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1983-1984
观察耳穴压豆疗法对值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将本院值夜班患有睡眠障碍的护士100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人采用耳穴压豆治疗,10d为1疗程,治疗3疗程;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镇静安眠类药物或干预措施,观察30d。根据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价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程度及治疗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在10项评分中治疗组治疗后有9项评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有9项评分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基本上均低于对照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耳穴压豆疗法有明显改善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4):616-61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睡眠障碍患者行艾灸联合耳穴压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睡眠障碍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地西泮治疗,观察组予以艾灸联合耳穴压豆干预,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与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3.
4.
李新荣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2):232-234
目的:观察百合地黄汤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武威市民勤县昌宁镇昌盛卫生院收治的糖尿病伴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耳穴压豆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合地黄汤加减方治疗,2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耳穴压豆配合隔姜灸与药物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压豆配合隔姜灸心俞穴,对照组每晚睡前30min口服艾司唑仑,治疗2周后,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压豆配合隔姜灸心俞穴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效果显著,有效改善睡眠障碍症状优于药物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加耳穴压豆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遗尿儿采用针刺加耳穴压豆的方法治疗,并与针灸治疗30例遗尿患儿对照观察,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好于对照组,有效病例起效时间也较快。结论:针刺加耳穴压豆治小儿遗尿疗效确切,且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对改善ICU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ICU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和耳穴埋豆,连续干预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两周后实验组夜间实际睡眠时间及各项因子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能有效改善ICU患者的睡眠障碍,且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耳穴压豆治疗神经衰弱7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病 ,常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 ,以乏力、易疲劳、易激惹、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为主要特征。近年来 ,笔者采用王不留行籽压耳穴治疗神经衰弱病人 75例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75例 ,男 2 0例 ,女 5 5例 ,年龄 15岁~ 65岁 ,以 3 0岁~ 48岁者居多。病程短者半月 ,最长者达 2 5a。根据临床辨证 ,属心肾不交者 3 8例 ,心脾两虚者 2 5例 ,心肾不交兼心脾两虚者 5例 ,肝郁气滞者 7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主穴 :耳尖、神门、神衰点、交感。备用穴 (根据辨证选用 ) :心肾不交者加心、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针刺、推拿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儿脑瘫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为26例,对照组开展现代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开展针刺、推拿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效果、粗大运动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小儿脑瘫患者实施针刺、推拿结合功能训练有利于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同时有利于提升上肢关节运动能力,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微波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泼尼松龙、维生素B1、维生素B6、地巴唑。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和微波。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痊愈疗程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结合微波照射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提高临床疗效,并明显缩短痊愈疗程,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88例。方法将对照组与高压氧组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高压氧组总有效率83%;对照组总有效率41%。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可以增效,疗效与年龄、类型、瘫痪部位有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以训练为主、结合外科手术来治疗痉挛型脑瘫,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儿的年龄、功能障碍程度及智力水平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并对21例患儿辅以手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73.3%,其中结合手术治疗有效率达90.0%,与非手术组比较疗效明显较优(P<0.05)。结论: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病例结合外科手术治疗,能更好地达到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CP)患儿的疗效,为小儿CP的治疗探索新的有效方法。方法:将CP患儿10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组在肢体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头针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分、下肢肌群肌张力评分、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B、C、E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区评分均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2组内收肌、腘绳肌、腓肠肌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腘绳肌、腓肠肌张力显著降低(P0.01),内收肌张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升高(P0.05,0.01),搏动指数降低(P0.01),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0.01);治疗后2组血清IGF-1、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0.01),治疗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针配合康复训练可增加脑组织血液灌注,促进损伤后脑组织修复,降低肌肉张力,改善CP患儿运动功能,治疗小儿CP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踝足矫形器对小腿三头肌痉挛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在脑瘫康复治疗中对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伴有小腿三头肌痉挛的脑瘫患儿71例,分为矫正组50例和对照组21例,均采用以Vojta法,Bobath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其中矫正组患儿下肢肌张力有所下降,踝关节活动度好转,足背屈(被或主动)近90°时取模制作踝足矫形器(AFO),并在无训练时坚持每天配戴。治疗前后2组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进行大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大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01),矫正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生理学疗法辅以踝足矫形器更有利于脑瘫患儿大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的睡眠习惯。方法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对81例4~12岁脑瘫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51.9%患儿存在睡眠障碍(CSHQ总分≥49)。患儿年龄越小,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越高(P=0.001);4~5岁患儿CSHQ总分、睡眠时间抵触得分、睡眠焦虑因子得分均大于6~7岁及8~12岁患儿(P<0.05)。女性(OR=3.222,P=0.032)、低年龄(OR=0.702,P=0.022)、开始康复年龄大(OR=1.029,P=0.048)的患儿,睡眠障碍发生越严重。结论脑瘫患儿中睡眠障碍情况严重。早期康复可以改善患儿睡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耳穴贴压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9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针耳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针耳组在针刺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疗法。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观察3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针刺组、针耳组治疗前与治疗不同疗程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3疗程后,针耳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针刺组(P<0.05)。对照组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26.7%,针刺组为83.3%,针耳组为93.3%,针刺组和针耳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有效缓解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成像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I在儿童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88例脑瘫患儿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痉挛型脑瘫51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7例,强直型脑瘫4例,共济失调型脑瘫7例,手足徐动型脑瘫4例,混合型脑瘫15例;在脑瘫治疗过程中27例病人进行了MRI随访。结果:MRI显示脑软化灶14例,大脑脑萎缩改变36例,小脑萎缩6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17例,脑先天畸形11例。有15例患儿伴有大脑白质的髓鞘发育延迟。MRI显示脑瘫病灶的敏感性为95%。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患儿脑内的鞘发育延迟和脑萎缩病灶的改善及病人的肢体功能的康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x^2=6.31,P<0.05)。结论:MRI对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小儿脑瘫患儿9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推拿按摩等进行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针刺治疗,1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以神经发育功能评定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神经发育功能评定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1.1%,对照组神经发育功能评定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有效率分别为80.0%和82.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脑性瘫痪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