刺脱落细胞学检查,6例查见肿瘤细胞,占20%。方法取剑突部横切口5~6cm,沿胸骨后向上钝性分离,暴露心包后切口,缓慢放液,将心包镜端插人心包腔内,在光导直视下观察心包各部,对可疑病变随时咬取活检组织。检查完毕放置引流管。此过程在严密…  相似文献   

15.
心包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以转移性心包肿瘤多见,最常见是继发于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患者^[1],局部治疗可引流心包积液及心包腔内注射药物,心包积液并左胸腔积液时,心包穿刺可误进左胸腔,其护理有其特殊性,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并左胸腔积液的患者,取得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患者,女,39岁。主诉间断发热5个月余,于2004-08-05收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感染风湿科住院治疗。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自服氟哌酸2片自觉症状好转,2d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7~39℃,伴畏寒、乏力、纳差,无腰痛及膀胱刺激症状,就诊外院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给予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疗5d,热退。5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3次发热,伴畏寒、乏力、纳差,余无不适,先后就诊于3家三甲医院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定抗炎治疗5~7d,热退。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史:先天性心脏…  相似文献   

17.
病历摘要一、病史患者,女,58岁,上海籍,因发热9 d于2011年6月底入院。入院前9 d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胸闷、气促,夜间尚能平卧,无咳嗽、咳痰,无头晕、头痛,无呕吐、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来院当天我院急查血常规白细胞(WBC)9.19×109/L,中性粒细胞(N)0.68  相似文献   

18.
乳糜性心包积液最早报道于1888年,Hase-broek在1例死于气道狭窄的患者心包腔内取出22.6ml液体,分析后确定为乳糜液并诊断为乳糜性心包积液〔1〕。乳糜心包积液多继发于创伤、胸部手术、全身淋巴系统异常、纵膈放疗和纵膈肿瘤,也可以发生于其他各系统的长期慢性疾病,如丝虫病、结核病、先天性淋巴管扩张和锁骨下静脉及腔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5岁。因“发热伴胸痛气短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最高体温39℃,盗汗,无畏寒、寒战,伴剑突附近针刺样疼痛,疼痛缓解后气短渐加重。我院门诊查血WBC6.85×109/L,中性0.70,Hb110g/L,PLT269×109/L,血沉95mm/1h,PPD(++),肝肾功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X线胸片:纵隔增宽,心影增大(图1)。心脏彩超“升主动脉增宽,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大量心包积液”。既往高血压病史12年,控制不理想。冠心病病史8年。入院体检:体温39℃,脉搏115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右上肢125/75mm Hg(1mm Hg=0.133kPa),左上肢105/65mm Hg。…  相似文献   

20.
心包积液的病因及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6例心包积液的超声图像,并与X线胸片、心电图结果相对比.结果 心包积液的病因分别为恶性肿瘤晚期、结核及病毒感染导致的炎症、肾衰、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等.126例心包积液患者中,极大量心包积液1例,大量心包积液33例,中量心包积液28例,少量心包积液64例;超声诊断率100%,X线胸片诊断20例(15%),心电图诊断7例(6%).结论 超声是诊断心包积液首选最简单、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优于X线和心电图.并且是介入穿刺治疗、动态监测、判断预后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