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慢性盆腔痛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有限,病程缠绵难愈,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极大伤害。自拟温阳化瘀散结方为四逆散、四物汤、青囊丸、桂枝茯苓丸、荔枝橘核汤等经典小方化裁而成。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痛临床疗效效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对寒凝气滞型痛经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和妇科门诊就诊的60例寒凝气滞型痛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每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痛经积分的变化情况,并于第3个月经周期结束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及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远期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7%和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和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的3个月经周期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90.0%,明显高于对照组3.3%和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痛经疼痛积分分别为(2.37±1.64)分和(5.43±3.56)分,均较治疗前的(12.40±2.30)分和(11.93±2.41)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能缓解寒凝气滞型痛经患者的疼痛,改善症状,且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口服西药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稳定.  相似文献   

3.
王颖  张立平  孙宏峰 《医学综述》2021,(7):1422-1427
目的 分析通络消痹汤足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1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76例DP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糖尿病基础治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通络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小儿肺炎患儿中随机抽取120例,将其啊啊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常规治疗的基本上采用穴位敷贴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在咳嗽、咯痰、发热等症状以及总体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在发热、略痰方面的症状消失率为100%,参照组患儿在发热、咯痰方面的症状消失率分别为91.7%、95%;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参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7%;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7.84±2.5)天,参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问为(10.89±2.7)天;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咳嗽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贴剂穴位贴敷治疗癌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12月收治的15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成中药贴剂穴位贴敷治疗组(A组)、西药止痛剂治疗组(B组)、西药止痛剂+中药贴剂穴位贴敷治疗组(C组)各50例。3个疗程后(30d)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临床有效率,A组与B组比较,P〈0.05;C组与B组比较,P〈0.01;C组与A组比较,P〈0.05。治疗后毒副作用发生率,A组、C组与B组比较,P〈0.05;C组与A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贴剂穴位贴敷治疗癌痛具有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发生率低的特点;中药贴剂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癌痛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患者对西药的依赖性及成瘾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80年代后期至今,连续10多年在门诊和下乡医疗活动中,根据"冬病夏治"的原则,在三伏天运用中药贴敷穴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2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痛贴穴位贴敷改善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不稳定心绞痛(气虚血瘀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选取膻中、内关、虚里、心腧穴给予心痛贴外贴。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结果:观察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14.73±3.56分,治疗后5.56±4.23分,对照组治疗前14.20±5.07分,治疗后7.62±3.99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73.33%,对照组为4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63.33%,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硝酸甘油停减率90.00%,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痛贴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减少患者的硝酸甘油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祛痰剂、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例数为5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46例,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07,P〈0.05)。而治疗组FEV1、FEV1/FVC和FEV1/PR等肺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产后宫缩痛是指产褥早期因子宫纤维复旧引起的疼痛。既往认为产后痛是"正常过程",随着伦理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要求安全医疗,更要求减少患者痛苦。笔者应用本院自制中药穴位贴敷,观察产妇产后24、48、72h疼痛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每年夏天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1天各贴敷1次,每次贴治6-8h,连续贴治3年,3年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3例,显效37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35-138
目的 探讨腹针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7 月我院针灸科、妇科收集的60 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温经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艾附暖宫丸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0 d 为1 个疗程,每次月经前7 d 开始治疗至经期第3 天,共治疗3 个疗程,3 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及安全性评价;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患者远期疗效,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痛经症状积分为(5.91±1.43)分,低于对照组的(7.01±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血脂血糖检测无异常。观察组有2 例患者出现所针刺部位疼痛感、少许淤青现象,4 d后自行消失,对照组患者无不适。结论 腹针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定痛温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清内啡肽、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于大连市妇产医院门诊收治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温经汤治疗,治疗组给予温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经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痛经积分、子宫动脉搏动指数(A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S/D)、血清α-内啡肽(α-EP)、β-内啡肽(β-EP)及疼痛相关介质P物质(SP)、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API、RI及S/D值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SP、DA及5-HT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0x09α-EP及β-EP含量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痛温经汤联合温针灸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降低患者外周血疼痛相关介质,升高内源性阿片肽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乌梅丸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寒热错杂型慢性腹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乌梅丸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每日大便次数;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每日大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每日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36量表躯体健康、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6个维度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健康、活力、心理健康3个维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梅丸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寒热错杂型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29-31+37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对癌性疼痛患者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就诊的癌性疼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两组患者均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P)和β-内啡肽(β-EP)]水平差异,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PGE2、P和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3,P0.05)。结论穴位敷贴辅助治疗癌性疼痛患者能有效降低血清疼痛介质PGE2、P和β-E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前列解毒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100例,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前列解毒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坦洛新治疗,对2组患者的疼痛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 白细胞(WBC)、 生活质量等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疼痛症状评分、WBC、NIH-CPS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解毒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优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27-131
目的观察畲药活血降压通脉方治疗高血压血瘀证伴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6月我院高血压血瘀证伴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降压通脉方。观察两组在降压疗效、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降低LDL-C水平、中医症状积分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降血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4.37%,治疗组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LDL-C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为84.37%,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畲药活血降压通脉方治疗高血压血瘀证患者能够提高降压疗效,降低LDL-C水平,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改善中医症状,且副作用少,用药过程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140-142+146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腹部不适、胃脘痛、饥不欲食、大便稀溏的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1.03±0.25)分、(1.14±0.56)分、(1.10±0.22)分、(1.08±0.21)分,对照组的上腹部不适、胃脘痛、饥不欲食、大便稀溏的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2.14±0.98)分、(2.09±0.84)分、(2.14±0.43)分、(2.17±0.63)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嗜睡、口干、发热、四肢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可有效缓解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症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安全性高,可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育肾活血方对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就诊于上海市中医医院的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血瘀证患者,共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育肾活血方颗粒剂,对照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共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子宫腺肌病血瘀证中医证候积分、子宫体积,以及血清CA12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痛经严重程度、痛经持续时间均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痛经严重程度减轻(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痛经严重程度、痛经持续时间均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经期下腹固定性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