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探五味清浊散加减方治疗功能性腹泻(FD)的潜在活性化合物及其可能的作用靶点通路。方法:运用TCMSP和ETCM数据库获取和筛选五味清浊散加减方的活性成分,在PubChem中查询其结构信息,再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uper Pred预测药物的作用靶点,运用Drug Bank、Gene Cards、OMIM数据库检索FD作用靶点;选择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绘制靶点蛋白-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Metascape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五味清浊散加减方作用机制与FD作用靶点通路。结果:共收集到FD相关靶点371个,五味清浊散加减方的活性成分靶点227个,涉及治疗FD靶点51个;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五味清浊散加减方可能作用于SRC、PTPN11、PIK3R1、AKT1、MAPK1、STAT1、SYK等靶点,并通过免疫相关通路、炎症相关通路、扩张平滑肌、癌症等多条通路达到其治疗FD目的。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证明五味清浊散加减方对FD的改善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调治疗疾病的特点,为临床应用五味清浊散加减方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真武汤治疗慢性肾衰竭( CR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真武汤中有效成分及靶点,并将靶点导入Uniprot数据库匹配基因名.利用OMIM、Drugbank、Genecards、CTD数据库筛选CRF靶点并与真武汤靶点取交集.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PP...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青黄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数据库筛选青黄散有效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有效成分靶点,在Gene cards等数据库中检索APL相关靶点,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构建关键靶点的蛋白-蛋白互相作用(PPI)网络图,并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0个有效成分,青黄散-APL共同靶点169个,如TP53、GAPDH、MYC、CASP3、MAPK1、EGFR等,GO条目77个,KEGG通路56条,包括癌症、PI3K-Akt、ErbB等信号通路。结论:青黄散主要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细胞增殖、DNA转录等生物学过程治疗APL,为青黄散治疗APL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脾温阳凝胶剂(SSWYG)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8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两组均调整规范的生活方式,对照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试验组给予SSWYG脐疗,1周后评估慢性腹泻的情况。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NCBI、OMIM数据库及GEO数据库(GSE14841)获得SSWYG的活性成分和靶点蛋白以及慢性腹泻相关疾病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后,应用拓扑分析获得关键靶点,并对关键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SSWYG对特定靶标的亲和力及结合特性。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Bristol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改善(P<0.05),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筛选,SSWYG治疗慢性腹泻的靶点共68个,拓扑分析筛得最可能的关键靶点33个,GO及KEGG富集分析预测出与慢性腹泻相关的TNF、IL-17等多条通路;分子对接研究提示SS...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牛膝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在TCMSP数据库筛选出牛膝的有效成分,并在GeneCards数据库匹配各有效成分的靶点,利用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与AS相关的靶点,基于Cytoscape软件构建有效成分-靶点-AS关系网络图.利用DA...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麻射安金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潜在机制。方法 应用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相关文献资料等检索麻射安金丸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筛选出作用靶点,构建麻射安金丸的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根据Drugbank和Genecards等数据库建立其与COPD的相关疾病靶点,并与麻射安金丸的有效成分靶点相匹配获得潜在治疗靶点。基于Metascape数据库和DAVID数据库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并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结果 麻射安金丸中有效化学成分有1525种,包括半夏22种、赤芍18种、川芎22种、甘草95种、僵蚕3种、苦杏仁26种、麻黄43种、牡蛎1种、木香29种、砂仁23种、射干12种和浙贝母5种,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基因298个。在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内重要性前10的有效成分中,来源自麻黄6种,赤芍、苦杏仁、僵蚕3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四妙散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 http://tcmspw.com/tcmsp.php)筛选四妙散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在GeneCards(https://www.genecards.org)和OMIM(https://www.omim.org/)数据库筛选DPN发病相关靶基因。在R软件中计算出四妙散有效成分治疗DPN的潜在作用靶点,并构建药理作用网络。构建潜在作用靶基因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其基因本体功能(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KEGG)富集情况,筛选并对接关键活性成分与靶基因。结果:从TCMSP数据库筛选出9个苍术的有效成分,37个黄柏的有效成分,20个牛膝的有效成分,9个薏苡仁的有效成分,去重后共41个有效化学成分。筛选出DPN疾病相关靶基因1839个,发现四妙散治疗DNP共对应71个潜在作用靶蛋白。根据PPI、GO和KEGG富集结果,发现靶基因AKT1和...  相似文献   

8.
益黄散加味治疗小儿慢性腹泻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钱氏益黄散加味来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并与蒙脱石散剂作对照,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应用钱氏益黄散加味来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并与蒙脱石散剂作对照,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六味治泻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12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瑛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2):120-120
评价六味止泻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效果,将5个月-11个月患慢性腹泻的33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六味止泻散,助消化,纠酸及补液抗炎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助消化,纠酸及补液抗炎治疗,结果120例慢性腹泻患儿中,经口服六味止泻散,7.5%病例1天治愈,45%病例2天治愈,40%病例3天治愈,1.67%病例4天治愈,提示,六味止泻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癖有效率92.5%,安全可靠,口服简单,方便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以“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使泻心汤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得以具体化、精准化、可视化展示,为进一步探讨泻心汤治疗胃溃疡作用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泻心汤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检索药物靶点所对应的人类基因;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胃溃疡的疾病靶点;使用韦恩图获取有效成分与疾病的共有靶点;在String数据库中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数据分析,在Cytoscape 3.7.1中进行PPI可视化分析;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实现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在线网络作图工具绘制高级气泡图。在Cytoscape 3.7.1中制作“药物-有效成分-关键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泻心汤有63个有效成分、228个作用靶点,与胃溃疡有109个交集靶点,获得1 803个GO条目、176条KEGG富集通路。结论:泻心汤通过槲皮素、汉黄芩素、黄芩素、刺槐素、芦荟大黄素等有效成分调控AKT1、TP53、IL6、TNF、VEGFA等核心靶点,以及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主要通路,发挥抗炎、抑酸、抗幽门螺杆菌、保护胃粘膜、防癌抑癌等作用,对胃溃疡起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五苓散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收集五苓散全方5味中药的化合物及有效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取交集并绘制维恩图;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疾病-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从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进行基因功能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50个活性化合物,药物靶点29个,疾病靶点2572个,交集靶点21个。PPI网络关键靶点包括CASP3、ESR1、RELA、AR等。GO功能分析主要糖尿病肾病(DN)结合转录激活活性RNA聚合酶II特异性、类固醇激素受体、类固醇结合、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直接配体调节的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等相关。通过分析富集的KEGG通路可以发现,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细胞凋亡、甲型流感可能是本方发挥作用的主要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预判五苓散可能通过靶向作用关键蛋白和重要通路达到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效用,有望对中药复方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证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石丹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石丹颗粒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整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靶点;将活性成分靶点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靶点取交集后,通过String11.0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运用Cytoscape 3.9.0软件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以预测作用机制;通过AutoDock平台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细胞模型,通过ELISA、q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验证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结果 共筛选得到石丹颗粒活性成分靶点268个,CAG相关靶点484个,取交集后共得到石丹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靶点82个,其中核心靶点是IL-6、Akt1和TNF等。GO和KEGG富集分析提示石丹颗粒主要通过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显示,大部分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有较高的结合活性。细胞实验表明,石丹颗粒能通过调节IL-6、Akt1和TNF-α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白术药对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 OPF)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白术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与疾病靶点有关的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筛选OPF的作用靶点,进而筛选黄芪、白术与OPF的交集核心靶点,并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基于TCMSP数据库筛选黄芪白术治疗OPF的活性成分19个和交集靶点115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568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433个、细胞组成条目43个、分子功能条目92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条目111个,主要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IL-17、TNF、前列腺癌、Toll样受体、HIF-1、NF-κB等信号通路。结论:黄芪白术药对可能通过调控TNF、NF-κB、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调控炎症反应以及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内在平衡作用,从而对OPF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锦灯笼(PCF)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阐明其生物活性成分主要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相关机制。 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以“锦灯笼”为关键词检索其生物活性成分及对应的潜在靶点,并采用蛋白质数据库(PDB)和小分子药物靶点预测在线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对其潜在靶点进行评估预测。采用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以“Leukemia”为关键词对相关靶点进行检索。利用Draw Veen Diagram在线软件将PCF生物活性成分靶点与白血病靶点交集,得到的交集靶点即为PCF作用于白血病的靶点;利用基因/蛋白相互作用检索搜查工具(STRING)数据库获取交集靶点蛋白的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信息并进行可视化处理;采用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和核心活性成分,采用 AutoDock 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 结果 对TCMSP数据库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后得到6个PCF活性成分,收集PCF与白血病的共同靶点29个。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造血或淋巴器官的发育、蛋白代谢调控和细胞凋亡等生物进程;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癌症通路、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T细胞受体 (TCR) 等信号通路。拓扑网络分析得到蛋白激酶B1 (AKT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 等10个核心靶点,结合KEGG信号通路筛选出核心活性成分谷甾醇和禾本甾醇。分子对接,PCF活性成分谷甾醇与原癌基因 JUN及禾本甾醇与AKT1和Caspase-3对接能均<-6.0 kcal·mol-1,表明对接较好。 结论 PCF的主要活性成分谷甾醇和禾本甾醇可能通过调控JUN、AKT1和Caspase-3等基因参与癌症通路和TCR等信号通路,进而影响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芪榆三黄膏治疗肛肠术后创面愈合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对芪榆三黄膏的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并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使用 Genecards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检索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不良的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PPI),获得芪榆三黄膏治疗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不良的关键靶标;运用DAVID 数据库对关键靶标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搭建疾病-通路-靶点-成分-药物网络。结果 筛选得到芪榆三黄膏的药效成分91个、药物靶点154个、肛肠术后创面愈合不良靶点679个,最终得到药物-疾病关键靶点26个,富集分析后获得175 个 GO 功能项目和 68 条 KEGG 信号通路。结论 芪榆三黄膏的活性成分可经PI3K-Akt、IL-17、MAPK、AGE-RAGE等通路,作用于TNF、IL-2、AKT1、EGFR、GSK3B等靶点,来发挥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再生、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六君子汤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靶点和信号通路,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从中药网络药理学数据和分析平台(TCMSP)搜索六君子汤6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并筛选出可能活性成分;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查询活性成分的对应靶点;使用DrugBank、TTD和OMIM数据库收集AMD的疾病靶点;Venny分析得到活性成分和疾病的共同靶点;从String数据库获取共同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信息,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共同靶点基因功能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SD大鼠制备含药血清,通过ARPE-19细胞,验证六君子汤对关键信号通路的影响。  结果  获得六君子汤活性成分154个、对应靶点934个,AMD疾病靶点266个,两者共同靶点92个;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到37个主要靶点,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分析获得39个关键活性成分;GO分析获得277个生物过程条目,主要富集在转录因子结合、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蛋白质磷酸化、蛋白激酶C活性、蛋白激酶活性、蛋白脱乙酰酶活性、蛋白自磷酸化、肽-丝氨酸磷酸化、NAD依赖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活性、MAP激酶活性等。KEGG通路分析产生107个条目,主要富集在VEG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炎症介质对TRP通道的调节等;六君子汤对氧化损伤ARPE-19细胞有保护作用,能下调VEGF、AKT、ERK1/2及p38蛋白表达。  结论  六君子汤是通过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治疗AMD的作用,潜在机制是影响细胞增殖和迁移、细胞凋亡、血管形成、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三拗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三拗汤中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检索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CVA疾病靶点,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三拗汤治疗CVA核心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建立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基于TCMSP得到三拗汤的114个有效成分和254个潜在靶点,筛选获得与CVA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靶点2 257个,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得到三拗汤治疗CVA的核心靶点28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328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264个、分子功能条目46个、细胞组成条目18个,主要包括细胞凋亡、脂多糖反应、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等功能途径;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条目115个,主要包括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通路途径。  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三拗汤治疗CVA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作用特点,预测了三拗汤治疗CVA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研究与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益气补肺颗粒对肺癌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公共化合物数据库(PubChem)、药物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及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Cards)分别获得药物成分、药物潜在靶点和肺癌相关靶点,将二者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平台进行药物-疾病蛋白质互作网络构建,进而利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关键药物成分和核心靶点。通过Webgestalt数据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益气补肺颗粒含有潜在活性成分129个,主要成分包括3-甲氧基光甘草定、甘草酚、菜豆醇、7-甲氧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